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迪斯尼长片的剧本一直这样……
呵呵,发言水平上倒是和知乎一脉相承 美帝的“少女向”一样是暮光、吸血鬼日记那种天雷玛丽苏
据说最近还有个廉价翻拍美版花样男子? 说起女权 我倒想起几原的少女革命 最近漫区的节奏是要创立冰学? 本帖最后由 w34246 于 2014-2-10 10:36 编辑
除了第一点很少见,我觉得你说得立意都是三次元剧元素的简化版本 其实米国少女喜欢看的是暮光之城。哈哈。 地狱神探 发表于 2014-2-10 06:59
你没看过你迪士尼吧?
白雪是37年的灰姑娘50年的 时代因素导致这俩是比较弱这俩片女权反映在配角 ...
原来女性带有自强因素对你来说就是可接受的极限了?
你说的这些所有角色,在身份塑造上,都是女权的。
他们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还是传统的爱情价值观,和snow white有什么区别?
有所谓的区别,那就不过是自主性强和有自我意识的女性角色,不再是女巫和怪物。
这才是女权观念的延伸。角色塑造脱离家庭和爱情价值系统的女性,构建自我身份认同,在女性解放运动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少年 chaos7 发表于 2014-2-10 07:39
说起女权 我倒想起几原的少女革命
少女革命里面的女权主义还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水平上吧? 随便扯几句
1 豆瓣那篇文没什么价值,post feminism这个词太泛义,而文章又建立在这个含糊的词上又没给出文中定义,这叫民哲
2 女权这个词看了就没讨论欲望,我只坚持用女性主义
3 Maleficent就是很典型的第二波女性主义形象
4 迪斯尼从第二波转入第三波女性主义的标志就是我在一楼里回的 Kim Possible,没电影动画什么事,基本上tv动画都是这个世纪初开始的
5 对动画中的性别角色有阐述的书籍论文多了去了,真要感兴趣自己买来看,比在论坛上和人打嘴炮又什么都不懂强多了 本帖最后由 jianzhiqi1234 于 2014-2-10 13:26 编辑
Frozen不是女权,只是公主变正常人思维方式而已...... 本帖最后由 番茄子 于 2014-2-10 14:21 编辑
比起所谓女权,少女革命里更多表现的应该是世界之壳这点。
S1更多的人是有AT-field的,相比较可能对世界之壳不太熟悉。世界之壳是比较外向的、喜欢从外界去获取能量的人,在被来自外界的东西冲击后,封闭自己的内心,把最真实的自己锁起来,并且可能伴随自我否定、逃避现实之类的状况。
最形象的例子大概是明日香,她因为妈妈的事情开始逃避一些事情,虽然还是能表现的很外向,但涉及到内心的部分就封锁起来了,直到她再一次确定世界并没有那么可怕,才会把真实的内心表现出来并且对自己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而不是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没有用);再一个是战场原,也是因为邪教和妈妈的事情,就开始逃避有关妈妈的一切,舍弃了自身的一些东西(具现化以后就是体重),直到她解决了螃蟹的问题,能再一次面对自己的妈妈时,她的世界之壳才打破了。
原本就有AT-field的人会觉得,封闭内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有世界之壳的人,在封闭内心的时候才是不正常的mode,就和让AT-field里的人出来后觉得不自在一样。
所以说到少女革命,就是从世界之壳中被欧蒂娜救出来的姬宫安希,非常的美丽。说到Frozen,就是不用顾及世界怎样,自己建立城堡时的女王很美丽,但更美的还是她发现了爱是解除自己魔法的方式以后,终于可以向自己的妹妹、向世界敞开心扉时那种状态。 番茄子 发表于 2014-2-10 13:35
比起所谓女权,少女革命里更多表现的应该是世界之壳这点。
S1更多的人是有AT-field的,相比较可能对世界之 ...
学到了新知识,长见识了
正好解答了我最近的一个疑问,战场原到底是外向还是内向......顺便羽川翼应该是内向的吧?她是AT-field还是世界之壳? 少女革命并不算原创作品
原型是70年代的少女动漫
目标第一 (剧场版影响了两代监督)
给哥哥的信 (当时高桥留美子、庵野秀明曾为动画投稿)
现在的孩子不看而已,因此需要有少女革命,让更多的人看
“我想我还是要到外面广大的世界去。”小鸭说。
「でも、ぼくは外の広い世界へ出ていきたいんです」と、アヒルの子はいいました。
"I think I'd better go out into the wide world," said the duckling.
