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番薯
发表于 2013-11-13 02:08
谢发片,请教下
1. 倒A之前的冷片是定位的成年女性的收视率,近年其风向的转变是不是多少在寻求转型?女性向的片还有,但那朵花, Guilty Crown, BLACK★ROCK SHOOTER, Robotics;Notes, 伽利略少女, 感觉都挺微妙的,目标年龄变小了,而且偏宅男碟片向?
2. 漫画/游戏/小说/其实还有旅游的广告片,漫画/游戏/小说/旅游方除了提供投资最后还会提供分成吗?还是说动画公司的盈利还是靠卖自己的碟片和周边?那些碟片销量惨淡的改编动画,如果带动原作卖的好了,也不一定亏本?另外周边的收入能占多少,估计是小头?
嘉峪君
发表于 2013-11-13 02:12
本帖最后由 嘉峪君 于 2013-11-13 02:28 编辑
所以说我觉得封闭市场也无益于培养所谓的国产动画崛起,封闭后不该崛起的还是崛起不了,不封闭该崛起的还是会崛起
所以说政策还是快点松动吧,放宽TV动画引入限制还有取消毒瘤的政府补贴
也算是造福动画观众,不要再把纳税人的血汗钱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了
sxh1991
发表于 2013-11-13 02:37
作为普通观众肯定是:拍出好片我就看,拍不出来也和我没啥关系。而且我们作为这种文化的消费者,肯定是心甘情愿的消费的。有时候,在中国,还是免费的。
在不算太长的anime历史上,能有各种各样的导演用他们自己的思想拍出各种各样的片子我就很满足了。
croix
发表于 2013-11-13 03:58
oib
发表于 2013-11-13 06:09
http://www.dmzj.com/yibaxianxue/
possibility
发表于 2013-11-13 06:14
王留美 发表于 2013-11-12 23:47
日升的P在接到任务后去玩了半天游戏,然后蒙头想了大半个月表示因为不知道怎么样改才能100%再现游戏内容 ...
不能100%再现就要完全粉碎掉?这啥性格的?
ganeid
发表于 2013-11-13 07:25
harchur 发表于 2013-11-13 00:16
有几个细节想求教大大一下出处
①银英塑料片销量,当初到底有多高?除了银英之外那个年代还有什么这一类营 ...
银英用的是订阅法:一次交足料金,对方每隔一个月给你寄一盘录像带,这是80年代的玩法,所以销量不可考
龙之塔是财团B的游戏,GDH全面铺开的策略只停留在想法上,也有布局,比如和国内九州梦网合资
不过没铺开就挂了
银发阿吉德纯自己作死:STAFF里面一个中国人也没有还打着中日合拍的噱头要癖好
ganeid
发表于 2013-11-13 07:56
旧番薯 发表于 2013-11-13 02:08
谢发片,请教下
1. 倒A之前的冷片是定位的成年女性的收视率,近年其风向的转变是不是多少在寻求转型?女性向 ...
倒A自从有了Aniplex的强势介入后就不是单纯的女性向档期了,改成一日两番后更是如此
但是倒A档一直能保证接近两个点的收视率,别的深夜档连半个都谈不上,圆神也才1.6而已
第二个问题:对于动画制作会社,如果你只接钱干活当然不参与分成,片尾制作一栏不署你名;如果想参与分成那可以享受动画衍生品一切权利,包括CV活动、某些CD、改编游戏等。但不包括原著小说漫画的销量收益
搞不明白的话看衍生品的Copyright notice。原著永远是(C)XX文库/XX社,别的就是(C)XX委员会
cg63657524
发表于 2013-11-13 08:18
引用第11楼1899milan于2013-11-12 19:29发表的:
这就是市场啊……这么一想,中国拿得出手的动画貌似还全是美术制片厂的东西吧……
中国的传统美术片在画面制作上是达到了艺术水平,但是故事情节太弱,甚至还不如很多大学动画专业的毕设作品。
另外谁来解释解释像《雇佣人生》这种动画作品有没有什么商业价值?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yzfyffs
发表于 2013-11-13 08:20
本帖最后由 yzfyffs 于 2013-11-13 08:24 编辑
国内脚本家有多烂看台词水平就知道了
一些稍微偏宅向的,那台词完全就是把日本动画的行文风格的台词翻译成中文,还是翻得不怎么样的那种
可见国语水平都不过关,你不让他学日本人说话,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所以有时候不能全怪CV,那种台词大概只有用日语念才能顺耳
lentrody
发表于 2013-11-13 08:25
能和中国科幻融合一下就无憾了
现在科幻世界也越来越像轻小说了(明显的例子:墨熊)
不过科幻本身貌似也正在慢慢衰落
但真把两个群体联系在一起说不定真能出现些有趣的情况?
