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850|回复: 22

[讨论] 谁看电影 <长津湖> 了? 能说说这段真的假的吗?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10-1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没发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 16: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不能因为二刺螈爱玩京图就归漫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 18: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咏唱就不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 19: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起来哪个梗

—— 来自 Xiaomi M2007J3SC, Android 11上的 S1Next-鹅版 v2.4.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有,昨天看到的时候笑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底二次元还是小众 我估计很多人都不会联想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 19: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有,只不过字幕写的是“长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酷乐 于 2021-10-1 19:33 编辑

是的,我也差点笑出来,不过喊的并不是团长。而且他是逃下车才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10-1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wr 于 2021-10-1 19:58 编辑

这个事情双方的说法是不一致的。

美方的说法:第31团级作战队(32团1营+31团3营+31团迫击炮连+第57野战炮兵营A连B连+第15防空炮营D连)指挥官麦克莱恩上校(31团团长)在11月29日清晨将志愿军误认为是援军走出掩体喊话,身中四枪伤重不治死亡,接任的费斯中校(32团1营营长)则在后续撤退中死亡。

中方的说法:死于27日的夜袭,死在一间屋子里。

27日夜发起攻击时,4连在我营右翼。毕序阳率领3营从新兴里南面冲进村子,看见十几辆汽车、十几辆坦克围着两个帐篷。”、“我们冲进去就打,帐篷里有通讯器材和地图。炸了2辆坦克,当时在坦克边上发现1具尸体,是个当官的。”毕序阳回忆:“全部攻占东山腰上的独立家屋后,李长言又率4连突入敌军1停炮场,捣毁敌炮兵指挥所。收缴战利品时,官兵们发现,各屋均有电话机、报话机,墙上还挂满了作战地图,地上还有未燃尽的作战文书。在1座独立家屋内,竟有1具美军上校军官的尸体。”詹大南回忆:“后来证实,那就是‘北极熊团’团长麦克莱恩。后来敌人又反击,我们就撤出村子。”


战争史研究上光亭所著《冰血长津湖》中第31团级作战队覆灭的过程。
血战新兴里

新兴里位于长津湖以东,丰流江从村北汇入长津湖的南侧,村子地势是南高北低,东西狭长,村北地势平坦且有窄轨铁路(但已废弃)和公路,村西滨湖,地形狭窄,不便于大部队展开,村南主峰、1221高地、1239高地三座山峰呈三足鼎立之势,鸟瞰通往后浦、下碣隅里公路。严格说,新兴里算不上是个村落,没有街道也没有明显的区域分界,只是在人烟寥落的长津湖地区,几处独立家屋还算相对比较集中而已。



在这一地区的美军是第7步兵师所属部队,11月间由于第7师部队分布很广,无法按时集结执行第10军的作战计划,便临时编组了第31团支队(31st Regiment Combat Team,简称31RCT),由长津湖地区位置还相对比较集中的第31团第3营、第31团第2营(缺E连,以1营B连替补)和第32团第1营等部队组成,配属第57野战炮兵营(缺C连,以第15防空炮营D连替补)及31团重迫击炮连和坦克连,统归第31团团长艾伦·麦克莱恩(Alan McLean)上校指挥,担负在长津湖东岸的进攻任务。而此时第31团第1营还远在长津湖以东沿海岸至惠山一带担任警戒,没有进入长津湖地区。

由于气候严寒道路难行,第7师上述部队移动非常缓慢。11月25日下午,只有第32团第1营到达长津湖东岸,在新兴里以南1221高地布防。11月26日夜,麦克莱恩上校率第31团团部到达新兴里以南约6公里的后浦,并在该地开设团指挥部,其他部队都未到达。11月27日上午,第32团第1营营长唐·卡洛斯·费斯(Don Carlos Faith)中校向麦克莱恩上校建议32团1营继续北进,进入内洞峙原来陆战5团3营的阵地,以便在次日继续向北推进。麦克莱恩同意了这一建议,于是32团1营开始北进,于当日下午到达新兴里以北约5公里的内洞峙。费斯率32团1营到达内洞峙后就利用陆战5团3营的阵地布防,从左至右按照A连、C连、B连的顺序占领阵地。——战后美军认为32团1营放弃1221高地进入内洞峙是一大败笔,因为不仅1221高地是该地区最适合防御的地形,而且还使31团支队本来就不雄厚的兵力更为分散,如果32团1营在此与31团支队后续部队会合后再一起北进,可能不至于后来那么被动。



27日下午第31团第3营和第57野战炮兵营到达新兴里时已近黄昏,便准备宿营过夜,3营I连和K连在村东,L连、营部和机炮连在村中心,57炮兵营A连和B连在村南,营部和防空炮营D连在村西南,宿营地点完全不适合防御作战,而且由于到达时间较晚,奔波多日的士兵们只是草草挖了一些散兵坑就休息了,整个防御非常松懈,为即将爆发的激战埋下了失败的伏笔。团坦克连也在黄昏时分到达后浦,连长罗伯特·德瑞克(Robert E. Drake)上尉没接到新的指示,便决定在后浦过夜。

不久31团卫生连也到达后浦,但连长执意不听德瑞克留在后浦宿营的建议,率卫生连穿过后浦向新兴里前进,后来就在途中遭到伏击,几乎全军覆没。

此时麦克莱恩决定将团重迫击炮连移到内洞峙和新兴里之间,并在该处设立一个前进指挥所,以便就近指挥、支援附近的两个营(31团3营和32团1营),团部仍留在后浦。

而该支队所属的第31团第2营(缺E连)此时仍远在后方咸兴,临时转属2营指挥的1营B连则在古土里。

27日子夜12时,志愿军集中80师和81师242团共四个团由27军副军长兼80师师长詹大南统一指挥对新兴里之敌发起了攻击。

238团附240团2营沿着北面的山沟直插新兴里公路桥和新兴里二沟,因该团先头1营走错了路,所以团长阎川野临时改以3营首先投入攻击,3营以班排为单位同时对二沟50多个独立家屋发起攻击,1营赶来后穿过战斗正酣的二沟猛扑新兴里北侧的1100高地和1200高地,然后就势冲入新兴里,240团2营迅速插入新兴里美军阵地纵深,夺取了新兴里公路桥,然后协同3营肃清了在二沟的美军,割裂了新兴里与内洞峙两地美军的联系。

