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球法师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05-5-8
|
看漂流教室总会想到鲁宾逊漂流记,古代的鲁宾逊,小岛上资源丰富,而众小学生到达的未来却什么都没有,这就是漂流教室的第一个主题:现行社会之未来不容乐观。鲁宾逊是孤身一人,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发疯了也就作贱自己,不会拿别人发泄。这又是漂流教室第二个主题:人们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排斥。为了求生存需要互相帮助,同样为了求生存也要互相杀戮。
从这两个主题来看,生存游戏和漂流教室有着可以比较的话题。中学生在BR法案下自相残杀,明显对社会不满,漫画把拯救的希望寄托在了米国。而电影版就清醒了许多,米国的美好是因为处于食物链的高层,要生存唯有依靠自力更生。这一点和漂流教室不谋而合,大概是因为生存游戏的原作者是没有经历过美军入侵的中年人吧。
有很多人不愿意关心这种东西,现实就是如此何必再看,不如看看现实中没有的杀戮来放松自己。两部漫画的杀戮可谓高潮迭起,生存游戏开始的快一些,毕竟已经有人给他们指出了一条路:杀掉其他人。事实证明,大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标准答案得。于是生存游戏的诸位就如同准时上班一样开始照章办事,比起小学生还可以多点尔虞我诈和H情节。
漂流教室的小学生们就更辛苦一些,完全没有参考答案。于是他们也迟钝一些,但死亡一步一步迈进时,他们表现的丝毫不比大哥哥大姐姐们差,吃人肉喝人血,甚至大姐头临死还想搞一次全灭。不过他们毕竟是人类在未来的代表,主要矛盾是与自然的抗争,在内部发泄过后,弱者已死,强者横强,必然要回到改造自然的路上。从这里看,生存游戏完全是人类内部的自我刁难,显得无谓,然而这个体制 ,又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道路上形成的,两部漫画上仿佛形成了一个循环。
我很怀疑,两部漫画的人物互相调换一下,这些高中生未必搞的过小学生。小学生习惯于集体行动和团队精神,我就很被他们的凝聚力感动,起码他们曾经团结一致。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精神或者说私心的觉醒,反而可能削弱了生存能力,要想让一班高中生一心一意,恐怕还真难。这一点似乎也是生存游戏的悲哀,如果
真能全部人都一致对外的话,可能会活下更多人,当然,也可能被弱者拖累全灭。
人啊,就是这样互助又互杀。
[ 本帖最后由 buchaladi 于 2007-5-9 22:1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