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47|回复: 23

[分享] 美国ANN动画新闻网采访JOJO动画TV版监督津田尚克全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7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愚 于 2015-7-17 14:18 编辑


今年7月4日,美国ANN动画新闻网在洛杉矶动漫展Anime Expo上采访JOJO动画TV版监督津田尚克的记录。

原文地址:http://www.animenewsnetwork.com/ ... okatsu-tsuda/.90413

(由于采访原文已经是英语,可能会有不少用语在二次翻译中发生偏离,也可能会有一些理解或翻译上的错误。这里尽量以英文版为准进行翻译。)
也没啥特别内容,主要就是坐实staff玩梗和一些有意思的小细节,随便翻翻,看看就好



ANN:说起来,这次的JOJO动画您是“监督”,而铃木健一先生则是“系列监督”,二位的职责有什么不同吗?

津田:嗯,并不是双监督的模式,理解为一个是执行监督,而另一个是实际的监督,这样会比较好吧。


ANN:那么是否可以说,铃木先生还是侧重于制片出品方面,而您则更侧重创意的方面?

津田:我们都会负责创意方面的问题,但一切最终拍板的还是我。


ANN:决定由您来负责JOJO的TV动画时,是什么样的场景?您当时的反应又是怎样呢?

津田:这要从我就职的David Production公司说起了。此前我刚刚担任了《妖狐×僕SS》的监督,有一天我们的副社长梶田浩司先生过来问我:“你喜欢JoJo吗?” 我回答:“喜欢啊!” 于是他说:“好,那JoJo的监督就你来当了。” 然后事就这么成了!很简单吧。

ANN:在看原作的时候,您会不会觉得因为距离原作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所以会有不少语言和捏他/用典需要改编呢?还是说,您觉得这部作品历久弥新,不用做太多改变也就好?

津田:对于现代观众来说,改编最多的其实还是在画面上。仔细观察一下《JoJo奇妙冒险》的原作的话,你会发现漫画的线条十分详细丰富,而我就在自问,当今的观众能够接受这种程度的细节吗?所以制作动画时我们就选择要将线条简化,这是我们相当注重的一项工作。但与此同时,JoJo这部作品在网络上已经成为了一个流行现象,或者说诞生了无数的流行梗,而我们能做到20年前无法做到的一件事,就是参考这些已经流行的梗,看看怎样才能把它们在动画中表现出来。因为JoJo作品的连载的绝大部分都已经结束,这意味着我们有十分难得的机会,可以对整个系列的内容进行回顾。此外还有一个不同就是当今的观众群体更加偏好高速的对话,如果是20年前改编动画作品的话,就会非常不同了。



ANN:原来还有运用JoJo的梗文化这回事,十分有趣。所以,在制作时,您是否在内心会对自己说“嗯,这里一定要把握住神髓才行,要让漫画的读者们能确切地感受到原作的风格”呢?

津田:当然,这也是我们一开始就奉行的。我们希望能制作出一部让爱好者们看了动画之后,可以对照着手中的漫画、感受到自己心中的原作被忠实地动画化了的作品。我们希望能制作出一部可以诞生崭新流行梗的作品,一部可以让大家对JoJo的想法具现化的作品。


ANN:我个人关于这部JoJo动画中十分喜欢的一点是其中的音效与音乐设计,不管是原声音轨还是把效果音在画面上展现出来都感受到了充分的魄力。个人感觉观众们哪怕是仅仅听见声音,也几乎能和看见画面一样地了解故事和剧情。那么我想问的是,您在思考这部作品的音乐与音效的时候,奉行的是什么样的理念呢?

津田:JoJo中经常出现的效果音文字我们称之为“文字音效”,这是从漫画原作中直接还原的。在漫画中,如果你仔细观察每一格画面的话,会发现这些音效字本身就是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在把漫画改编为动画的时候,这些音效字是会被去掉的,但这也就意味着画面的视觉构图会在动画化时发生改编。这里姑且提一下日本当今的网络直播现状,在Niconico这样的站点上,观众们会在直播的同时加上大量的弹幕,这已经成为二次元文化的主流了。从这一点上,我的感悟就是当今的年轻观众,完全不会介意在动画的画面上看见音效字。所以,我们选择将漫画的这些文字音效直接套用到动画中来,尤其是用在那些大受欢迎的名台词和音效场景中,一方面保留了原作的构图,一方面也给了观众们一个机会,比如说他们可以对着屏幕上的音效一起大声喊出名台词。总的来说,就是已经有了“最终效果应该是怎么样”,然后回过头来再去思考怎么把这个效果展现出来吧。其实我觉得这些文字音效甚至都不用去看清或看懂,因为那与其说是文字要素,不如说主要是一个视觉要素。

