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拍动画是有风险的,而用制作委员会的方式的话就能减轻风险
打个比方,某出版社旗下有本小有名气的轻小说,这个出版社就想拍个动画再宣传一把,没准能赚更多钱
但是万一动画拍不好,打了水漂,一家出版社可承担不起这种损失
于是就开始拉帮结伙:
唱片公司啊,我们来拍动画片吧,用我的轻小说改编,多加点角色歌主题曲
游戏公司啊,我和唱片公司打算合伙拍动画片啦,你要不要也加入进来啊?
广告公司啊,我们这个动画片保证大卖,你要不出点钱吧?
大家一合计可行,于是就出钱找了家动画公司来,把动画拍出来
再出钱在电视台买时段播出
动画做好后,出版社的轻小说得到了宣传
唱片公司从CD上赚钱,游戏公司从游戏上赚钱
而广告公司则从这个时段的广告费中赚钱
之后就是卖塑料片,塑料片也有分成,零售商拿一点,发行公司拿一点,然后制作委员会也要分成,剧场版的话则是票房分成
至于动画公司,一般情况下都只拿一开始制作委员会给的那点劳务费,地位很低的
当然动画公司也是制作委员会的一员的话就另当别论了
电视台一般只负责收钱卖档期,但也有电视台入股的
又例如日朝五虎,圣斗士第一期是朝日和东映主导,第二期后万代参与的力度有所提高
战魂则是万代和朝日主导,三癞子就一民工
而之后的东映御三家则是标准的盈利模式:
朝日台提供时间段,东映拍片子,万代当主要赞助商
朝日电视台要收视率
东映要卖版权费
万代要卖玩具和游戏
这三家都是大头
讲谈社要卖书
丸美屋要卖食品
麦当劳要卖开心乐园餐
东京巨蛋要演真人秀
大致就是这种运行方式 引用第4楼黄昏的鈴音于2013-05-21 10:20发表的:
所以说就算买塑料片,对于动画公司的帮助也不是很大了? images/back.gif
动画公司参股的话就有分成
有些大的制片厂甚至自带负责影碟出版的部门或关联公司的
比如东映和东映和东映
但一般小作坊的话拿得都不多,基本上就是劳务费
这个即便是在制作委员会时代前也是如此
当然塑料片销量上去的话至少会提高动画公司的名声,以后能接更多更好的活 动画公司真苦逼~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所以说京都不拍FMP4期一定是分赃没谈拢吧 引用第6楼thez于2013-05-21 10:41发表的:
动画公司真苦逼~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images/back.gif
小公司的话其实就是拿微薄酬劳还要看投资方和电视台眼色
这个上世纪开始就这样了 引用第6楼thez于2013-05-21 10:41发表的 :
动画公司真苦逼~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http://220.196.42.172/2b/images/back.gif
所以希望大家能多少花点钱…… 真喜欢的片子一般是碟片、原作(如果有的话)、角色歌(如果有的话)、周边都入一点。
喜欢程度不那么高的就挑着自己比较适用的入一点(一般是周边)。 引用第5楼DARK_HGCG于2013-05-21 10:37发表的 :
动画公司参股的话就有分成
有些大的制片厂甚至自带负责影碟出版的部门或关联公司的
比如东映和东映和东映
但一般小作坊的话拿得都不多,基本上就是劳务费
....... http://220.196.42.172/2b/images/back.gif
说是分成,可实际上投资少的小公司一个月下来能分个几万就算相当不错的时候。
可虽说是投资少,但就算只出5%也上百万,所以现在想回成本不是很容易。 中国都是电视台向制作方买播放权 日本就是制作方向电视台买播放权
这怎么反过来了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那么爱起义买版权是找制作委员会买的了?
那种老片蓝光的话,制作委员会不是会解散了么?重制的时候再重新组织一次?还是动画公司独断发行? 动画公司就算赚到钱了,大都也是被老板吞了,打工的人全世界都一样 买食玩买扭蛋 引用第14楼alaya于2013-05-21 12:05发表的:
那么爱起义买版权是找制作委员会买的了?