possibility
发表于 2013-11-13 08:31
ganeid 发表于 2013-11-13 07:56
倒A自从有了Aniplex的强势介入后就不是单纯的女性向档期了,改成一日两番后更是如此
但是倒A档一直能保证 ...
求倒a风格回归,从转型男性向开始,烂片越来越多,有个性的片越来越少。
王留美
发表于 2013-11-13 09:34
本帖最后由 王留美 于 2013-11-13 09:35 编辑
possibility 发表于 2013-11-13 06:14
不能100%再现就要完全粉碎掉?这啥性格的?
按日升的构想这片子是那几个事务所的姑娘们出来拍得戏之一,当然换了CV以后这个思路就变得很奇怪了
不过不提CV这点,就算是现在虚拟偶像系统也还是没戏
miku知名度够高了吧,别说出演角色了,连OP都没唱过(唔……大概?
阿渣兄
发表于 2013-11-13 09:49
最大的问题还是投资收益比上的问题,投资总有人会做的,收益嘛……
所以我前段时间在外野说,动画起不来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分级制度问题,诚然分级制度导致某些人想看的内容出不来,但是实际上光说大头应该都是在子供向方面吧,子供向接收人群广,而且父母一般也愿意花钱。
依我来看,我觉得发展总是有的,以前没有多少漫画刊物连载,现在不也有刊物连载漫画了嘛。
关键的问题还是,一是收入,这是在观影人数既定的情况下面说的,二就是观影人数。
如果收入一时半会没办法改变,那就只能扩大观影人数,基数上去了,回报的收益也能上去。
不过话又绕到我上次在外野说,社会就普遍认为动画=小孩子,总而言之,我觉得两件事都挺难的。
如果换我做动画,我恐怕也会去做喜洋洋这一类的……
其次我还有个问题不是很懂,国内的播放问题,一部片子如果十二集的话,国内一天两集,一周多就全部都放完了,我觉得这个也……
是因为国内的电视剧产量不高的原因吗?
感觉要说起来可能还真不仅仅只是关乎动画一家的问题……
不过想想算了,反正我也只是个吃白食看日漫的……
临界点
发表于 2013-11-13 09:57
croix 发表于 2013-11-13 03:58
这不就有解决方案了
没有美日那样发达的电视网以及漫画等发行基础,盯着人家的产业模式,玩得转?
发达国 ...
蓝海?你有什么数据支持说明是海 就目前来说根本就是个浴缸而已
possibility
发表于 2013-11-13 10:00
王留美 发表于 2013-11-13 09:34
按日升的构想这片子是那几个事务所的姑娘们出来拍得戏之一,当然换了CV以后这个思路就变得很奇怪了
不过 ...
还是bandai给钱多加日升自high,正常点的偶像,接舞台剧也比接战争片合理,就算接战争片也是接正常战争片吧,人机恋萝卜也太诡异了。
ganeid
发表于 2013-11-13 10:02
阿渣兄 发表于 2013-11-13 09:49
最大的问题还是投资收益比上的问题,投资总有人会做的,收益嘛……
所以我前段时间在外野说,动画起不来很 ...
