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ulinfengye 于 2022-4-9 16:32 编辑
(文本含剧透)
清明假期的时候看了这部《让我聆听爱的歌声》,觉得久违没有看到如此让人感到畅快的动画电影了。随便浏览了一下各大网站,发现这部电影的讨论度特别低,于是就觉得想要写一点东西了。
吉浦康裕其人 吉浦康裕(1980年4月3日-)是日本新生代的动画创作者,以独立动画制作人的身份做过多部动画短片和电影,擅长SF题材,代表作《夏娃的时间》(2008)和《颠倒的帕特玛》(2012)。 因为相似的经历,他经常被拿来和新海诚比较。两人最初都是非动画专业出身,都凭借独立动画短片出名,进入业界的时间也大概相同。不过吉浦康裕要年轻一些,知名度也一直没有新海诚高。
校园片+SF+迪士尼音乐剧 《让我聆听爱的歌声》是吉浦康裕2021年的最新作品。片名中的“爱”也可以写作“AI”,即指人工智能。电影主要讲述了女高中生悟美和AI机械人诗音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前半主要为轻快的青春校园片,展现了少年少女的烦恼与成长;故事后半则升华到了人与AI的关系这样的SF命题,展现了监督独特的人文情怀。同时“音乐”作为故事的关键要素贯穿全片,使电影具有鲜明的迪士尼风格。
故事编排 吉浦康裕是一位我很喜欢的动画监督,他这次的表现可以说超过了我的期待。与《颠倒的帕特玛》相比,可以明显看到吉浦康裕的成长。《颠倒的帕特玛》虽然情节构造巧妙,但给人一种用电影的篇幅拍了一部动画短片的感觉。而本片是一部真正成熟的动画电影,用100多分钟的时长构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故事。 本片故事情节丝丝入扣并有大量的伏笔。如果你再次观看本片,定能收获许多新的理解。吉浦康裕的作品本来就以精妙的构思著称,虽然本片的故事开展多少在预料之内,但完成度却很高。吉浦康裕还有一个多线叙事的特技,在每一个人物的视角下只进行很简短的描写,再把众多人物的视角汇集起来,从而向观众展现事件的全貌。这种手法在电影前半的校园部分尤为明显。 本片传达的情绪可谓是丰富多彩。故事前半段以轻松诙谐为主,有很强的娱乐效果。吉浦康裕有着天生的幽默感,在他以往的作品中也多有体现。像诗音这样的高级AI机器人,却非要被设计成强制停机的时候零件会弹出来。十真的那个和垃圾桶一模一样的硬盘,片中被很多人吐槽,后来却帮了大忙。故事后半段转向升华与感动。虽然探讨的是人与AI的关系这样比较深刻的主题,但在故事设计和动画演出上处理得十分浪漫,并竭力调动观众的情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河内一楼担任了本片的共同脚本。之前我觉得讽刺的一点是,预告发布的时候很多人不认识吉浦康裕,反而认识大河内一楼。看完正片后可以肯定,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吉浦康裕,而大河内一楼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从访谈透露的信息中可以得知,诗音的电波性格源自大河内的建议,而诗音的歌唱设定是大家讨论的结果。大概因为在其他作品的脚本上大河内一楼整过一些烂活,使得他在国内民间风评较差。不过大河内毕竟还是有经验的脚本家,对于在脚本方面不是特别擅长吉浦康裕,他的加盟还是有益的。 如果硬要说故事上有什么缺点的话,大概是中间有几个桥段表现得太惊悚了,有一点破坏全片的整体氛围,实际上并不一定需要把戏剧冲突安排得如此激烈。很难让人不怀疑是不是大河内又忘吃药。至于有人说故事老套,我觉得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本片的定位大概本来就是王道类型的作品,所以吉浦康裕应该不打算过于剑走偏锋。
