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35|回复: 23

[分享] 更新完结:宫地昌幸专访,内有吉卜力、BONES、富野爆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hez 于 2016-6-8 21:40 编辑

这篇专访聊的东西挺多的,之前也有谈到吉卜力、BONES,和《亡念之扎姆德》一些创作故事。今后专访更新了也会同步发到S1,方便大家查看。
目前还在连载中,过去的文章链接:宫地昌幸专访
传送门:
宫崎骏的教诲
与“动画师”的邂逅
动画师的特别之处
高畑勋和宫崎骏的不同制作方式
离开吉卜力
向富野由悠季的学习
《亡念之扎姆德》的企划理念与主题
《亡念之扎姆德》的角色塑造
执导动画电影《伏》
小说写作和新的挑战 欢迎来自中国的合作


这期聊的是关于他的笔名和《G复国运动》,Anitama地址:http://m.anitama.cn/#page=article;aid=567a8be093b6c94e

——您在《伏》之后的工作中心以TV动画的分镜为主。不知您作为分镜,和作为监督的心态有什么区别?

宫地 原来如此,这个问题问得很刁。会涉及到一些很沉重的内容。为什么我最近只做分镜呢?因为演出处理是要求非常严苛的肉体劳动,如果对作品没有爱的话,是很难撑下来的。而老实说,我最近很难遇到能让我去爱,能让我投入进去的作品。说句心里话,比如当年的《交响诗篇》,那是一部让我和吉田健一先生满怀热情脱光衣服全身心投入进去的动画,我们当时恨不得把这片劫持下来当成自己的片来拍。而现在这种动画我已经完全遇不到了。但这并不是说我对现在的动画完全不抱希望,比如说最近我参加的《宇宙丹迪》。参加的原因是渡边信一郎监督直接找到我希望我参加。因为他对我寄予了全盘的信任,所以《宇宙丹迪》对我而言也成为了非常开心的工作,更何况这部作品制作过程和成片结果也非常之有趣。但是《宇宙丹迪》以外的作品实在就有点...很多片我都想不通为什么会找我来做,动机我不太懂,而作品的制作日程也很胡来。

所以我得到的结论就是,与其说上面那么多废话,还不如自己来当监督导片。于是这些年我准备了很多原创企划,找动画公司投稿,为了就是自己当监督。当然投稿肯定有成功和不成功,这几年我算是一直在折腾。我制作监督企划的同时,自然就会参与其他的片子。但是过去那种哪怕自己不当监督也能让我觉得非常有趣的工作,在我看来这几年是越来越少了。不知是这个世界变得无趣了,还是我自己变得无趣了。然后因为我以前当过监督,造成我看到别人的作品,就忍不住想提意见。就像之前提到的,我心中会存有一种想把别人的作品抢过来变成自己的东西的想法。然而我本来是被叫去帮别人做片的,抢过来自己爽这种行为我想归想,真要下手做的话有点太过丑陋,我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我觉得帮别人做片,最折中的距离感就是做分镜。对于作品的干涉程度就是一个手指搭在作品上的感觉,不会太深入,但也不会太脱离。然后在帮忙别人画分镜的同时,我继续酝酿自己的原创企划,拿去各位制片人那边投稿,双线进行。

——原来如此,这和您画分镜时使用多个笔名有没有关系呢?

宫地 我换笔名老实说没有太深的意味。但是我觉得既然我无权干涉脚本,那我就无法对这部作品负责。所以说极端点的话,除了自己担任监督的作品以外,我基本上不希望作品中出现自己的名字。然而真要这么搞的话,我自己的履历就会几乎变成白纸一片。这让我挺矛盾的,唉,如果能一狠心退出业界就好了(笑)。然而有这样一个情况存在,对于一部没有爱的作品,我可能不喜欢,灵魂上无法投入进去。但一旦进入制作,我有技术有能力,我可以单靠技术把这个片做出来。我觉得自己这样的行为太过虚伪,简直就是难以饶恕。