音乐方面,我非常想要加入电影风格的音乐,而不是综艺节目那样的背景音。在电影中,背景音乐通常都是用来贴合特定的角色、情感或是场景的。在JoJo前两部的动画中,背景音主要都是贴合场景来选择,只是偶尔才会贴合情感。第一部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英国,对大家来说都是没有直观体验的陌生的世界,因此我们试图通过音乐来建立起一种历史感、现场感和时代感。而到了第二部的时候,故事发生在装饰派艺术大行其道的美国,因此我们要建立的氛围就需要更加有流行风和时尚风。因为JoJo第一部和第二部在画面上有很大的改变,所以在音乐上我们也希望观众们可以感受到“啊,画面和音乐都前进了50年呢”这样的感觉。


ANN:像片尾曲《Roundabout》和《Walk Like an Egyptian》这些是怎么选择出来的呢?在将来的作品中是否也会秉承这样的传统呢?

津田:片尾曲的选择完全都是原作作者荒木飞吕彦老师的决定。这些都是荒木老师当年连载各部作品时所在听的音乐,而且荒木老师之所以爱听西方音乐,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听不懂英语,所以歌词对他来说完全没有文字上的意义,是纯粹的听觉体验。我们从荒木老师那里得到了他当初连载时爱听曲目的歌单,而具体的选择标准则取决于……华纳能获得哪一首歌的授权。具体的授权商谈全都是由华纳公司来完成的。所以假如第四部作品也会有动画化的话,我们应该也会走这样相同的流程吧。此外,对日本读者来说,《JoJo奇妙冒险》这部作品长久以来都起着将大家引入西方音乐世界的领路作用,而对美国的观众来说,或许会把JoJo中出现的各种音乐和名字当做是对于已经耳熟能详的音乐人的单纯致敬吧。当然,正是因此,才需要由华纳公司来进行授权许可的协商吧。


ANN:啊,是的,在JoJo动画的官方美国版字幕中,不少名字都发生了改变呢。Vanilla Ice变成了Cool Ice,Oingo和Boingo变成了Zenyatta和Mondatta,诸如此类。当然,JoJo爱好者们从一开始就是知道原名的,看见改名也只会哈哈一笑而已,或许会说“什么情况,是怕被律师找过来吗?” 美国观众会看见被修改过的名字这一点,您怎么看呢?

津田:要我说的话,应该是翻译过程中的某一方觉得还是小心一点为好吧。比如看看Oingo和Boingo的角色,万一同名艺人觉得自己的形象成了这种搞笑角色不是很舒服的话,那果然还是谨慎一点比较好吧。


ANN: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欧因哥与波因哥兄弟的那首歌是怎么来的?真是一个有趣的惊喜啊!


津田:第三部动画《星尘斗士》篇在电视播放时分为两季,当时,华纳公司的音乐制作人大森先生问了我,有没有想要在特定场景使用的音乐。这里要说一个日本动画界的惯例,就是第三话的制作至关重要。一部动画作品,如果第一话做得不好,许多观众就会直接选择不再去追,而在第三话也需要有新展开或是巨大的剧情转折,否则原本追剧的观众就有可能弃番不看,到第四话之后似乎就不会再有这么大的问题了,但对于动画产业而言,这就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不幸现实。欧因哥与波因哥的那一集,从TV放送上来说,正好是《星尘斗士》第二季的第三集,所以从一开始就知道必须让这一集足够精彩才行。波因哥是使用漫画的敌人,所以我们最终决定不如就选择他来作为第一也是唯一的角色歌对象吧。我个人认为观众们会十分喜欢这样的演出,因此就去找了担任制作的大森先生商议,他认可之后,就有了现在的欧因哥与波因哥兄弟这首歌。




ANN:还有荷尔·贺斯与波因哥组合也是呢!说起来,您有最喜欢的乔斯达家族成员吗?或是所有角色中最喜欢谁呢?不限定在已经动画化了的前三部里,从全系列中来选!

