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之时的黄昏之王
本帖最后由 akdfemcswat 于 2014-2-13 22:57 编辑一个伟大的作家,什么时候才能创作出最伟大的作品呢?这是个很神奇的问题,因为这个命题实在是太大了。毕竟,这个世界上伟大的作家很多,谁能确定谁更伟大?而且这些作家大多数有许多作品,很多人甚至著作等身。如何确定他们什么作品最好,又是一件极为纠结的事情。不过,一个人的壮年到暮年的过程中(如果有),那么做出来的作品往往令人震撼。海明威在40岁到60岁之间有《老人与海》,托尔斯泰有《安娜·卡列宁娜》,雨果有《悲惨世界》,歌德有《浮士德》,莎士比亚有《李尔王》和《麦克白》……从这几位可以称之为最杰出的作家来看,至少他们在四十岁左右到五六十岁这个阶段里,都显示出了近乎于巅峰的创作能力。这种巅峰状态是否是通用的呢?在日本漫画界似乎并不是如此,尽管手冢治虫的《火之鸟》,石森章太郎的《漫画日本经济入门》都是可以作为巅峰之作的佳作。
刚才扯了这么多,其实无非是要说,一个作者在经过了青年的洗练和熏陶之后,自我升华突破限制之后的作品,往往更加的优秀。而到了老年,难免精力不济,以至于许多伟大的作家,到了老年要么哀叹才思枯竭,要么就如同川端康成一样放弃了生命。所以,伟大的作品往往产生于这一个阶段,而这个时候的作家,也正是巅峰的岁月。可是,相对于大多数人,这就已经是黄昏了,尤其是那些英年早逝的和沉湎与命运之中的。于是,一位在这个年纪的漫画家,为了这个年纪的人们谱写了一部漫画,一部代表了黄昏的辉煌本身的作品。当然,也很有可能,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他的,也是他的妻子共通努力地结果。这就是弘兼宪史的《黄昏流星群》。这部专门叙述中老年人故事的作品,一方面是代表了黄昏中划过天际的那些达到人生某个节点的人们,同时也将作者的巅峰的才能发挥了出来。这部作品尚在连载中,但是随着故事的演进,也许是年龄的增长吧,作品的水准确实开始离开了巅峰的水准。令人眼前一亮的分镜和内蕴深刻的构图变少了,那些充满了智慧深刻而隽永的讽刺和隐喻变得浅显而平庸,整体的故事也更加的趋向于过去的构架方式——或者弘兼宪史的或者柴门文的……可是,这并不影响这部作品的杰出——这毕竟是一个一个小故事串联起来的作品。
对于我来说,第七卷才是真正吸引我入神的关键。第七卷的第一个故事(消融的星霜)真的看得我被震撼了,整个故事弥漫着一股欧亨利的味道,清新而令人微笑的故事,出人意料的转折,令人感动的结局,更重要的是——弥漫在作品中的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折射和讽刺……我第一反应是,这个故事和作品应该是弘兼宪史从哪个美国小说家书里扒来的吧?这并不是说我没见过类似题材的,但是从来没有人把这个题材发挥到如此的深度,更加上弘兼宪史难以置信的超人画工,把人物内心的一点一滴都通过画面表现出来,无需多余的语言,完全实现了海明威主张的最精简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含义,真的是画面上多一个动作都多余,少一个动作嫌不足。当然,我本来以为这样高素质的作品不过昙花一现,但是事实上这种素质,至少维持了十余卷!尽管不是每个故事都达到了我刚才提到的这个故事的水准,可是基本上维持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上,每隔几个故事都能够找出让人赞叹不已的故事。譬如说第十三卷的两个故事,京都星宿和六星芒奇谭。一个带有强烈的柴门文风格,对爱情的发掘细致入微,却显得格外真实。一个为了丈夫临终前呼唤其他女人名字的女子,所走过的道路,从中带来的心态的微妙变化,这些都是柴门文女士惯用的手法,可是弘兼宪史比柴门文女士更多的使用了更多更写实的剧本,更细腻的画面,表现了更深刻更细致的内涵。而六星芒奇谈开始是一个很正常的奇谈故事,一个编辑发现了一个食人鬼,然后第二天在超市不期而遇,然后编辑去找著名的灵异小说家讨论该怎么办……如果,然后,又是一个爱情故事的转变,漂亮的将阴郁恐怖的气氛化解于无形,将读者的心绪轻而易举的掌握在手中……这份功力实在是太令人震撼了。
