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exellen

[手提] 為啥現在這麼多人以扁平化來作為ICON的審美標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6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微软的瓷砖真TM漂亮,我还希望是pixel瓷砖呢,大色块点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0-16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针对任何人,我是说95%的用户,都没啥审美可言。只要设计的不是很差,看惯了就会觉得好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22: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akurap 发表于 2015-10-16 20:39
Win7 和 Aero Glass 是巨硬审美的巅峰

win7的aero阉割过,巅峰还是在vista。

—— 来自 HTC M8sd, Android 4.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23: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奥柏伦亲王 发表于 2015-10-16 22:29
我不是针对任何人,我是说95%的用户,都没啥审美可言。只要设计的不是很差,看惯了就会觉得好看了。 ...

是这个道理,大多数人并没有审美能力可言,只要跟着潮流走就可以了。好好享受来自金字塔顶端的恩惠就可以了,包括服饰、音乐、建筑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aero glass怎么说死就死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2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投方块不能再丑一票 明明我很能接受zune那种设计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gofbayrf 发表于 2015-10-16 16:56
有人說扁平化好看嗎....

我觉得还挺好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kimi 于 2015-10-16 23:54 编辑

aero丑的一逼,win8出第一时间我就装上再不回win7了,虽然大色块不好看但也比圆角毛玻璃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windows和mac前二十年从平到圆那么久时间,觉得那样很有个性?
当年系统美化很火的时候,很多主题和图标是扁平的啊还不是对圆角对3D审美疲劳

多年前接触linux桌面的时候,第一眼看kde就觉得很丑,还是xfce顺眼
再看现在大趋势能全面反璞归真我还是非常欣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0-17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0-17 0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0-17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0-17 0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拟物化才丑呢,抽象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0-17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扁平,但是windows的metro风界面不太喜欢。

最喜欢的还是股沟家的 扁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合一下18和63楼。
1、设计成本低,易于实现圆滑的动态和形变特效,易于衍生变体
2、在信息爆炸、大部分人熟悉符号意义的前提下,减少视觉元素/信息量,强调虚拟接口功能或符号意义本身
3、适合平面电子触屏环境的视觉和操作逻辑

针对楼主说的缺点:
1、Flat≠Minimal,设计成本低,不代表设计难度低,正因为是Flat,才更要把握好元素的主次和层次
2、同上
3、同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软粉的审美和其他人有很大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0-17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hdbrand.com/blog/archives/764配图我懒得贴了
和菜头:为什么扁平化设计更好
朋友Leaf看完苹果开发者大会之后,在朋友圈抱怨扁平化设计,我跟贴告诉他说:扁平化设计很好,但是好在哪里我写不下,得另写一篇长文来论述。现在,就是这篇文章:

其实以顽固而论,我可能会拔得头筹。抱怨ios扁平化设计的家伙们,起码把系统升级到了ios7以上才会那么说。而我因为喜欢拟物化设计的缘故,迄今为止一直没有升级我的主用手机,且让它呆在ios6。你看,捍卫自己的审美就得用行动而非言辞。

从苹果推出扁平化设计之始,我就非常讨厌这种变化。经过了接近一年时间的坚决讨厌,我突然醒悟,并开始接受这种新的设计风格。

首先,从纯功利的角度去看,拟物化设计是没有未来的。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去一下大屏幕:

上图是ios拟物化设计时代的骄傲,备忘录App的图标。放大之后,我们可以在这个图标的顶部发现撕纸的残痕,就像是真有一摞黄色便签纸在那里一样。更不用说黄色纸面上刻意描绘出来的粗糙不平的感觉,让人相信它有纸的质感。

拟物化设计的出发点是:模拟真实的事物。标准是逼真与否。这天然就是一条很窄的路,所有APP开发公司的设计师经过几年的时间,都可以画出极为逼真的图标和页面。到了这种时刻,美术设计师们很快就会走进穷途末路。比如说同样是设计一个指南针的图标,你的选择是放置一个逼真的勺子以模拟司南,我选择放置一个逼真的两色指针以模拟指南针。那又如何呢?我们去比较勺子和针谁更逼真吗?

其次,拟物化的设计在审美上来说太过于简单。而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和感受,并不都是简单审美。以下,是两张图,它们都是关于房子的图片,但是表现方式天差地别:

第一张图片拿出来,许多人都会喜欢。因为在表达户型结构,房间与房间相对关系方面,这张3D图片要占优。但是,代价是由于透视关系,房间的大小可能在图片中发生了扭曲。所以,买房的时候,大家可能更喜欢第二张图。里面没有一个沙发,一台电视,人们也清楚这是个房子,而且更精准地知道房子的结构和每一间的大小。

第二张图是一种抽象的表达,而且看图的人需要经过某种训练,在大脑中建立起基于二维图片对应的三维建筑。和第一张图相比,它的构图更加简单,但是所包含的信息量远远大于第一张图。最重要的是,它的一片空白,对于不同的观察者而言,可以用想象力塞进无数种布置的方案,可以承载无数种第一张图,而且每一张彼此都完全不同。而第一张图就是一张图,一种可能性而已。

扁平化的设计风格,远比拟物化的设计风格更加抽象,可以蕴藏的涵义更加丰富。而对用户提出的要求也就更高,超越了像不像的范畴,提升到了用颜色、形状、色块进行理解的水准。

最后,无论是上面的备忘录图标,还是伪3D房型图,都让人很喜欢。没有办法,这是人的天性。拟真的东西总是让人觉得更可亲一些,从婴儿时代起,我们是通过各种实物来认识这个世界的,并且在这种实物的影像基础上建立自己和世界的联系。

当智能手机出现之后,所有的人一夜之间回到了婴儿时代。面对这样全新的一个东西,如何建立起个人和手机操作系统之间的联系?这个阶段一定是拟物化设计的天下,录音机就画个麦克风,备忘录就画个笔记本,而且要画得很像,这样会驱逐用户内心对未知的恐惧,让他们勇敢去点,果断把黄色的便签纸图标和家里的备忘录联系去来,赋予相同的涵义。

但是,现在我们都已经过了那个年代。我就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你现在从手机上找APP,凭借的是什么?靠你记得每个图标上具体的那个小喇叭、小针、小头像?还是靠你记得大概在什么位置上有一块什么颜色,点开那个色块就是你要东西?