对这件事情我举个例子,两三年前我参加的一部TV动画,作品名不能明说。那部作品里有一位美少女士兵角色,她对逃难的孩子说了句台词,大意是:“我们会用军队打倒敌人,保护你们的未来”。结果这一卡把我给憋住了,我是无论如何都不想画,当时差不多停滞了整整三天没有动笔。因为我觉得这个太假了我画不下去,然而这台词就是原作漫画的剧情,我又不能随便下笔改。当时我就想,万一这集片被非法传到网上,中东的孩子看了后会怎么想?当时我算是纠结坏了。

然而我纠结着纠结着,忽然转念一想,我最初进入动画行业时的理由是“我相信影像的可能性”,那时候叫一个壮志凌云。然而这么多年下来这壮志根本没什么用处,我志向再怎么高,画出来的分镜还不是被20万日元一集买断?我的壮志早就已经撞得头破血流了好不好,这样的我现在跑来纠结什么分镜不合胃口,这岂不是毫无意义?与其纠结,不如不负责就好了嘛!于是我果断换成了笔名,结果这笔名一换,分镜马上就刷刷刷地画出来了,也成功赶上了交期。大家都很开心,粉丝也很开心,万事OK,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所以说,这件事的问题最终还是在我自己身上。一旦当过一次监督,我会由责任感,我觉得冲着“宫地昌幸”这个名字来看我担任分镜的一集动画的观众会期待通过这一集来了解我想要传递的思想。然而如之前所说,我没能干涉脚本,我并没有干涉作品思想的能力。观众的期待太过沉重,这责任我无法负担,所以我才选择了使用笔名。所以你问的笔名问题主要就是因为我陷入了这样的矛盾,仅此而已。

——原来如此。其实一般而言,如果演出家对于脚本产生了疑问,有没有提出修改要求的余地呢?

宫地 这个只能说要看监督的器量。比如说富野监督是个很大气的人,如果我对他说某句台词我无法接受的话,他会倾听我的意见,然后来寻找新的解决方案。然而说老实话,现在的动画制作现场恐怕很少会有这样的监督了。你问我为什么知道?现在的动画监督要么和我一个年纪,要么就比我更小,所以我能猜得出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嘴上虽然不会明说,但我能感受到他们的潜台词:“您说的这个改动也太麻烦了吧,我可不想给自己没事找事。”现在这些监督基本都是这样一种表现,他们不会选择和我一起去战斗。但如果是富野监督这样的大气监督,他就会说:“这个有意思,你说的没错。你肯这么直率地提意见我很高兴,我现在就把你的意见提交给上面,一起来想办法改动吧。”然而这样的人现在实在太少,大部分人都是“太麻烦咱别折腾了,努力也要有个度,在可能的范围内搞搞够了嘛”这么一个态度。我对于现在这样的环境实际上是感到非常心酸的。我不会想和这样的人合作作品,我更喜欢能提意见,能倾听意见的人。我希望能和这样的人多多亲近,而我在我自己制作作品时也会要求自己保持这样的工作态度。当然这依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能说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某种意义上我已经绝望了。

——您说的资本主义是指?

宫地 比如说吧,现在经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原作漫画的动画化,实际上就是原作的宣传工具。那么考虑这一层出版社和动画公司的关系,台词肯定是不能随便改的,人设当然也不能随便改画风,脚本也是一样。所以就有特别好笑的情况,漫画都已经在那儿了,有些人居然还把漫画的画给去了,单单把台词抽出来打进Word,然后跟我说这就是剧本。我就懵了,为啥要把漫画重新文字化?有啥意义吗?把漫画文字化,然后把文字化的剧本重新画成分镜,那还不如直接就把漫画给我让我画成30分钟的分镜多好?然而并不能。现在的动画制作就是在诸多限制之下,变成了这样一种死板的流水线,当然我个人并不打算对这一点做过多批判。我的态度很简单,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这里面也有个时机问题,所以我也急切希望早点启动我自己担任监督的作品,不然确实憋屈得很。

——那您在您担任分镜的作品中,或许就不会做一些实验性的挑战了?

