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科技,巨人的设定本来真的挺有趣。
中世纪的社会体制,蒸汽朋克时代的科技指标,然后面对着架空的强敌。
大杂烩一样混合一起本来真的很有趣,只是目前看来是不会再细说这些要数的了。
....... images/back.gif
作者会解释,而且是shock程度的解释 引用第198楼セト于2013-05-27 03:13发表的:
三笠这种天才虽然不止一个 但他们再厉害 也就是士兵而已 顶多就在小范围战斗中 多杀几个巨人
对比世界上无数的巨人和只有有限资源的人类 现实点来讲 人类一方需要的是有能力的领导而不是几个天才的士兵
艾伦虽然变了巨人 但也就是杀了一些进了城的巨人就力竭的程度而已 连杀光这一个小区域的巨人都做不到
这顶多算是为人类一方多提供了一种手段 而且还是不怎么好用的手段 images/back.gif
阁下好像误会了我的意思
像巨人故事里的那种主要为冷兵器作为主导战争,基本就应该是扩展我方地域和军队强化。
这里先不说许多被讨论过可能的抗衡巨人的方法,
就说三笠的出现不是唯一,那么百年间为何无人想过
既然有战术上有优势的攻击单位,又有效的防御手段,
那么就应该利用其优势去逐渐扩展我方领域不是再正常不过吗?
只是LS有人提及那围墙确实只能建和修却扩建,
姑且不论这是不是事后擦屁股的事后补充设定,这里先把扩建个话题割开一边。
把珍贵的精锐士兵仅仅作为战斗单位投入战斗本来是不太合理
既然都有研究巨人的机构,何为不去尝试研究精锐士兵呢?
以其作原型参考其训练方式与生理结构特点来尝试培训创造出同样的士兵。
所以就算是无法扩展领土,亦应该加强军队的质量
不要说巨人根本进不了来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况且敌人就在你的一墙之隔的地方虎视眈眈。
还是巨人里的人类完全没有挣扎的意识,完全放弃了进攻的想法?
而故事中的人类资源真的那么缺乏吗?既然缺乏为何还安于现状?
资源从来就是促使人类斗争心的最大原因不是吗?
我本人最大的困惑就是
这人类的百年颓废的原因难道仅仅是因为巨人实在无法战胜吗?
所以我估计故事背后的政府肯定有问题。
只是如果作者不把这个问题说清的话,那么整个故事的世界观就是个闹剧。
而作者尝试把巨人描述得不可战胜,哪怕是以一敌百的兵士面对庞大数量的敌人亦束手无策
所以只能以相同的巨人化方能勉强抗衡。
但却忘记了冷兵器战争的基本。
题外话,可能我真的太认真了,
因为一开始动画的开端确实很像真实系SF战斗剧,结果确实超级系变身剧让我感到被坑了吧。
只是不是我个人的吐槽,只是越看越觉得作者对常识的缺乏。 引用第191楼彼方的心于2013-05-27 00:51发表的:
我觉得这里很合情合理,如果人类真的就靠这么点技术就能对抗巨人,还用得着躲在墙内么。。。
作者一个劲地渲染人类对巨人的绝望般的战力差距,甚至用天敌来形容,就是让巨人化这个剧情走向具有说服力。
images/back.gif
同意,如果没有前面和巨人战斗的各种惨烈,艾伦在巨人身上脱出会让人心生强烈抵触,但正是有了这种情感铺垫,这时逻辑上的突兀在情理上也变得顺畅起来,而且艾伦的回归和三笠的情绪结合这个情节安排的很好,我居然反复看了十几遍这个场景。 本来看好的作品因为中盘发展不满意弃番的事多去了,能看下去是因为吸引人的部分足够克服不足之处
我看巨人一小半是因为看作者怎么圆,一大半是因为巨人的情绪/感情渲染得很到位
而且动画肉搏的帧数做得挺足的呀,力量感很好
其实蜘蛛侠也是有蹦极有肉搏的嘛
(好吧我是肉搏派的……) 人类精英部队的KDA高达40:1
ACE更是一战就能日20个巨人
不可战胜的巨人只是初上战场的新兵蛋子们造成的错觉
实际上打的还是zerg 话说巨人的漫画有完结的势头没,动画别弄成另一个大剑就好了 引用第201楼shoapril于2013-05-27 04:22发表的:
