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05|回复: 25

[推荐] 目前我看过国内个人动画短片里最屌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5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iqiyi.com/v_19rrn1w3h4.html

程腾的《天外有天》,终于公开了

==============

简单介绍一下程腾

大三那年的联合作业他和基友李夏做了《红领巾侠》那个片子;大四毕业设计是和媳妇一起做的《纪念日快乐》,负责全片原画

再之后参与的作品是《淮南子传奇》样片和《飞越五千年》OP,这几个样片刚出来时我记得漫区都有讨论过,只是后来正片没有那么惊艳反响就淡下去了

这次他跑到美国留学以后的第一个作品,简直屌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0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宗师的赶脚~

----发送自 samsung SM-T700,Android 4.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00: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几分钟的短片,没太大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1-25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只是这样的打戏设计让人好难看得清动作  爽度不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lentrody 发表于 2014-11-25 00:53
这是上限,长度已经不算什么了

中国向来不缺能做美术片的……

关键是你得能产业化啊……出一个大师不难,大师能不能让一般劳动者也做到接近他的水平才是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临界点 发表于 2014-11-25 00:56
不错  只是这样的打戏设计让人好难看得清动作  爽度不够

我感觉恰恰相反,他的打戏设计动作幅度夸张,节奏平稳偏慢,打起来跟唱戏似的,动作都看得太清楚了,缺乏力度,没有打击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mazhen8u8 发表于 2014-11-25 01:13
我感觉恰恰相反,他的打戏设计动作幅度夸张,节奏平稳偏慢,打起来跟唱戏似的,动作都看得太清楚了,缺乏 ...

只有部分慢镜头看得清  不少镜头根本看不懂在打什么 特别是那只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mazhen8u8 发表于 2014-11-25 01:13
我感觉恰恰相反,他的打戏设计动作幅度夸张,节奏平稳偏慢,打起来跟唱戏似的,动作都看得太清楚了,缺乏 ...

只有部分慢镜头看得清  不少镜头根本看不懂在打什么 特别是那只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0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没黑到点子上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是好看,但是还是那句话,学院气息太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镜作画这些技巧上的东西提升了,但剧本上的创意少了,没有前两作那种来自意料之外的感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1-25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mazhen8u8 发表于 2014-11-25 01:11
中国向来不缺能做美术片的……

关键是你得能产业化啊……出一个大师不难,大师能不能让一般劳动者也做到 ...

大师是大师,产业是产业,现在手绘大势已去,但是不代表大师的手法是不值得尊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大闹天宫的感觉
包括《师傅姜子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bht 于 2014-11-25 13:19 编辑
shihomasturi 发表于 2014-11-25 12:32
大师是大师,产业是产业,现在手绘大势已去,但是不代表大师的手法是不值得尊敬的。 ...

求别误导行吗?哪个角度看出手绘大势已去的。
就日本那种连画直线都不用尺的执念,3dcg怎么可能替代得了。
其实像板野、金田去玩3D我是双手支持的,因为我对手绘就是那么有信心。

日本现在的情况是产量增长远远大于人才的增长,做3d动画不得已的事。
美国的3D动画都是要经过手绘阶段的,layout画一遍再根据做3d,所以看起来那么像手绘,模式可能和板野在乐园追放里很像。(乐园追放的马戏完全就是板野的轨道)

反正我不拦着你们胡说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ihomasturi 于 2014-11-25 14:54 编辑
nbht 发表于 2014-11-25 13:15
求别误导行吗?哪个角度看出手绘大势已去的。
就日本那种连画直线都不用尺的执念,3dcg怎么可能替 ...

说了半天你的论点就是手绘师的执念深,所以不会被3D替代?

当年柯达做胶卷的执念也很深,他就不会被数码替代了吗?
诺基亚做手机的认真程度同样令人敬佩,跟不上智能化的大潮,他就不会被被淘汰了吗?
反过来说,3D工作者也不乏为一个小的效果调试几个星期的例子,他们的执念就不深了吗?
你才是在说什么胡话。

而且,从你的话里也看得出你是承认3D是迫于产量的不得已选择,产能优势难道不是产业化的巨大优点吗?你认为为什么现在日本手绘的人才增长跟不上产能需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手绘师的工资不合理,导致人才的断层吗,这难道不是作为一个产业的巨大问题?3D新人平均工资比手绘新人高难道是我吹出来的?

