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90|回复: 34

[讨论] 看大家都在黑?我怎么感觉天气之子才是新海诚最好的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4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海诚作品的主题基本都是“届不到的爱”,但从他第一部作品到现在,他也在不断在改变

从《追逐繁星的孩子 》的天人相隔
《秒速五厘米》的充满遗憾
《言叶之庭 》的突破世俗但没有结局
《你的名字》的爱人终于相见
最终到《天气之子》的为了爱人,我宁可背叛这个世界,结局也是足够的完美(对两个人而言)

进步很明显,作品内容的一步步变化也代表了新海诚对“届不到的爱”这主题的理解与追求产生的变化

从开始的想要爱人而不得见,到现在则是哪怕牺牲这个世界我也要得到我的爱人。诚哥自身也算是突破了自我对这个遗憾情结痴迷的魔咒

如果说《你的名字》是一部构思精巧的爱情片,那么《天气之子》就算是少年/或者说是作者的思想成长史。起码从立意的高度上就超过了《你的名字》

当然有人觉得这种三观似乎有问题,但所谓毁灭,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罢了。所谓成长,摧毁的也只是过去的(一部分)我。而不是这个世界。我依然是我,这个世界也依然在运转。

果然是高分新媒体,低分信自己。《天气之子》虽然在剧情推进上瑕疵颇多,但绝对是新海诚最好的作品,没有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2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二少年谈个恋爱为什么总要拉上世界?世界到底做错了什么


— from Google Pixel 2 XL, Android 10 of S1 Next Goose v2.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1-4 22: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长?
从头到尾主角都没哪怕一点点成长,
全片都是新海诚投射到主角身上的自私和任性
说白了,你新哥在你名成功以后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1-4 22: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真田源次郎信繁 于 2019-11-4 22:41 编辑

看标题还以为钓鱼…………竟然是认真写的……

虽然这个三观和我八字不符,但是这个三观不是大多数人觉得差的原因

觉得差的原因是缺乏共情感,没有你的名字那样的感觉,而你似乎是因为这种能毁灭东京都要救爱人的剧情(虽然毁灭不了)才觉得有共情感的,从结果上来说,并没有那么多人能被这种用烂了同时也不是多么道德(指立意,不是男主的选择)的事情而产生共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1-4 23: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解释一下男主回东京前,以为学妹要向自己告白时,那么激动是为什么吗我感觉这个“爱”真的不值钱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特别喜欢这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1-4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强行给黑子们加一个“觉得三观有问题”的设定??
妹子和世界之间做选择,选妹子才是死宅的“政治正确”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23: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片子真的不是三观的问题,结局选择对我来说是加分项,关键是其它地方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keineAhnung 发表于 2019-11-4 23:10
能解释一下男主回东京前,以为学妹要向自己告白时,那么激动是为什么吗我感觉这个“爱”真的不值钱
...

二刷专门留意了一下,脸都没红只有汗珠,你要说激动我觉得是算不上的。要当面拒绝别人本身就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心里咯噔一下也算正常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jacklibran 发表于 2019-11-04 23:54:10
二刷专门留意了一下,脸都没红只有汗珠,你要说激动我觉得是算不上的。要当面拒绝别人本身就不是什么愉快 ...
他的心理活动根本不像咯噔一下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1-5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5 00: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很多人只拿三观说事,具体哪里不行倒没有详细说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5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栗悟饭177 于 2019-11-5 00:32 编辑

我觉得最好的还是你名,不管是剧本结构还是设置再到制作都是顶级,当然会有人说不够诚味
然后是秒五,经典诚味
第三是天气之子,这作缺点很多,比如,模仿你名、情感累积不够爆发也不行、剧本设置也拉跨。但是能看到诚哥的变化是有再思考些东西的。
之前看有人说歌颂少数人的爱不如歌颂人类的担当,我觉得这才是没救了。大家手拉手呼喊阳菜我估计我能在电影院当场多重PTSD发作吐血。
有人黑这部一无是处我是不赞同的,这个结局的选择就足够了。我个人对诚哥下一部还是期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5 0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yarms 于 2019-11-5 00:30 编辑