阁下好像误会了我的意思
像巨人故事里的那种主要为冷兵器作为主导战争,基本就应该是扩展我方地域和军队强化。
这里先不说许多被讨论过可能的抗衡巨人的方法,
....... images/back.gif
“为什么作品里的人类不选择研究精英士兵抵抗而选择缩在城内”
去看动画第4话阿尼向艾伦提出的矛盾:“为什么这个世界越提高对抗巨人技术就会越远离巨人”,这点也是作品的悬念之一 引用第201楼shoapril于2013-05-27 04:22发表的:
阁下好像误会了我的意思
像巨人故事里的那种主要为冷兵器作为主导战争,基本就应该是扩展我方地域和军队强化。
这里先不说许多被讨论过可能的抗衡巨人的方法,
....... images/back.gif
作者没有能找到一个提供给普通士兵使用的新技术吧。而这样的曙光才是最美丽的。 引用第205楼qrlfafner于2013-05-27 09:16发表的:
话说巨人的漫画有完结的势头没,动画别弄成另一个大剑就好了
没有。而且就算是漫画近期要完结,动画的进度也不是能做到的速度。
----发送自 Meizu M040,Android 4.1.1 描述的背景有一个关键词叫圈养
人类在过去的100年内没有可见的威胁,偏安一隅不求上进,看第一话里的驻扎兵团就能明白当时人类的心情了。
虽然有调查兵团的存在但是这帮人从一开始就不被主流看好,平民觉得他们出去浪费税金。
不过也奇怪,100年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叠加之后居然还能不搞出人口膨胀粮食危机,只能说整个世界里就那么一个医生医疗条件太差吧。
三笠那属于种族天赋,整个世界里(截止漫画45话)到现在就出现了2个日本人其中一个还被杀了。 那么老外的评价都啥样,有人搬运吗 引用第211楼aws于2013-05-27 10:16发表的:
实际上以人类占据的地域范围,人口不应该是100W,而是至少2-3000W
可以维持50W的军队
没错,所以资源大大的富余,人们没有走出墙外的动力。
当然,在没有资源分配压力的情况下,能建立起强权政府是比较奇怪…王权或许是百年前巨人威胁还很明显的时候确立的吧
----发送自 LGE Nexus 4,Android 4.2.2 引用第211楼aws于2013-05-27 10:16发表的:
实际上以人类占据的地域范围,人口不应该是100W,而是至少2-3000W
....... images/back.gif
没错,人口与土地面积本来就是这作品本来最大的硬伤之一。
要晓得作者在早早就给出墙内面积40约万平方公里的设定
加上墙内房屋的密集度让人都以为故事里人类最少有2000-3000W左右的数字
不晓得40万平方公里的概念?日本土地才37.7万平方公里
而100W人塞在一个1500左右平方公里的的地级市都显得卓卓有余,
哪怕这是建立在现今的建筑技术上的答案 过多200年还差不多,医疗条件落后,头几十年估计还不断用人出战巨人,哪能那么快几千万人。 百年间最初的五十万人要变成几千万人那是扯,但是就算把作品里的农业/医疗水平定义在16-18世纪,也没有40万平方公里养不活百余万人的道理。
虽然考虑到“也许不是所有土地都适合耕种”&“人类聚居在几个固定地点,运输能力有限生产力无法充分发挥”这些理由,但是需要读者脑补的部分也太多了,只能说作者对这部分设定确实不太上心。 引用第120楼shoapril于2013-05-26 12:53发表的 :
其实有多少人像我这样看到变身巨人这设定就觉得像一样了
我想要最强人类开挂吊钢丝去虐各种巨人啊,谁要看正面全裸人互相打摔跤啊
images/back.gif
奥特曼摔跤没几场戏,除非动画原创或者加大了描写篇幅 其实,两次巨人破城的危机,都是发生在开始出现分配和资源问题以及人们对王权不那么信任的时期。 不是说老外反应很大么,喜闻乐见。。。有好人搬运吗?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http://i44.tinypic.com/2wp72ax.jpg
