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18|回复: 13

[随笔] 新年,旧语,殊途同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9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漓漓微雨吹花树,帘左不复去年符。
拟曲狂诗拍古案,沽瓢温酒洒新竹。
-----------作者

夜,除夕,大国上下欢舞的歌声,振却了旧岁的霜雪。如此这番情景,映射在世人的心中,铸成了开怀与喜乐。新的一年,新的事物,新的憧憬,让曾经有过的失败与痛楚的记忆落荒而逃吧,走了,走远了,剩下的就是胜利的欢笑。

可惜人是怀旧的。

抽屉中摆着的老相册,书架上躺着的书页枯黄的书,从家中带来的一只简易的石英钟……和那些令人跟不上节奏的新事物相比,的确是黯淡的。但是这种割舍不下的亲切感源自于何呢?倚在台前,对着狭小的电脑屏幕,蓦然想起小时候最爱的红白机了。

君仍记得任天堂么,那个叱咤游戏业二十几年的老字号。对,这里确实该是众人说游戏的地方。

许多任氏拥护者谈到经典,就必然提及FC,提及GB,提及SFC,提及N64。我们说经典,几乎和其“古旧”的历史是分不开的。马里奥,塞尔达传说,银河战士,火焰纹章……这些熟悉的标题,曾经感动了无数游戏玩家,从动作游戏的典范,到动作角色扮演的巅峰,从科幻题材的杰作,到传统战棋的灵感,无一不是精益求精的代表。唐诗宋词传诵百年,仍然为今人所赞誉和推广,不得不说是有其深厚的艺术底蕴。这个性质而今与电子游戏相比,在下不知是否属于有失偏颇,但不得不承认其对人们价值观影响上的极其相似性。

任天堂出品,必属精品,有人是这样夸赞的。

可是现如今,任氏的许多游戏都呈现不景气的趋势,包括任氏的主机。GameCube,当年是背负着全球玩家们的热切期望,以空前优秀的首发软件阵容,以挑战业已抢先称霸多年的索尼PS系列的豪情,以一个桀骜不驯的年轻勇士的姿态,来到世人眼前------他承诺,他就是那部仅仅为游戏出生的主机,流淌着任天堂游戏纯正的血液。

勇士的宝剑,有着犀利的锋芒。采用塞璐璐技术的卡通化《塞尔达传说》,获得了至高的荣誉,闪耀在Famitsu白金殿堂象征完璧的满分王座上,给GC增添了一分活气。然而,曾几何时,勇气一词,已经变成了形容鲁莽和不识时务时的笑柄,在宣扬最直接高效经济效益的商业社会里,还有什么比逆潮流而动的所谓过人的勇气更加愚昧和不自量力呢?一部高收益的“大作”,必须的前提就是,在玩家玩到该游戏之前就已经被游戏的主题和各种设定吸引,这就是运筹帷幄,不战而胜,决胜于千里之外,破敌于帷帐之中。这比让玩家深刻体验到这款作品后,惊愕地赞誉为鬼斧天工,权威机构缜密分析之下的旷世奇作要精明百倍。

这部“异类”主机,继续着自己孤独的神话,而支持者愤怒的呐喊,却因为矛盾的激化而鼓舞起来。《生化危机4》,Capcom第四部王牌制作人三上先生,不顾降职和减薪的屈辱,慨然为GC倾力铸造的的生存恐怖类大作,以为也可以拉动一部分人气。现在看来,游戏的实际效果是超乎想象的。IGN,Gamespot,Famitsu…世界几个著名的网站和权威机构,都对这部作品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极高评价,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我们可否已经忘记,那个去年11月初令人心悸的事实。

记得当时万分无奈的我对着电脑写下这样的一段文字:

----------------------------------------------------------------------------------------------------------
11月1日,亿万个名叫任迷的人们,绞痛着亿万颗无奈的心。

“为游戏而生”的任氏主机GameCube在全球范围遭冷遇,当年的豪言壮语,在电子巨头Sony的无情铁骑的巨大回声中,沉落了太平洋底。

任社的“创意之作”Dual-Screen,在头角崭露之际,又面对PSP强大价格攻势的绝命打压,生死未卜。

“第三方最期待软件”之一的《生化危机4》,被赫然公布移植PS2主机------在这款“GC独占软件”真正发售以前。Capcom,这个以高素质动作游戏著称的大牌公司,用120分贝的音量,慷慨激昂,面带无比善意的微笑,向全世界的玩家宣布:既然是“大家的意见”,我们就决定移植!!

