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贤者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15-1-11
|
发表于 2018-2-8 02: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engyao 于 2018-2-8 04:06 编辑
因为这是个本格推理故事
本格推理作品一个特点就是加入很多看似不合常理甚至人伦的设定,来达到本格推理的终极目的,即答案的唯一性。
明确这点后,我们再回看这集的关键设定:
一、公开交换情书是王室联姻的必要前提(必要性)
二、联姻双方的信息交流也必须局限于这一手段,私下的情书交流等其他手段是不被考虑的(充分性)
三、情书本身可由他人代笔或本人撰写(主体性的缺失)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公开交换情书这一行为是联姻的充要条件
二、情书本身的主体与联姻的主体并无必然联系
如同福尔摩斯的名言:When you have eliminated the impossible, whatever remains, however improbable, must be the truth.
本格推理作品发出的挑战就是让读者审视这些看似矛盾的设定,抓住帷幕背后的improbable truth
明白了这点我们就很容易做出如下推理:
联姻的等价条件是公开交换情书
联姻的主体性不体现在情书上
由此可得联姻实际上的等价条件是公开这一行为
为什么王室的联姻需要用公开行为来完成呢
为什么这一公开行为需要借用女主来完成呢
我们先回顾公主的主观叙述:“你干的不错,花与月都写在信里了”
这是个很精彩的诡叙,观众很容易被欺骗,认为这是公主希望用花月提醒王子那晚美好的偶遇,而忘记了在这一过程中叙述的主体并不存在的设定
但是作者在第二个花园场景悄悄露出了自己狰狞的暗线
真正重要的不是王子,是“花”与“月”所要昭示本质之物
在这个场景里,王子从如同梦境一样的雾霾里走来,递上北国国花蔷薇,南国公主潸然,将自己的身心交托彼手,最后三个镜头分别是满园的白色山茶花,满园的血红蔷薇和室内孤单的白色山茶花
注意,血红色的蔷薇这一镜头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之前故事一直强调的月亮,只有一丝惨淡的顶光
让我们再来整理手头的线索
等价于大众的模因传播的婚姻结合,王子的登场梦境化处理,最后象征国家的花色转变
答案简直是不言而喻
曾经互为敌手的两个国家,在血月之下,因由王的结合完成了模因的同化,历史已被吞噬,梦境在茅原的哀婉歌咏里悄然降临,踽步于紫罗兰色的永恒花园之中
不同于将日常无穷的可能性攫取二三,加以切磋琢磨的冰果。京紫中看似平淡的人物间互动,场景的变幻,政治的捭阖,国家的悲欢都完全导向了那唯一而绝对的狰狞暗线,在永世的悲伤里抒写着沉重而深刻的爱。
冰果不过是皮囊,京紫才是京都的骨。
最后的终极问题,为什么这一永恒的任务需要紫薇来完成?
相信观众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参考阅读 紫罗兰的记忆
https://bbs.saraba1st.com/2b/thread-1576099-1-1.html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