19世纪的安徒生童话,大概也是《目标第一》中主人公名字的来历
也用做少女革命的结语 本帖最后由 死线 于 2014-2-10 14:50 编辑
starchild 发表于 2014-2-10 14:30
少女革命并不算原创作品
原型是70年代的少女动漫
斋藤的“原作”是和动画版同时间的,其实斋藤这个崇尚灰姑娘童话的少女漫画家根本不了解自己在画什么——总之就是水平不高的周边漫画……
几原的才是完全版少女革命……
地狱神探 发表于 2014-2-10 08:01
最可怕的难道不是玛丽苏都女汉子的饥饿游戏么一想起那姑娘刚毅的下颚和浑身的腱子肉然后还一堆男人追 ...
饥饿游戏的女主已经很不错了,至少第一眼看就能认出是女人……
比起异形系列的蕾普利已经非常娇羞少女了……
http://i1236.photobucket.com/albums/ff453/zeta_z/2004529111856_4312383_zps79f10345.jpg
异形2海报,请注意拿枪的那个不是迈克尔杰克逊而是女主角……而且她不是黑人……
本帖最后由 番茄子 于 2014-2-10 15:23 编辑
炎の蛇 发表于 2014-2-10 14:25
学到了新知识,长见识了
正好解答了我最近的一个疑问,战场原到底是外向还是内向......顺便羽川翼应该是 ...
羽川同学应该是内向、AT-field的。用春学里的理论大概比较接近INFJ/INTJ?当然具体是哪个我不确定。
羽川同学的想法我不太能理解,但战场原在用食物和羽川辩论时的观点,也正是我作为旁观者看到羽川同学时的看法。战场原会觉得羽川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很不好,会希望和她讨论一些可以作为两个人之间秘密的话题。外向的人的能量来自外界,具体来说就是和好朋友的交流分享等等;这不是说外向的人和谁都能说真心话,而是她认定的人……对战场原来说就是羽川同学。
至于为什么是羽川同学,大概是战场原会本能被羽川同学这样的人吸引(就和会本能讨厌抚子一样,即使都没见过一面),羽川同学优秀的一面、正直的一面、还有外人看不到的比较笨拙的一面等等,都吸引着战场原想和她做朋友。
有比较接近羽川同学行为模式的朋友说,她们就是和羽川同学这样想的……具体还是请懂的同学来说吧。 本帖最后由 yoyo1412 于 2014-2-10 15:06 编辑
Frozen并不女权,只是表现正常的女性而已。看Elsa,本来女性就不是非要有个男人依附才可以,片中对Elsa的描写是着重表现她的自我定位,从否定自己到接受自己,所以我看到Let it go的时候直接泪目,被压抑的自我释放出的光辉我最扛不住,但这次的释放是她牺牲了社会性的基础上的,在独处的时候做自己固然很美好,但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Elsa也不是冷无缺,她对妹妹的感情也是她重要的一部分,最后结局Elsa找到了接受自己又保持与人的关系的道路,这是一个人的成长,不用强调成一个女性独立的符号。
在现在的社会状况下,女性的地位已经和以前大大不同。这片搁二十年前放可能还能算表现女权,现在看来,Frozen里面女性形象已经没什么特别的突破,以至于需要拿出来说了。
从这里看女权,那说明你对女性的观念还没跟上时代。
死线 发表于 2014-2-10 14:39
斋藤的“原作”是和动画版同时间的,其实斋藤这个崇尚灰姑娘童话的少女漫画家根本不了解自己在画什么—— ...
《目标第一》 漫画 1973 剧场版 1979
《给哥哥的信》 漫画 1974 starchild 发表于 2014-2-10 14:46
《目标第一》 漫画 1973 剧场版 1979
《给哥哥的信》 漫画 1974
这个算原作的话……
那斋藤千惠画的《少女革命》算什么? 死线 发表于 2014-2-10 14:51
这个算原作的话……
那斋藤千惠画的《少女革命》算什么?
media mix 本帖最后由 yoyo1412 于 2014-2-10 16:07 编辑
番茄子 发表于 2014-2-10 14:40
羽川同学应该是内向、AT-field的。用春学里的理论大概比较接近INFJ/INTJ?当然具体是哪个我不确定。
羽川同学的 ...