比君名好这不至于,应该说,天气之子是新海诚比较直白地阐述自己想法的一部电影,通过剧情里多处台词,反复地向观众传达他的想法。
我觉得新海诚在过往创造中想表达的,一直都是如何寻找“心中最重要的爱”,用春物的话来说,是寻找“真物”。这种爱带有明显世界系表现方式的特征,就是独立于男女主角身边一切的存在,只对唯一的她/他有意义,这个她/他可能只是特定场景的存在(云的彼端 约定之地),或者是回忆中的存在(秒速五厘米)。新海诚在早期的创造中,基本是描写这种爱与主人公之间存在无法跨越的距离,也就是楼主说的届不到的爱,所以当时新海诚也被视作是遗憾文学在动画电影中的代表,因为那时新海诚在作品中表达的是他并不相信这种爱是可以通过努力寻找而得到,距离永远无法跨越,就好像村上春树《国境之南 太阳以西》里面描写的,主人公永远渴求着只会存在于回忆中无法触及的爱情。

但这种情况从言叶之庭开始改变,可能是新海诚有家庭后心态转变了,他开始描写主人公通过努力,跨过了阻碍着他的距离,去到了她身边,找到了“心中最重要的爱”,言叶之庭和你的名字,都是这种寻找和跨越过程的不同演绎。在你的名字中,泷甚至一举跨越了空间、时间和生死去到了三叶身边,在陨石下拯救了他喜欢的女孩和完成了告白,还在世界线改变后,再次和最重要的她重逢了。但是,他们爱的记忆,却永远丢失了在黄昏之时里面。

在君名上映后,新海诚自己在采访中提到,许多观众并不明白泷和三叶在结局的重逢,是失去了多么重要的东西才得到的结果,所以才让新海诚有了创作天气之子的想法。

天气之子的主角帆高,在经历了社会对他的排斥和包容后,从阳菜身上找到了心中最重要的爱,而在阳菜面对社会的责任和自己的恋爱分歧时,帆高选择了要阳菜回到自己身边,结果是社会的巨变,这让帆高明白自己得到爱这选择并不是没代价的,而他愿意和阳菜一起背负这种责任去追求幸福。

我个人觉得新海诚想在天气之子这个故事中想表达一个理念,许多人在人生中不断寻找对自己最重要的事物,而这个寻找的过程,可能会因为社会上许多因素的干扰,让人们迷失了自己的方向,甚至那个最重要的事物在自己的眼前,也会因为社会价值的影响,不敢伸手做出选择。但年轻人不应该这样,他们年轻还没被社会的价值观同化,心中有比较纯粹的情感,所以他们在找到心中最重要的事物后,理解这种选择在社会的意义后,在明白这种爱的责任后,还是应该勇敢地去得到这种“心中最重要的爱”。

我觉得在电影角度天气之子比不上你的名字,但天气之子对新海诚还是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这是新海诚最清晰去传达自己想法的一部电影,也是新海诚第一次把社会这一概念用他世界系的表现手法去演绎,同时把他最核心的世界系寻爱主题用比较温和的态度赋予了一个带有社会意义的解释。新海诚这种固执地用自己的语言来去解释社会与人的态度,还挺中二的(褒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5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尾之前其实有点儿难受,看了结局我觉得买个BD还是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1-5 01: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5 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失业十年 发表于 2019-11-4 22:34
成长?
从头到尾主角都没哪怕一点点成长,
全片都是新海诚投射到主角身上的自私和任性