人与AI 如果说“距离”是新海诚的惯用主题的话,“人与AI的关系”则是吉浦康裕的惯用主题。《水之语》《夏娃的时间》及本片都涉及到这个主题。具体而言,《水之语》提出了一个粗略的概念,《夏娃的时间》从多个角度进行了伦理性的探讨,而本片则是以一种更加戏剧化和浪漫化方式进行了的诠释。 以往涉及到AI主题的作品,很多都走向了悲观。因为拥有独立意识的AI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是一种无法想象的存在。而对于未知的事物,人类的本能是恐惧。本片中有一些关于AI的惊悚描写,事实上也可以理解为对观众的一种试探,你真的可以完全信任拥有独立意识的AI吗?吉浦康裕的不同点在于,他更倾向于乐观地思考这个问题并认为人类与AI终究可以和谐共存。 在影片中,诗音不断地向悟美发问“你幸福吗?”但在故事结尾,悟美变成了发问者。这就是吉浦康裕给出的答案。为了实现人类与AI的和谐共存,对话和理解十分重要,而且不应该是AI对人类单向的,而应该是人类与AI双向的。
诗音 诗音可以说是本片的灵魂人物。在吉浦康裕的世界观中,AI是被创造出来服务人类的,因此AI具有天然的无私和不求回报的属性。虽然以往作品中经常将AI类角色塑造成情绪表现匮乏的,但诗音却意外的活泼甚至有些吵闹,我觉得这是本片的一个亮点。于是最终一个善良、直率、活泼但同时又无私而默默付出的AI形象诞生。这样一个形象实在过于完美,相比之下人类反而显得傲慢与懦弱,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讽刺。 动画中有几段关于诗音的作画都不错。你可以感受到制作者刻意将表情的不自然表现出来。诗音受限于自身机能表情不能完全和人类一致,特别是眼睛有一种僵硬感。尽管如此,你可以感受到她在尽力将自己喜悦的情绪表现出来,希望可以感染周围的人。
艺术与AI 在故事创作方面可以看出,吉浦康裕有从前人作品中汲取灵感,比较明显的一个正是《攻壳机动队SAC》。影片中监控录像被实时篡改那里很快就让人想到了笑面男事件。另外诗音这个人物的创作可能也受到《攻壳机动队SAC》第一季第三集的影响。这集中的犯罪者爱上了自己的女性机器人。这个女性机器人尽管机能陈旧,但有时却能说出一些高深的话,仿佛具有人类的知性。故事最后揭示犯罪者是一个电影迷,女性机器人只是复述电影台词而已。但最后的最后,女性机器人有一句话并非来源于电影,暗示她已经产生了的自我意识。 吉浦康裕曾经在《夏娃的时间》中有做如下思考。随着技术的进步,无论是身体机能还是脑力,AI机器人终究会超越人类,那么人类最终可以自满的或许就只有对艺术的理解和创作力了。如果AI机器人连艺术也掌握了,人类或许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本片将诗音设计成一个通晓音乐的AI,她的歌声仿佛不管对于人类还是AI都有特殊的魔力,侧面反映出她奇迹般的知性。但同时本片也有暗示,诗音的音乐能力和行为模式来源于剧中剧《月亮公主》的影响,为这种奇迹般的知性提供了合理的解释。诗音最初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像人类,她的行为只是长期观察学习的结果,但故事的最后她可能终于真正觉悟了人性。
音乐 因为具有音乐剧的属性,音乐在本片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作曲家高桥凉为本片创作了5首高质量的歌曲。
ユー・ニード・ア・フレンド 〜あなたには友達が要る〜 主题曲的第一个版本,偏轻松欢快,青春气息洋溢。 Umbrella 抒情曲,后藤和绫的主题,安静而优美。 Lead YourPartner 爵士风的歌曲,雷电的主题,热情而躁动。这首也是网上点击率最高的一首。 You've GotFriends〜あなたには友達がいる〜 主题曲的第二个版本,王道迪士尼曲风,没有复杂的修饰,但就是纯粹的动人。 フィール ザ ムーンライト 〜愛の歌声を聴かせて〜 主题曲的第三个版本,剧中剧的版本,速度偏慢但歌唱技巧华丽,更具有童话故事的色彩。
