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10|回复: 12

[怀旧] 到底人们都会玩什么游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4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解决这个问题,那我抛弃自己口味,只看别人在玩什么。首先是小时候,同栋楼里有人玩小霸王学习机,除非小霸王都有寨的,还能玩格斗,可能是山寨结巴,后来中学,别人给我3.5英寸软盘装着的dos下模拟器的马里奥3,还被推荐玩百战天虫,我试试完全不懂。下课后有人神秘地谈论某大妈专属格斗,英雄无敌泰哥大航海有人谈自然我也不玩,有人借了知名物理2岛版给我,然而装不了。gba nds自然有人有,但估计是有什么卖就玩什么,最好问那些店店主。日式二次元则有天使音乐会,也印象中借到过格兰蒂亚2正版,还好好还回去了,借过发明工坊正版,不知道光谱已经加强了防岛,发现复制了果然不能用,但还是好好还回去了,幻水也听说过,但说到PC最后期JRPG当然就是空轨,有人有全套1~3,我也有只是没玩完。到大学就是最爽的时候,因“专业的需要”,宿舍里要自己配台电脑,当然谁也不管那需要,除非到作业和论文时,这时见到别人宿舍有红警2,其实我猜是好几年前的游戏,算算实际也是,就是当时人们包括我也不在乎新不新,能玩不就行,当然也顺便装上了魔兽3。也有人玩拳皇9几,还招人来对战,也有跑跑卡丁车,国产3d画面的rpg,孢子,PS2,可能当时我也是因看到了别人有才买,不然就没这回事了,当然PS2当时也是不知多少年了。题外是来自q友的推荐,阿玛迪斯战记和公主同盟,结果2个都开修改过了。再然后就不知道了。

评分

参与人数 3战斗力 -5 收起 理由
oyss -2 思路广
Onelooker -2
rougevelvet -1 先扣为敬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4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经常能看到这种发帖思路和帐号注册时间完全无法契合,且负鹅超高的货……这是批量买号制造负鹅的行为艺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4 14: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弱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4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AI都得想30多秒才能看懂


深度思考完成 用时37秒

这段文字以个人回忆的形式,勾勒了中国游戏文化在不同年代的变迁,揭示了游戏流行趋势与时代技术、社交环境、获取渠道之间的深刻联系。作者通过童年至大学阶段的观察,呈现了一个群体的游戏记忆图谱,其核心可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

1. ‌技术演进与游戏载体的代际更迭‌

‌硬件迭代‌:从山寨小霸王学习机(FC兼容机)到DOS系统、GBA/NDS掌机,再到PS2主机和大学宿舍的PC,硬件设备的普及直接影响游戏选择。例如,DOS模拟器运行《马里奥3》的笨拙,正版光盘防拷贝技术的困扰,都体现了技术限制对游戏体验的塑造。

‌软件载体‌:3.5英寸软盘、正版光盘、网络下载(如红警2的跨时代流传),反映从实体介质到数字分发的过渡。作者对“安装失败”“防拷贝”的细节描写,暗示了盗版与正版博弈中的玩家生存智慧。

2. ‌社交网络:游戏传播的隐形推手‌

‌地域化圈子‌:童年楼栋内的山寨格斗游戏共享、中学同学间正版游戏的“神圣借用”(如《格兰蒂亚2》)、大学宿舍多人对战的《拳皇》《魔兽3》,均体现游戏作为社交货币的功能。游戏选择并非个人偏好,而是群体互动的结果。

‌亚文化渗透‌:神秘谈论的“大妈专属格斗”(可能指《饿狼传说》等)、小众日式RPG(如《天使音乐会》)的流通,暗示不同群体形成独特的游戏亚文化圈层。店主、网友的推荐则成为信息匮乏时代的“权威导购”。

3. ‌时代情绪:怀旧与实用主义的交织‌

‌滞后消费‌:红警2、PS2等“过时”游戏在大学仍被热衷,说明玩家更注重“可玩性”而非时效性。技术的平民化延迟了经典游戏的消亡,形成独特的怀旧周期。

‌功利化体验‌:作者提及对《阿玛迪斯战记》《公主同盟》开修改器通关,暴露部分玩家追求叙事而非挑战的心态,反映游戏在不同人生活中的角色差异——可能是社交工具、故事载体或技术试验场。

4. ‌文化碰撞:本土与外来游戏的生态融合‌

‌山寨与正版的共生‌:从小霸王山寨机到小心翼翼归还的正版光盘,体现中国玩家在版权意识萌芽期的矛盾状态——既享受盗版的便利,又对正版产生仪式性尊重。

‌日式RPG的隐秘流行‌:《空之轨迹》《幻水》等作品通过非官方渠道流入,成为PC平台上“最后的JRPG”记忆,暗示日式游戏在中国市场的特殊传播路径。

总结:一部微观的中国游戏社会史

作者以个人视角编织的回忆,实则是中国90-00年代游戏文化的缩影:‌技术滞后催生山寨狂欢,社交网络构建游戏共识,外来文化在本土语境中变异生长‌。这段文字的价值在于,它跳脱出对“经典游戏”的宏大叙事,转而捕捉那些真实存在于楼道、宿舍与软盘中的游戏记忆——它们或许不够光鲜,却构成了一个时代的集体经验。

==========================================================================================

作者为什么选择回忆这些游戏?

