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59|回复: 8

[列举] #大春物第四卷#世间不存在那种从模子里铸出来一般的恶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1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春物第四卷#闲来无事读一遍原文,惊觉这段描写的内容是如此的深刻透骨。倘若不是作者曾深受这方面的苦楚,恐怕不会得出如此痛切的感受。这部作品虽然列于一众轻小说的范畴,但是这一段活活写出了严肃文学的透彻与魄力,单单这一段的描写,说这部作品因此具备了存世价值也不为过。
相较于世间诸多没有自知之明的渣滓,这一段的叙述依然克制而隐忍。

    ——世间不存在那种从模子里铸出来一般的恶人。
    平时大家都是好人。至少是普通人。
    而可怕的是,一旦到了关键时刻,突然就会流露出恶人的一面。所以才不能掉以轻心。

    偶然间,脑海里冒出了这段话。
    不存在处于固定立场的恶人。包括我自己在内,谁都这样相信。也从不怀疑自身的善良。
    一旦自己的利益将要受到侵犯,人就会龇牙咧嘴。
    本不该是恶人的自身染指恶行时,人就会寻求理由。为了维持变脸前后的、自身行为的一贯性,将外部规则进行调换。
    前一天还极力称赞的“cool”,今天就变成了“自命不凡”;起先对“头脑聪慧”表示尊敬,尔后就认作“瞧不起不擅长学习的人”进行蔑视;“积极活泼”,换个说法就成了“吵闹而得意忘形”。
    为了审判调换了规则而成立的恶,他们挥舞起了正义之剑。
    仅靠自身无法赞同自己,因而他们才拉帮结派。他们相互谈论着宛如众所周知的事实一般,多么地不可原谅而歹毒啊,以此在培养皿中栽培自身的正义感。原本幼小而孱弱,不满的种子就这样培养壮大。
    这不算是自欺欺人那又算是什么。
    在形成了闭环的世界里,下一个是否会轮到自己,对此感到不安而颤抖。因此在轮到自己之前,才会积极寻找下一个牺牲品。
    就这样循环下去,没有终结。
    以他人的尊严作为牺牲品,在这一基础上构筑的和睦关系究竟有什么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6-11 1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不存在那种从模子里铸出来一般的恶人。
    平时大家都是好人。至少是普通人。
    而可怕的是,一旦到了关键时刻,突然就会流露出恶人的一面。所以才不能掉以轻心。

这段是《心》的原文,当年我读了这段还找了原著来读,后来还读了几本夏目漱石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2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苑生百花 发表于 2020-6-11 12:16
这一段是《心》读后感。肥渡挺喜欢在作品里化用名著,比如6卷的《小王子》、9卷《麦琪的礼物》10卷《奔跑吧 ...

在读了,在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2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虽这么说
一个是被人坑又坑了他人的命
一个是高中生多愁善感的青春生活

大春物的卖点不是大老师的透彻是他的(中二)痛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2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wakazePring 于 2020-6-12 09:45 编辑


所以春物就是很让人喜欢
其实你仔细看就会发现大老师那类中二理论其实分为三种
1.歪理歪论——最典型的就是“温柔的女孩子”那种,纯粹就是大老师为自己别扭,自我意识过剩的高二行为找理由的言论
2.正理歪论——常见于春物大量的社畜私货之中,全是杜航对工作的调侃和自我迫害
3.正理正论——就是楼主说的这种,字里行间透露的正经严肃一点都不像轻小说,对生活中那些隐匿的恶有着较为深度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9 03: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Erikas 发表于 2020-6-12 07:32
话虽这么说
一个是被人坑又坑了他人的命
一个是高中生多愁善感的青春生活

感觉就是这样春物才读得很舒服,爱乱想的少年把各种读到的正论歪理凑在一起,中二地试图解释人生,太有思春期的醍醐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9 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普通人嗷的一声就变成恶人了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9 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挺浅的,一百年前这么写还过得去,可就算是同时期的,你拿夏目漱石跟黑塞比一比?日本文学在世界范围内排不上号不是没原因的。

一百年后就更不用说了,民智已开,信息发达之世,道理人都懂,甚至小孩子也懂,问题在于选择。创作物里面也如此,道理是不用说的(因为观众都不傻,都懂),有本事的就把道理用戏剧矛盾表现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7-20 08:27 , Processed in 0.02636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