再者,我也不是说手绘作为一个产业处于劣势,以后大家就都不用手绘了。这就跟现在我们一般在电脑上处理文档,人还是要会用笔写字一样。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当然可以手绘,我打草稿的时候也喜欢用手在纸上随便写,最后再整合到电子文档里。要做出手绘风格的3D,借助了手绘进行风格上的辅助,但是最后它还是一部3D动画,不是手绘动画。就跟现在大家用3D layout来辅助手绘作画,但是我还是会认为成品是手绘动画,不是3D动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你乌七八糟说了些什么东西,但是你码了那么多字,我也不好意思不理你。

不用尺是因为用尺画出来的线太死太硬,尤其在画萝卜的时候特别不好看。

人才跟不上需求不单是因为工资不合理,很大程度是从业人员热情太高自找的。
动画这个行业比较奇葩,很多从业人员是很喜欢画画的,他们为了让自己笔下的人物多动起来宁愿赚少点,有时为自己的喜欢的作品低价接活。
打个比方一个东西市场均价是1000,你一个想做好人500卖,结果所有人都来找你买了,其他人吃不上饭了只好也跟着你降价,于是均价越降越低。问题是动画业界这样的人不少,所以单卡均价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不过也只有那些有热情的人才能担任更重要的职位。(当然我的意思不是做动画的都是志愿者,只是其中一部分“好人”的存在彻底破坏了正常价格。)

手绘动画和3D动画的关系就像相声和小品、足球和篮球,说白了就是两门平行艺术,并不是替代关系。

我的观点就这些,有时真不清楚你们的信心是从哪里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1-25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1-25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3D的作用是代替人去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手工作业,例如补帧,上色.
画起来比较费劲的爆炸,光影之类的,也能通过3D来减轻人的工作负担.
各种镜头有3D的辅助,做起来也更省时省力,尤其是长镜头.
关键帧,layout,原画这些是3D取代不了的,也许会用PS,sai什么的软件来替代纸笔.
说白了这些软件都是工具而以,只是为了提升效率,确定作品质量的东西还是离不开人这个核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神十三煞 发表于 2014-11-25 12:42
还是大闹天宫的感觉
包括《师傅姜子牙》

师傅姜子牙 完全不像大闹天宫啊  只是画风有点影子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lentrody 发表于 2014-11-25 15:23
因为这种执念替代不了才是执念,胶卷被替代相当于赛璐璐被替代,但手动对焦和手绘是替代不了的。

你当we ...

我前面已经说了,手绘是作为产业被替代。你当然可以继续在自己家里手绘,也不妨碍一些大师把他当做艺术去登峰造极,但是作为一个产业我认为它会逐渐被新的技术所取代。手绘动画是一个产业,而“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只是两种不同的对焦手段,这样直接对比并不合适。

你也谈到了,动画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需要解决动画师生存的问题,但是具体方法是什么?现在日本手绘动画的模式已经很成熟稳定,你以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想改变吗?不是的,很多时候在现有条件下他很难去改变。而3D化就是一个契机,借助这个机会,以前很难改的问题,在新的环境下就有可能变得更好。

你要做出手绘风格的3D动画,当然免不了要参考手绘。我前面也说了,现在很多公司都用3D layout来辅助手绘作画,互相取长补短总没错。回到前面提到的“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的问题上,作为具体技术手段来讲,他们各自都有优缺点,没有绝对的谁会替代谁。“手绘”和“3D”也一样,也许有的人喜欢手绘有的人喜欢3D,这我不反对。但是你作为一个产业来考虑的话,3D具有标准化程度更高,工序更少,建模一次可不断修改并重复利用,只要模型做得好怎么动也不会崩等优点。再加上通过动画人不断的努力去优化它的效果,可以看到《乐园追放》作为3D化手绘风格动画,它的画面已经不止是能让人接受,而且是让人觉得很优秀的。这让我觉得在将来手绘对3D的优势只会越来越少,会更多的在商业制作中被替代掉似乎是一个趋势,而不是我的意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1-2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23 16:06 , Processed in 0.12830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