宫地 单是用分镜设计镜头,自然可以让动画变得更为有趣,但这些都是技术,是套路。我个人的追求更多是在内容方面,现在很多作品在内容上没法让我喜欢。倒不是说我讨厌美少女题材或是萌片题材,只是说现在的故事内容模板化,角色形骸化。感觉都是编排好的,作品中没有表现出角色的“心”。这种作品一多,我看着觉得好累。

——非常感谢您的回答。恰好说到这个问题,我们来聊一下您也有参加的富野监督的作品《G复国运动》。这部作品的台词和演出的富野风格非常强烈。大量省略造成观众必须时刻集中于作品,看得很累然而非常有意思。不知对于这种表现手法,宫地监督是怎么理解的?

宫地 富野作品和吉卜力的话题其实都有比我更适合回答的人,这个问题老实说对我而言非常难以表达,回答起来有点累。在我看来,富野监督的作品就像刚才说的,是我许久没有遇到的不用笔名而是用本名参与的作品。这是因为他的作品所表现的内涵太过丰富,他的作品是经过调查研究的,内容经得起推敲而不虚假。举个例子,我可能在别处也提过,富野监督在脚本里写了这么一段:男主人公回到故乡,然后别人给他看双亲当年的照片。结果他直接在脚本里写了这么一句:“照片被油纸包着”。看到这句我就回想自己的小时候,重要的照片确实是用油纸包着的。这一句话顿时让这段剧情既真实而又丰富,作品的立体感就出来了。我估计其他动画如果要拍这么一段的话估计画面都是千篇一律的——照片放在相框里,摆在外面。然而富野监督就能在这种时候拿出油纸,油纸可以防潮,当年我们都用来保存重要东西。所以只要看到油纸,观众就能理解这里面包裹东西的重要性,而且注意到这件东西被保管了很长的时间。这一句描写瞬间让我们看出这照片的历史,看出保管照片的角色的为人处事和生活背景,这演出水平实在是了不起。就像这个例子说明的,富野监督写故事的时候,他会考虑很多东西,“这个角色的想法”、“这个角色平时以什么为工作过活”、“这屋子的厕所设在哪里”、“这屋子里居住着怎样的家庭”等等。他的作品不会有那种胡来的设定,比如说忽然登场一个发色不一样的姑娘说我是你妹妹。他的作品都是在深思熟虑后制作的,这也是我许久没有遇到的在制作上如此用心良苦的作品。所以我毫不犹疑地就全身心投入了他的作品之中。

所以我觉得富野监督的作品的厉害之处还是在充满厚度的表现。他是想表现才做片,他有一种不表现就不舒服的冲动,他的作品里面有着灵魂。但是回到之前的话题,如果你问我,那我是不是喜欢富野监督作品的一切?那我觉得,自我参加《返乡战士》以来就一直强烈感受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富野监督的作品节奏实在太快了。我们其实应该让高水平的画在画面上维持更长时间,高水平的画哪怕慢慢地看也是很有味道的。但是可能和富野监督的经历也有关系,他的分镜是以低水平的画为前提的,所以他喜欢赶着往前走,趁大家没看出原画的破绽赶快换下一个镜头。所以实际上在《G复国》的制作中,我看到吉田健一画得那么好的画一眨眼就被翻过去了,老实说我觉得挺可惜的。

而关于富野监督的省略法究竟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这么说算不算得上回答。我个人认为,富野监督的一项风格,在钢弹和《传说巨神伊甸》和其他早期作品中都有体现,那就是他非常擅长做总集篇。先做一部长篇TV,然后把TV给改成两小时的电影。这个压缩,摘要,做总集的水平他无人能及。一般说总集篇,大家都会联想到单纯介绍前情提要那种大纲式的风格,但是富野监督做的总集篇是“电影”,水平非常高。所以我觉得,富野监督或许在《G复国》做了这么一件事情,他直接从零开始做了一部总集篇。以前都是一个年番他给改成两小时的总集篇。但是这次他是一上来直接做了26集长度的总集篇。而另外一点,可能是因为这部作品的准备期间实在太长。他料理做得太多了,碗里放不下了。所以他只能把在漫长的准备期中做好的料理给压缩剪辑,整成26集,所以成片的节奏感才会那样地目不暇接。所以我看富野作品的时候总喜欢说一句玩笑话,富野监督把作品压缩打包发给我们,我们要在本地解压缩(笑)。收到压缩包后我们把它解压,然后泡点水让它胀开点儿(笑)。我个人觉得这就是富野监督作品的欣赏方式。

——非常感谢。按您的说法,《G复国》一开始就是按26集准备的吗?