除去歌曲部分,本片的剧伴部分同样出色,特别是在影片的几个高潮段落,十分能调动观众的情绪。 这里我想要特别赞美一下诗音的CV土屋太鳳。虽然她本职是演员,但本片无论是配音部分还是歌唱部分,她的表现都堪称完美。她的歌声直率而甜美,完美地贴合了诗音的人物设定。
画面制作 本片是少数出自J.C.STAFF的原创动画电影。J.C.STAFF一般不被看作第一梯队的日本动画制作公司,所以画面品质与其他大公司的动画电影相比还是略有逊色。不过本片也没有很多动作场景,不是很吃制作。诗音唱歌的几个关键段落很好地将人物的表情、口型和动作变化变现了出来。所有整体来看,本片画面的观感还是不错的。 不过唯一遗憾的一点是,本片的人设没有尽力还原纪伊カンナ老师的人物原案。纪伊カンナ老师的画风我是十分喜欢,如果本片的人设和美术可以做到《海边的异邦人》的水准,应该会使本片的画面风格更加具有特色。
时代的变迁 值得注意的一点,本片距离吉浦康裕的上一部动画已经过去了9年。这对于动画创作来说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要知道从EVA:Q到EVA:终也是9年的时间。根据访谈内容,本片的创作准备工作其实在《颠倒的帕特玛》之后就已经开始了。至于为何拖了这么久,个人臆测有可能是找不到制片人投资。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对于日本动画来说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相比之下,第二个十年是一个在彷徨中调整的时代。2011年可谓日本动画史上标志性的一年,这一年涌现了太多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如《魔法少女小圆》《回转企鹅罐》《罪恶王冠》《Fate/Zero》等。但所谓盛者必衰,没过多久日本动画就开始走向下坡路。虽然2020年之前,日本动画市场名义上还在增长,但格局上有所变化。 2011年以后,数位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逐渐消失了,2D动画的画面质量某种意义上已经到达了极限,高品质的画面基本依赖于巨大的资本和人力投入。此时业界的整体资源越发向少数头部公司集中,中端公司面临更严峻的竞争和资金压力,边缘公司逐渐在竞争中被淘汰。其结果是,少数精品动画继续引领时代发展,大量中端动画陷入了同质化竞争,品质甚至不如上一个时代,小众题材动画越来越少,动画作品的多元性降低了。 就我个人而言,我特别重视动画的这种多元性。我喜欢动画就是因为与写实影视相比,动画的表现力更加自由,有更宽广的可能性。当你在茫茫网络世界找到了一部对你来说独一无二的动画作品,那种喜悦就像发现了宝石的原石一般。但在刚刚过去的十年,动画的这种多元性明显降低了。
- ARTLAND在2014年完成虫师续章后不久就实质解体了。
- 曾经制作了公路三部曲的Manglobe在苦苦支撑多年后终于还是在2015年破产解体了。村濑修功混迹业界多年还是没什么名气,希望《闪光的哈萨维》可以帮他正名。
- XEBEC在于2015年完成《苍穹的法芙娜EXODUS》后,2018年就正式解散了,不过法芙娜的原班人马还在继续坚持。
- 《怪化猫》的中村健治在制作了两部《GATCHAMAN Crowds》之后许久没有新作品了。
- 神山健治在做完《东之伊甸》后沉寂了许久,后来接过一些经典动画电影,2017年的原创动画电影《午睡公主》商业上很惨,近年又开始继续做《攻壳机动队》了。
- 新房昭之近年用心做的动画不多了,很多都是挂名,2016年的《三月的狮子》是少数的例外。