那种老片蓝光的话,制作委员会不是会解散了么?重制的时候再重新组织一次?还是动画公司独断发行? images/back.gif
当年不健全,现在都知道有出新碟,复刻,海外贩卖这些都是可以长期产生利益的手段了
一般不解散,解散的话会有相关权利的转让,比如角川全买了,以后都归角川这样 但是要是动画不火的话,动画公司是不是也能靠这份“微薄酬劳”回本?毕竟给别人打工不用考虑盈利。 动画公司也许是苦力
但是这世界本来就是风险收益正相关。第一部大赚特赚第二部直接破产也不是什么好事吧。 国内的电视链,是电视台在每年招标会上,把自己的广告时段出售给广告媒介公司。然后,再内部制作或从外部买入节目版权播放
从萌翻的叙述看,制作委员会中有广告媒介公司,所以是向电视台打包购买的某一时段的节目时间和广告时间? 引用第2楼WYJGHX于2013-05-21 08:47发表的:
自eva以来。制作委员会制度成立, 钱都是从委员会出的, 参股有出版商,广告商和电视台,动画公司参股只有一小部分。 动画版权以及 市场上销售的全部收益都是由制作委员会分。 images/back.gif
……1992年放送の『無責任艦長タイラー』でテレビアニメ史上初の製作委員会方式を採用し(この際の名称は「タイラープロジェクト」)、後に、『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における「Project EVA」及び「EVA製作委員会」の商業的な大成功によってテレビ作品にも普及したとされる。
(http://ja.wikipedia.org/wiki/%E8%A3%BD%E4%BD%9C%E5%A7%94%E5%93%A1%E4%BC%9A%E6%96%B9%E5%BC%8F) 引用第19楼suebin于2013-05-21 13:05发表的:
收费电视台跟免费电视台的分别? images/back.gif
其实是以让电视台买版权的方式来说 这种只是一次营销 是小头
日本人喜欢放长线掉大鱼 把动画的性质更彻底的改成广告 广告投放不要投放费嘛
反正也不是从这些电视台少的可怜的放送费上赚钱
国内相反 没有产业链 只有从放送版权上赚 但是好的作品明显靠这么少的钱是回不了本的 引用第21楼daidasday于2013-05-21 13:25发表的 :
我也不太明白日本为什么需要像电视台买播放权?
难道日本电视台的节目多到排的满满的,什么动画片只能挑着播的程度了? images/back.gif
现在大体上分两种模式,一个是电视台买作品,一个是制作委员会买时段
前者大多是黄金档的节目,电视台也要收视率的,所以有好的策划,电视台也是愿意花钱的
这时电视台会主动出制作费给动画公司,条件是取得作品的播放权,等于电视台买你的片
但是深夜档对电视台而言效益有限,所以不大愿意出钱,所以就等于是制作委员会出广告费给电视台,用这段时间给自己的萌妹子打广告。
而赞助商出的钱一般分三块
一个是给动画公司的制作经费
一个是给广告公司的广告费,广告公司很多场合也是制作委员会的一员,这些钱自己留下一部分当作中介费,剩下的给电视台买广告,黑心点的话会克扣很多,导致动画公司经费不足
还有一个也是给电视台的,是电波使用费和设备使用费等杂费
动画公司的话基本只管拿钱拍片,但比较有钱的动画公司也会自己出资
动画拍出来后的版权归制作委员会所有,版权收入就是委员会分成,没入股的没有版权,就算是亲手制作的动画公司也别想分到一毛钱。单纯出售时段的电视台也没有版权方面的收入。
但如果动画公司和电视台有出资参与制作委员会的话,就有版权收入
至于东映这种大厂,更是会提前把各个领域的商标都注册掉,从食品玩具直到卫生用品都不放过,然后就等着别的企业付版权费给自己了
什么?丸美屋你要在咖喱上印Q娃?这个价你看怎么样?
什么?三洋你要在救生圈上印圣斗士?钱给我吧,我去找老车他们平分。
什么?大B你要出玩具?哈哈哈我们谁跟谁啊,优惠价!