宫地 我想应该是按26集准备的。然后准备期间一长,就觉得这个也想做那个也想做,因为搞创作的都喜欢发散,这创意的量就涨上去了。准备期较长这件事情也是吉田健一先生告诉我的,我估计那段时间内他们做了非常多的素材。所以那部作品的密度会如此之浓厚。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宫地监督各种喷业界战斗力好高,所以他之前用笔名都做过哪些动画的分镜?谁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ywll 发表于 2016-6-1 11:53
宫地监督各种喷业界战斗力好高,所以他之前用笔名都做过哪些动画的分镜?谁知道? ...

最新鲜的是甲铁城第4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忘念粉参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hez 于 2016-6-1 15:02 编辑
我个人的追求更多是在内容方面,现在很多作品在内容上没法让我喜欢。倒不是说我讨厌美少女题材或是萌片题材,只是说现在的故事内容模板化,角色形骸化。感觉都是编排好的,作品中没有表现出角色的“心”。这种作品一多,我看着觉得好累。

其实在工业化的现代动画行业这种片子永远都是占主导地位的吧,话说宫地原创片有啥新消息么?之前那部剧场版我觉得一般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动画里是怎样画出这是一张油纸而不是普通纸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棒 果然宫崎骏大师手下干活要被气场压倒啊  23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号才发了两贴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ywll 发表于 2016-6-1 11:53
宫地监督各种喷业界战斗力好高,所以他之前用笔名都做过哪些动画的分镜?谁知道? ...

很多啊。
电磁炮、世纪末超自然学院、进巨等等用了矢島サコ美这个笔名,还有宮地☆昌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6-1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真就像上一贴讨论押井守的一样,你可以试试去日亚搜监督的名字,各种你熟悉的不熟悉的评论集随笔集小说集完全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想看什么可以自己去买,没必要依赖国内这些二道贩子
而且可以很负责的说即使全看完你也接近不了这些名导多少距离,毕竟你又不是他们的入室弟子什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宫地其实可以说的简单点,光头是按照真人作品的标准来制作动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我纠结着纠结着,忽然转念一想,我最初进入动画行业时的理由是“我相信影像的可能性”,那时候叫一个壮志凌云。然而这么多年下来这壮志根本没什么用处,我志向再怎么高,画出来的分镜还不是被20万日元一集买断?我的壮志早就已经撞得头破血流了好不好,这样的我现在跑来纠结什么分镜不合胃口,这岂不是毫无意义?与其纠结,不如不负责就好了嘛!于是我果断换成了笔名,结果这笔名一换,分镜马上就刷刷刷地画出来了,也成功赶上了交期。大家都很开心,粉丝也很开心,万事OK,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这段听起来为什么有种自暴自弃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只想做精品大作的大佬发现自己也不得不应付一些庸作烂作的活儿,久而久之开始大发牢骚表示业界药丸。
然而牢骚终究只是牢骚,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itama 于 2016-6-6 10:21 编辑

小说写作和新的挑战

Anitama地址:http://m.anitama.cn/#page=article;aid=7f0b8c66183b1aae

——接下来想请您谈谈您作为小说家的工作。《亡念之扎姆德》的小说版就是由您亲自执笔的,不过小说出版在2011年,离动画播出似乎有些久了?

宫地 是的,小说最近会出电子版,请大家多关照(笑)。

——采访君个人很早前就买了纸书,本来是因为动画有看不懂的地方才买的,然而看了愈加不懂了(笑)。

宫地 这很遗憾,毕竟是用日文写的(笑)。当时我们收到offer,问《亡念》要不要出小说版。一般而言,动画的小说化基本都是找脚本家写一个,出了完事。但毕竟这部作品是我的心血之作,我不想很随便地托付给他人,于是主动请缨自己来写。这一提笔就写了两年,感觉《亡念》的热潮都已经过去了(笑)。但这是我对于作品的负责方式,毕竟我太爱这部作品。尽管我拿到的稿费根本就不够写两年(笑),最后我真就是依靠对于这部作品的爱和不愿妥协的意志把小说给写了下来。

