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45|回复: 18

[讨论] 今天一个人去看了吃掉你的胰脏,有一些想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3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nylonchina1 于 2019-1-24 11:40 编辑

今天一个人去看了《吃掉你的胰脏》,即便整个电影院就只有我一个观众,倒是挺符合这部作品的气氛的。

有首歌叫《生きていたんだよな/她曾经活着》,里面有句歌词叫“最后喊出的再见不为了任何人,只为了她自己啊,她最后落下的眼泪,和证明她活过的血迹。”

事实上本作中女主角留下的日记就是自己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的证明,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执念或者嫉妒,是死者对生者的嫉妒。

这类作品比如《四月是你的谎言》亦或者《你的名字》,我们的关注点往往仅限于作品最后主角的释然,却不曾想其实这正是其实这段感情也是对生者的折磨,死者已逝,自然是不用操心生前身后名,但是活着的人却要背负两个人的感情,说句良心话,太过于沉重。现代医学上有个名词叫寡居效应,说的就是夫妻一方去世后,对方的死亡率也会增高。我们往往把这个现象总结为用情至深,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就是一种情感惩罚,只不过是比较终极的行为。即便去世的一方可能更希望对方能好好活下去,但是不论如何担子扔出去就必然要有人接着,而承接的一方在情感说来说,是超负荷的,这种心理上的超负荷所带来的后果,还有种说法叫郁郁而终。

说到底只要是带有死亡的作品都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来,要到哪去。本作的女主角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之前就去世了,于是这个灵魂拷问就留给了男主角。

她是谁?她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

她是谁,她是我患病的女同学,和我关系很好,彼此支撑着对方活下去的心灵支柱。

她从何处来,这个我之前问过她,她也回答过,但这毕竟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所幸最后女主角的日记回答了这个问题。

她要到哪里去,如果不意外,她会因为脏器衰竭而去世,这个时间不一定,可能几年也可能就是几天,她之所以找到我,是因为她认为我是解答她问题的钥匙,事实上如果不是她死于意外,也许我真的就可以帮她找到答案,届时她的人生也会圆满。虽然她意外去世,但是我得知她收到了我的短信,我知道她已经找到了答案。

但是我呢?

我是谁?被她缠上的一个无名小卒,在她之前,我的人生是混凝土,在她之后,算是裂了缝。
我从哪里来,现在的我的形成是因为有她的影响(或者说变成了她的形状),而因为她的去世,以及最后真相的揭晓,我已经无法回去。

我要到哪去?
这个才是本作中最值得人思考的问题,如同我在上面所说,男主角背负着沉重的情感包袱,即便最后和女主朋友的和解,恐怕也是一时冲动的结果,并不是说不好,只是他也无法回到过去,从此以后他的人生都绕不开女主角的存在,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ptsd,从此人生都被这份沉重的情感所“绑架”,不得不说,男主才是本作中最让人心疼的人。

有人说,对人最大的恶就是让人见到本不属于他的幸福,男主角的人生才是大多数人的样子,普普通通的,不起眼的活着,但是女主角因死而生的光太过耀眼美丽,给男主留下的除了曾经的温暖还有被拉长加深的背影,要带皇冠必承其重,男主能获得幸福吗?我看即便可以,也要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这这期间他所承受的痛苦,来源都是死去的女主,这就是我上面所说的,死者对生者的惩罚。

==============================================
ps:我记得新海诚的言叶之庭里,男主角说了一句话,说老师是擅自走进了自己的人生。
看完这部电影,我也有这种感觉,女主角擅自走进了男主的人生,把他的人生搞得七荤八素,最后的痛苦还要由男主来承担,这也是一种恶,死者对生者的作恶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超紳士 + 1 我一个强迫症加成了81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3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可以再看看后日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hlazd 发表于 2019-1-23 22:27
楼主可以再看看后日谈