239团主力从丰流里南下经泗水里展开攻击,先后攻占1455和1250高地后,从南面和东南两面冲入新兴里。担负穿插到新兴里以北策应238团渡丰流里江的2营4连肃清1100高地附近美军警戒哨后留下2班坚守1100高地,其余部队一路杀进村里,冲在最前面的指导员庄元东和1班多名战士倒在美军猛烈火力之下,连长李长言迅速改变战术,指挥部队以班为单位隐蔽前进,5班和6班连续消灭了几座家屋里的美军,其中三间家屋均有电话机、报话机,墙上还挂满了作战地图,原来5班和6班打掉的是美军指挥部(这是美军31团3营营部,而不是志愿军战史上所说的31团团部,因为此时31团团部还在后浦)!由于事前不知道这几间家屋是美军营部,因此在突入家屋的两名战士牺牲后就没有再派人冲进去做进一步肃清,只是往屋内投了几枚手榴弹,使屋内身负重伤的美军3营营长威廉·莱利(William R . Reilly)中校等多人得以在天亮后获救。接着5班和6班继续向西前进,拂晓前夕突袭了美军57炮兵营A连火炮放列阵地,干净利索地解决了一些还在睡梦中的炮兵,缴获了4门105毫米榴弹炮。A连余部退到B连阵地,总算顶住了5班6班的突破。就在5班和6班接连取得战果之时,7班和9班夺取了公路桥边的家屋,控制了桥头阵地。至此,4连出色完成了穿插敌纵深的任务,但是4连伤亡已达67人,而且班排建制也已打乱,天亮后美军从三面反扑,4连处境非常危险,因此在请示了2营后撤出新兴里,可惜由于兵力不足,缴获的榴弹炮和大量物资均没有带出。——4连5班和6班打得很是出色,捣毁美军指挥部,袭击美军炮兵阵地,但美中不足的是行动并不彻底,捣毁美军指挥部主要使用手榴弹,却没冲进家屋做进一步肃清,使被手榴弹炸伤的美军第3营营长等多人得以在天亮后获救,而当缴获的榴弹炮无法带回时又没进行破坏,使这些炮后来还能为美军使用。好在美军由于所处地势较低无法进行弹着观测,空地联系也一度断绝,只能使用目视平射,其威力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尽管如此,4连还是在此次战斗中战果最为显著的连队,因此战后获得了27军授予的“新兴里战斗模范连”称号。

美军战史这样记录当晚的战斗:31团3营在午夜前后遭到攻击,因为士兵刚经过几天行军,非常疲惫所以戒备相对比较松懈,防线很快就被渗透,很多人还在睡梦中就被杀死,I连和K连伤亡惨重防线随即崩溃,幸存者向西逃逸。只有村中心的机炮连利用其重武器较多火力较猛的优势还能守住阵地。共军很快冲到3营营部,营部人员来不及进入附近的工事,只能仓促退进房间抵抗,大多遭到共军投掷的手榴弹杀伤。接着共军又冲向57炮兵营A连的阵地,A连猝不及防,大部放弃阵地退至B连阵地,各处退下来的官兵逐渐聚集到B连阵地,不仅顶住了共军的冲击,重新整顿后还在拂晓时进行了反击。天亮后3营恢复了阵地,57炮兵营A连的105毫米榴弹炮没遭共军破坏还可使用,便和B连重新占领阵地。

57炮兵营营部连和防空炮营D连也在天亮后收缩防线,重新部署。特别是D连的3辆(原有4辆,在战斗已损毁1辆)M19双联装40毫米高射炮和4辆M16四联装12.5毫米高射机枪车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展开,构成火力网,成为后来熬过第二夜的重要支援火力。

对于首次与中国士兵军队面对面交锋就被打伤的第57炮兵营营长雷·恩布利(Ray O. Embree)中校来说,这个夜晚令他永生难忘,他回忆道:“中国兵人数这样多,如此顽强反复进攻的事我从未见过。他们冒着严寒和陆战队的炮火源源而来,其视死如归的精神令陆战队员们肃然起敬!对这场战斗,我感觉是强烈的,因为我失去了很多战友。我们伤亡惨重。我从未见过像这样的战斗。我曾经在二战中,遇到过德军在阿登的最后一次大反攻,但也不似长津湖之战这样激烈,那情景真是不堪回首。”



242团则绕过新兴里,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新兴里南面公路,1营和3营先后攻占公路两侧的高峰和1221高地,彻底截断了新兴里到下碣隅里的公路。当晚,美军31团卫生连从后浦前往新兴里,结果遭到242团伏击,除四、五人逃回后浦外,几乎是全军覆没。242团2营则从西南向新兴里攻击,正撞在美军防空炮营D连双联装40毫米自行高射炮阵地前,遭受重大伤亡,据美军回忆,M19自行高射炮车在天刚破晓时曾对从西南公路接近的一队人马进行猛烈射击,将其大部消灭,此时有军官认为是以为是误击友军而下令停止射击,天色大亮后才发现遗留在公路上有约80具志愿军尸体。

这一夜战斗中,志愿军涌现出了一位杰出的战斗英雄孔庆三,孔庆三是80师炮兵团5班班长,当晚战斗中孔庆三所在炮班配属238团3营攻击新兴里二沟,为了摧毁美军在一幢集团家屋里的火力点,孔庆三指挥炮班将九二步兵炮前推实施抵近射击,由于天寒地冻无法迅速构筑发射阵地,他只得就势利用地形将炮左驻锄扎在一块大土包上,但是右驻锄却无处可以利用而翘起,此时战斗情况非常紧急,不容片刻犹豫,孔庆三便将一把铁锹插进右驻锄的手提环,用自己的肩头死死顶住铁锹把,把自己的身体构成火炮的基座,然后大声命令炮手开炮——一声巨响之后,集团家屋被准确摧毁,孔庆三则因巨大的后坐力撞击而死!作为炮班长,他非常清楚火炮后坐力的威力,也非常清楚这样做的结果,但是为了战斗的胜利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生命,战后他被追记特等功,并追授“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240团3营的任务是攻占内洞峙,内洞峙位于新兴里西北约5公里,地势较高,是新兴里地区的制高点。战斗打响后,据守此地的美军32团1营营长费斯中校的第一反应居然是配属的韩国士兵由于神经过敏在乱打枪!240团3营连续夺取四个高地后被1318和1216高地美军火力压制,难以继续发展。团长立即将1营投入战斗,这才打破僵局,于凌晨4时许一口气攻占三个高地,至凌晨,240团已占领新兴里东北、正北、西北一线多处高地。在志愿军的攻势中,美军A连首当其冲,A连连长埃德·斯卡利恩(Ed Scullon)上尉在战斗中丧生,副连长吓破了胆躲在地堡内拒绝指挥部队,和A连在一起的航空火力前进管制小组(通常称为陆空联络组,下同)的艾迪沃顿·史坦福(Edward P. Stamford)上尉作为军衔最高的军官立即接过指挥权,虽然他是飞行员出身(陆空联络组的军官都是由老资格的飞行员担任),从没参战过地面作战,但却指挥有度,A连在他指挥下不仅稳住阵脚,并迅速组织反击堵住了缺口。而史坦福陆空联络的本份工作则更为出色,美军飞行员在战后报告中称:“男孩14”(史坦福的无线电呼号)呼叫的空中攻击距离越来越近,最后近到不足50英尺(约15米)!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清楚,空中直接近距支援能与己方地面部队的距离达到50米,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要像史坦福这样达到15米简直不可想象!