人口倒不是问题
只能说有这些土地和资源,不遇到战争或者饥荒,有发展出多少多少人口的可能性
但不是说有这些土地和资源就一定能发展出这些人口
作者只要不详细描写就放一个背景在那里反而不容易出岔子
(目前剧情都在城市里发生,显得人口密集,但人少的地方还是很多的,虽然我也觉得有那么多土地不利用起来不怎么靠谱啊……) 引用第205楼qrlfafner于2013-05-27 09:16发表的:
话说巨人的漫画有完结的势头没,动画别弄成另一个大剑就好了 images/back.gif
巨人后期是悬疑剧,情节都指向迷团本身,不存在反复利用的可能性,必定会在作者预定安排中完结,剧情全面崩盘的唯一可能性是,作者给出的解释无法让人接受,迷团成因极其的不合理
作者有用设定补迷团逻辑的倾向,不过目前补的还行,神展开前面都有一定的伏笔,留有一些推理空间,最近几话解开的迷,在第一话里就埋了伏笔,可以说作品完成度之高让人期待
一直在跑主线的作品已经很少看到了,我一直把巨人与自新比较,如果能有一个自新那样的收尾,巨人这部作品就完全没有遗憾了 问题就在于作者一开始想都没想把圈子画的太大,
从动画表现来看,4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适于耕种和居住的良好土地,没有超大自然灾害,养不活125万人那是公元前的水平好么。
据估计英格兰岛公元前一世纪就有150万人口,正好和破墙前人口差不多,但是英格兰全境只有13万平方公里。
三圈墙全加起来大概有67万平方公里了,比法国、德国单个全境都大,快赶上我国青海省的面积了。
丢掉最外面的还有约4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甘肃省的大小,按里面人类的科技水平养不活125万人那就是笑话。 引用第223楼shihomasturi于2013-05-27 14:43发表的:
问题就在于作者一开始想都没想把圈子画的太大,
从动画表现来看,4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适于耕种和居住的良好土地,没有超大自然灾害,养不活150万人那是公元前的水平好么。
据估计英格兰岛公元前一世纪就有150万人口,正好和破墙前人口差不多,但是英格兰全境只有13万平方公里。
三圈墙全加起来大概有67万平方公里了,比法国、德国单个全境都大,快赶上我国青海省的面积了。
丢掉最外面的还有约4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甘肃省的大小,按里面人类的科技水平养不活150万人那就是笑话。
....... images/back.gif
关于巨人许多硬伤设定,其实有可能是作者本身不是打算长篇连载形式所以就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所以基本设定都是随便糊弄的,而现在作品火了,动画化了,不得不出现大量地超展开元素来擦屁股补完当初许多的不合理。 作者能说出现在已经画了差不多一半我就确定整篇漫画都在作者预计之内,如果他没说谎的话
回 224楼(shoapril) 的帖子
当然这片我目前发现无法解释的就是“土地的部分”和“立体机动”的部分,前面这个确实是个硬伤,但是后面这个为了时髦值区区“不合理”算什么!总体来说我觉得这个作者在设定上还是比较上心的,当然不一定是你想看到的东西。
Re:回 224楼(shoapril) 的帖子
引用第227楼shihomasturi于2013-05-27 16:02发表的 回 224楼(shoapril) 的帖子 :当然这片我目前发现无法解释的就是“土地的部分”和“立体机动”的部分,前面这个确实是个硬伤,但是后面这个为了时髦值区区“不合理”算什么!