起码我现在就是这样的,绿色的东西意味着电话、信息或者微信。区别是信息的图标上只有一个白色的气泡头,微信的图标上有两个,意思是聊天。电话的图标上是一个有线电话的侧面图—说到这里,这当真是一个非常棒的例子。10年后的小朋友,大概根本不知道电话座机是一种什么玩意儿,但是,他们一样能理解这个图标的涵义,一个有两个头的东西,一头用来听,一头用来说。即便他们没有见过任何一台座机,他们还是可以从这个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抽象的图片中找出内在涵义。

那么,对于拟物化设计的人来说,是否应该把这个图标改为一个真实的摇柄手机和拨号盘的模样?或者在这个图标上画一个很逼真的手机?那么,在手机上有一个手机图标的应用,届时将如何理解按下它之后会发生的事情呢?

这就是我想要说的事情:拟物化设计在审美上是非常初级的一种形态,扁平化设计的出现是一种必然,因为人们需要复杂审美,需要在像不像之上建立和事物建立一种更抽象更本质的联系。虽然说今天的扁平化设计还不尽如人意,但是它的路数是对的。我们不可能在手机的方寸天地里模拟世界上的每一种事物,而我们在手机中创造的新应用在原本的世界里甚至找不到对应的原型。扁平化设计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用新的设计元素和方案去表达更为丰富的内涵。

是的,我到今天也依然喜欢拟物化设计。这也是让人感觉最痛苦的地方:你喜欢的事物未必是对的,而对的事物你又不喜欢,但你却不得不去承认它是对的,并且努力试着了解和接受。

唯一值得高兴的是,如果经历了这种痛苦,终于以开放的心态看回去,你对世界的理解可能会变得更加深入,也能更加心平气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非要分扁平还是拟物,material design是拟物的……

微软这套做渣了的地方还是和楼上说的一样,执行有问题,缺乏实质的开放和宏观的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0-17 08: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0-17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1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夜思 于 2015-10-17 10:25 编辑

网站扁平化设计在时间上比手机图标提前,也可反映这种设计上的趋势。在10年苹果手机正是3d化图标的风靡时期,国外的网站却开始涌现以简单多色块为主的扁平化风格了。但那时国内网站还是以密集的信息呈现化为主。

3d图标固然形象,但大量劣质图标影响整体版面的清新,现在回过头去观察ios6以前的界面,整体构图就感觉较为凌乱,就像木板上形状花纹颜色均不同的铆钉聚在一起。扁平化色块则更大气简洁,这也是wp刚出来时乍一看带给人的惊艳感(微软作死暂且不提

另外扁平化的一个优势是色系简单,配合易识别。拟物化势必要求色彩的丰富,这就存在一个快去识别的问题。从以前人们就喜欢给手机换主题,其中一种原因是渴望寻求风格上的统一。修改主题最容易做到统一的当然要想到色系一致。所以原本拟物化多彩化的3d图标又被调回简单色调,似乎有种被打回原形的感觉,这种图标还不如采用扁平化更美,不是么?其实锤子也没有否定扁平化啦,不是有一个功能是把同一色系的图标归类么。

以上都是胡诌,反正我爱扁平化

—— 来自 HUAWEI PLK-UL00, Android 5.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material design看着清爽又舒服有什么不好的,至于ios的那套图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12: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块怎么都好过圆角矩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12: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分的情况下拟物ui太过消耗资源了吧

—— 来自 OnePlus A0001, Android 5.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thez 发表于 2015-10-17 08:03
http://www.hdbrand.com/blog/archives/764配图我懒得贴了
和菜头:为什么扁平化设计更好
朋友Leaf看完苹果 ...

把话题上升到这个高度我觉得就是一本正经的说瞎话了

还捍卫自己的审美。。怎么画还不是永远被设计者的好憎所左右的  之后还要面临性能跟成本等诸多问题的筛选

而不是什么世界的认知跟丰富的内涵   一个破图标被打回来7个8个版本了谁还有心思给你内涵  内涵你个奶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体验永远是被一些领跑企业给带出来的   就好像15年前你不会跑到屏幕的左上角去找一个返回按钮

大多数情况下开发者不会去有意的跟这种流行化并且一致的体验对着干

唯一值得高兴的是,如果经历了这种痛苦,终于以开放的心态看回去,你对世界的理解可能会变得更加深入,也能更加心平气和。


从用户的角度去总结变化产生的原因永远都是在搞笑   这最后一句我都觉得是在反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0-17 14: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15: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潮流是轮回的,never chang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一开始因为机能问题和用户偏Geek的关系UI元素很少很扁平;后来机能上去了用户群体也更广泛就开始向拟物方向走,辅助过渡;等用户基本熟悉各符号的意义,在触屏操作和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又轮回为极间扁平;等AR和VR成熟,仿真的界面会更容易适应;等大家习惯后,简化界面提高操作效率又会成为主流……就这么一直河东河西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26 04:13 , Processed in 0.121354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