独占,Exclusive, Only for Nintendo GameCube……在金钱的至高无上的指引下,任何字典的词条都可以轻易改变颜色,随心所欲地,肆无忌惮地,体现了这个世界美好的多变性。

仿佛淌着鲜血的十字架,已经嵌入了三颗遍体污锈的长钉,这位日本游戏业界的救世主,还能经受多少痛苦?众神的三原力,再一次支离破碎。

马里奥,塞尔达,银河战士,口袋妖怪……这些给我们带来无比欣慰的游戏,是否随着“新时代”的洪流而远去?玩家们不再需要她们了,遗忘在了时间的角落。

第三方?曾经是多么值得信赖的使徒阿?!因为什么而追随?因为信!现在失去了信,于是就可以获得伟大的自由,新的自由,通向光明未来的自由?!原来如此,原来得到自由是那么的简单,只要背信就可以了,多么廉价,多么直接,彰显人生在世的大智慧!

我相信,任天堂还是那样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因为命运是始终不可违抗的,平静的期待着最后晚餐的到来。或许他知道,自己应该去哪里。

命运,使命,或是奴性愚蠢的责任感?原本无法把一个商业化的游戏公司和这些属灵的事物联系起来,但任氏的游戏,任氏的种种创造,让我深信不疑的认为,他将拥有不凡的宿命。

任天堂从来没有放弃为小孩制作游戏,不会因为让自己的产品变成“孩童的玩物”而感到丝毫有失身份。让全社会,全年龄体验最优秀的游戏,任天堂做到了。让小孩能够体会到口袋妖怪,不知道有什么值得讥讽和指责的;让玩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值得讥讽和指责的。

马可福音10: 13,神子这样说道:“Let the children come to me, do not hinder them, for such belongs the kingdom of God. Truly, I say to you, whoever does not receive the kingdom of God like a child shall not enter it.”(让小孩子接近我,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天堂是属于这样的人的。我告诉你们,凡是不像孩童一样接受神的国度的人,绝对不可能进去)

不管外人如何评价任迷的态度,不管讥笑挖苦和讽刺如何排山倒海的涌来,不管我们最爱的任天堂将会有怎样的命运,我们只要对任氏存有一颗信心,迎接大家的将是无尽的快乐。

在这里我想向所有“非任迷”解释一下困惑了你们长期的问题。为什么任迷们总是那样“念念不忘”,为什么任迷们总是那样“义无反顾”,为什么我们会“感情用事”,为何要对任氏游戏如此狂热?这一切的一切,答案只有一个:任天堂不仅仅是一个开天辟地的游戏品牌,任天堂,和他的名字一样,有着不可磨灭的宗教意味。

任天堂,在亿万任迷的心灵共鸣下,将和颠扑不灭的信心一起永存。

我,还是默默为他祈祷。《生化危机4》,这应该是最后一场噩梦。
(引用毕)
-------------------------------------------------------------------------------------------------------------

故事的结尾,早在开头就已经安排就绪了,此为一切宿命主义者所崇尚的亘古不变的信条。而一个新生的婴儿,全然不会知晓自己今后的曲折命运。GC的勇气着实可嘉,但对手毕竟是时尚电子巨头索尼公司的王牌嫡系PS2,空有招架之势,但乏逆转之功。GC上前前后后的许多备受称誉的作品,仅有极少一部分玩家有幸享受到,包括招牌系列的《阳光马里奥》,《银河战士》,《生化危机》和《明星大乱斗》等,依然无法直接应证任天堂所谓“软件决定主机销量”的论断。GC的独特紧凑设计,以及专为游戏考虑的种种概念,反倒致使这个难能可贵的平台蒙上了“低年龄主机”的难以挥去的阴影。在潮流领导者的面前,要有点突破,将是极其困难的,与其碰壁碰得头破血流,不如“明智”地选择释然放弃。只不过说要放弃,谈何容易?轻言放弃,就是堕落的开始。但除了离去,还剩下什么别的出路?出路总是有的,唯有真正的智者才能从山重水复中窥见一些端倪。

师夷长技以制夷。GBAsp,出的就是敌人的奇兵。

要做到顺应潮流的时尚作品,不是什么天大的难事,这个看似晦涩的锦囊上所书文字,也非如空城之计那样寓含着岌岌之危。特别便携加之改良的外观,十分轻易地博得了青年玩家的青睐,于是乎,任氏用对手的灵感,探知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道理:游戏平台,不仅仅是高质量游戏的载体,且其自身的观赏价值及号召力,也是吸引玩家的两个要因。