——这里特别说一下美军的陆空联络组,每个联络组通常是一名军官和三、四名士兵组成,其军官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资格飞行员,士兵多是无线电操作和通信人员,直接随地面部队行动,担负着地面部队与近距对地支援攻击飞机之间的协调员角色,当地面部队要求支援飞机对某处目标进行攻击时,陆空联络员就根据目标情况和个人经验设定最佳攻击航线、角度再以无线电指引飞机进行攻击。如果攻击飞机的飞行员发现目标距离己方部队过近或无法确认地面目标时,会要求陆空联络员通知地面部队以某种方式表明位置,这时联络员就会通知地面部队发出和飞行员约定的特定识别信号,如陆空联络板、信号弹、有色烟雾手榴弹等,以表明身份或位置。

27日夜间战斗中,美军31团3营和57炮兵营因为当天下午才刚刚到达新兴里,士兵疲惫不堪,没有进行必要的临战准备,戒备也很松懈,很多人还在睡袋内就被志愿军刺刀刺死,伤亡惨重,因此新兴里大部分阵地都被突破,第3营营部也一度遭袭(并非31团团部);炮兵营更是损失惨重,几乎陷入险境,全靠防空炮连的双联装40毫米高射炮和四联装12.5毫米重机枪的密集火力才勉强击退了志愿军的攻击。

经过一夜激战,238团攻占了新兴里以北、以东一线高地;239团攻占新兴里以南1455和1100高地,并曾一度攻入新兴里村内;240团夺取了内洞峙东北、正北和西北一线高地;242团攻占新兴里以南的1221高地、高峰和新岱里,完成了对新兴里及内洞峙地区美军的合围。28日天亮时新兴里周围的高地,几乎全被志愿军所控制,美军被压缩在方圆不到2公里的狭小地域,形势岌岌可危。

28日6时许,天才刚亮,美军就开始了凶猛的反扑,而在新兴里的志愿军则根据战前不实的侦察以为只有一个营的美军,判断经过一夜激已将其基本消灭,天亮后各部都迫不及待地开始打扫战场,寻找可以利用的食物和御寒衣物,被打散的美军则乘机集结起来向分散的志愿军开始了反击,美军的反击完全出乎志愿军意料之外,刚刚经过一夜的激战,部队因为战斗伤亡和进展不一因而建制有些混乱,在美军来势汹汹的反击下,首当其冲的239团只得且战且退,美军一举夺回了丰流里江桥,并继续向1100和1200高地冲击,238团1营迅速赶来支援,与239团依托高地的有利地形并肩组织防御,稳住阵脚的志愿军接连击退美军多次冲锋,并乘势组织了反击,将美军逐回丰流里江桥,还缴获了陆空联络板。——志愿军方面认为天亮后虽有多架美军飞机一直在战场上空活动,却没有进行任何对地攻击,是由于志愿军反穿棉衣,白色的里子在雪地里成为最佳的迷彩,而且部队尽量与美军展开近战,加上还使用缴获的陆空联络板迷惑美军飞机,使美军空中优势难以发挥。实际上新兴里美军失去空中支援的原因是因为配属31团3营的陆空联络组成员在27日晚的战斗中全部伤亡,以至无人能与空中取得联系,要是陆空联络小组还在,即使丢失陆空联络板也能通过无线电或有色烟雾手榴弹等其他方法进行空地联络,而且每次地面部队使用陆空联络板、有色烟雾弹等都有所不同,以免被敌人模仿。当29日内洞峙的32团1营撤到新兴里后,配属1营的陆空联络小组(就是史坦福上尉)随1营到达新兴里后,新兴里的空地联络立即恢复,就说明了问题。



中午时分,美军见反击不成,便调整部署加强防御,志愿军238团抓住美军紧张调动的战机,组织团迫击炮连对调整中的美军进行了急速效力射,给美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迫使美军从此以后再不敢轻举妄动。

当天一早后浦美军出动16辆坦克在30架飞机掩护下向北攻击,企图打通与新兴里的联系,美军猛攻1221高地,守备1221高地的242团早有准备,在高地东南的公路上利用废弃铁路的枕木与美军被击毁的车辆设置了多重路障,当美军坦克在路障前停下时,242团3营轻重火力一起开火,9连8班副班长叶永安率领阚立田和熊自远两名战士冲到公路边,然后匍匐接近路障,点燃了一辆作为路障的坏吉普车,接着乘坦克为火障所阻徘徊不前的时候,猛冲上去投出一排手雷将第一辆坦克炸毁!随后阚立田跳上第二辆坦克,掀开舱盖将手雷扔进去,将其炸毁。叶永安乘着四周爆炸的烟雾,抱着炸药包冲向第三辆坦克,将其履带炸断。就这样,叶永安小组三个人就击毁了三辆坦克,8连其他战士也炸毁了另一辆坦克,四辆坦克的残骸更是将公路堵得严严实实,后续坦克不敢再进,步兵分散在路基边与志愿军对峙到黄昏后美军害怕夜战,只好无奈地撤回后浦,242团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战后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的叶永安小组被记集体一等功,叶永安获得“反坦克英雄”称号。——然而美军方面的资料称,后浦的反击部队只有16辆坦克并无步兵伴随(这正是叶永安小组步兵反坦克能够成功的原因)。在公路战斗中只有两辆坦克遭击毁,另外因操作不当翻车和履带故障而丢弃两辆(均不在发生战斗的路段上),战斗中有12人负伤。

