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52|回复: 33

[讨论] 为什么动画的原画不用电脑来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5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看白箱的时候就想到这个问题,最近看到NHK那个新闻又想起来了。按理说像动画一个镜头连续好多帧原画都是变化不大的,用电脑画的话可以把用前面画好的稍作修改就可以了吧,这样不就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那样就需要更少的原画师他们的工资也能更高了。不用电脑画的理由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临界点 于 2017-6-15 13:52 编辑

先把原画跟动画搞清楚再说吧
https://www.acgdoge.net/archives/18416
现在的问题精度不够 电脑画中间帧容易出错  导致后期修图也废时间  只能在一些全动画或者满帧动画的片段用  但日本动画像这样的部分是很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都是画完扫图进电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原画是动画。

  -- 来自 Stage1官球 iOS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6-15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动画用的是半透明的纸,用来临摹前面一帧比电脑方便
电脑也可以用来插值,但不是每个镜头都能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想说的不是电脑自动算,就是单纯的无纸作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帮LS的各位翻译一下
LZ是想问:动画补间有很多只是细微差别,那么用电脑复制图层再手动稍作修改,要比全部纯手绘的效率要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6-15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4: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好像哪里看到过是设备的问题?所有人都配一台电脑谁出钱啊之类的感觉
而且手绘的精度永远比板绘高的,手眼同步是最大的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6-15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6-15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6-15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子 发表于 2017-6-15 13:49
……lz

…………是如何做到已经看过了白箱还能说出来每句话都让动画师看了想打人的(……

前年看的当时也没特意去记那些名词,现在也忘记得七七八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6-15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种在手绘里也有类似的思路吧
把变动的部分和不动的部分分层,只画动的部分(B层),不动的部分放另一层(A层)。再把两层合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了解...
数字作画这方面,web系里的原画就是在电脑上完成的,然后用演算补中间张。流畅度是有了,但是画面感不忍直视。
在传统手绘动画里,只有到修补断线和描线这个阶段才会用到数位板。原画动画不用数位板除了精度问题,过程繁琐,图层过多应该也是一个原因

印象里前几年的乐园追放就是完全的无纸作画,甚至连layout都是在电脑上完成,不过这片更多更多用到的还是CGI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镜头连续好多帧原画都是变化不大的,用电脑画的话可以把用前面画好的稍作修改就可以了吧


你以为用纸画的时候需要把整个画面重新画一遍吗?也是只画修改的地方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6-15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瓜田里的飞鱼 于 2017-6-15 18:29 编辑
紅葉千鶴 发表于 2017-6-15 14:15
据我了解...
数字作画这方面,web系里的原画就是在电脑上完成的,然后用演算补中间张。流畅度是有了,但是 ...

记错存疑-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拆骨羊肉 发表于 2017-6-15 14:19
web系的狂欢当然是看铁腕巴迪2,绝对是流畅到炸裂

泽良辅的夜樱四重奏也算是web系开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RM1zUrY1AQ&feature=youtu.be
轨道比较简单的时候效果不错,一复杂起来就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问为什么不无纸作画?还是为什么不在电脑上数字作画处理中割?还是为什么不让电脑自己运算处理中割?
无纸作画可以实现,但是还没有一套通用流程,所以没有推广开来
现在处理中割也不是全手画一遍的,人又不傻
电脑运算加中割的也有,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pharos 发表于 2017-6-15 14:58
楼主是问为什么不无纸作画?还是为什么不在电脑上数字作画处理中割?还是为什么不让电脑自己运算处 ...

我是想问无纸作画的。。但是很多人误解成电脑自动作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6-15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6-15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6-15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6-15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瓜田里的飞鱼 发表于 2017-6-15 14:24
其实简单轨道用电脑生成中割效果也还行吧
不提山崩海崩的那几个web系
我记得一拳超人杰诺斯打埼玉那段一 ...

真的?自动生成能做到这样我有点不信啊

光看youtube那个展示里的效果,杰诺斯身上的褶皱和转身动作是怎么不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子 发表于 2017-6-15 13:49
……lz

…………是如何做到已经看过了白箱还能说出来每句话都让动画师看了想打人的(……

能全自动中割,就离全自动原画不远了

电脑起码要理解人体是什么才行
包括那些胡乱画中割的民工,起码也知道他画的是人而不是一堆线条

能理解人体的未必能理解口袋妖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6-15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画本来就是分层画的,不动的部分一直都不需要重新画过……就这点而言是不是无纸并没多大区别……
无纸的优势主要是整个流程上的优势,如果能做到从原画到后期全程数码化的话,效率是可以高不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就无纸化了吧,你看现在的动画,那线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感觉无纸作画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技术障碍,主要还是从业人员的经验和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5 14:32 , Processed in 0.08519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