津田:嗯,因为刚刚完成了《星尘斗士》的制作,所以现在我最有共鸣的是承太郎吧。在第四部里承太郎也依然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在高中读漫画时,我最喜欢的乔斯达成员是……其实究竟算不算乔斯达还不好说呢,我最喜欢的是第五步的主角,乔鲁诺·乔巴拿,其实应该是迪奥的儿子吧,但他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乔斯达家族的精神呢。


ANN:您之前提到漫画原作的画风在动画化时遇到过一些困难,那么要将原作华丽的色彩设计动画化出来,又要保证色调不能过于夸张炫目,您有什么想法呢?

津田:动画与漫画的一大不同是用色一旦确定之后,通常就不能改了,而JoJo原作漫画中很多东西都是没有固定颜色的。我们在设计动画的用色时,已经做好了会有许多爱好者反对某些颜色的心理准备,毕竟我自己也是一名JoJo爱好者,哪些地方会遭致反对我自己也非常可以理解。所以我们最终决定使用特殊场景特殊上色的做法,让已经固定的用色在特殊场景中仍然可以发生变化。因为原作在很多东西上都没有固定的颜色,所以才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做出这样的设计吧,对于爱好者们来说,这样的做法应该也是可以接受的。


ANN:那么,最后一个问题:JoJo中有数不清的爽快场景,对声优们来说能够配音这些场景应该也是十分开心的事情。对您来说,但就配音这一点来说,最帅最强的场面是哪一刻呢?

津田:确实数不胜数啊,但如果一定要我来选的话,应该是《星尘斗士》最后一集,承太郎与迪奥正面对决的场景吧,“噢啦噢啦”与“没用没用”之战。


ANN:说到这个,虽然知道剧情也知道具体的台词,但迪奥喊出“ROAD ROLLER”时,却还是让我吃了一惊呢。

津田:那真是太好了,我很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7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日本动画还真的有第三集见分晓这么一说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7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荒木老师之所以爱听西方音乐,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听不懂英语,所以歌词对他来说完全没有文字上的意义,是纯粹的听觉体验。

原来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7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7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大翻译=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7 17: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hez 发表于 2015-7-17 15:05
而且荒木老师之所以爱听西方音乐,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听不懂英语,所以歌词对他来说完全没有文字上的意义,是 ...

算是解答了一个我一直比较好奇的问题ww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7 17: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个问题问的不错 不过原来荒木听不懂英文的啊 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7-17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7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荒木听英文歌.....还真是很大众的理由
我听歌也是不喜欢听歌词在说什么就是喜欢那种念咒语一般神秘的感觉.........不过最近听日文基本都能听懂了.....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永远地失去了一种独特的消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7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lxdascc 发表于 2015-7-17 14:37
原来日本动画还真的有第三集见分晓这么一说么?

已经算是业界潜规则了吧?白箱里也说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7 2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ans为fans做的动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7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初中的时候听英文歌也是基本听不懂的,但还是很喜欢听。
而日文歌到现在也都听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7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荒木就这么被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8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对日本读者来说,《JoJo奇妙冒险》这部作品长久以来都起着将大家引入西方音乐世界的领路作用,而对美国的观众来说,或许会把JoJo中出现的各种音乐和名字当做是对于已经耳熟能详的音乐人的单纯致敬吧。当然,正是因此,才需要由华纳公司来进行授权许可的协商吧。

这是希望华纳能开个大吗,从第四部开始音乐和流行时尚元素将是非常有分量的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8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  荒木不懂英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8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嘛……要是荒木懂英文就不会有“‘stand by me’ 所以命名为stand”这种奇妙的思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8 06: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发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8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荒木老师之所以爱听西方音乐,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听不懂英语,所以歌词对他来说完全没有文字上的意义,是纯粹的听觉体验。
这句话真的解答了很多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8 07: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荒木老师之所以爱听西方音乐,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听不懂英语,所以歌词对他来说完全没有文字上的意义,是纯粹的听觉体验。 哈哈,看来很多人都一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8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听说过在创作途中听音乐来刺激创作思路这种做法。不过荒木老师你在生活上怎么看都不太像日本人啊,啊,我失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8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7-18 20: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0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荒木老师之所以爱听西方音乐,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听不懂英语,所以歌词对他来说完全没有文字上的意义,是纯粹的听觉体验。

很棒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17 20:55 , Processed in 0.10488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