可是,在三十卷左右开始,整体作品的素质就开始渐渐地走了下坡路。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这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一些技法的使用上的区别。在这部作品较早的篇幅中,弘兼宪史在表现人物心情上进行了许多尝试,使用了多种技法,比较明显的是对诗歌的运用,模仿浮世绘的构图方案,极度明显的对眼睛的特殊处理,对画面静态物体的动态表现,对背影的拉长和明显使用……这些细节都不再特别的被注意,反而大量的使用弘兼宪史在岛耕作系列和政治最前线系列中常用的正面镜头,侧向斜视等技法。而故事上,也同样渐渐失去了那种极具爆发力的感觉,完全的叙事,而又因为没有足够的细节配合,没有达到曾经的效果。另一方面,他试图创造的故事的新形式也被局限了,只不过是一些细节的调整,不再是全新的形式……这真的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部作品就是水准普通的作品。
就以弘兼宪史当年就已经获得大奖并且被誉为漫画界的艺术品的《人间交叉点》来比较,即使是三十卷之后的故事,依然比当年有很大的进步。例如同样是主角从命运的顶点坠落故事,人间交叉点里面的手掌之影的故事和画面的感觉,如果和黄昏流星群的社长的星春比较一下就会明显发现不同。矢岛正雄在人间交叉点里设定的剧本,将主人公从顶点跌落后的生活作为核心,世间的残酷被表现的很清晰,但是人性却被残酷替代了,没有表现出任何人性,因为一切都好像一场本身就是为了残酷而残酷的游戏。而社长的星春,则更加的表现了人性,也许不那么的黑暗,也许爱情成分过多,但是人物性格和人性表现的更加清楚,更加的写实,不再显得像为了残酷而残酷的故事,因此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而画面就更加的不用说了,那就重点抓一个画面吧。在面对破产的危机的时候,手掌之影主角坐在阴影里,被右上角来的光源切成两个部分,钱箱被光突出出来——这是一个典型的突出主题的方式,将最重要的部分放在画面的正中突出出来,可是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这个画面表达的内容太直接太简单了,画面语言只是为了说一句话,反而失去了和整个故事相关性,结果还不如小说文字的表达效果。而同样的镜头,社长的星春里,把场景同样设置在夜里,但是主场景并没有太黑暗,明亮的灯光打在整个场景里,场景里的人物形态各异,有的愁眉不展,有的做沉思状,中间一根烟点在画面中央,烟气将画面分割成了两个部分。这里,就表现得更加成熟,这股烟的运用,一方面是将忧愁的气氛渲染了出来,另一方面,更通过将两个关键人物分隔开,为未来的结局进行了一些暗示。这样不但把氛围渲染的极佳,还给未来做出了暗示,将人物性格心理都表现出来,进步真的不是一点半点。这等于是从单纯的学习电影语言,变成了融合绘画语言和电影语言的方法(要知道,绘画是可以利用很多特殊的物品的,远比电影好得多啊)!所以,我觉得,弘兼宪史虽然在作品里依然有一些奇怪的日本传统观念,但是这部作品,真的是好作品!不过,我坚信,这部作品的作者不止是弘兼宪史,而是弘兼宪史和柴门文……请有空一定看看《黄昏流星群》!
我努力了,但楼主你不改格式真看不下去。
说到这么多在漫区推漫的,其实还是发图流和标题党成功率更高吧。 geass00 发表于 2014-2-13 21:58
我努力了,但楼主你不改格式真看不下去。
说到这么多在漫区推漫的,其实还是发图流和标题党成功率更高吧。 ...
