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Sharl

[讨论] 【国家队】分析一下叫龙体内游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3 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可费斯 发表于 2018-03-12 14:29:20
神了,超空泡都出来了
超空泡在水中的发生条件:
速度>51.4m/s

所以根本不想回复那层troll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calmtrack321 发表于 2018-3-13 01:56
超空泡在水中的发生条件:
速度>51.4m/s

没毛病,400m高台跳水,入水速度比这个大多了。你莓其实是属穿 甲 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idara 于 2018-3-14 01:53 编辑
火棉 发表于 2018-3-12 16:02
无限制自由潜水记录了解下?

自己看我前面的回复。
无限制潜水是带了鸭蹼和配重的,除了没有水肺。这个记录有267m。
编辑一下。没有鸭脚蹼和准绳,下潜记录是男女102m/72m,可以带配重但是不能丢弃。
这项运动的爱好者自己的话说,一个善于游泳的人如果没有相关训练下10m就非常难,包括耳压的问题,训练后可以到20m。
一叽咕第一次见到大海,应该是没有训练的。就算有,其能力跟这次的保守估计的400m也是没法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8-3-12 15:25
不是瞬间   中间有个舱的

看起来是这样,不过franxx为什么会有潜水器一样的减压舱也是够迷的,另外这个减压舱工作的时候五郎不可能毫无察觉,还在想着自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3-13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yjsp114514 发表于 2018-3-12 18:22
这种活让小草莓干不太合适吧.....

啊?她就在枪上有什么不合适的,自己的机子当然要自己去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idara 于 2018-3-13 02:35 编辑

对了自由潜水其实也会有减压病,而且上升速度越快越明显,一叽咕这就是瞬间进舱的(因为五郎在舱内根本没感觉到有减压舱工作,直到一叽咕突然进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3-13 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deidara 发表于 2018-3-13 02:06
自己看我前面的回复。
无限制潜水是带了鸭蹼和配重的,除了没有水肺。
完全无器材潜水,平着游20m(不助 ...

我在游泳池随便都能憋气无脚蹼无配重游30米,差不多能有1星自由潜的水平。1星在自由潜考试里是最简单的。你不要在这里误导别人自由潜的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09: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风森琉璃 发表于 2018-3-13 04:47
如果进去融光了衣服观众就不会这么大意见了

就你说中要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deidara 发表于 2018-3-13 02:01
没毛病,400m高台跳水,入水速度比这个大多了。你莓其实是属穿 甲 弹的。 ...


400m高台跳水这种事情,听上去和向天撒尿具有相同的美感
莓王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1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像eva温泉集初号机扔裁纸刀一样,朝下大力丢。驾驶服有个黑科技就行了。小草莓震动play,掉发卡更合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简单,给小草莓加上一个外层新式驾驶服,通过燃料区之后,因为损耗就渐渐破裂了,快要到翠雀的时候,小草莓把它彻底脱掉,露出原本的驾驶服。这时再掉发卡,完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4 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吹 发表于 2018-3-13 09:01
我在游泳池随便都能憋气无脚蹼无配重游30米,差不多能有1星自由潜的水平。1星在自由潜考试里是最简单的。 ...

对不起,我只是查了一些资料,由于没有确切符合无weight无fins无准绳的项目,这个数据我是采用网上一个爱好者的说法,他的意思是什么都没有那20m这个数量级是极限。所以如果有了解,求介绍一下高手无器材能下多深。
还有,潜水和平游有很大差别么,因为无配重的两个潜泳项目(DYF或者DYN )是计算水平距离而不是深度。凡是涉及到深度的似乎都有配重或者鸭脚蹼或者准绳。
无鸭脚蹼的深度(CNF)记录目前是102m,女性72m,但是这个项目可以用配重——只是没法丢弃。
我把原来的帖子编辑了,再次抱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4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这贴键盘深潜局挺多的,我也凑个热闹。

先拿出我觉得讲 CNF Freedive(无脚蹼恒重徒手潜水)比较好的一个链接 http://www.freedive-earth.com/le ... iscipline-explained

然后回复楼里几个观点:

1. 恒重的意思不能在上升下降过程中改变自重,与其相反的是可以在下降中使用重物、上升时使用气球的 Free Immersion。在 CNF 里或许可以带配重在身上,但不带才是主流吧?如链接图里所示。有配重可能下降快,可是上升的时候费劲,利用自重的策略或许更普遍。

2. 文中提到在向下游了20-25米之后,就开始利用下沉力自由下落了,下降不费力,为之后上升节约体力。

3. 不论是哪种徒手潜水,所有记录的前提都是往返。如果只下降不上升,我想他们还能潜得更深。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4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DCS(减压症/潜水病), 又查了一下, 结论是自由潜相比scuba diving来说安全得多。几乎没有DCS的风险。原因是潜水者血液中氮气含量太少,在减压中产生的气泡太少不足以造成伤害。自由潜导致DCS一般都是因为连续进行自由潜,然后间隔时间太短,导致血液中氮气积累,才会发生DCS.

楼上说得CNF,恒重无脚蹼自由潜,女子世界纪录是70m(往返)。015因为只是单程,还有一个很高的初速度,所以下潜距离<100m都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如果能接受跳水部分不受伤的话,不用大幅调整液体密度也是可以的。进舱后如果能描写轻度的减压症,会更好。

参考资料:
https://www.deeperblue.com/dealing-risks-associated-freediving/
http://www.toptenz.net/10-reason ... -never-heard-of.php

@deidar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3-14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3-14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3-14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3-14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4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hunterkiller 发表于 2018-3-14 19:27
莓弹射出来那下,没看见那个救生舱有啥缓冲装置。雌蕊很硬。703第一集从叫龙嘴里还逃生了。 ...