总体来说我觉得这个作者在设定上还是比较上心的,当然不一定是你想看到的东西。 images/back.gif
比较用心这个可以承认,
但是作者本身对战略,兵器运用,政治体态(这里先不说他的物理)等的知识缺乏在不是都会暴露了出来。
而只能在后期用简单粗暴的世界观设定修正来让其合理化。
最简单的就是
问题
“既然已经拥有火器,为什么不直接用火器去攻击巨人颈部”
作者擦屁股道
“因为巨人世界里火炮的精度与射程太差”
Re:Re:回 224楼(shoapril) 的帖子
引用第228楼shoapril于2013-05-27 16:23发表的 Re:回 224楼(shoapril) 的帖子 :比较用心这个可以承认,
但是作者本身对战略,兵器运用,政治体态(这里先不说他的物理)等的知识缺乏在不是都会暴露了出来。
而只能在后期用简单粗暴的世界观设定修正来让其合理化。
最简单的就是
问题
“既然已经拥有火器,为什么不直接用火器去攻击巨人颈部”
作者擦屁股道
“因为巨人世界里火炮的精度与射程太差” images/back.gif
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啊
火枪首先威力不足,要杀死巨人必须一下把颈部整个砍掉,一个弹丸的穿刺攻击对于巨人来说是不疼不痒的。
火炮这个其实可以杀死巨人,但是火炮在两次防御战中都没有发挥关键作用是有其他原因的。
第一次破墙前,首先人类就没觉得巨人能攻破城墙,火炮数量和士兵训练都不足,马上就成“兵败如山倒”的态势和铠巨人的出现,也没留给人类打火炮阵地战的余地。
第二次破墙前,火炮的数量和质量都上升了,但是超大型巨人出来干的第二件事就是摧毁城墙上的固定跑,虽然残余的火炮在防御战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巨人海战术下还是被攻破了。
说到底,那个时代背景下火炮也只能作为一种防御性兵器固定在几个防御位置上。一旦被突破或者想出城调查,还是只有靠不科学的“立体机动”。
回 228楼(shoapril) 的帖子
您不能把因果倒转然后去指责作者是在“擦屁股”... 开篇就埋下的大把伏笔在你看来是后期擦屁股行为,你这不是讨论,而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王族没有救急的想法。这很奇怪。
除非王族知道外面都是灾害,而本地绝对不会有灾害。或者说他们在混日子。 引用第219楼好奇杀死我于2013-05-27 13:15发表的:
不是说老外反应很大么,喜闻乐见。。。有好人搬运吗?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images/back.gif
youtube搜attack on titan review或attack on titan reaction就行。。。 引用第223楼shihomasturi于2013-05-27 14:43发表的:
问题就在于作者一开始想都没想把圈子画的太大,
从动画表现来看,4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适于耕种和居住的良好土地,没有超大自然灾害,养不活125万人那是公元前的水平好么。
据估计英格兰岛公元前一世纪就有150万人口,正好和破墙前人口差不多,但是英格兰全境只有13万平方公里。
三圈墙全加起来大概有67万平方公里了,比法国、德国单个全境都大,快赶上我国青海省的面积了。
丢掉最外面的还有约4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甘肃省的大小,按里面人类的科技水平养不活125万人那就是笑话。
....... images/back.gif
资源人材技术都集中在最顶层的一小部分人,
你拿几十年前的中国看看农村一年饿/吃/卖/杀死多少人 引用第235楼napa6101于2013-05-27 18:28发表的 :
资源人材技术都集中在最顶层的一小部分人,
你拿几十年前的中国看看农村一年饿/吃/卖/杀死多少人 images/back.gif
如果我们按14世纪刚刚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的英格兰人口来推算,13万平方公里的岛国养活了2,774,000人,那么每1万平方公里养活了213,384人,
现在写作213,384人/万平方公里。
现在丢掉最外层城墙时放出去25万人寻死,还剩下100余万,那么之前约125万人,67万平方公里土地丢掉三分之一,还剩下约45万平方公里,
换算过来27,780人/万平方公里。
换算一下比例
213,384:27,780=7.68:1
假如他们生产效率与开垦率一样的话,差不多每8份食物里面被王族拿走了7份,剩下的1份也够你吃,当然巨人里他们没有这么多人充分开垦土地,但是绝不存在因为丢了三分之一土地五分之一的人就要被饿死了这种事情。
英格兰在封建王朝时期每公顷土地上养活的人是巨人里面的7.68倍之多。如果换算一下巨人每公顷土地能养活的人数,大概和公元前5,6世纪的生产力水平相当,你明白这个意思了吗? 這裡不是免透樓?怎麼上面一個勁在討論還沒出現的設定?
回 238楼(whatareyou) 的帖子
那里是没出现过的设定?@whatare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