或许是任天堂从GB时代奠定的基础,铺平了SP成功的道路。如今的NDS,却是改头换面粉墨登场,重新试图用人类创造的力量开辟崭新的通途。这部主机,无论命数如何,其出现都是成功的典型。很多时候,敢于投石问路的人才是真正的英杰。所谓问路石,敲门砖不一定要如何的华丽可人,只求能借此走出坎坷,DS,正充当着这样的角色。

富有勇气而又脚踏实地的创新,才属俊杰所为。原来真正的经典,看似陈旧不堪,其实在当时都是大胆创意的作品。有的人对新事物有反感,却忘记了那些旧式精品,事实上都来源于经得起推敲的新意。

娱乐,起源于惊喜。令人赏心悦目的创造,令人始料未及的神奇,方可把游戏的情感充分触动。作为一个普通玩家而言,追求更加具有灵感的玩法,追求更加深层次的投入,追求更加独特而难忘的体验,使我们一直保持着一颗热爱游戏的心。然而固执二字,从来不是游戏迷们应该推崇的处世金针,食古不化之人,新一年况且都不会有新的梦想,更不用提热爱绚丽多姿的游戏了。

新事物即将来了,迎接它的当然是憧憬。Revolution,这部任天堂赐予代号为“革命”的主机,在五月的E3展上,将被揭开其神秘莫测的面纱,然无论如何,这部主机将同它的名字一样,从本质上及形式上颠覆所谓的传统电子游戏娱乐。

以下是IGN不久前的一篇报道,相信阁下已曾浏览过,方便起见,本人还是代为作个全文的翻译。

---------------------------------------------------------------------------------------------------------------
革命:传闻综述

原著// Juan Casto,IGN , 28 Jan 2005
原标题//Revolution: Rumor Roundup__A concoction of truth or fantacy? You decide.
原文链接// http://cube.ign.com/articles/583/583559p1.html
翻译//MR.Nintendo,Ninclub, 9 Feb 2005
鸣谢原作者。译文不代表本人立场,翻译需要对原文表意或有略微改动,敬请谅解。

一个精彩的传言,可以得到大众的赏识。他们在字里行间闪烁着各种幻想与可能性。对普通玩家而言,一般来说从不会关心如此一则对仍是虚幻的未来游戏主机大加臆想的传闻。再者进一步言,并没有什么传言,能如此这般地暗示游戏产业的基本变革。就拿任天堂“革命”为例,这是一部不仅仅能提供画面上飞跃的主机。它承诺了一些全然不同的革新。显然,它将提供比现阶段主机的“视觉盛宴”更加夺目的游戏,但是,任天堂重申多次,“革命”,将不虚此名。

一时间,互联网上迅速充斥了关于“任天堂究竟如何实现革命”这一主题的传闻和思索。特别是这个星期,有关信息越发在网络各种论坛里大行其道。首先,从Nintendo Power Forums传出的关于革命的一些主要特性,被认为是所谓“官方泄露”。其次,任天堂更新了某些专利权,至于是否与“革命”有关,还不得而知,但仍十分能够吊人胃口。最后,还有“Nintendo 21”传闻,提到了任天堂下一代主机将充当一个无线网络枢纽(wireless hub)并且拥有压力感应式触控控制器。注意我们曾很少发布那些论坛里的小道消息。这些信息完全可能是真实的写照,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其尽皆糟粕的可能性。但且看在传闻是如此脍炙人口,就不妨一同分享。

“革命”传闻其一
来自Nintendo Power Forums

发布者宣称,这条信息是来自于一位内部人员,对任天堂的计划方面有所了解。神秘如常,这个信息是匿名和未经审核的。但他说到了一些极其有趣的事情。起先,他谈到“革命”,事实上将会在手柄部分配备旋转感知器,无论是不是期望中的无线手柄。他还声称,革命将采用双处理器,并备有内置宽带网络(适配器),同时还有某些在线业务的计划。任天堂将对在线业务采取积极的态度,DS和革命将先后利用网络套件。再者,这部主机将包括硬盘驱动器。至于手柄,革命将如NGC一样,带有四个控制器。