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3 23: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人嘴上不说,或者总找歪理说服自己,就是因为这种骨子里的纠结是很沉重的。《你的名字。》在日本引发的共鸣之一就是让观众感受到了311大灾难亲人逝去后自己的失落,和接下来几年里自己每到夜晚辗转反侧懊恼自己要是回到当时一定能想办法救出亲友的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4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很多作品都不忌避谈论死,很多优秀的作品或多或少涉及到生死问题,如果是jump系的话死者往往不过是一个提供回忆杀的开挂buff,但有些谈的更深一步的就是lz说的“死者给生者的担子”,马上想到的是上季刚结束的《终将成为你》,和老漫画《怪兽之家》,一不小心就扭曲了,没有小天使根本走不出来

这方面好像西方就坦然很多,引用阿西莫夫的例子,大意是他梦里到过死后的世界
“我已经在天堂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而且我自始至终都知道这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24 00: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4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两个完全不同但又相互吸引的人,为了对方改变也是很正常的事吧,男主日后如果一直背负着女主的意愿和许期活下去并改变自己,虽然说有其沉重的一面,但也是男主对女主怀念的方式吧,外人看来难受的东西,在当时人心中也有其甜蜜的一面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4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想起《与君相恋一百次》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4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陆仁贾 发表于 2019-1-24 01:16
让我想起《与君相恋一百次》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您说这部和胰脏真人版的导演都是月川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4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到入间的《我的小规模自杀》
同样是知道妹子快死了,那里面的男主心境略有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3000 发表于 2019-1-23 23:57
日本人嘴上不说,或者总找歪理说服自己,就是因为这种骨子里的纠结是很沉重的。《你的名字。》在日本引发的 ...

其实这就是一种心灵上的惩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noobtizi 发表于 2019-1-24 00:19
《挪威的森林》里开头有一句话:死并非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

是,之前女主也说了,吃掉了的部分就可以融入他人的身体和灵魂,和他人一起生活下去

但是仔细一想,这不就是强行附身嘛,害怕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hlazd 发表于 2019-1-23 22:27
楼主可以再看看后日谈

看完了后日谈

很多人说男主已经从女主这里走出

但我并不是这么看,即便男主已经接近60岁,女主依然在他心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男主在给女主扫墓的时候,也看出来他用情至深,说到底,还是没能逃出女主这份感情对他的束缚

即便他已经结婚生子,但是17岁越不过去的山,凭什么60岁你就能越过去

si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男主今后几十年对于女主的是美好的回忆还是失去的痛苦,还是被ex揍了以后的耻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雷普戏那段感觉如果不是女主有绝症那是绝对要将她就地正法了啊,男主对女主还有一种爱情和友情之外的人道主义关怀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567844 发表于 2019-4-13 21:40
雷普戏那段感觉如果不是女主有绝症那是绝对要将她就地正法了啊,男主对女主还有一种爱情和友情之外的人道主 ...

不见得吧

男主很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在意男主角被女主改变了人生的事么
女主改变了男主,并且影响了男主角几十年
但真的是坏事吗,女主角对男主的期望是“你是个比你想的更有意思的人,你应该多给人展现”男主角也做到了
人生被他人影响并不是什么坏事
你觉得见识过这么耀眼的人生和没看见过这么耀眼的人生哪个对男主更幸福呢



当然如果真要说不幸福的话,做不到的话大概真的会不幸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3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死者对生者作恶,但生者总能用“活着以及随之而来的无限发展可能性”报复回来。如果用这种角度来想,女主当然悲惨,没有人在内心深处能够抵抗对死亡的恐惧,尤其是在这种死亡不是你想要的死亡的情况下,最后还可能成为了男主生命中的工具人。其实比起小清新恋爱番,更像看女主“真正”的心路历程,尤其是死前的心理状态,把“神化”的外衣脱掉,剖析人类最深层次的生存渴望。。。说到这个又想看tv版eva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4-14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7-25 20:38 , Processed in 0.06310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