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03|回复: 11

[移动] 像jdi 天马 京东方他们只负责内屏吗?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7-6 23: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7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蝶风雪 于 2017-7-7 01:20 编辑

全贴合总成应该都是由屏幕厂商粘好的,简单说的话——是,现在也有触控部分是做在显示屏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7 02: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分开贴的 只给内屏

—— 来自 Sony D6683, Android 5.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7 06: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ncell之类的工艺根本贴合过程是屏幕厂商做的,外边的玻璃盖只是玻璃,最多只有虚拟键和指纹识别的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7 16: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in8 发表于 2017-7-7 06:29
incell之类的工艺根本贴合过程是屏幕厂商做的,外边的玻璃盖只是玻璃,最多只有虚拟键和指纹识别的功能 ...

所以像蓝思科技他们做的就是这层玻璃?所谓的大猩猩呢?

—— 来自 Xiaomi MI 6, Android 7.1.1上的 S1Next-鹅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7 17: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hawk 发表于 2017-7-7 16:43
所以像蓝思科技他们做的就是这层玻璃?所谓的大猩猩呢?

—— 来自 Xiaomi MI 6, Android 7.1.1上的 S1N ...

大猩猩就是专门做外屏玻璃的

—— 来自 samsung SM-G9300, Android 7.0上的 S1Next-鹅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7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shawk 发表于 2017-7-7 16:43
所以像蓝思科技他们做的就是这层玻璃?所谓的大猩猩呢?

—— 来自 Xiaomi MI 6, Android 7.1.1上的 S1N ...

是的。蓝思和伯恩做的就是最外层的玻璃,然后出货给JDI  BOE之类的屏幕工厂贴合,或者出货到终端贴合。
大猩猩只是一个产品代号,适合用作外层的玻璃盖。
屏幕还有许多层玻璃,这些玻璃一般还是康宁以及日本三家硝子公司做的。

有一个阴谋论的事情,屏幕模组和屏幕控制IC厂商使劲推出触控+显示合并的方案,鼓吹屏幕更薄,结果终端组装厂还要在最外边挂一层玻璃盖,是的屏幕总厚度并没有减薄,只是干死一票外挂触摸工厂,然后提高了自己的售价;由于玻璃盖的分离难度和维修失败率上升,维修市场的屏幕消耗量也增大了。所以说这是屏幕模组厂商联合上下游构建的一个阴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7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时空管理局 于 2017-7-7 21:42 编辑
win8 发表于 2017-7-7 20:33
是的。蓝思和伯恩做的就是最外层的玻璃,然后出货给JDI  BOE之类的屏幕工厂贴合,或者出货到终端贴合。
...

不是这样的
原来的外挂触控是
盖板+触控层+显示层
现在的Incell是
盖板+显示层(内含触控)
确实更薄了

外挂式确实有薄的方案,叫做OGS,其实就是在盖板背面做触控层
但是OGS无法进行二次强化,而且容易看见触控层
所以即使和incell一样薄,综合性能还是不及incell

另外即使使用外挂式触控,只要是全贴合的,返工和维修都是一样困难。不存在显示屏厂阴谋的说法。显示屏厂推incell主要是为了赚原来外挂式触摸屏厂的利润。

其次大猩猩是康宁的玻璃商品名,类似的还有AGC的龙迹
产业链的顺序是
1、康宁出大猩猩(AGC的龙迹同理)大板玻璃给蓝思和伯恩这样的盖板厂
2、蓝思,伯恩把大板玻璃切小磨边做成盖板,进行二次强化
3、触控屏厂(假设是外挂触控)或者显示屏厂(假设是incell)从蓝思和伯恩买盖板贴合
4、触控厂或者显示屏厂出货给手机公司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cpuisme + 1 涨姿势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时空管理局 发表于 2017-7-7 21:39
不是这样的
原来的外挂触控是
盖板+触控层+显示层

有个疑问关于背光系统,看到一种说法类似于JDI的屏幕公版是比搭配较厚的背光系统,手机厂商买屏幕然后搭配自己觉得合适的背光姿系统。
至于黄屏还是什么我觉得不一定是调教而是其使用的LED的色温的锅。
以技术上来看我觉得没有问题,但是实际操作上有这样做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7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你说OGS会容易看到触摸层,那么索尼很多看得到触摸层电路的其实是OGS咯?
那么OGS这种将触摸层集成在表面玻璃后方的技术,对于索尼过去所支持的湿手触控是否有帮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7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Larrabee 发表于 2017-7-7 21:45
有个疑问关于背光系统,看到一种说法类似于JDI的屏幕公版是比搭配较厚的背光系统,手机厂商买屏幕然后搭 ...

手机屏原厂货都是带背光卖的,一般来说维修品或者备品才可能不带背光出货。
而且JDI这样的日本厂商是很反感单独玻璃出货的,因为对显示屏厂来说背光部分是一大利润来源。

至于黄屏问题,就是LED色温和屏没匹配好的锅。
不过这事不能一概而论,不少手机厂商往往自己定义个奇奇怪怪的色温要求做到。
做出来的白色偏黄偏绿偏粉的都有,分别是哪几家就不细说了。屏厂也只是照单下菜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7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Larrabee 发表于 2017-7-7 21:48
对了你说OGS会容易看到触摸层,那么索尼很多看得到触摸层电路的其实是OGS咯?
那么OGS这种将触摸层集成在表 ...

有啊,所有的incell从触摸效果上来讲,本质上就是不如外挂式的。
拿ip举例,你看大范围使用的第一代incell(ip5)的触摸效果,很多人都说灵敏度不及ip4时代。
好几年过来,大家都在改善,到了现在ip7,灵敏度啥的就都很不错了。

而且ip算是改得好的(苹果和屏厂分别从软硬件着手改进)
某个大厂,至今旗舰机的incell效果都不咋样嘞(可以看看某些评测视频,观察下某大厂的旗舰机是不是触控不行,总要多点几下或者多划一下

三星(LCD时代),LG,索尼 都有大范围使用OGS的例子,都挺容易看到触摸层的。
后来随着三星换成AMOLED,LG换成incell后,索尼算是最后的了(大概就是Z5那一系)。
到了最近索尼貌似也换成incell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16 11:57 , Processed in 0.10122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