换个角度考虑
在真正的世界的不可名状的暴力面前,人类青涩的小小社会被大雨艹翻,开溜的开溜留守的留守,最后憋着接受一切
这才是成长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5 0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看来,新海诚并不是太重视成长这一种人物的演绎方式,因为成长这说法带有一定的外向性、社会发展属性的意味在里面,而新海诚的主角追寻的大多是其内心愿望,这种愿望往往还是比较特异化的存在,所以主角变化的轨迹和成长关系不大,更多是其认识本心的一个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1-5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5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知道剧情节奏问题很多还强行最好吗
最好的作品 x
最符合你三观的作品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5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钟子默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614452/answer/88270792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以激进角度解读影片,我们会考察电影是否发挥了作为“未完成之现实本体论”的作用,亦即影片是否通过重复搬演(act on)幻象直到幻象之间自相矛盾,随之揭穿大他者的迷人在场。做到这点的影片有着直面唯物主义硬核的可能性。而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亦不能为了穿越幻象而沉浸于识破糟糕幻象的无限自喜中——要之,赞同那些基本幻象都难以建立的作品,投向“烂片崇高化”。这是因为烂片恰恰构建了观众与自身适当的审美距离,它的无效反而证实了现实的“自满”,它因为自己的无能反而促进观众将幻想置于其中,所以更需要批判性审视。

《天气之子》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失败典型,它无法建立一个足够引人入胜的虚拟空间(virtual space)却构建了模糊的政治意象,使得人们能从零碎的幻想中为其伦理价值进行辩护。生动地诠释什么叫“唯唯诺诺最反动”。对于这个作品关键批评,不在于两种对立价值——“忠于主体欲望”还是“做大他者人柱力”——处理得不清晰和简单化;也不在于它将社会伦理问题收敛于天气奇观之中而淡化社会政治中介(这种批评对新海城来说没什么新意),而是它失败地表现了废土朋克的日常化这一更具批判潜能的主题,试图联系中介却望而却步。而这种“犹豫”形成的破绽被支离破碎的“幻象”所缝补,使得我们在糟糕影片里去寻找“中道政治”。

首先是脸谱化的东京偏见和警察的愚蠢共同展现了作品靠近社会中介的糟糕努力。初入东京的男主露宿街头遭人殴打,无意间持枪而卷入暴力机关公务中,女主因母亲早逝需要伪造年龄打工生存……种种被设计的桥段直指个体与社会的矛盾,试图为后文男主解决“个人-社会”矛盾的各种离奇行动提供合理要素。然而恰恰是这里新海诚并没有说明“枪”的出现背景与男主卷入的矛盾之间的关联,违禁物品背后涉及的社会网络性完全真空。也没有反映出生动的东京面孔,代之以“城市压迫”和新人引导NPC(大叔)还原一场极度套路的日式轻喜剧。为了填补这层逻辑空缺,新海诚几乎是恰如其分的搬演了几场男主的“受虐幻想”,借助典型的受虐符号:恶人的狰狞、男主淋湿的身体、拳头、红肿的脸……激发认同于男主的观众享乐而掩盖故事背后匮乏的逻辑。

温水煮青蛙的雨则是灾难与其自身的延宕,为日常生活留下尴尬的发展空间。这里的缺憾不仅仅在于他表明了作者的政治想象力的缺失而必须将情节发展寄托于青春日常喜剧中,而且还在于它预支了弥赛亚的降临,导致通往弥赛亚的历史成为一段无限叨絮的“垃圾时间”,而这一时间的沉闷却没有得到解构主义喜闻乐见的后人文精神的回应。换言之,当我们得知最后的东京灾难而回看影片开头便不难联想:灾难的隐喻已经预先展现于剧情开端,它引导了对紧急状态的回应,即对即将到来的末日的做出观念决断,表现于人物的凝视、沉思、怀疑和不承认当中;要么则是放弃神经症焦虑进入一个“历史终结论”的立场,这意味着不再可能存在终结的“终结”,而是永无止境的日常。而《天气之子》则并非两者任何一个,它创造了弥赛亚之后人们对“垃圾时间”的后现代式适应,却不得不将必定到来的决断又在中后期展现出来。而正因为政治中介的模糊性,男主的决断显得极其可疑。