量不是问题,去年电视剧1.7万集动画26万分钟双双世界第一
临界点
发表于 2013-11-13 10:02
嘉峪君 发表于 2013-11-13 02:12
所以说我觉得封闭市场也无益于培养所谓的国产动画崛起,封闭后不该崛起的还是崛起不了,不封闭该崛起的还是 ...
网络开放其实还问题不大(现在就已经够开放的了,基本上大部分新番都有了)电视台一开放 国产就完蛋了比较技术还不如人人家又不靠中国市场来回本只要低价占市场就行就跟90年代中后期一样 没啥国产动画了
说实话近10年来国内动画进步已经很快了只不过大家看管了日本的 要求太高罢了
阿渣兄
发表于 2013-11-13 10:03
ganeid 发表于 2013-11-13 10:02
量不是问题,去年电视剧1.7万集动画26万分钟双双世界第一
那看来是太多了吧…………
只能每天拼命的放么。。。
莉莉橙
发表于 2013-11-13 10:09
说到台词的问题,也不是动画一个领域的问题了,国产电影电视剧的台词也因为网络语言的冲击开始不伦不类。不过也不能全怪写剧本的,上面投资方说要有时代感,下面受众说要喜闻乐见,两头都是爷得罪不起。于是写剧本的要么自身硬底子不扎实写得不伦不类要么对新生词汇理解不足只能照搬。偏偏叫得最欢的受众也是最水性杨花有头无脑的,他们追逐新生词汇的结果就是让写剧本的疲于奔命,在邯郸学步里逐渐把一些最不该丢弃的东西丢弃掉了。
另外念不顺台词其实也跟演员功力有关,早年间那帮科班出身经过专业发声训练的老戏骨们吐字多清晰有力,哪像现在某些当红腕儿们,屏幕上不打字幕观众都不知道他们嘴里鼓捣的是啥玩意。
frg
发表于 2013-11-13 10:20
Dya
发表于 2013-11-13 10:21
这贴挺立在在漫区傻逼如潮的中国动画救世主帖之间,真是一股良心的清流。
达达葱
发表于 2013-11-13 12:56
谢谢科普!
cooljoe
发表于 2013-11-13 14:04
我以为要说国内的产业链,以为终于有业内能解释下为啥国内跟sb一样,略失望啊
鸡蛋灌饼
发表于 2013-11-13 14:58
cooljoe 发表于 2013-11-13 14:04
我以为要说国内的产业链,以为终于有业内能解释下为啥国内跟sb一样,略失望啊 ...
别逗我,国内的产业链都没凑齐活吧
卡奥斯·克斯拉
发表于 2013-11-13 15:36
林照人 发表于 2013-11-12 22:29
谢科普。。刚查了下WIKI才知道日升是B社的子公司。。
后知后觉啊
necoconeco
发表于 2013-11-13 16:37
王留美 发表于 2013-11-13 09:34
按日升的构想这片子是那几个事务所的姑娘们出来拍得戏之一,当然换了CV以后这个思路就变得很奇怪了
不过 ...
唱过ED!
我觉得虚拟偶像出演其他类型的片子完全可行啊……
为什么搞不起来呢。
另外,CV说不干就能不干吗?
necoconeco
发表于 2013-11-13 16:43
等一下!!
BRS的OP不就是miku唱的吗??
@王留美
kresnik432
发表于 2013-11-13 17:31
花剑酒
发表于 2013-11-13 17:36
本帖最后由 花剑酒 于 2013-11-13 17:37 编辑
ganeid 发表于 2013-11-12 22:22
偶像大师也是财团B的
LL更像是财团B学东映Q娃那样圈钱的产物,只不过受众有差 ...
QB也是财团B的……
印象中QB的三大投资方东映万代朝日里面,万代是拿大头的。
ahsammas
发表于 2013-11-13 18:13
竟然是从北SC 看到的这个帖子。。。
望月凝香
发表于 2013-11-13 19:44
璀璨星光 发表于 2013-11-12 19:20
宅向市场偏小也是事实,少年向以上市场就很狭窄了,要不然星游记也不会做了一季就不出了。制作质量精良的 ...