而关于之后的小说写作,在制作原创动画中,企划刚起步大家还在出点子的时候,我有时候就会觉得某些作品比起动画来可能更适合小说。本来我虽然也喜欢动画,但是我也喜欢写文章。我希望自己的作品留存于世的想法直接支撑了我的写作冲动。所以我想我今后也会继续写小说。

——非常感谢。所以您去年也写了原创小说《再见阿里阿德涅》,采访君读后感觉您很适合写轻小说,因为您写的对话场面非常易读,很容易在读者脑中形成画面。另外本作是以一位中年失意的动画人为主角,失礼地问一句,主人公是否有您自身所投影的部分?

宫地 我没读过轻小说所以不知道算不算(笑)。主人公是个很了不起的人,比现实中的我强很多,但是我确实有使用私小说式的切入点,使得读者能把主人公和我重合起来。这是因为我实质上希望这部作品能够成为我作为小说家正式出道的“名片”,要让主人公和我挂钩起来。所以我在提笔前就已经决定要把主人公写成动画人。说句不恰当的,我这样的人如果直接写一部小说,肯定是没人会来看的,所以我打算强调动画人的身份,借一下《白箱》的光(笑)。

然后你提到作品的易读性,这是因为我希望读者能一口气读到最后,不要途中放弃,所以采取了较为明快的写法。毕竟很多读者拿起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作者是动画监督,他们可能存着一种通过小说来了解动画业界的意图。这样的读者如果文字艰涩的话可能坚持不下去。而关于本书的动画题材,我之前也提过我个人很尊敬动画师这个职业,不仅尊敬,而且又爱又恨。那些完全不准时交原画的动画师让我气到炸,反过来说像之前的二木真希子女士和安藤雅司先生这样的动画师长时间伏案工作的身影又让我常常被打动。所以说《阿里阿德涅》中也包含了我对于动画人的尊敬和声援。

——非常感谢。《阿里阿德涅》中的男女关系同样也有《亡念》的影子。

宫地 作者是我嘛,这肯定会有。我喜欢的女性像是自立的女性,我自己也很遗憾我喜欢女性形象中没有萝莉控要素(笑)。这些自立的女性,她们不会因为现在社会上有一股过度的女权风气,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女性,我心中的某个部分也希望受到这类女性的挑衅。所以我听到读者评价我笔下的女性都很强很帅的时候,我还是很高兴的。

——说来《阿里阿德涅》中的坚强女性,阿里阿德涅和主人公的老婆,您个人更喜欢哪种?

宫地 现实点的话肯定是喜欢老婆(笑)。阿里阿德涅等于是女性这一概念的化身,性格和猫一样。但是实际上这种性格的女性还真有不少。

——光是从作品里看感觉很帅,然而存在于现实的话感觉会有点怕。

宫地 基本已经是碧池了嘛(笑)。但是这些人在某些角度有着极强的魅力,她们的器量是男性难以包容的,所以我觉得很有意思。

——非常感谢。说来之前有一个《亡念》的问题忘了问。19集中秋幸和春再会的场面令人印象十分深刻,那里的演出您是怎么考虑的?

宫地 我想想,如果你是问那个意象的源泉的话,无论是我,还是动画监制的奥村正志先生,我们幼年期都非常率真地喜欢《天空之城》这样的作品,这部作品也是让我走向动画业界的契机之一。而我和奥村先生都呆过吉卜力,所以很想在自己制作的现代动画中重现当时的内容,包括空中接人的戏码。所以那类演出的开始契机或许就在此。

——非常感谢。我们进入最后的话题。您接下来有没有什么挑战的目标?或者有没有新的动画企划在推进呢?有很多人都在期待您的新作。

宫地 真的假的,我怎么没感觉到那么多期待(笑)。现在有一个由我监督的企划正在制作中,但是我也不确定这个企划能否成功,只能期待好的成果。但我对现在的时代有点想法,我觉得我们这代人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和动画,现在已经转变成了其他的娱乐形式。喜欢电影院,喜欢寄席(落语、漫才等日本传统曲艺的观众席)的我已经是旧时代的人了,当然了,日子还是要努力过下去。