深度思考完成 用时25秒,搜索全网27篇资料

作者选择回忆这些游戏,核心在于通过个体经验折射集体记忆,揭示游戏作为文化符号在不同代际中的特殊意义。这种选择的动因可从以下层面解析:

一、‌构建代际身份认同的工具‌

‌怀旧作为时空联结纽带‌
回忆中的小霸王学习机、红警2、GBA掌机等物件,本质是80-90年代中国玩家群体的“文化图腾”。作者通过罗列不同年代流行游戏,实质是在绘制一代人的身份坐标——这些过时技术载体(如3.5英寸软盘)与滞后传播的游戏(大学仍在玩红警2),构成了对抗时间流逝的锚点。

‌亚文化圈层的话语密码‌
“大妈专属格斗”“防岛技术”等黑话的提及,暗示游戏记忆是特定群体的准入暗号。正如《人间游戏》提出的“社会活动框架论”,回忆行为本身即是对游戏社群的归属确认。

二、‌解构技术演进中的生存策略‌

‌破解限制的创造性实践‌
从山寨硬件适配盗版卡带,到正版光盘防拷贝技术的博弈,回忆凸显了中国玩家在技术夹缝中的智慧。这种“非正规游戏史”恰如《无人》游戏中的“找异常”机制——在系统漏洞里开辟生存空间。

‌滞后消费的集体无意识‌
PS2、DOS模拟器等“过时”设备在大学重现,印证了技术平民化进程的延迟性。这种滞后实为资源匮乏时代的被动选择,却在回忆中被重构为怀旧美学。

三、‌游戏作为心理需求的镜像投射‌

‌掌控感与自主性补偿‌
文中频繁出现的“借还游戏光盘”“安装失败”等细节,映射出物质匮乏时期对游戏资源的珍视。这种稀缺性反而强化了游戏带来的掌控快感,符合心理学对“自信需求”的解释。

‌关联感的重构实验‌
宿舍对战、软盘共享等场景,实质是通过游戏建立社交关联。正如《回溯》游戏隐喻的“元素组合”,不同游戏成为连接人际网络的介质7,而修改器通关行为则暴露了叙事体验优先于挑战的心理诉求。

四、‌文化抵抗的隐蔽书写‌

‌对抗主流话语的私人档案‌
在“专业需要”名义下配置游戏电脑的黑色幽默,揭露了教育体系与娱乐需求的冲突。这种个体记忆的堆积,构成对功利主义社会的微观反抗。

‌本土化改造的文化杂交‌

从山寨结巴(街霸)到“天使音乐会”等日式RPG的传播,回忆揭示外来文化在本土的变异过程。这种非官方流通路径,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玩家审美体系。

透过这些回忆,作者实则完成了一场文化考古:游戏不仅是娱乐产品,更是技术史、社交史与心理史的交叉载体。这种选择既是对消逝时光的挽歌,也是为被主流叙事忽略的“游戏一代”建立历史合法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4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留环节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4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神mes又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4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了,他们来了

我们是他们的奴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4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看见你的贴,我都挺好奇一件事,码这么多字也挺辛苦的,但没有人能就你表达的内容来和你交流,你会不会有失落感呀?

或者说你的目的仅仅是成为大家的乐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5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b站弹幕说感情细腻的人会玩JR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5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dfas0077 发表于 2025-4-24 20:32
每次看见你的贴,我都挺好奇一件事,码这么多字也挺辛苦的,但没有人能就你表达的内容来和你交流,你会不会 ...

年纪大了,失忆严重,想到什么记一下,也许真的有不像你们那么扭曲的年轻人搜到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5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AI甚至不懂百战天虫什么平台……请再调节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5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走了,见你们这么扭曲,只是精神上支持下曾经混过的论坛,你们继续吧不用管我。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2 收起 理由
sakuranosibe -2 思路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5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顺带一提,这帖不关于我本人,只是说我身边人玩啥,非常客观,既然这都不行,我理解为你们不给上面提到的游戏和厂商任何面子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5-10 03:05 , Processed in 0.06973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