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68|回复: 25

来讨论一下SLR和DSLR的区别~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4-17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7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胶卷的色彩表现能力绝对是好数码相机无法比拟的。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电影拍摄依然使用胶卷而不是数码感光设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7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说.... SLR还能算是傻瓜吗....  印象里那些傻瓜机都是range finder:awkwa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差别就是,SLR镜头和机身的预算比列应该是3:1,DSLR应该是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4-18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onelsnake 于 2008-4-18 00:49 发表
差别就是,SLR镜头和机身的预算比列应该是3:1,DSLR应该是1:1



好的相机和镜头的话就不光是这个比列了

记得当初350D出来前我那可怜的Nikon F75都要卖3K……

SLR和DSLR的差别还是在成像质量和色彩上

另外,SLR有一个优势是普通APS-C画幅的DSLR无法比拟的,就是全135尺寸(废话,本来就是135相机)

目前5D这台全画幅都要1W3,相比下来哪怕折算反转片和相机镜头的话都要便宜不少~~前提是能有那个技术……

当年反转片被负冲导致心血白流的心情现在依然在…………

然后,就是噪点,由于CCD/CMOS这类光学感应元件对温度极为敏感……所以在长时间曝光和高ISO值下噪点难免会影响成像质量

而胶片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在需要长时间曝光的地方,架起三脚架,开B门,计时,然后下去喝茶~

DSLR在长时间曝光后,哪怕降噪开,那个噪点也是惨不忍睹的,只有靠后期处理了

接着,快门时泄,由于SLR是机械式的所以没有时泄问题,但是DSLR就不一样了,虽然目前DSLR的反应速度加快,但是由于电气原因这类缺陷还是有的(快门打开后CCD/CMOS要通电才可以进行曝光操作),不过,至少比消费级的DC要好很多了。

最后,由于DLSR要比SLR精密许多……所以在环境恶劣的地方(比如低温天气)就不能好好的工作了,相反,SLR则没有太大的问题~(除非把内部机械给冻住,不过那种天气要拍照都不可能了)

以上是我这个菜鸟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4-18 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lionelsnake 的帖子

您垒了那么多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xuyangbsb 的帖子

我也觉得太多了。。。。。:awkward:
发出来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胶片的色彩理论上讲是接近无限的敏锐,但一般的底片扫描仪最高也只到48位(而且CCD级别的扫描仪也就能读30位左右的有效颜色,再高就要几万美元的PMT我相信没几个人用...),而且不管是cinema display还是EIZO的color edge都只能显示8位颜色,饭山好像有个显示器能显示10位但我没用过,然后PS虽然支持到32位/channel的颜色处理,在看不到真实颜色的状况下处理的ZP也很难发挥高bit的优势。这样,除非是直接洗出ZP,不然在数位化的过程中颜色还是会被归纳为和DSLR一样水准的36位色...   

另外你说的12bit应该是每个channel有12位的颜色....  每个像素的颜色应该是R G B每个12位,而不是“每个像数的数值只能是0到2的12次方-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玩过SLR 所以我没有发言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4-18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池没电在功能上只影响测光,但是取景器里面其他数值的显示也就……

如果客观条件许可,并且有一定功底,那胶片是很好的。就好像喝咖啡,当然是现磨的香,但是随身带个咖啡机?

最后的问题就是,这二者评价的媒介不一致。胶片扫描到电脑上,和数码打印到胶片上,这样的比较,对二者都不公平。

另外,纽扣电池还是可以买到的,已然很人道了,当年佳能机身里面那种小拇指大的柱形电池,那真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坏人 于 2008-4-18 10:41 发表
电池没电在功能上只影响测光,但是取景器里面其他数值的显示也就……

如果客观条件许可,并且有一定功底,那胶片是很好的。就好像喝咖啡,当然是现磨的香,但是随身带个咖啡机?

最后的问题就是,这二者评价的媒介不一致。胶片扫 ...


所以我的F75才会装电池盒……毕竟5号电池随处可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4-18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135 AF/MF镜头可以装到DSLR上,但是APS-C画幅镜头就不清楚了,也应该可以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都可以
镜头的规格是按照标准焦段来的,不会说专门为APS做出个符合非全幅的焦段来。
有的镜头是专门对APS做优化的,但也不是根本性的改变。

不过还是买的时候问明白好。

从实际拍摄来说,我总感觉dslr比slr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带那么多各种感光度的胶卷了。虽然高iso会有噪点的危险,但是考虑到胶卷的数量和换片的麻烦……当时双机的一个原因就是放不同感光度胶片的机器……

[ 本帖最后由 坏人 于 2008-4-18 17:2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ion 于 2008-4-18 12:50 发表
感谢大家的耐心讲解,想再问下我如果现在想玩胶片机,用什么机器什么镜头入门比较好,还有就是DSLR上用的镜头能用到胶片机上么?我现在是N家,有银广角、50mm/1.8、85mm/1.8 ...