另一处地方则是男主和警察之间的“速度政治”,两方一直处于一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双重误会里,从追逐戏码开始到结束没有一刻有效沟通。在这里我们看到一种极其典型的应激反应,在男主难以被观众构建认同的深刻幻想中,警察已经失去了人格化外衣展露机器面孔,它们的职责只是作为权力末梢而实行捕捉。前期“受虐症”的戏码难免令人怀疑在为了给这种反应圆场——身体遭受的暴力是如此关系于最直接的感官疼痛和一种逃逸的欲望,使暴力中的政治筹码和组织技术变得无关紧要甚至可憎。但这种德勒兹-浅田彰式的“逃走主义”不正导向一种“驱力的僵局”吗?导向乖张到令人难受的作者意识彰显吗?在令人出戏的铁道奔跑中,我们看到仅仅只是泛善可陈的重复运动,旁观者的质疑像是生硬地履行着主机(作者)算法,强化本已糟糕至极的政治意图。正是在这里,我们的幻想被回溯性地宣告失败,而几乎无可避免地在前期零碎的日常点滴中寻找“温暖”来为影片找到一点肯定价值。这无疑也是一种“高明”的幻象欺骗。

这种欺骗同样反映于过强的作者意识对价值观矛盾设置造成的争论。其中最具危险性的是批判男主三观问题。因为它恰恰是一种模棱两可的伦理学表面,也是新海诚试图呈现的舆论效果(议论日本年轻人孤岛化和去政治化的Zeitgeist)。当我们聚焦于男主三观问题时已经默认进入了伦理学幻想摆设的局中,从而回溯性地为影片找出点现实主义价值来(同理包括剧情中人们对“雨”的不甚关心也容易被误读为一种后现代的庸碌)。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天气之子》的伦理议程构建是完全失败的,通过日常构建起的情感纽带在大是大非的城市存亡问题面前显得捉襟见肘,它瓦解了对主人公的镜像认同——这使得我们根本没有进入价值观的讨论语境,而是把我们想当然的讨论置入其中。

即便我们能够忽视这层政治轨迹,淡忘影片中种种不合理而沉迷于男女主情感甚至这些感情的缝隙当中,这种幻想的替代仍然是可质疑的——异性恋幻想替代社会责任幻想能否称得上高明?更进一步说,以人人自危“岛宇宙”取代“世界系”真的带来拯救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5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机逻辑实在是匪夷所思,之前二刷君名都哭了,看天气之子从头到尾冷漠脸,
看完后为数不多的几个有印象的就是男主逃出派出所的时候居然办案区没有门隔离,以及城市街景画的不错,男主女主的感情纠葛感觉不像君名那样让人为之动情,女主留下的印象就是有超能力的可怜妹,男主的印象就是幼稚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完完全全get不到男主的悲伤,看到男主在被抓后撒泼耍浑全程都在想这不是这不是你作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5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ipcjs 发表于 2019-11-4 22:27
中二少年谈个恋爱为什么总要拉上世界?世界到底做错了什么

世界当了小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1-5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5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失业十年 发表于 2019-11-5 17:58
这跟主角有什么关系?
而且,这片子从第一秒开始,所有人都已经接受被淹的命运
从头到尾没有哪怕一丁点反 ...

当然和主角没有关系,因为我之前的回复只是在胡诌
没想到你正经地接下话来了我顿时无话可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5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意高但是实际展现得不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6 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处长 发表于 2019-11-05 17:40:47
动机逻辑实在是匪夷所思,之前二刷君名都哭了,看天气之子从头到尾冷漠脸
同感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6 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cjs 发表于 2019-11-4 22:27
中二少年谈个恋爱为什么总要拉上世界?世界到底做错了什么

世界打死了花Q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7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cjs 发表于 2019-11-4 22:27
中二少年谈个恋爱为什么总要拉上世界?世界到底做错了什么

然而片子拍的就是俩小孩爱咋谈恋爱咋谈恋爱去,地球照常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1-8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7-21 15:46 , Processed in 0.097604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