后浦美军的此次反击是由第7师副师长亨利·霍兹准将亲自指挥的,他回到后浦后决定赶到下碣隅里与陆战1师联系,以协调行动,当时有人担心到下碣隅里的道路已被志愿军截断,但霍兹不以为然,指派31团作战参谋比瑞·安德森(Berry K. Anderson)中校负责统一指挥后浦部队,自己乘一辆坦克赶到下碣隅里,霍兹与刚到下碣隅里的史密斯求援,但陆战1师此时在下碣隅里的兵力只有两个步兵连和陆战1团第3营的机炮连,以及师部的勤杂人员,连防卫下碣隅里都嫌不足,更别奢谈支援31团支队了。

28日11时30分,阿尔蒙德乘直升机赶到下碣隅里的陆战1师师部视察,他本意是想让陆战1师加快进攻速度,但被史密斯师长执意取消进攻计划的要求弄得意兴阑珊,由于身为陆军将领的阿尔蒙德对海军陆战队没有完全的控制权,所以他只能极不情愿地让史密斯自己看着办。憋了一肚子气的阿尔蒙德接着又飞到新兴里,见到了31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和32团1营营长费斯中校,并对两位陆军前线指挥官关于27日夜间的战况汇报嗤之以鼻,阿尔蒙德指责他们被中国军队吓破了胆,“我们要继续进攻,要直捣鸭绿江,不要让几个中国洗衣匠挡住你们!”阿尔蒙德的话激怒了在场的所有官兵,临走时他把随身携带的三枚银星勋章颁发了出去(费斯、负伤的埃弗雷特·斯莫利中尉和临时叫来一个司务长各一枚),但他前脚离开,费斯中校后脚就把自己刚得到的勋章扔到了积雪中。

午后浦美军又派汉森(Hensen)中尉率领两辆坦克侦察后浦东北山路,寻找可以绕过1221高地的道路,结果在靠近1239高地与1473高地之间的山路上,遭到志愿军阻击,一辆坦克被炸断履带,汉森中尉也在战斗中阵亡,见没有捷径可行,美军只好退回后浦。

此外,第57炮兵营支援连也于28日早上到达后浦,便一同由安德森指挥,至此后浦美军包括31团团部、31团坦克连和57炮兵营支援连,共325人。

第7师见战事已起,便命令第31团2营从咸兴开始向长津湖地区进发,但因缺乏交通工具,到29日早上只推进到五老里以北的麻田洞。

而在新兴里地区的31团支队已被分割成三部分,分别位于新兴里、内洞峙和后浦,麦克莱恩率前进指挥所本想前往新兴里,发现从内洞峙通往新兴里的交通已被截断,只好将前进指挥所移到内洞峙32团1营阵地内。

28日下午,美国空军向新兴里空投补给,但只有少数落入美军阵地,40毫米炮弹全部丢失无一发到手,105毫米炮弹只收到40发。

28日白天,志愿军主要应付美军的反击,加之没有获得充足的后勤补给,未能对新兴里被围美军发起进攻。18时刚过,夜色甫降,志愿军80师就全力开始了攻击,在攻击开始前80师虽竭尽所能集中全部炮火进行火力急袭,但是由于补给跟不上,炮弹匮乏,炮火急袭只持续了短短五分钟!炮火一停,238团和239团便向新兴里发起了攻击,尽管这两个团已经连续战斗了一天一夜,伤亡减员已达三分之一,但是士气依旧高昂,不顾美军猛烈火力前赴后继勇猛冲击,238团从东南方向进攻,239团从西南方向进攻,至午夜前后,已有多个部队相继突入新兴里村内,与美军展开了巷战。但是志愿军缺乏有效的通信手段和工具,师团之间主要靠有线电话,团以下主要靠人力通信,在炮火连天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根本无法及时有效地上传下达,师团指挥无法及时掌握部队进展,也就无法在最有利的时机、地点投入预备队以扩张战果,形成了各自为战毫无协同的局面,使本来就不强的战斗力进一步被分散削弱,而美军则依托工事充分发扬3辆M19双联装自行40毫米高射炮(1辆已在27日晚的战斗损毁)和4辆M16自行四联装12.7毫米高射机枪等装甲车辆的优势,成功阻滞了志愿军的攻击。——志愿军称美军有坦克助战,实际上新兴里美军没有坦克部队,只有自行高射炮车和自行高射机枪车,这两种装甲车在面对没有反装甲作战手段的志愿军时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自行高射炮车每分钟射速高达240发,且每发炮弹杀伤力相当于一枚手榴弹!给志愿军造成了很大伤亡。

降服北极熊

28日晚新兴里战斗的同时,240团在师炮兵营六门75毫米山炮掩护下全力攻击内洞峙,1营和3营主攻内洞峙,2营则插入新兴里与内洞峙之间,占领公路桥,切断两地之间的联系。战斗打响后,1营迅速夺取了制高点1249高地,2营勇猛穿插直取公路桥,控制大桥以及附近高地,3营也从公路一侧迂回攻击,美军A连阵地首先被突破,志愿军从突破口冲入村里(严格意义上说,内洞峙也不是村落),战斗随即在村里展开,美军B连和C连凭借机枪和迫击炮火力还在苦苦支撑。凌晨2时,费斯与麦克莱恩商量,认为难以撑过这个晚上,决定在4时30分乘夜色突围到新兴里。费斯下令集中所有还能开动的卡车运送伤员和补给物资,然后拆毁其他不能带走的车辆和装备。由于各连都在激战中,很多单位直到很晚才接到突围命令,所以突围行动延迟到5时许才开始,各部除A连1排外未能撤出外,基本按照预定顺序井然撤出内洞峙。黎明前后这支由约60辆车组成的车队到达31团重迫击炮连阵地(就在内洞峙与新兴里之间),两支部队合兵一处撤向新兴里。在公路桥附近遭到志愿军阻击,费斯亲自率部冲击,天亮后志愿军撤出战斗。31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看到公路桥南岸有部队活动,以为是前来增援的31团2营,兴冲冲赶去联络,结果连中数枪伤重而死(也有资料称其失踪,还有战后遣返的美军战俘称其受伤后被志愿军俘虏,最后伤重而死)。9时许,美军清除了公路桥上的路障,车辆从桥上通过,而徒步的步兵则从桥下冰面上分散通过。13时许,3营终于进入新兴里。由于麦克莱恩阵亡,31团3营营长威廉·莱利中校和57炮兵营营长雷·恩布利中校都负了伤,所以在新兴里的美军就由32团1营营长费斯中校统一指挥。