MINOLTA X700,一代手动经典,质量优异,价格便宜
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46548
SLR就要玩手动

[ 本帖最后由 ces777 于 2008-4-18 22:0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LIN+ 的帖子

目前除了X3,所有CCD或者CMOS其他两种颜色都是插值插出来的吧,这些理论的东西我也不是很了解,说错误怪

F3没电以后不能用手动控制快门,只能用快门拨杆的固定1/60秒,所以基本是个很无奈的事情
那天又是个大晴天,我简直一点办法没有
后来叫了个软妹子帮我买了2颗,我请她吃饭,结果电池只花了2镑,吃饭花了40多。。。。:awkward:
再说没有测光以后,我想现在没有多少人可以准确曝光,尤其是反转片这种需要精密曝光的胶片,
原来用黑白片的时候宽容度大,所以应该还好

还有就是拍胶片后期很繁琐,我现在还有30多卷反转没冲,想想后期整理装片,我手都软了
要玩胶片就要做好这个准备

TO cion

这个3个头不错了,再加个70-300G的狗头,可以玩的很开心
机器方面我建议是收台二手的F100,或者便宜的二手F5
数码方面有些数码头的极端焦段会有成像不全的情况,要看具体的镜头来说
你这几个头都不算数码头,用在胶片机器上一点问题没有,放心吧
X700是个好机器,但是换系统代价太大了点

TO spyseikai

这个价格应该还行,F75是双转轮的么?我记得不是太清楚了
我当年买了个美康的F2X,仿杜马克的,太大了。。。。。搞得每次出去外拍都很尴尬
D80应该不错,熟悉下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onelsnake 于 2008-4-18 23:37 发表
目前除了X3,所有CCD或者CMOS其他两种颜色都是插值插出来的吧,这些理论的东西我也不是很了解,说错误怪

F3没电以后不能用手动控制快门,只能用快门拨杆的固定1/60秒,所以基本是个很无奈的事情
那天又是个大晴天,我简直一点办 ...



是单转轮的,其实F75/F80/D80的机身都差不多,但是D80/F80的液晶显示屏的数据要比F75复杂多了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1 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版真冷清。。。:awkwa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区别?区别就是胶片的后期摄影者基本无法干预,想出什么看机器RP/打像师傅心情。
数码片嘛,PS技术的流行让摄影者能够有这个机会去在整个流程中实现自己的想法。

最大的区别是在后期上:smo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1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说吧,如果拍的是正片,如果药水没有过期,E6吊挂还是很稳定的,因为机器都是很好的机器
唯一怕的就是机器很久没有清理,灰尘比较多,会对底片造成划伤和集尘

有了熟悉的店,如果不是什么比较特别的片,比如高反差,不标准色温,出问题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
每个城市都应该有一到两家这样比较专业的店,想好好拍胶片的话就加一家当会员吧,我们这里是一年100的会费
冲片价格和非会员一样,放片稍微便宜点,如果有些实在不满意的情况,可以免费帮你重新放
算算还是很划算,负片一般去比较大的柯达店都有保证,出情况的可能很小
无非就是些色温不准的问题,后期都可以自己调过来
最好的方法就是上台平板或者底扫,调满意再去放
反正现在都是数码放了,非数码的非常少,一些小作坊还有可能
当然,相对于DSLR还是麻烦点

其实我个人觉得真正的区别是一个态度问题,你仅仅是想记录生活,还是想通过记录来表现一些东西
这样说可能装13了点:awkward:
但是数码普及以后,记录生活的照片大大多于了后一种
这也是一些大的摄影论坛照片质量这些年下降很多原因,03年以前的XITEK和现在基本上是两个论坛了
去各地交流看看就知道了,以前基本上大家发照片都是很谨慎,很少如潮水般的拍了就发上来
当你拿着DSLR的时候,大多数人可能很少会去想自己想表达什么东西,因为后期是免费的
而SLR会让你思考你想要什么,因为后期成本比较高也比较麻烦
当然,我不是说拿DSLR就是没有想法,拍的照片质量很差,只是说说现在的趋势
你如果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出来的东西就看各自的本事了,这个和机器没有任何关系

以上,居然又写了这么多。。。。。看来和loli们吃饭还是很能让人亢奋的。。。。。:awkwa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2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本是一方面,麻烦才是问题。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了,花钱还是舍得的。而且胶片机装13是相当到位的。可问题是实在太麻烦了。dslr带来的效率的提高是很多新现象的根源。当年胶片机,就看纽摄上的景深部分,但不懂,如果实际操作,也要拍一卷才能去冲洗;现在有了dslr,10分钟,焦点啊光圈啊几个关系很明白就看出来。

新人会把自己那怕一丁点成绩拿出来秀。这在游戏论坛也很常见。

ls把loli照片发下嘛,大家一起亢奋下。:hear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2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恰当的比喻的话也许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其实器材不重要,重要的是器材后的脑袋。
PS越来越方便,数码越来越先进,人都愿意选看上去方便一点的是不?
关键还是看应用,记录生活的话数码足矣。如果是商业啥的,嗯……数码只是一个很不错的副机。
摄影的确需要思考。国内论坛目前遍布的各种各样的糖水片,也许还没有一张PLAYBOY的照片来的用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4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onelsnake 于 2008-4-21 23:13 发表
这样说吧,如果拍的是正片,如果药水没有过期,E6吊挂还是很稳定的,因为机器都是很好的机器
唯一怕的就是机器很久没有清理,灰尘比较多,会对底片造成划伤和集尘

有了熟悉的店,如果不是什么比较特别的片,比如高反差,不标准色温,出 ...



很赞同……当年用胶片的时候,不管是反转还是负片都因为数量有限,所以在按下快门前都要花很大决心的……
常常都会仔细的思考如何拍,怎么拍,怎么用光,怎么构图……
换上数码后……这些全抛脑后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到时候选出来就是,结果……坏毛病就这样下来了,DSLR入手后
一直没有让自己很满意的作品,决定回家重修去:~( :~(




附赠一张,那天圣火传递的时候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7-21 19:21 , Processed in 0.26998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