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43|回复: 13

[讨论] 再见绘梨与坏女人与奇巧出租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3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完了再见绘梨,我不想讨论这部作品的全部,只想谈谈印象最深的点。对我来说就是绘梨的朋友揭示出她的日常与电影中不同的时候。绘梨是谁?一个活了1200年的不断死而复生的吸血鬼,一个美丽高冷神秘感性的病娇电影少女,还是一个戴眼镜戴牙套脾气暴躁整天对生活抱怨无聊的任性宅女?这个反转在父亲哭诉母亲的态度就埋下伏笔,可到最后点明的时候我才豁然开朗,原来藤本树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坏女人如何被创作出来的故事。

如果你了解藤本树,就知道他的作品里不可或缺就是冷酷迷人的坏女人。这座藤本世界的地标像一座灯塔穿过层层剧情迷雾吸引着主角和读者趋之若鹜。但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那些鲜美广告背后的制作过程。现实中没有完美的超人,没有完美的反派,也就没有完美的坏女人们。只有用笔纸的裁剪才能在黑白世界中搭载出能承载这些角色的舞台,才能让他们活过来。现实是无聊的,不可能像电影一样精彩。故事中的硬核狠人们也是经过了编剧的润色,他们也会吃饭拉屎,做着和普通人一样的很多糟糕的事。一个优秀的人物,一段精彩的故事,都离不开创作者的编辑,对情节的选取和割舍,对食材的精心挑选,最终做成一道大菜端上观众的餐桌。绘梨最初相遇的形象未必那么美好,她从一开始就被悄然替换掉了,不是姬友口中那个戴眼镜牙套的普通女孩,而是精心装饰过的蔷薇。优太是个温柔的人,他只记录下了生活中的美好,但是在那背后隐藏着一些小小的不安。人会受伤会拉屎,蚂蚁会吃尸体,家庭会有纷争,这些现实中的小小裂痕也被记录下来,这是优太无声的抗议,这是他的艺术天赋。上千小时的剪辑,他没有把这些片段掐掉,过去了这么多年成家立业以后,他仍在寻求些什么。文艺创作者在创作作品时都会经历一段迷茫期。我在作品中追求的是什么?是真实,是反套路,还是回归初心?最后优太找到了答案。

其实我也耍了一些小心眼。我并没有在讨论坏女人,我想说的是这一抹奇幻色彩才是藤本树故事的核心,坏女人是这道彩虹上的最亮的色彩。这些奇思妙想,是小时候想要却没买到的玩具,是打不开的糖果罐底的彩虹糖,是侦探小说撕掉的一页结局,这些因为缺省而美丽的元素,把生活点缀的绚烂多滋。认清生活的本质,而仍然热爱它,用笔描绘那些不存在的奇幻,也许这才是漫画家的工作。优太找到了,我想,藤本树也找到了。
哦对了,顺带提一嘴,这篇文章里我到最后也没提到奇巧出租车,你可能想问为什么,因为我也在想一个烂结尾。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scpS1 + 1 好评加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3 2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句无关的,藤本树这么年轻就这么屌,千万别过早江郎才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2-4-13 2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3 2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代练水笔 发表于 2022-4-13 20:28
难说,藤本树花了这么长时间给坏女人传教,现在更是摆明了就算和现实和解爷还是要爆炸,等到宅宅不吃这一 ...

是。
尤其是他这两年太高产了,而且虽然都略有不同,但个人色彩太浓了。

个人色彩太浓,高产,年轻。
万一遇到瓶颈就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艹,分不清楼主这整的是烂活还是好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3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一提oddtaxi已经退环境了,建议下次用当季热门比如间谍国家家来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3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可能除了人物塑造,女人本身画的也很好看,藤本树笔下的女性粗一看感觉画的很潦草随意,但仔细一看又各有不同,很有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3 2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dhdhd 于 2022-4-13 22:24 编辑

今天俺也在想这个问题,想的角度是“坏女人”这种东西,算不算是概念化女性魅力的结果。就是说现实中的坏女人并不好,但体现女人性吸引人特质时,概念意义上的坏女人反而是最恰当的。
即就是要达成“无法理解乃至可恨,但就是会心生喜爱”这样的效果。
这个情况显然逻辑上不对,但感性上是暗合男性心理感受,只有“就算讨厌还是喜欢”,才是真正终极的女性。
会考虑这个问题,是因为“富江”好像选择了类似的处理,而她也是概念化的“女人魅力的化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3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kidthief 发表于 2022-4-13 20:40
是。
尤其是他这两年太高产了,而且虽然都略有不同,但个人色彩太浓了。

烂片看得够多,思路不会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4 0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脑海中出现一副  美少女用优雅的坐姿坐在马桶上拉屎 的场面。

—— 来自 Xiaomi 22041211AC,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4 1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真的,我想看看他当导演会拍出什么样的电影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4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si167719 于 2022-4-14 10:11 编辑

我觉得藤本笔下的人物其实某种意义上都是演员...


咋一看你觉得藤本的人物角色都很鲜活和灵动.
但其实都没有自己的灵魂



就是文学创作老生常谈的,人物最后会出现自己的性格 导致作者下笔时反而会顺从角色的性格来走.仿佛角色的命运是自己掌握而不是作者。


而我认为藤本树的人物创作目的始终很明确,都是为他的叙事和表达思想服务的...所以藤本在安排角色命运时,很多人会觉得非常果决和无情。


就类似于一个演员拍戏,需要遵从导演的思路和剧本来表演..
导演认为你这个角色的光弧已经完成了,你就可以杀青退场了


这里我并不是批判藤本的创作手法和思路有什么不对,只是很明显的藤本的创作受电影启发更深而不是文学创作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垃圾人 + 1 思路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4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角色的性格难道不是作者设计出来的?顺着角色的性格写不是作者写的?找的代笔?还是作者写出来是和你想法一样? 你搞创作之前先去积累素材学习别人的表达手法,从学习套路再到摆脱套路,一个角色能完成内在逻辑自洽是好事,没有逻辑地做事也能被称为Mind fxck 这些都会有受众。
  一个创作者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感染到别人,我觉得就很不错,剩下的就是优化过程。
  强调从什么途径纯粹是没话找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4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fsi167719 发表于 2022-4-14 10:08
我觉得藤本笔下的人物其实某种意义上都是演员...

“咋一看你觉得藤本的人物角色都很鲜活和灵动,但其实都没有自己的灵魂”这是什么矛盾文学
说得这么高屋建瓴我还以为你下一句要解释这句话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5-16 09:59 , Processed in 0.098618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