志愿军方面称在志愿军的猛烈打击下,内洞峙美军丢弃三百余具尸体和4门榴弹炮,夺路而逃,由于240团3营估计不足,只在公路上部署了一个排,力量单薄无力阻止美军的突围,结果美军31团1营500余人得已逃入新兴里(令笔者颇感奇怪的是,美军突围应是从截断两地交通并控制公路桥的2营阵地上通过,怎么所有战史资料均是从3营阵地上突围?),实际美军在内洞峙战斗中阵亡总数不超过100人。

内洞峙美军撤至新兴里对于整个新兴里地区美军而言,不失是个明智之举。因为内洞峙的32团1营由于有原先陆战5团3营的既设阵地可以利用,所以在27日晚的战斗中阵亡还不到100人,尚有相当实力,突围中又没有受到大的损失,到达新兴里里后便自然接替伤亡惨重的31团3营成为新兴里防御的中坚。

32团1营到达新兴里后,发现这里简直是一片恐怖世界,到处是死伤枕籍的惨烈景象,据1营士兵战后回忆从长津湖岸边到第3营宿营地之间空地上有累累尸体,看上去简直就像是整支部队被40毫米高射炮一扫而空!在31团3营阵地内,甚至散兵坑内外到处都是双方尸体,仅在3营营部周围就有70多具志愿军和10多具美军尸体,有的志愿军尸体距离营部还不到25米!31团3营的主要军官非死即伤,L连几乎死伤殆尽,I连和K连也是实力大减,费斯重新部署防线,31团3营的I连和K连余部合在一起防御东面(只占全部防御地域的四分之一),32团1营的B连在东南,A连和C连分别在西南、西北,三个营部、57炮兵营、重迫击炮连居中。



29日拂晓,詹大南见部队伤亡大进展小,天亮前已无可能解决战斗,便下令各部撤出村内,退回村外阵地,整顿建制准备再战。80师经连日苦战,伤亡及冻饿减员严重,各团为了能继续保持战斗力不得不合并缩编建制,238团缩编为六个步兵连(每连仅约50人),239团缩编为三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连和一个迫击炮连,240团减员情况稍好于上述两团,故未做缩编。直到这时,詹大南才通过俘虏了解到,新兴里守军是两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而不是战前所判断的一个加强营!——九兵团直到此时才真正了解战场态势,鉴于新兴里之敌与其他地区美军距离较远,比较孤立,而且第7师的战斗力也不及陆战1师,因此决定再增派赴战岭地区的81师师部率241团加入到新兴里作战,留下243团仍在赴战岭地区大小汉岱里一线展开防御,阻敌增援并掩护攻击部队侧翼。就这样27军总共集中五个团的兵力由詹大南统一指挥,坚决消灭新兴里之敌!29日晚,27军抓紧时间调整部署,休整补充,只进行了一些连排规模的袭扰。

上午8时,美第7师副师长霍兹准将在后浦美军中拼凑了12辆坦克和约一个步兵连,向1221高地猛攻以打通与新兴里的联系,但是既没有空中支援,也没有炮火支援,坦克又爬不上陡峭的山坡,结果白白付出了2辆坦克和相当的人员伤亡,仍是无功而返。——不过美军战史这天没有坦克损失的记录。

在新兴里,史坦福上尉发现他是惟一能与空中取得联系的陆空联络组,便迅速通过在上空活动的F4U攻击机作为中继,与下碣隅里的空中支援管制中心取得了联系,要求进行紧急空投补给。

15时,美军两架C—119运输机飞临新兴里空投补给,但是大部分补给都落在志愿军阵地上,守军所得寥寥,而且没有守军最为急需的40毫米高射炮弹和医疗品,因为40毫米高射炮弹忙中出乱地被错投到了后浦!后来美军飞来了2架直升机后送了4名重伤员(4人中包括31团3营营长威廉·赖利中校和57炮兵营营长雷·恩布利中校,这对美军的士气打击非常之大,有人称之为“重磅泄气弹”),另外通过1架联络机空投了一批吗啡,这就是新兴里美军所获得的仅有援助。除了补给问题,新兴里美军的通信状况也令人头痛,与后浦31团团部的无线电联系因受地形影响完全无法进行,而与下碣隅里美军则因为分属两个军种,使用的通信频率不同,只能通过昨天随霍兹返回下碣隅里的那辆坦克上的电台或是由史坦福通过飞机中继转达。



29日晚,第31团支队改归陆战队1师节制,史密斯师长命令费斯中校率部向南突围,但是此时美军能为31团支队提供的除了空中支援之外,再无其他了。而在内洞峙突围时担负断后重任的A连1排余部穿过冰冻的湖面来到新兴里,令费斯高兴不已。

当晚,新兴里地区志愿军正忙于休整与补充,未对新兴里发起攻击。

30日晨,第7师师长巴尔来到下碣隅里与史密斯会商,巴尔和史密斯一致同意在陆战5团和7团回到下碣隅里前,任何解救第31团支队的计划都是不切实际的,第31团支队只能依靠自己突围。协商结束后巴尔乘直升机飞到新兴里,亲自向费斯传达了突围命令。费斯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曾在美军驻华军事顾问团里工作,对解放军的战术和特点有相当了解,所以巴尔认为他是有能力独立指挥突围。——不过,与美军战史所载不同,陆战1师的作战命令记录以及费斯手下官兵回忆,史密斯和巴尔都没有下令突围。这一突围是费斯自己在12月1日上午决定的,有关突围命令直到12月1日下午31团支队已经在撤退途中才接到的。