现在的一些所谓的新规矩,比如说电影上映第一周的周末双休日的动员人数是票房的关键;比如说为了让观众去口口相传,制作人员跑去搞见面会、握手会、签名会。我觉得这些已经是变质的宣传手段,已经偏离了作品本身。当然了,我转念一想,如果有人问我,黑泽明监督或者小津安二郎监督搞签名上映会我去不去,我肯定砸锅卖铁也想去,也就释然了。

我觉得我有这样的想法,恐怕是因为我的动画人生始于吉卜力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那之后我遇到各式各样的监督,制作各种各样的动画,但我现在觉得,或许我最开始就不是“属于动画业界的人”。这么一想,我就觉得很多事情都能对得上,都能想得通。因为我对Animejapan,对Comic Market还有对cosplay都没有兴趣,对于这些动画领域的东西没有兴趣,实际上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我就觉得我人在动画行业,我不关注这些是有问题的。所以我后来转变思想,“我最开始就不是动画业界的人”,这么一想,我气一下就顺了。原来如此!我本来就不在动画业界啊!把自己当做是异端后,我的想法发生了哥白尼式的转变。毕竟我本来就是就读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的,我的愿望是表现,是制作自己的作品(而不限于动画)。所以比如你问我,做《亡念》,做《伏》,写《阿里阿德涅》,都是创作。你问我哪个创作更开心?我会回答没有高下之分,都很开心。

所以存有我这样想法的异端儿,在动画业界里其实是病毒一样的存在。过去业界算是勉强接纳了我,但将来就不好说了。用服务精神来做动画肯定开心,但是动画是集团作业,小说是个人作业,方向性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两种创作活动对我而言都很开心,而我觉得最难熬的就是什么也做不了,无法进行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做不了动画的时候我就不强求做动画,我去写小说,因为都是表现的机会。当然了,如果有做动画的机会,我肯定还是优先动画,因为动画是集体的,做起来没有个人写小说方便,机会会更少。所以有机会做动画我就做,没的话我就搞别的,这是我当前的心态。因为我是吉卜力出身,我以前一直有一种很自虐的想法:“我没机会做动画是因为我自己不好”。那时的我觉得我去写小说是出轨,我必须给动画守节,对我而言没有动画以外的选择。于是我没有动画做的时候,我就大量写企划书,反复找动画公司投稿,为的是有机会做动画。然而企划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回来,造成我有一阵子丧失自信,心态非常低落。于是我觉得不能这样下去,就决定不要给动画立牌坊了,如果有写小说的机会我就写。而依靠在小说方面的输出,我可以保持我内心引擎的热度,这热度对于创作者而言是很重要的。结果我心态刚刚转过来,我担任监督的动画企划居然也通过了。我就觉得这真是世事难预料,按下葫芦浮起瓢。

——非常感谢,我们都会很期待您的新作。

宫地 非常感谢。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6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访谈第二篇“与动画师的邂逅”,好像不管怎么点链接都是错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来自中国的合作

Anitama地址:http://m.anitama.cn/article/8d16a2660321049d

——之前谈到您监督的新作,当然现在还没到透露信息的时候。但是现在中国几乎购买了所有TV动画的网络播放权,从我们媒体角度出发,也希望这次采访这样微小的工作能够为您的新作品带来少许的宣传效果。

宫地 我觉得对于粉丝的宣传确实很重要。而让我尤其感觉难得的是,我们动画人都是自由工作者,这样的身份让我们处处受缚。说到底,我们只能通过动画公司来制作作品。如果动画公司对作品有爱,能够重视作品的推广,那我们制作人员之后也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但这种公司毕竟不多,而真正最爱作品的,实际上还是粉丝,而且这种爱是持续性的。如果粉丝一直吼着想看续篇,那么制作方肯定也会做。因为他们看到粉丝的需求,确定能挣钱。而粉丝的爱依靠网络社区的发展,逐渐拥有了发言权,粉丝可以在网上直抒胸臆,把自己的喜欢什么直接给说出来。我觉得在现在这个时代,把“喜欢”给率直地说出来是很重要的。当然也有些扭曲的人们,他们反而会把自己的“喜欢”用“讨厌”来进行表达,这样矛盾的人老实说,很难获得幸福。