这个帖子同时声称,革命将于索尼的蓝光(Blu-Ray)格式抗衡而采用HD-DVD。该主机将于一部尚未定名的马里奥游戏共同发售。这个消息没有提到任何关于该主机具有革命的原因,当事人称,泄露太多的消息会使他自己日后的生涯变得水深火热,而且会为微软和索尼的开发进程带来有利的契机。他说道,(硬件)技术上其实没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只不过这个游戏系统对这些技术的具体利用,的确是史无先例的。最后该发布者补充道,“触控诚可贵,感知价更高”(touching is good, but feeling is better.)这句话意味深长,显然是蕴含了某种暗示…

“革命”传闻其二
截取自任天堂的一份文件

比较偏好这一个。这个传闻涵盖了大量的系统特性以及手绘草图!可以想见,作者也许是根据在股东会议上看见的文件,经回忆后勾画下来的。这个草图上描绘了不少要素,包括一个控制器,盒式光碟以及一个游戏系统两个不同角度的图示。在页面十分醒目的位置,书有“Nintendo 21”字样,看起来似乎是提示了对Revolution的名称改变。下方是Nintendo 21的logo,与GC的logo类似。而且还可以看出,从对主机的描绘来看,新系统与GC在形状上也比较类似,同样是4个并列的手柄端子,还有类似布局的power,reset,和open按钮。



且慢,还有更多。和这个草图一起的还有许多关于系统的详情。首先,Nintendo21将在2005年末发售。它将使用双面,8mm(原作者数据,本人以为根据图片可理解为8cm)的光碟,具有5.4GB的存储容量,并是具有外壳的盒式光碟。Nintendo21将会成为一个无线网络枢纽并发挥“家用游戏”的功用,采取IEEEE(看来原作者多加了个E,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的协议,和邻近的其他主机联系。以设计手机和打印机闻名的Kyosera,也参与了“家用游戏”这一环节的开发。并且还有如是补充:Nintendo 21将配备压力感应手柄,按钮与操纵杆都呢能够对摩擦以及其他一些动作进行感应。

“革命”传闻其三
来源于日本发行物 Shukan Diamond

于去年十二月,Shuken Diamond发表了一则关于GC后续主机的有趣新闻。在2005年年度回顾版中发现的这篇文章,说道任天堂“革命”的手柄不再重复传统意义上的方向杆和A,B键。虽然这则信息未经官方证实,但却至少说明了革命将改变人们于游戏互动的模式。这同样与任天堂总裁岩田先生最近的谈话内容比较符合,“革命”将引领游戏规范的新潮流(paradigm shift of gaming)。问题的实质还是被巧妙的回避了:没有了方向键,废除了这些按钮,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阁下的猜想和我们的一样。在这则新闻出现在互联网上之后不久,玩家们在讨论区创造了不计其数的理论和疯狂的推测。大多数是聚焦在旋转感应技术上。还有那压力感应手柄,据猜测是对玩家对操纵杆界面的摩擦等作出反应。其他的一些推测说,任天堂很可能会应用追踪球(trackball,抱歉,译者诚然不了解其应用)的改进形式。另有人云,任天堂会沿用DS触控板的设计。我们还听见不少天方夜谭式梦幻设备的构想。总之或许,它将通过准确地转换数字信息成为身体感知,从而使玩家的投入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革命”传闻其四
来自美国专利2004年7月21日的档案

这个传闻的重点,是提出了一项改变玩家观看游戏画面方式的新技术。首先是一些概要:玩家玩游戏的时候,大部分时间目光都是停留在定像点(fixation point)上。大多数玩家具有许多个这样的定像点,因此开发者必须在屏幕上不间断地提供涵盖所有必要观察的物体的画面。当这个不能被完全做到之时,随着动作的进行,画面显示的内容就需要转移目标而优先另外一个目标。开发者通常是通过缩放,或者调节观察镜头高低等而实现的,以此帮助玩家重新集中注意力。只要参考一下任何一个体育游戏,镜头总是跟随着足球,棒球或者橄榄球的位置而不断转移。该文献论述说,这个对参考系的经常性改变,恰给游戏的过程带来不必要的繁琐。

这项专利描述了一个能够防止定像点移动以及防止显示区域改变尺寸的技术。无论玩家坐在什么位置游戏,他(她)将收到对屏幕上当前发生的事件深刻而全面的了解。此项技术也同样适用于多人游戏,那些多人游戏往往是需要多个定像点的。这项新技术将消除多人游戏中因为分屏而带来的疲劳。总之,这将为制作优质游戏作出贡献,感谢这个对视觉效应作出的天才的研究和认知。让玩家能体验到不打折扣的游戏动作画面,已经是非常革命性的技术了,然而,现在就作定论为时尚早,没有人知道,利用这个专利,任天堂有什么新的计划。然而,其实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给出了不少宝贵提示了。