逃生装置有弹出气垫缓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4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deidara 发表于 2018-3-14 01:40
对不起,我只是查了一些资料,由于没有确切符合无weight无fins无准绳的项目,这个数据我是采用网上一个爱 ...

你太客气了~我也不是很专业,只是打算今年去学自由潜而已,现在还只是个门外汉。
海水因为浮力比较大,而且潜水湿衣一般自带浮力,需要带配重帮助自己下潜,(莓的战斗服至少脸那里是带浮力的),初速度是需要的,所以自由潜水员都要学习鸭式下潜。

有一次在泳池挑战无脚蹼无配重平游50米,到40多米的时候差点BO(潜水昏迷)。所以要注意安全呀。另外研究一下腹式呼吸,很容易让闭气时间上2分钟,大家闲了可以试试,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3-14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5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hunterkiller 发表于 2018-3-14 23:55
这种都是没啥用的,不信的话可以自己去做实验。

你在说笑?https://mars.nasa.gov/mer/mission/spacecraft_edl_airbags.html



Airbags used in the Mars Exploration Rover mission are the same type that Mars Pathfinder used in 1997. Airbags must be strong enough to cushion the spacecraft if it lands on rocks or rough terrain and allow it to bounce across Mars' surface at freeway speeds after landing. To add to the complexity, the airbags must be inflated seconds before touchdown and deflated once safely on the ground.

While most new automobiles now come with airbags, spacecraft don't. The fabric used for the new Mars airbags is a synthetic material called Vectran that was also used on Mars Pathfinder. Vectran has almost twice the strength of other synthetic materials, such as Kevlar, and performs better at cold temperatures.

Denier is a term that measures the diameter of the thread used in the product. There are six 100-denier layers of the light but tough Vectran protecting one or two inner bladders of the same material in 200-denier. Using the 100-denier means there is more actual fabric in the outer layers where it is needed, because there are more threads in the weave.

Each rover uses four airbags with six lobes each, which are all connected. Connection is important, since it helps abate some of the landing forces by keeping the bag system flexible and responsive to ground pressure. The fabric of the airbags is not attached directly to the rover; ropes that crisscross the bags hold the fabric to the rover. The ropes give the bags shape, which makes inflation easier. While in flight, the bags are stowed along with three gas generators that are used for infla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5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在动漫里找真实了,随它去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5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的讨论都是以“莓是人类”为前提进行的。

但如果雌蕊根本不是人类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3-15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5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hunterkiller 发表于 2018-3-15 00:25
你见过人用的?宇航员返回舱为啥不用?

因为返回舱是时机路线环境因素可控有降落伞减速就够了,不像逃生舱是突发紧急状况不可控不能靠降落伞减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5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欠 发表于 2018-3-14 19:09
关于DCS(减压症/潜水病), 又查了一下, 结论是自由潜相比scuba diving来说安全得多。几乎没有DCS的风险。 ...

莓的情况dcs风险不一定会低,因为自由潜风险低,但是上升速度并不快。
极快上升的例子里,就包括潜艇失事,船员避免被潜艇爆炸波及,把自己弹射出去,很快上升。最后的结果偏差极大,有极端案例是40m深度几乎全员死亡,幸存一人得了潜水病,也有例子30m发射最后只有几个人出现潜水病的。这些例子里,人显然并没有带水肺。
而这种突入驾驶舱的行为就等同于极快上升。风险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5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deidara 发表于 2018-3-15 00:38
莓的情况dcs风险不一定会低,因为自由潜风险低,但是上升速度并不快。
极快上升的例子里,就包括潜艇失事 ...

潜水艇的话跟scuba更像一点吧,呼吸上没有限制,气泡就会比较多。我也觉得莓会有dcs,但是根据资料,症状应该会比scuba diving的dcs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5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欠 发表于 2018-3-15 00:45
潜水艇的话跟scuba更像一点吧,呼吸上没有限制,气泡就会比较多。我也觉得莓会有dcs,但是根据资料,症状 ...

潜水艇和scuba不同的,潜艇内部始终只有一个大气压,潜艇是靠船体结构强度来抗衡水压。而scuba呼吸时气压很高,因为人体是靠内部压强增大来抗衡水压。所以潜艇即使自由呼吸,船员也是呼吸的正常压强的空气而已。实际上在压强很高的情况下正常大气是有毒的,scuba使用的气体组分和正常空气并不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5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吹 发表于 2018-3-14 20:58
你太客气了~我也不是很专业,只是打算今年去学自由潜而已,现在还只是个门外汉。
海水因为浮力比较大,而 ...

谢谢。腹式呼吸确实可以憋更久,不过我本身游太慢了。
这么说配重是很重要的环节了。莓的初速度来自于400m跳水吧,假设她没摔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5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错编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5 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外语太次郎 发表于 2018-3-14 14:20
看这贴键盘深潜局挺多的,我也凑个热闹。

先拿出我觉得讲 CNF Freedive(无脚蹼恒重徒手潜水)比较好的一 ...

根据楼下爱好者的回复,海水下潜是必须要配重的。尽管上浮会费力,但是没有配重连向下游较长距离都很难做到。我找了几个cnf的视频,他们也是带了配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3 08:29 , Processed in 0.044395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