而相比过去,海外的粉丝现在拥有很好的环境,不是在网上看盗版,而是看正版引进。这是让我非常高兴的事情,正版的商业价值最终会转化为我们的收入。看盗版的话,我们首先拿不到钱,其次也会减少我们今后的工作机会,那我就很难过了。最近我听说,现在有很多中国公司来日本投资制作动画,我个人觉得完全OK。如果中国的介入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的话,那我肯定希望这些项目能够获得成功。

一直以来,日本动画界对于中国的外包工作带有不同的看法。有些日本人是认同中国的水平的,比如我知道的动检就能记住中国高手的名字,他们甚至会指名道姓直接指定中国某个动画人来发包。当然了,也有很多人带着有色眼镜,觉得中国就是做粗活累活,东西往中国无脑一扔,大概齐做出来了,回收回日本再让作监修,这样的人也有。只能说哪怕是日本的从业者,水平同样也有高低之分,从这一点上说并没有国家间的区别。我个人觉得合作机会增加一定是好事,我也希望能遇到更多的有才能的中国人。

——非常感谢,我们主要的问题基本问完了,接下来是几个补充的问题。现在在日本,吉卜力式的动画开始式微。关于这点想请教您一下,对于在社会上被称为“后吉卜力”监督的细田守监督和新海诚监督等作家,不知您是怎样的看法?当然您和他们是站在对手的立场上,或许不太好开口。

宫地 “后XXX”这种说法老实说我觉得毫无意义。细田监督的作品我当然很喜欢,也拥有足够的敬意。从同业者的角度来说,我没有什么可以提的意见,毕竟对于一位商业成绩斐然的监督,不管我说什么,听起来都只会是嫉妒而已。但从我非常个人的感觉来说,细田监督作品的那些酷帅有型的地方,我有时候会觉得有点“冷”。而新海监督的作品我除了《星之声》之外都没有看过所以也没有谈论的资格。不过下一部作品是安藤雅司先生担纲作画监督,我觉得我必须得看了。而我一直以来尊敬的监督则是原惠一监督和渡边步监督。

——会不会说细田监督实际上有点接近高畑监督,那种不会太投入感情的感觉。

宫地 我完全不这么觉得。而且吧,动画创作者就那么几个人,你非要逼着我说谁像谁,谁是谁的后继者。这种思想我觉得是一种逆创作之自由而动的,狭隘的思考方式。

——您之前提到宫崎监督作品的特点在于其温暖之处,现在是否还有拥有这方面特点的动画作家呢?

宫地 我觉得现在很难找到这一点人。当然,并不是说我出于竞争思想,就不希望看到宫崎监督的特点被别人继承,我也不是说我自己想站到这个位置。但我总觉得,有些东西是只有宫崎骏的动画作品才能表现的。而我至今的工作,包括在Bones的作品,更多的是偏向青年动画,之后我也会更多做这样的作品。现在我有一种吉卜力已经不复存在的意识,我已经没有可以回去的故乡了。那么没有故乡该怎么办?那我只能自己去寻找我希望去表现,去制作的东西。

——原来如此。说来之前漏了问一个问题,您在创作上的灵感主要从何而来呢?

宫地 书本、落语、音乐、电影,而动画我有意不看。当然了,毕竟我经常出入动画制作现场,总能瞟到别人做的东西,大概可以看出现在的动画都流行些什么。但我会有意避免受到动画的影响,那样的影响太过直接了。

——听说您也关注中国电影,不知您喜欢哪些作品?