另外考虑到后浦兵力实在太弱,巴尔令其退回下碣隅里。——这一命令日后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因为后来31团支队突围时,其残部就是在后浦附近碰上志愿军阻击部队而最终崩溃的,如果当时后浦还有美军部队,只要进行一下接应,31团支队的突围就很可能会成功。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后浦的兵力相当薄弱,说不定随时可能被消灭,任其孤悬在外,也是不智之举。更何况,撤回下碣隅里的31团坦克连在后来的防御作战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14时10分,阿尔蒙德和巴尔在下碣隅里机场边的简易帐篷里商讨战局,此时阿尔蒙德再也不是两天前对费斯高喊不要害怕几个中国洗衣匠的阿尔蒙德了,他已经被目前的危急形势所深深震惊,他告诉巴尔第10军已准备撤出长津湖地区,即使这样第10军在长津湖部队的命运也是危如累卵,他要求巴尔必须在明天制定出费斯支队的撤退计划和时间表。

史坦福的陆空联络发挥了很大作用,美军攻击机根据他的精确指引不断对新兴里周围志愿军集结地进行攻击,并空投下一些补给和12.7毫米高射机**,最急需的40毫米炮弹还是一发没有——不少美军士兵战后认为如果能得到40毫米炮弹的话,以充足弹药保障的自行高射炮车开道,突围是很可能成功的。中午过后,史坦福的对空联络电台发生故障,眼看陆空联络又要中断,2名士兵志愿出去寻找原来31团3营陆空联络组的对空电台,这2人冒着横飞的子弹一直走出几百米外,成功地找到电台,然后带了回来才保证了陆空联络畅通。



30日81师师部及241团到达丰流里,原配属80师的242团归还81师建制。同时,94师也到达长津湖地区。27军立即调整部署,以241团接替239团1250高地防务,从94师抽出281团接替在赴战岭地区的243团部分防务,使243团能全力坚守大小汉岱里地区。在调整部署的同时,各部还进行了政治动员,并补充了一些弹药。

当晚大雪纷飞,气温继续下降,志愿军冻伤人数大为增加,但仍于23时以四个团的兵力发起了猛攻,238团从东南、239团从南、240团从东北、241团从西(241团是接替239团在新兴里西南1250高地后再绕道新兴里西面及西北)同时开始突击,由于获得了一些弹药补充使志愿军此次攻击可以实施近45分钟的炮火准备,战至拂晓238团首先突入新兴里村内,接着其他各部也多处取得突破攻入纵深,与敌展开逐屋争夺。在纵深战斗中,初次与美军交手的241团还不知道美军火力之猛,2营、3营在公路沟附近以密集队形冲击,结果遭到美军猛烈火力拦阻,伤亡较大,七个连完全失去战斗力。由于通信不力,战地总指挥詹大南无法及时有效进行指挥协调,整个战场呈现出混战态势,而美军经连日激战,外援断绝,士气畏缩,在此前的战斗中发挥极大作用的自行高射炮车因为弹药不足只能进行单炮射击,导致火力锐减。美军在志愿军四面猛攻下,渐显不支。詹大南见战场形势有利,果断下令天亮后继续攻击务求全歼该敌!天亮后新兴里上空低云密布,所以美军飞机无法进行空中支援,见无空中威胁,志愿军士气大盛,攻击更为猛烈。直到9时许,才有一架海军的舰载机穿越云层到达新兴里上空,与地面的陆空联络小组取得联系,通报中午天气将会好转,届时将会有空中支援,而费斯中校则通过陆空联络小组请求该机向下碣隅里的陆战1师空中支援管制中心转告31团支队已很难再坚持下去,即将实施突围,请求天气好转后就立即派出最大架次飞机进行支援。

12月1日10时许,费斯召集军官会议,各部都在为弹药即将告罄而叫苦,40毫米高射炮炮弹已经用尽,12.7毫米高射机枪和榴弹炮、迫击炮的弹药也都所剩寥寥,费斯中校于是决定等天气好转空中支援一开始就突围,下令所有车辆装载伤员,不能带走的补给和装备全部破坏,32团1营为前卫,57炮兵营和重迫击炮连打掉所有炮弹,然后破坏火炮,炮兵改成步兵保护车队,31团3营为后卫。

11时天气开始好转,美军飞机陆续飞来提供支援,费斯随即指挥部队开始突围。12时45分,在将所有炮弹倾泻一空后,31团支队以惟一完好的M19自行高射炮车(另三辆均已损毁报废)为前导,尽管该车弹药已经所剩无几了!另2辆自行高射机枪车编入车队,伤员分乘35辆2吨、3/4吨卡车和吉普车,其他人员全部步行,全力向下碣隅里突围。车队刚离开阵地就遭到志愿军顽强阻击,史坦福赶紧召唤空中支援,攻击机投下凝固汽油弹,将志愿军阵地化为一片火海,由于距离太近,最前面的美军也有10多人被殃及,一度引起混乱。在费斯竭力督促下才借着凝固汽油弹的攻击效果突破志愿军的阵地。——美军突破的正是志愿军241团的阵地,241团3营8连所在阵地首当其冲,打退美军几次冲击后,8连官兵伤亡殆尽,只剩下阎洪全一人,他孤身奋战终于坚持到友军赶到。241团虽奋力阻截,并给予美军以大量杀伤,但未能堵住美军的突围。在新兴里的志愿军238团、239团和240团肃清当面之敌后,纷纷转入向美军突围方向追击截击,公路上到处是混战。240团3营7连2排5班长隋春暖在攻击内洞峙战斗中表现出色,不顾两个脚趾冻伤首先指挥5班迂回攻占制高点,保障了正面攻击的连队主力的安全,当2排遭到敌交叉火力拦截,便主动建议自己率领5班坚守阵地掩护全排转移,并击退美军多次反击,最后当邻近的8连阵地被突破的危急关头,主动率领全班从敌侧翼发起攻击夺回了阵地。此时仍带伤指挥全班追出近十公里,在公路上截住一股美军,隋春暖勇敢地与敌展开近战肉搏,一连毙敌多人,生俘5人。战后隋春暖获得特等功臣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战士荣誉一级勋章,5班也被授予“新兴里战斗模范班”荣誉称号。——有一股美军企图步行从冰封的长津湖面上绕过志愿军的阻击,结果冰层轰然坍塌,尽数落入湖中冻溺而死。

由于途中不断遭到攻击,所以车队前进速度极其缓慢,平均每小时仅1.6公里,甚至徒步的步兵都超过了车队。直到15时许才到达新兴里以南约3公里处的一座断桥(这是突围中所遇到的第一处断桥),车队整整花了两个小时才渡涉过河(是M19将卡车一一牵引过河)。而经过这番折腾,M19和M16装甲车的燃料全部耗完,只得丢弃在路上。