什么?眼镜厂你要出Q娃的塑料小人?叫你一声贤侄啊给你打个折吧。
什么?MegaHouse你要出Q娃的塑料小人?不好意思啊我跟我结拜兄弟大B说好了两年以内小人版权不给别人……什么?你是大B干儿子?叫你一声贤侄啊给你打个折吧。 原来我们看了这么多年的东西
叫广告 资本主义,资字当头,出钱的就是上帝,全世界都是这样,有啥苦逼不苦逼的.没有投资能包赚不赔,投资者也是要承担风险的. 有种有实力你可以自己来;没种没钱的就乖乖接受剥削,除非很极端的老板亏本跑路,不然工钱一般还是能到手的. 引用第15楼fengzizaixin于2013-05-21 12:18发表的:
动画公司就算赚到钱了,大都也是被老板吞了,打工的人全世界都一样 images/back.gif
有些大点的动画公司待遇会好点,比如作画的人能拿基本工资
SUNRISE则是公认的蟹工船 关于制作委员会的分配模式,凭记忆写一下,仅供参考。
虽然只代表个例,不过大致应该都是这个模式。
先说出资:
每次拍片子之前都会有一个比较主要的公司担当干事的职责,到处筹资金拉资源找合伙人。
出资额度也是最大的。
担任这种职责的公司以塑料片发行方居多。
比如某An○○○ex、某B○○dai V○○○al
如果有原作的话,出版社也会占比较大的份额。
如某书店、某社等。
大约出资比例40%左右,也有上述两个类型公司各出近40%的。
动画制作公司也会投个10~20%。
然后就是找塑料小人制造商、卡片游戏商出资。
比如某笑、某路什么的。大约10%几左右。
其他的也有电视台,出资个几%的。
或者是某在线视频站,也会出资个几%。
出资也不是白出资,除了最后分赃以外还各有各的好处。
比如说塑料片发行方有发行权、塑料小人制造商有商品化权、电视台/网站有放送/播放权(这俩是两回事)啥的。
不过一般来说是电视台等着委员会来买时段,有时候有些个别的地方小电视台会来买放送权。
也有电视台靠出资来增加收益的。
当然也有光出资不要权利,到时候等着分配的。
虽然是少数现象,但偶尔也有相关制作人员个人出资的情况。这种一般都是只出个百分之个位数。
现在做一部1季的动画片,动不动就是上亿,平均到每季大约是1000万到2000万吧。
由此可以大致推算出每个出资方的出资比例。
然后是分配:
分配并不是单纯按上面的出资比例分,而是有更复杂的规则。
但基本上出资多挣得/赔得就多,这点总没错。
比如说某动画买CD买了几十万块钱,那么好,我们看看应该怎么分。
分配大约1季度一次,按照这个季度发售的全部CD(有OPED有album有角色曲)一起算。
发行方拥有发行权,作为窗口公司他们会先扣下20%左右的手续费。
剩下的部分里面,运费啊纸费啊各种杂费也要花几万块钱。
因为分配都是一开始的窗口公司计算的,他们再扣下百分之几的费用。(往往只有几千)
扣完之后剩下的钱里面,如果是有漫画原作的作品,需要给出版社百分之几的印税。
之后再给动画制作公司百分之几的制作费(相当于上面的印税,往往只有一两万)。
上面层层克扣之后,终于到了分赃time了。
各个公司按照自己的出资比例分配上面剩下的钱。
当然,这里面拿到最多的还是上面说的发行方,因为他们投资最多……
所以,在委员会里面还是塑料片发行方占有最大的好处,同时也最有发言权。
其他跟着混的小公司只是保个本就不错了。
以上凭大致印象写的,估计会有遗漏或数字不符,拿着当个参考吧。
如果有更具体的数字也请指出。 引用第27楼likunplus于2013-05-21 16:41发表的:
原来我们看了这么多年的东西
叫广告 images/back.gif
你还期待“纯艺术”的动画片么……
看学院派的作品吧……
不赚钱谁拍动画啊
所以能力允许的话买点塑料片和假人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