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比较动画各集成本呢?
本帖最后由 拯救万千少女 于 2013-10-20 14:06 编辑今天下片不经意发现的。同样是720p,x264的解码方式,音频参数也相近,白色相簿的文件大小明显小于双斩。其实这是常识。动作戏多自然数据速率就大。况且动画成本也不是单靠这种帧率决定的。不过我倒也觉得这种判断方式可以缩小到单部动画各集的比较上,例如双斩少女的前3集,我下载的极影720p,文件大小分别是226M,187M,220M。明显第二集的数据速率小于另外两集。而且第三集虽然打斗很爆气,但从这个数值来看,硬件层面上也没有比第一集花更大成本。顺便吐槽一下,我下的澄空的境界彼怎么每集都是154M,貌似压制设定成了码率不变?对于有打戏的片子,这样真的大丈夫?
-----
楼下好多都误解我意思了。我说的这种看视频文件大小做判断的方法。是粗略和宏观的。而且要控制压制技巧和参数一致。打个比方,例如我是下载党,进击的巨人选了某个特定字幕组,因此压制方式是相同的。然后一眼看了下文件大小。可以大致预判下这集动作戏有没有,多不多。也就是这种程度
本帖最后由 真tのR妻 于 2013-10-20 12:40 编辑
码流是根据像素变动率来计算的。上下祯差异越小,消耗的码流越小,但是这个是纯数字的统计。一张静祯的平移镜头同样会造成大量的码流消耗,镜头剪辑的频繁程度也会造成变动。
所以码流是无法推导出动作场面的多寡的。但是如果两部动画用的是相同的压缩比,但是一部码流消耗极少,基本上可以推导出这片子里有大量的静止对话的镜头,可以判断出比较省钱(但是就算是这样,作画还分崩和不崩,这部分成本如何计算?);反之则不行 压制参数统一了吗? http://i1343.photobucket.com/albums/o790/gaowe/635583B7aa_zpsdf65bbcf.png
突然想到了这个 关键词
高压720p 澄空 用翻譯組壓制技術(還不算RAW的問題)來討論製作公司的質量…… 冰与火之歌码率最高的是OP之前那个HBO的雪花点画面,这能说明这段画质最高? 楼下好多都误解我意思了。我说的这种看视频文件大小做判断的方法。是粗略和宏观的。而且要控制压制技巧和参数一致。打个比方,例如我是下载党,进击的巨人选了某个特定字幕组,因此压制方式是相同的。然后一眼看了下文件大小。可以大致预判下这集动作戏有没有,多不多。也就是这种程度 有这个可能性,BDMV里面每一话m2ts文件体积一样,但BDrip每一话都不一样. 记得没错的话画面里有噪点雪花这类效果的镜头码率都会超高的 真tのR妻 发表于 2013-10-20 12:36
码流是根据像素变动率来计算的。上下祯差异越小,消耗的码流越小,但是这个是纯数字的统计。一张静祯的平移镜头同样会造成大量的码流消耗,镜头剪辑的频繁程度也会造成变动。
别民科了,听说过运动检测么。
好歹举个高端点的例子比如缩放什么的,想靠平移糊弄运动检测?
Quetzacoatl 发表于 2013-10-20 13:38
我只要画两幅完全不同的画,然后在二者之间快速切换,这个视频在同条件下的码率可以比美国大片都高 ...
这种简单粗暴的凑码率方法,恐怕你扔的输入一多半要变B帧。
本帖最后由 真tのR妻 于 2013-10-21 14:26 编辑
就算我觉得例子不恰当,楼上的科学家吹胡子瞪眼刷了半天优越感和楼主提的问题又有什么关系?在动画制作中缩放比位移又能高端在哪里?位移,缩放,旋转这三个属性是图层控制的最基本变量。而且就算是位移,我制作时可以用几十个图层不同方向不同速率的进行平移,甚至还可以动用粒子系统来进行上百上千层的平移。但是渲染输出以后,运动检测如何对付这种平移?对制作来讲这都是及其省工省时的做法,但对编码技术来讲毫无意义。
编码技术日新月异很正常的事情,搞得运动检测好像你发明的一样,无视楼主的疑问却来给讨论的人扣上个民科的帽子刷优越感就因为你了解的技术比别人内行点?你可炫耀的东西也实在太可怜了。 别打架,好好说话,金克拉的优点都有啥 本帖最后由 wangandh 于 2013-10-21 16:17 编辑
如果真的参数一致,码率相同,恒定码率转码,2PASS模式,视频时间基本一样长,它们只会一样大 本帖最后由 soulatomy 于 2013-10-21 16:27 编辑
既然上面一群多媒体技术拿优的学霸们已经展开了激烈的探讨。。。那我就不多说了。。。
就表个态度,楼主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或者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在相同的量化参数下,素材仅用图片的静止系MAD,多数情况码率反而比纯剪的AMV高。
因为lz明显脑洞太大,大家嘲两句很正常啦
本帖最后由 soulatomy 于 2013-10-21 17:19 编辑
lentrody 发表于 2013-10-21 16:39
静止系做起来好像更麻烦?
这种问题感觉还是做个统计比较客观
嗯,通常是更麻烦点,因为要让图片生动起来得各种推镜头,加各种效果。
即使是一个堆动作戏的多素材燃向,角色也要2/24或3/24才换一帧。
但很多胡里花哨的静止系,每1/24秒间就差很大。
不过我这说法的确也没去统计过,不大确切吧,只是印象中是这样的情况。
主要意思是和楼主讲,即使作画张数少,但在后期特效和摄影这里发力的话,一样能把码率加很大。
不行,成本是一个很客观的东西,做一个动画的时候发生了多少就是多少,同时不光作画,音乐,宣传各方面都会发生成本,这都不是能用帧率反应的,最后,压制是压制者非常主观的一种操作,如何操作全看他个人,不同人之间甚至同一个人的每一次压制都不一定一样。
通过体积可以大概确定所下载的视频的质量/帧率,但想用这个来估计成本,简直就是盲人摸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