车队过断桥后继续向南,遭到了志愿军242团3营从1221高地射来的密集火力,不少驾驶员伤亡,好在车边的士兵一见驾驶员伤亡就马上跳进驾驶室顶替。不久车队又遇到志愿军在1221高地东面大拐弯处布置的路障,车队一停下来就遭到了志愿军火力射击,很多士兵只好跳到路旁山沟里躲避横飞的子弹。有一队志愿军从东面山头冲向公路,史坦福赶紧召唤空中支援,**而至的F4U以猛烈的扫射阻止了志愿军的冲锋。费斯拼命激励士兵冲上1221高地,再从背后攻击封锁路障的志愿军阵地,此时整个部队几乎已经失去掌握,只有几个军官各自带领几群士兵毫无协同地冲上1221高地,高地上的志愿军已经撤走,美军遭到最**烦不是志愿军的射击,倒是自己飞机的误击。冲上高地后,几乎失去指挥的美军有的就干脆从南面下山,只有300多人在费斯亲自指挥下转向往北,从后面清除路障(费斯亲手处决了一名躲在汽车下面的韩国籍士兵才控制住部队),公路上的美军也在几名军官的督促下奋力攻击,两下夹击总算排除了路障,但费斯在战斗中被手榴弹炸成重伤,不久死在车上。费斯在战斗中表现可谓英勇,多次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但是美军认为他赢得了英勇的名声却输掉了胜利,不过以他的表现还是无愧于被追授的国会勋章。——费斯负伤后,已经因为在沿途战斗中军官和士官不断伤亡而逐渐失去控制的部队更是失去了最后的组织,31团支队的最后崩溃由此开始。路障被排除后,美军将一些损毁车辆推下公路,将重伤员塞进其余车里继续前进,此时整个部队已经全然没有前卫后卫,只有一些还能行走的轻伤员屏护着车队。不久车队又遇到了由被伏击的31团卫生连的车辆组成的路障,由于附近没有志愿军所以美军迅速排除路障继续前进。



19时30分到达1221高地以南第二座炸断的桥,车队只好寻路而逃,绕道向西经废弃铁轨的铁路桥,好在这里没有志愿军,才没受到阻挠。但是好景不长,这支只剩下最后不到20辆车的车队在后浦以北公路上再次被路障所阻,只有载着费斯的第一辆车强行冲过(后来终因燃料耗尽而丢弃在公路上),其余车辆全被截住,而志愿军主力也蜂拥而至,31团支队残部就此彻底崩溃,美军分成数股四散而逃,一路美军在后浦以北地区被242团1营迎头截住,经过一夜激战,至12月2日凌晨被尽数消灭。在整个突围过程中,美军出动20架次飞机进行空中支援,很多美军士兵认为如果没有史坦福的陆空联络,可能会有更多的人死伤,在31团支队最后溃散后,史坦福捣毁对空电台,几经周折逃过志愿军的搜捕,回到下碣隅里。据回到下碣隅里的美军回忆,当志愿军主力追上31团支队后,只对车队进行了攻击,将车上的一些轻伤员俘虏后便匆匆撤走,而没对周围进行仔细搜寻,使不少零散美军士兵得已沿长津湖边隐蔽南逃,摆脱了志愿军的追击,逃入下碣隅里。——从子夜开始就有突围官兵陆续到达下碣隅里,陆战1师派出向导到防线外迎接,带领他们通过雷区。前半夜多是成群结队,最多的一股达百余人,后半夜则多是零星人员。2日凌晨下碣隅里的陆战1师第1汽车运输营营长奥林·比尔(Olin L. Beall)中校见有些伤员都能自己回到下碣隅里,判断可能还会有人需要帮助,便独自驾驶一辆吉普车开出下碣隅里寻找失散人员,很快就发现很多零散人员,他马上返回下碣隅里组织一支由卡车、吉普车和雪橇组成的小型车队前去接应,比尔的这个接应队两天里一共救回了323人。被比尔中校救出的人里,二等兵埃德·里夫斯这样回忆被搭救时的感慨:“比尔中校,对我来说,你简直就是圣诞老人!”一直到12月5日,都不断有31团支队突围而出的零散官兵陆续到达下碣隅里。

中午下碣隅里的美军31团团部人员听回来的人说可能后面还有一些有组织的部队,赶紧组织一个步兵连在坦克支援下前去接应,却遭到志愿军的顽强阻击,被迫返回。

至此,新兴里内洞峙地区的美军第7步兵师31团3营、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志愿军方面称在新兴里美军为步兵4个营,炮兵1个营),被27军基本歼灭。此战,志愿军称共毙伤美军31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以下2807人,俘虏384人,击毁坦克7辆、汽车161辆,缴获坦克11辆、各型汽车199辆、105毫米榴弹炮16门、高射炮7门、57毫米无后坐力炮28门、迫击炮88门、90毫米火箭筒44具、60毫米火箭筒83具、重机枪61挺、轻机枪87挺、各种步枪2227支、手枪70支。可惜缴获的武器装备大都被美军空袭摧毁。

新兴里之战志愿军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加上冻饿非战斗减员高达万人,在战斗中暴露了志愿军通信手段装备落后,后勤补给脆弱的弱点,例如在27日晚的战斗中,80师与各团的电话线路全部被炮火打断,导致通信指挥全部中断,战地总指挥詹大南就只能在指挥所里无奈地坐等,完全丧失了对部队的有效指挥!而后勤补给严重匮乏,士兵在冬季的高寒地区得不到粮食被服供应,因此出现大量冻饿减员,使部队战斗力遭到严重削弱。弹药补充也极不充分,尤其是炮弹供应不上,使志愿军在控制了四周高地的情况下,无法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态势实施炮火压制与打击,**增加了作战的困难。

美军资料显示,在新兴里地区的31团支队共有3288人(其中包括编入美军的韩国人515人),突围到达下碣隅里(包括从后浦撤回的31团团部及坦克连325人)共约1600人,其中1150多名伤患由飞机后送,490名没有受伤的官兵(其中从新兴里突围的计385人)整编成陆军暂编营跟随陆战1师一起从陆上撤退。也就是说,美军在新兴里实际损失(指纯损失,阵亡、失踪和被俘)约1700人,其中被俘约300人,阵亡、失踪约1400人。换言之,其损失兵力折合约为半个团(约占第7师31团完整建制编制人数3781人的45%),与志愿军所称歼灭美军一个建制团(甚至还有资料称为加强团)有一定距离。