当前创作环境已经没有过去宽松了。投资方越来越看重商业上的精算与收益,而动画本身的作品性没有那么受重视了。许多资深动画人都接不到钟意的企划,对于吉浦康裕这样没混出头的新人来说更是艰难。虽然说是新人,吉浦康裕现在也已经是不惑之年,人的一生又有几个9年呢?从这些年吉浦康裕的履历就可以侧面看出他的坎坷。 吉浦康裕在完成了《颠倒的帕特玛》之后,一方面以监督的身份制作了一些短片参展保持曝光度,比如《Harmonie》《机动警察REBOOT》;另一方面在各种地方打杂,比较知名的一部是《龙的牙医》,他之前还曾参与过EVA:破的制作。根据访谈内容,2016年吉浦康裕在《机动警察REBOOT》参展时勾搭上了BANDAI的制作人汤川淳,汤川淳又联系上了J.C.STAFF,吉浦康裕的新作这才有了着落。根据J.C.STAFF的说法,企划的初衷是制作一部不输《你的名字》的作品(笑)。 关于片中主人公悟美的母亲美津子这个角色,很难不让人想到其中是否有吉浦康裕对同样身为创作者的自己的一种投射。而片中对迂腐的职场环境的描写,是否是吉浦康裕对于当今动画业界的讽刺呢?对于投资人来说,动画只是商品。但创作者往往是理想化的,他们大概只想让属于自己的故事开花结果而已。
新海诚与吉浦康裕 这里又不得不让人将新海诚和吉浦康裕做一番比较了。新海诚的《星之声》和吉浦康裕的《水之语》都发表于2002年,两人起点大概相同,但《星之声》的完成度和知名度更高一些。2007年新海诚推出了《秒速5厘米》,2008年吉浦康裕推出了《夏娃的时间》。两者都是标志性的作品而是都是动画短片集。《秒速5厘米》文艺气息更浓,《夏娃的时间》立意更独特,两人差距依旧不大,不过个人其实更喜欢《夏娃的时间》一些。2011年新海诚推出了一部失败的《追逐繁星的孩子》,2012年吉浦康裕推出了《颠倒的帕特玛》。虽然《颠倒的帕特玛》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问题,不过这一阶段吉浦康裕还是略胜一筹。直到2016年新海诚推出了《你的名字》这才拉开了决定性的差距,而这个时候吉浦康裕只能以《你的名字》为标杆推进《让我聆听爱的歌声》的制作了。 我觉得新海诚的优势之一还是个人能力更强,新海诚的综合能力在业界确实是十分罕见的。上段其实没有提到新海诚的一部作品,就是2004年的《云之彼端约定之地》。这是新海诚的第二部个人作品也是第一部动画电影。本片新海诚一人身兼监督、脚本、演出、美术、剪辑等多项要职,虽然动画的评价不能说特别好,但至少说明新海诚有这样的能力与魄力。所以新海诚与吉浦康裕的差距可能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新海诚的优势之二是作品受众广知名度大,精致的美术背景和文艺气息的故事风格都是他的作品最鲜明的卖点,而吉浦康裕的作品相比之下就十分小众了。新海诚还有一个幸运之处在于有老东家Comix Wave在他背后支撑,因此即使遭遇了挫折也能很快东山再起。而吉浦康裕的个人工作室六花其实更多只是一个招牌而非实质的团队。找不到投资人和合作方的话,吉浦康裕的创作就难以进行。值得注意的是,本片的STAFF表中没有出现六花的名号。
展望 虽然可能并非出于吉浦康裕本意,但《让我聆听爱的歌声》确实是一部《你的名字》式的作品。两者都有独特的作品性同时兼具了娱乐性,都是创作者多年经验集大成的成果。希望以这部作品为标志,吉浦康裕未来的创作之路可以走得更稳更好。 但令人遗憾的是本片的知名度和热度依然不高,我衷心地希望吉浦康裕和他的作品能被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如果本文能让你对本片和吉浦康裕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就到达笔者的初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