然而这些并不能阻止人们狂热的预测。传言在网络论坛的各个角落伺机渗透着。各种假说包罗万象,从全息图像到影像处理新技术,使得开发者在现存工艺成本的基础上,能创造超真实的游戏画面。这将减轻所谓“革命的机能不如PS3和Xbox2”谣言的压力。如果任天堂发现用一个低工艺投入而产生高真实成像的两全方法,“革命”如果在满是天文的所谓硬件数据上低于对手,则是完全不足挂齿了。因为毕竟硬件竞争的是游戏的画面表现。此外,那个能拒绝变化的定像点的新专利将对这些革命性的影像技术提供有力支援…传闻如是。

直到下回

我们没有将网络各处的小道消息任意捏合的动机,除了几个特例,我们相信这里任何一个传闻都有一定的可参考性,除非是从那些极端狂热的游戏迷口中听取的骇人之词,我们不予置评。因此,我们会在发现新的传闻的时候将它们公布于众,让阁下,让游戏媒体,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解析,讨论或丢弃它们。况且,在任天堂揭示一切之前还有几个月的宝贵时间。这重要的一刻将在洛杉矶E3的时候,兴许更加猝不及防。无论如何,阁下大可以趁此良机随心所欲地到网络上窃取,渗透,甚至走私这些炙手可热的传闻。在下说笑罢了。

(译文毕)

---------------------------------------------------------------------------------------------------------------

春华秋实,厚积薄发。数年的精心酝酿,必将散发摄人的醇香。“革命”定能开辟全新的道路,执次时代游戏平台之牛耳。

至此要说,新时代的到来,着实令人振奋,好似新年零点的喧哗般满载着希望。世人在旧岁有过的辛苦恣睢,早已化作一g春泥,孕育即将萌发的种子。新春,不在故乡,不见故人,不能触摸湖畔盈盈的杨柳新枝,不能欣赏焰火雨坠的绮丽夜空,既然有那么多不可能,何妨魂牵梦萦一回呢,一壶美酒,数点星光,也足够沉醉了。

懵懂驽钝,恕其不工,拙文呈上,谨祝佳节!

MR.Nintendo

最初发表于
www.ninclub.com

二零零五年二月九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9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
嗯...
挺有意思的...
帮搂主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10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已经打算不买Console主机了,看了革命的介绍后,心又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10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的路在那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10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传闻太多,等E3见。

在游戏中感受任天堂的精髓吧。勇气,很缥缈的一个词,玩家却能够真切感受的到。

<img src=http://www.squarecn.com/member/33684/2/pullingthemastersword.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10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可福音10: 13,神子这样说道:“Let the children come to me, do not hinder them, for such belongs the kingdom of God. Truly, I say to you, whoever does not receive the kingdom of God like a child shall not enter it.”(让小孩子接近我,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天堂是属于这样的人的。我告诉你们,凡是不像孩童一样接受神的国度的人,绝对不可能进去)


这引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2-11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11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同为N饭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14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楼主行文很不错,老练而且大气,中间翻译的部分也很强,近来难得的好帖子了。偶不是纯任饭,但对revolution还是很感兴趣的,支持。

偶希望这个主机能成功,创新,只要是别出心裁能打动玩家就好。

ps: 不知道楼主是不是留学生,偶也在悉尼的,所以回个贴。方便的话,是不是可以把联络方式告诉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17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solo 发表
[B]传闻太多,等E3见。

在游戏中感受任天堂的精髓吧。勇气,很缥缈的一个词,玩家却能够真切感受的到。

&lt;img src=http://www.squarecn.com/member/33684/2/pullingthemastersword.jpg&gt; [/B]


看到这张图,脑袋中马上响起了zelda系列的主题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21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苦瓜师傅 发表
[B]DB的马甲?? [/B]


应该不是,有DB之形,无DB之神。
DB比楼主的功力要深多了。
不过楼主还是很强的说。佩服的紧!!!
m(_ _)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23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苦瓜师傅 发表
[B]DB的马甲?? [/B]



不是。

是“任迷俱乐部”的老人物――楼主,你好,
在下是曾经的任站水区小队长,元宵快乐!

无论作为任迷还是“小队长”,都要进来留名。

以上


另:这贴是不是可以拉到任天堂专区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28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起来了,楼主就是那个大乱斗的BT高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老N,但是更喜欢METAL MAX...我TM叛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26 19:09 , Processed in 0.146664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