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消失在记忆中的——悠远之声永安巧(一)
这是10年底我开始写的一个系列。不知道现在搬运到stage1上来和各位高贤大德分享,请求批评指教可否……暂且发一篇试试……祝各位身体健康生活顺利……说起永安巧大师,很多人会想起他和大友克洋合作的作品《流沙罗》。不过,我并非是十足的圈中人,确实是非常非常久之后才接触《流沙罗》这部杰作。可是,我与永安巧的初会真正的是一见倾心,当我看见永安巧大师所绘制的那一张封面,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了。说来惭愧,我直到最近才从某百科上听闻,永安巧大师是自己一个人负责几乎所有的绘画过程!真的很难以置信,但是想到永安巧大师那流畅干净,充满了艺术感觉的画面,我觉得也不是不能置信。
话归正题,我记得当时初见大师的作品,还是在初中,一个人在狭窄阴暗的租书兼买漫画的小书店里,挑那种四拼一漫画。就在这时,一本名字很土的作品被我拉出来。打开一看,居然是那种标准的作品。现在看来很正常,可是那个穷困的时代一页只有标准一页的内容,就意味着价格贵了好多。可是,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我根本放下这本书。这实际上是一个短篇集(如果我没记错,就只有两篇),整本书就是以其中一个故事命名。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铁道员》,如果有人还有印象,1999年日本著名影星高仓健出演过一部同名的电影。这部电影和本篇漫画改编自同一部小说……同样讲述了一条即将废线的铁路上,年长的铁道站长和女孩幽灵的故事。故事如此凄美动人,但是,表达的方式不同,故事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同。永安巧笔下的站长,有如被命运的一头白发,仿佛在岁月中漫长时光中走向终结的火车,在动作上的柔和用线。一个孤寂的冰雪世界中,那种即将走向终结的寂寥的生命。而那个少女,则如此的虚无缥缈,灵动的仿佛山野的精灵。如果你在看电影的时候感受到的是父亲的关怀和一种的温柔吧,在永安巧笔下,老站长落寞的站在站台上的时候,你就能够感受到那种即将到来的结局。一种无以名状的寂静气氛就笼罩着整个作品,少女的出现,与其说改变了这种哀伤的氛围,到不如说更增强了这种氛围。能够将哀伤如此唯美细腻的表达出来,真的是只有永安巧才能够表达出来的氛围。
读这部作品的时候年纪尚轻,虽然喜欢川端康成等大师的作品,但是还没有后来那种迷恋,也就不那么理解那种纯粹的哀伤之美。(其实那个时候我最欣赏的该是萨德侯爵的作品)可是《铁道员》这本书中的另一部作品让当时的我一直记忆犹新,时至今日不敢忘记!名字倒是非常简单——《情书》,可以算是烂大街的一个名字。可是,我心中最好的《情书》就只有这一部!
《情书》的故事很简单,在黑社会的安排下,一个日本男人和一个中国偷渡来的女人假结婚,使得这个名叫康白兰的女子得以在日本从事性服务工作。男人拿了钱,女人则在黑社会安排下从事那种工作,世界本来该如此继续运行下去,可是女人却死去了,男人只能履行丈夫的责任,并且获得了一封信。这是一封“情书”,写满了对吾朗先生的恋情,而本来此事心怀愧疚的吾朗,并真的爱上了这个女人……在现代肥皂剧的冲击下,这样的故事看上去很公式化。但是,永安巧大师用短短的数十页漫画塑造了“普通”乃至有些“失败”的吾朗,充满了理想而被命运蹂躏的白兰。难以想象,颇为写实的作品,仅仅通过角色形象的刻画背景的变化,居然能够让看似现实社会中不可能的人和事在漫画中如此的合理化,如此的具有动人的力量!
吾朗先生让我最记忆犹新的句子是“请不要笑话我,我汉字写的不好……”。这种发自内心的忏悔,不仅仅让人感动,更让我感觉到那种无法名状的对自己的谴责而带来的巨大痛苦。整部作品里其实这种反差无处不在,康白兰漂亮的汉字与上海某大学高材生的身份和吾朗的无知与在社会中悲剧的地位、白兰对吾朗那种莫名的爱(吾郎先生我想象每个客人都是你才能安心,每天都要看看你的相片)和吾朗那种对这种婚姻的无谓态度(我有妻子么?)……这种反差不仅仅让人感到感动和自责的痛苦,更会让人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到底这是怎么发生的……当然,永安巧的高明之处也在于,他结尾的时机恰到好处,多一句太多,少一句太少…… 只看了标题,赶忙去goo了一下
老师这不是还活着吗!
回 1楼(jabal) 的帖子
老师还活着啊……这个只是帮大家想起来而已…… 不仅活着,还在开连载回 3楼(etong) 的帖子
壬生义士传吧……回 5楼(林二喜) 的帖子
下一个部分就是写的潮骚传说……是叫沙流罗,我打错字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