美第7师第31团,由三个步兵营、一个坦克连(编有M4坦克22辆,其中20辆装备76毫米主炮,另2辆则是105毫米主炮)编成,编制员额3781人。组建于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该团曾参加1918年至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战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所以该团团旗上绘有北极熊的图样。二次大战期间,该师参加过太平洋战场上的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岛等战役,是陆军中战斗力较强的团队,最终在朝鲜北部的冰天雪地中遭到了惨败的命运。其团旗被239团3营营部通讯班长张积庆缴获,后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31团团旗被缴,团长被击毙,全团损失过半,是美军战史上罕见的。这也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宣称的惟一一次成建制地全歼美军一个团的光辉战例。但是必须看到,新兴里之战歼灭美军31团(确切说应是31团支队),存在很多特定因素,首先该团位置比较孤立,难以得到友邻支援与策应;其次对该团的攻击从11月27日晚发起战斗到12月1日凌晨整整经过五天五夜的激战(其他战斗中如果一两天不能解决战斗,被围美军就会在大量航空火力支援或友邻策应下突围);而且该团所在地区山高路狭,又逢寒冬时节对于机械化部队机动极其不利。在以后的战争中再无这样集中如此之多的有利条件,因此也就再无歼灭美军团级建制部队的战例。

美军总结了31团支队遭受惨重损失的原因是:

1、通信不畅,31团支队始终未能与陆战1师甚至直属上级第7步兵师建立直接有效的通信联系,即使在31团支队内部通信联系也不通畅,后浦和新兴里两地就没有直接通信联系,在内洞峙突围时32团1营就因通信不畅而导致突围行动延误了半个多小时。无线电台由于严寒电池能量消耗快以及山区地形对无线电信号的阻隔影响固然是通信中断的客观原因,但是第7师在此紧急情况下应派出联络官到下碣隅里与陆战1师沟通,尽管巴尔师长30日曾先后到达下碣隅里和新兴里却不知为何没有指派联络官进行此项重要工作。

2、补给断绝,美军虽然在战斗中进行了空投补给,但部队实际收到数量很少,而且在战斗中被证明最具价值的M19自行高射炮车的40毫米炮弹和燃料始终没有获得(通信不畅是主要原因,所以居然出现40毫米炮弹被误投到后浦的错误),在突围行动中惟一的一辆还能开动的M19尽管弹药所剩无几(到了第一座断桥处就完全用完),还是发挥了很大作用,将卡车一一拖过小河,最后因为燃料耗尽而被放弃,如果能得到弹药和燃料,这辆M19完全可能带领车队冲过志愿军的防线,至少可以**缩短被志愿军火力压制而浪费的时间。

3、指挥不力,首先突围前没要求进行空中侦察,不然完全可以事先掌握突围道路上的路障和桥梁破坏情况,预先做好应对准备,避免临时应对的被动。其次31团支队突围后下碣隅里却没能派出部队进行支援或接应,从最后还有很多士兵能回到下碣隅里和比尔中校的救援来看,出动一支规模并不大的部队就很可能接应出更多的士兵。再有费斯缺乏实战指挥经验,突围计划很不周密,不仅没有备用方案,连中途的阶段性目标(如无法在天黑前到达下碣隅里在哪里建立阵地过夜)都没有确定,部队一旦开始行动,特别是遇到阻力后就陷入了无法掌握的困境。而费斯选择的突围时间也很成问题,上午10时决定突围,12时45分开始突围,要想在天黑前(当地日落时间为17时)走完约20公里,以当时部队状况和战场情形根本是不可能的。部队由于连日苦战,军官和士官伤亡很大,逐渐丧失了对部队的切实掌握,如担任侧卫和后卫的部队,在第一座断桥处就没有控制附近要点进行掩护,使车队遭到很大伤亡。这样部队失去掌握,全靠个人为生存而苦苦支撑,突围计划又不周密,最后失败就不可避免。

12月底当31团余部从兴南登船撤回釜山后,第7步兵师随即开始重建31团的工作,从其他团里抽调一些军官,再加上原31团伤愈归队的官兵,以及从美国本土调来的补充兵员,至1951年2月18日,31团重新回到第7步兵师的序列,重返战场。——1952年10月,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第一批主攻的美军部队就是31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shudushimo 发表于 2021-10-1 19:36
我觉得奥尔加的这个梗还是挺出名的

原想法里就有不识的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10-1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楼这图片网址有点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10-1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明白,为什么五千里说不用五万里补枪,反正没法把这孙子活捉了拷问,不正好多算个人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酷乐 于 2021-10-2 11:53 编辑
鱼雷鲨 发表于 2021-10-2 10:49
没看明白,为什么五千里说不用五万里补枪,反正没法把这孙子活捉了拷问,不正好多算个人头? ...


表现中国军队不以虐杀为乐,如果有条件还会救他的,志愿军优待俘虏,甚至让他们开运动会,和美军在朝鲜、越南、伊拉克虐俘形成了鲜明对面。

同时也表明中国士兵能严守组织纪律。

其实,战争时期也不能以杀人为乐是春秋时代的老子就写在道德经里的思想,但直到两千多年后才有新时代的军队能做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 17: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当时我心里笑喷了,不过团长也不是刚出门就被突突突,车子已经开出去一段距离了突然被吴京一伙人偷袭,团长慌忙下令倒车突围,谁知道后面也被人堵着,美军被密集火力打的人仰马翻,慌乱中团长想跑回指挥所避难,被追过来的吴京掏出佩枪打中胸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 18: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真安静起手算什么梗,车里车边被打死的不是多了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 18: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酷乐 发表于 2021-10-1 19:44
原想法里就有不识的了

艹,截图里有一位完美诠释了梗小鬼懂个烂梗就到处臭屁的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酷乐 发表于 2021-10-2 11:44
表现中国军队不以虐杀为乐,如果有条件还会救他的,志愿军优待俘虏,甚至让他们开运动会,和美军在朝鲜、 ...
补枪是不让他疼死

我看那就这么拍:表现这人还能救回来,然后他自己掏出枪塞进嘴里扣扳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3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是有 但是有点强行联想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10-3 06: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5-20 17:49 , Processed in 0.10413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