羽川翼是内向,有非常明显的A.T.Field。
她习惯用理性压抑感情,有很强的能力,而且家庭不幸福,其实是很典型的INTJ配置。
她那种家庭情况,如果不压抑感情,很可能是崩溃的结果。因为压抑的太过完美,才产生了猫的状态,有释放,才能继续完美的压抑。这个理性的外壳就是A.T.Field了。
这种人表现出来的圣母(INFJ),那叫Play Nice,她是真心想对人好,可以平等的对任何人好,但并不代表喜欢你。
她有很强的不想麻烦别人、不想依靠别人的意识,如此的独立,都是因为她习惯了一个人面对残酷的世界。反而依靠别人成了一件很难的事,还有比把自己的软弱暴露给其他人更让她恐慌的吗?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就有可能伤害到别人,也可能让自己牵制于人,为了保护自己只能依靠A.T.Field。
战场原在羽川无家可归自己住在废弃教室里的时候找到了她,那一段的演出很有意思,羽川翼自己遇到了事情还满脸淡定,反而是战场原情绪很激动。战场原想让羽川知道,你还有可以依靠的人,不那么逞强也没问题。她主动给予羽川安全感,注意,必须是主动,羽川只能在体会到足够的人类温暖之后才会慢慢放下心之壁。所以羽川这样的人啊,只能是有人不断的融化她才可以,这一点看来,在打开羽川的心扉的问题上,战场原比最后为羽川战斗的垃圾君更加重要。
最后羽川翼解决了猫的问题,重新接纳了自己的感情,虽然这样会牺牲掉她一部分“做人的强度”,但会收获感情的支持和一个完整的自我。
爱情:屌丝穷丑矮,但是一起经历肯默默付出的男人比蒙着梦幻皮的王子靠谱---------这条在美漫和动画里也不靠谱,被伤害的多数还是屌丝穷丑矮 地狱神探 发表于 2014-2-10 12:40
女权不等于脱离家庭和婚姻女强人也是有爹妈有男人的
木兰里把女权都放到皇权之上了皇帝都给木兰鞠 ...
女权并不是所谓的和皇权等等对立的概念……
你认识的女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
这部作品的核心在于Body Autonomy——这是转折的关键…… yoyo1412 发表于 2014-2-10 14:45
Frozen并不女权,只是表现正常的女性而已。看Elsa,本来女性就不是非要有个男人依附才可以,片中对Elsa的描 ...
全世界女性主义运动的步调和水平是不一致的
跟上时代?中国和整个东亚地区还没跟上时代 limmor 发表于 2014-2-10 22:37
全世界女性主义运动的步调和水平是不一致的
跟上时代?中国和整个东亚地区还没跟上时代 ...
就先假设东亚地区女性主义运动水平是你说的那样吧,请问这个片是东亚的片吗?你拿你对东亚的女性主义认识套迪斯尼的作品对么? yoyo1412 发表于 2014-2-10 23:24
就先假设东亚地区女性主义运动水平是你说的那样吧,请问这个片是东亚的片吗?你拿你对东亚的女性主义认识 ...
这种大投入的3D动画电影目标当然是全球市场,而已说过,全世界女性主义运动是有步调差异的。故立意进步性无需怀疑。
更何况本片政治正确之主题放在北美也不过时,这点看北美影评和观众反应即知。 或者你很想去教北美观众,让他们少去为这种陈词滥调大呼小叫? limmor 发表于 2014-2-11 01:01
这种大投入的3D动画电影目标当然是全球市场,而已说过,全世界女性主义运动是有步调差异的。故立意进步性 ...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电影这种文艺作品的欣赏也是,每个人眼里都有自己看到的东西。因为欣赏作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加上观众的既定经验再创作的过程。
在已经不会去想女性主义之类的观众眼里,他们看到了主角的成长,看到了世界之壳,看到了其他。
在还会在意女性主义的观众眼里,他们看到了一个代表女性主义的角色。他们觉得立意有进步。
这本就无可厚非。
而在创作电影的时候,迪士尼估计也没非规定观众要在片子里看到什么,因为他们的观众从小到大,小朋友可能是看到了一个漂亮的公主和自己的妹妹重归于好的故事而已。 岛国至少还有少革,人都反女权了,比其还在卖老少咸宜的女权老梗的美帝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