额,格式怎么了?不是很标准的方式么?需要更大的行间距?
发图和标题的确成功率更高,但是,就我来说不太擅长发图和选图。标题党不科学吧?
毕竟我推荐的作品,并非什么热门作品,懂的人一起来看看就很开心了捏…… 回车键他没有你想象中那么脆弱 塞尔达公主 发表于 2014-2-13 22:40
回车键他没有你想象中那么脆弱
好吧……我编辑下……囧……我错了…… 字有点多了 最好放张图 早年在电驴下过 确实不错 图比字重要,切记! 两弹元勋黄仁勋 发表于 2014-2-13 23:03
图比字重要,切记!
图……这个东西……发起来好麻烦啊…… 我觉得是既然大段文字就不要用无衬线字体了,还有颜色调黑点,现在浅褐色的字和背景对比度不高
介绍得很有意思,也打算去看。不过如果能在评点技法之外多写点故事内容的话能吸引到不太关心如何讲故事而是关心故事情节的读者。 beer 发表于 2014-2-13 23:17
我觉得是既然大段文字就不要用无衬线字体了,还有颜色调黑点,现在浅褐色的字和背景对比度不高
介绍得很有 ...
谢谢您的指点……
如果故事讲的太多,不会剧透的略多么?
不过,确实是有朋友说,我的推荐只有看过的才能知道我说的啥…… 既然是推漫……好歹放个封面吧…… 网络时代,讲求效率。
如果实在难配图,建议楼主你把不是最突出、必要的内容都去掉,缩成一篇精炼的推荐稿,放前面;把剩下的读后感留在后面,让被引起兴趣的人自己去进行扩展阅读。这样应该会好不少。
抒情太多废话
扫一眼就头疼
看你天天发,我也很好奇
到底有几个人会和你认真展开讨论的? 本帖最后由 死线 于 2014-2-14 11:33 编辑
akdfemcswat 发表于 2014-2-13 23:22
谢谢您的指点……
如果故事讲的太多,不会剧透的略多么?
不过,确实是有朋友说,我的推荐只有看过的才能 ...
这篇文章不算是推漫,而改算是总结文。
默多克有云“提高报纸发行量很简单,那就是降低格调。”
标题的“挑逗性、煽动性、刺激性”阁下只做到了50%,冗长的文字又让快餐消费者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在长文且字体过小,颜色对比不明显且没有标红的情况下。
推漫的成功案例其实在漫区比比皆是:
太子忍663英文版,斑变成了六道,小樱给鸣人做人工呼吸
http://bbs.saraba1st.com/2b/foru ... A%E5%AD%90%E5%BF%8D
2014是马年,人马小姐也迎来了出轨的高峰人马小姐本身还是不错的就是总书记这种做法太下作
http://www.yamibo.com/forum.php? ... B%C2%ED%D0%A1%BD%E3
广大推漫前辈所总结出来的最有效率的推漫格式,就是一个爆炸性标题+一两张令人遐想的图片——由此言之,阁下这种推漫方式是完全不合格的。应者寥寥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反正,以弘兼宪史的画风,就算你按照上面的格式推了又有几个小青年看得下去? 废渣 发表于 2014-2-14 08:29
抒情太多废话
扫一眼就头疼
应者寥寥,主要是看过的人囧...... 死线 发表于 2014-2-14 11:29
这篇文章不算是推漫,而改算是总结文。
默多克有云“提高报纸发行量很简单,那就是降低格调。”
确实是,这个问题,令人遗憾啊。
但是短文,除了让人去看这漫画,
观点就全都没了啊,头痛 啥这是推荐稿?确定不是学校布置的观后感作业?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在推漫文开头堆世界名著。。。 女仆高达 发表于 2014-2-14 12:02
啥这是推荐稿?确定不是学校布置的观后感作业?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在推漫文开头堆世界名著。。。 ...
嘛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