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co 发表于 2013-7-31 10:30

引用第39楼hein于2013-07-31 09:39发表的:
请说说蒸汽男孩无逻辑与前言不搭后语的地方 images/back.gif


夜游水晶宫

Julien 发表于 2013-7-31 23:30

……我觉得问题的焦点是对作品主题理解吧。
空境的大主题就是两仪式是不是杀人魔,所谓奇幻类作品的世界影响力云云在空境里没那么重要。
荒耶宗莲追寻根源之涡的努力自然会有抑止力来对抗,即使是抑止力也没有创造一个超级强力的守护者来对抗,只用了一连串巧合而已。
小说里面说了,无论是橙子,还是荒耶宗莲,甚至包括两仪式,都没有特别去锻炼过自己的战斗能力。
内心追寻小说和大世界观的奇幻小说是两码事。

奇袭之风 发表于 2013-8-1 00:10

ACG一大堆更甚充斥全文的“自白”“旁白”。这不贴着脸告诉你,你说“用情节塑造角色”?观众老爷看不懂。

rms117 发表于 2013-8-1 00:14

败者 发表于 2013-8-1 00:57

“用情节塑造角色”

成功的例子:樱花大战,荒野兵器

失败的例子:某某13,某某13-2

jdd4682 发表于 2013-8-1 11:10

daizhenye 发表于 2013-8-1 12:16

戏剧冲突和人物性格不是对立的,只有结合得好还是结合的不好。结合得好的让人觉得一切水到渠成,不好让人觉得怎么人物忽然就豹变了。
什么时候加入一个突发事件,什么时候用哪个人物去推进一下剧情,什么时候加入一个小把戏,全看作者功力。

动画之所以有很多反面例子,就是编剧写的比较差而已,无他原因。当然故事写的比较差又不等于不会成功。
所以看开点吧。

dtb83 发表于 2013-8-1 13:55

回 45楼(jdd4682) 的帖子

如果俄狄浦斯是其他任何一种人,悲剧便不会降临在他身上。如果他的脾气不是那样火爆,他便不会杀死过路的陌生人。如果他不是那样固执,他便不会追问谁杀死了拉伊俄斯。他以罕见的执著,挖出了最微不足道的陈年往事。由于正直,他即使面对千夫所指也不屈不挠。而且,假如他不那么正直的话,他就不会为谋杀而惩罚自己,刺瞎自己的眼睛。

歌队:哦,做了可怕的事的人啊,你怎能毁坏自己的视力?是哪位天神怂恿你的?

俄狄浦斯:是阿波罗,朋友们。是阿波罗让这些灾祸实现的。但正是我的手刺瞎了我的眼,不是别人。

众神能以任何方式惩罚俄狄浦斯,他却为何偏偏让自己失明呢?可我们知道,他之所以惩罚自己,是因为他那罕见的性格。他说道:眼前的一切已不能令我愉悦,我再看又有何用?

此时此刻的我的男主穿越到异世界更像是一个见证者,他串连起各种人物,对他的塑造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其他复杂出彩的人物像是莎拉,她前后的变化是她奋起抵抗命运与外界及自己发生冲突由此激发她一步步发展的,是她的决心创造了行动,人物发展的高潮是孩子的取舍和原本世界与异世界的去留这种两难的选择达成的,最终她完全是出于自己意愿的选择虽然致郁但却是可信的。

奇袭之风 发表于 2013-8-1 14:40

回 45楼(jdd4682) 的帖子

《此时此刻的我》的男主极大的驱动整个剧情,影响了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甚至整个世界。而脑袋里一根筋的男主经历了这许多磨难,他自己道不曾改变过分毫。从爬上烟囱到拾起遗落的书包,仿佛黄粱一梦,只有满腔的哀伤惆怅和夕阳照耀下残破的烟囱证明着曾经发生的一切。他自己也只能如Nabuka所言“回到你原来的世界,那里才是你应该待的地方”,在和平富裕的时代里培养柔弱温情的理念。

rms117 发表于 2013-8-1 14:43

jdd4682 发表于 2013-8-1 15:16

jdd4682 发表于 2013-8-1 15:31

yuri-x 发表于 2013-8-1 16:36

就我的经验来看,
先有个故事,然后塑造人物性格,或是加上一定的世界观描写的剧本,比起那些先想世界观、人物、内涵再去想故事的剧本,不仅创作上更加流畅,其故事性、拓展性还有深挖的价值都要略胜一筹。
很多时候人物性格和世界观是随着故事的自然叙述而自动显现的,这种剧本就富有悬念,且好看。
而就观众的反应来看,先有故事情节的剧本似乎没有先铺设定的剧本受欢迎。
感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故事一定的剧本,很多都是脱胎于现实故事,虽然代入感强但是在场景塑造上不能过于出格。而所谓卖设定卖角色的剧本在视觉冲击力还有YY度上貌似更胜。
情节塑造角色和角色推动情节(有时候就没情节)的分野在其他地方怎么样我是不知道,在动画这边倒是很明显
也有那种没有情节不卖设定但是角色塑造很成功的——比如Lucky Star、女子落语什么的

所以要问怎么理解的,这个还真不知道,创作过程谁也不知道,感觉还是看创作者个人的创作能动啦。
感觉貌似纯赚眼球的片卖角色的多一点

哈里.谢顿 发表于 2013-8-1 23:19

MARK
话说阿西莫夫不少文章都是对话体,但这绝对是考研功夫的。在对话中层层剥开

木头三页 发表于 2013-8-1 23:44

上面说到起点,其实我觉得起点的某些升级小说算是要剧情不要角色的好例子,人物塑造大多苍白脸谱,而评价这种小说写得好不好的关键点在于“爽不爽”,也就是剧情的起伏是否抓人。
而要角色不要剧情的典型应该是某些四格改动画,比如幸运星,要点在于通过一段段小剧情来塑造角色,别说主线,时间线能产生明显变化(比如KON四人组高中毕业上大学)的都不多。
近年来的日系动画感觉上是越来越偏向角色流了,毕竟培养角色粉比培养作品厨容易,且方便抢钱,可能也有作为源头的C和N本身疲软无力的原因在。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我在想日本人是怎么理解“用情节塑造角色”这句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