其实国内做到星游记这个水准的动画都能保本了,没有意外积累两年都能赚。
但是能保本有意思吗?有这么多钱就是买基金都比做动画好。
璀璨星光
发表于 2013-11-13 20:27
望月凝香 发表于 2013-11-13 19:44
其实国内做到星游记这个水准的动画都能保本了,没有意外积累两年都能赚。
但是能保本有意思吗?有这么多 ...
连保本都不能说100%
wzmss17
发表于 2013-11-13 21:07
学习了
nekomi
发表于 2013-11-13 21:37
王留美 发表于 2013-11-13 09:34
按日升的构想这片子是那几个事务所的姑娘们出来拍得戏之一,当然换了CV以后这个思路就变得很奇怪了
不过 ...
动画的话,初音唱过BRS的OP,IA唱过竖笛与双肩包第三季ED
另外初音还唱过NHK一档子电视节目「週刊 ニュース深読み」的ED
临界点
发表于 2013-11-13 23:25
kresnik432 发表于 2013-11-13 17:31
感觉真正赚大钱的都是那些超长篇漫画改编的片子,放送时间长,收益线可以放的更长,受众范围广,周边范围更 ...
LLX和天元的话题性也只限于宅圈而已真正在一般市场影响大的原创还是那花跟小圆 这个看剧场版成绩是最明显的 因为票房是最客观很难去刷的只靠死宅是比较难刷到上10亿的票房
嘉峪君
发表于 2013-11-14 00:58
临界点 发表于 2013-11-13 10:02
网络开放其实还问题不大(现在就已经够开放的了,基本上大部分新番都有了)电视台一开放 国产就完蛋了...
其实这个贴子 还有之前一些国产动画的讨论贴子 基本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甚至包括日本以外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形成日本动画那种数量繁多 内容形式多样 覆盖面广 受众细分的动画产业的条件,以此为目标实现实在是过于苛刻,封闭市场、政府补贴其实无异于揠苗助长
这些年国产动画真正有实质性成长的部分,比如奥飞的一些片子,其受众和国内所谓的“日本动画爱好者”重合度并不高。如果真的是靠自身的努力与素质的提升获得了市场的支持,我觉得更加没必要畏惧竞争,由于受众不重合也不存在“口味惯刁”的问题。开放市场、取消补贴反而有助于创造健康、促进竞争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也能让国内的“核心向爱好者”能够顺便叨光,以正规的渠道欣赏到高水平的动画
嘉峪君
发表于 2013-11-14 01:00
临界点 发表于 2013-11-13 23:25
LLX和天元的话题性也只限于宅圈而已真正在一般市场影响大的原创还是那花跟小圆 这个看剧场版成绩是最 ...
说到票房我一下子想起大美食了,漫画卷均几十万收视率也稳定在5上下结果票房却创造了堪比fractale的新的票房单位233
名津流
发表于 2013-11-14 03:29
本帖最后由 名津流 于 2013-11-14 03:32 编辑
nekomi 发表于 2013-11-13 21:37
动画的话,初音唱过BRS的OP,IA唱过竖笛与双肩包第三季ED
另外初音还唱过NHK一档子电视节目「週刊 ニュ ...
以前咱在贴吧讨论过,翻了下帖子,除了@necoconeco 、nekomi提到的BRS的OP以外
初音还唱过:
丧女第6话ED 夏祭り
空罐少女 第12话ED 恋空リサイクリング
暗芝居 ED 怪々絵巻
水母眼 ED letter song
@王留美
不过,初音的模式使得她也根本不需要去涉足这个领域再来赚外快吧,唱片、周边、游戏、软件、演唱会等领域已经足够了。何况虚拟偶像又不需要工资,各种收入来源也没有动画那么高的制作成本...
sheepgo
发表于 2013-11-16 18:59
前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