宫地 最近的中国电影我比较喜欢贾樟柯导演,另外也很喜欢王兵的纪录片,比如《疯爱》(笑)。王兵导演的纪录片我基本都看了,包括那部长达六个小时的《铁西区》。另外我喜欢的还有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有陈凯歌导演和田壮壮导演这几位我也很喜欢。而美国电影的话,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和大卫·芬奇是我心目中的两大名导。

而说到日本动画,我最近一次在电影院看的还是《魔法少女小圆》剧场版,非常好看。此外的话就是《百日红》。我个人非常关注原惠一监督,他是能让我感受到“压倒性”的动画监督。他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对于服务观众精神的极度缺乏。他不仅仅不服务观众,而且他对自己的这一特点毫不掩饰。就好像举办个很正式的宴会,结果他穿着T恤牛仔裤就来了。这是一种内心的强大,就好像一个朴素的原住民。而这份内心强大在他的创作中就转化为一股力量。原监督是个没有犹豫的人,相比之下比如说我,我做片时会觉得,至少得给观众点服务让他们爽一下吧。你看现在的动画流行镜头切得很细很激烈,这就会对我产生影响,我会怕跟不上潮流,于是就觉得得学着点儿。但是原监督他不会怕,他根本不在乎这些。他对于自己原则的始终贯彻,是我十分佩服的地方。和《伏》一样同是描写江户时代的作品,《百日红》我不好评价,但是我非常喜欢《河童之夏》。

——非常感谢。说来《宇宙丹迪》中,您应该和一些个人风格非常强烈的动画师进行了合作。不知作为演出家,和这样的动画师合作时有没有什么诀窍?

宫地 我做《亡念》的时候,如果发现画面不合意,我会强烈地要求修改。但是《宇宙丹迪》的时候,我的大原则不一样,我画分镜时会大一点宽松一点,更有弹性,留下一部分自由空间,让动画师能够发挥自己的个性。画这种分镜有一个难点,那就是不能太爱这部作品,因为我对于《丹迪》没有那么强的爱情,所以才能做到这一步。我并没有打算在《丹迪》里刻画和平、勇气和爱,我在我担纲的那一集里就打算弄点小搞笑小温馨的段子,就好像落语中的“小噺”的感觉。因为我在《丹迪》中的责任不是整体的,我只要做到我自己这一集能够承前启后即可,在这个前提下,加上我对作品的爱不是那么深,所以我才会给别人留下发挥的空间。

《亡念》的时候我对作品的爱情太过极端,我一定要把整部作品的所有权捏在手里。而这和《丹迪》的区别正是集团作业的有趣之处。就说有爱的东西怎么可能交给别人(笑)?自己的老婆能交给别人吗?所以因为我对于《丹迪》的爱情有限,我的目标充其量也就是搞好我自己这一话,顶多给自己设一个“要赢过汤浅桑”(笑)的小目标。大体上我还是以一种轻松快乐的心态去面对的。

——非常感谢。那最后请您对中国粉丝说几句吧。

宫地 你老爱说中国粉丝中国粉丝,中国真的有我的粉丝吗(笑)。当然今后如果有更多和中国人一起工作的机会的话,我会希望中国元素能给日本动画带来更多积极的变化。因为我觉得,仅靠像我这样的日本人所成立的日本动画,差不多要走到尽头了。所以我不会觉得中国人或者其他外国人的介入,会砸了日本动画的场子。现在这个场子根本不用外人来砸,已经够烂了好不好。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日本动画业界处于很明显的过渡期,所以我个人也很期待和中国的合作。届时如果有机会合作的话,还请多多关照。最后讲一句,这次谈到的吉卜力和富野作品的话题,全都是我的主观意见而已。

——非常感谢您接受Anitama的采访!您告诉了我们太多宝贵的内容。

宫地 非常感谢。

(完)

------------


花絮

采访结束后咖啡厅里的聊天。

宫地 现在是三月底了,在中国哪部4月新番比较受瞩目啊?

采访君 最受期待的应该是《甲铁城》,不过采访君觉得…

宫地 哦,第四话是我做的。另外你背后那桌坐着的是WIT的制片人。

采访君 ……(还好没说坏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8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宫地还真是能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8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权限是业内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8 2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reisaki于2016-06-01 16:58发表的  :
官方号?

@reisaki
官方的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6-8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9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宫地真是个健谈的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9 11: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0楼reisaki于2016-06-08 23:34发表的  :
引用:统一合作关系部 发表于 2016-6-8 22:07@reisaki官方的除了 AB 站和视频......

@reisaki
这不是很好吗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9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宫地受宫崎骏影响蛮深嘛哈哈,控制欲都很强,吉卜力的一些料还是很有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9 14:59 , Processed in 0.13031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