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凌火焰 发表于 2013-4-9 11:49

不考虑玄学和专业领域,音频的码率的上限能到多少?

视频方面就不说了,4K到8K是不是玄学不好说,但是BD到4K绝不是玄学,除了分辨率,还有颜色深度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反正就是现在高码率BD的绝不是视频的上限。
那音频方面呢?320以上的,反正我是听不出什么差别了,顶多再来个多音轨什么的。

osk666 发表于 2013-4-9 12:03

dongjuanyong 发表于 2013-4-9 12:07

未压缩视频:码率由分辨率、色深和帧率决定
未压缩音频:码率由采样频率、采样深度(16、32位等,跟色深概念类似)和声道数决定

于是剩下的你也明白了

冰凌火焰 发表于 2013-4-9 12:08

引用第1楼osk666于2013-04-09 12:03发表的:
不懂你是怎样理解的,无论音频还是视频,
码率有变化的都是有损压缩,
如果是无损无压缩的视频和音频,
码率都是固定的,
这个固定的码率就是你所谓的上限了。 images/back.gif

就说这个无损,视频方面,几年前是DVD原盘,现在是BD原盘,未来就是4K、8K原盘,似乎音频方面,就一直停留在CD时代。
换个词吧,体积的上限是多少。

password 发表于 2013-4-9 12:17

引用第3楼冰凌火焰于2013-04-09 12:08发表的:

就说这个无损,视频方面,几年前是DVD原盘,现在是BD原盘,未来就是4K、8K原盘,似乎音频方面,就一直停留在CD时代。
换个词吧,体积的上限是多少。 images/back.gif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62302/

白左 发表于 2013-4-9 13:00

osk666 发表于 2013-4-9 13:05

Jet.Black 发表于 2013-4-9 13:17

声道什么是坑人的。

多一个声道就多卖个喇叭,多简单的道理。

冰凌火焰 发表于 2013-4-9 13:30

引用第5楼白左于2013-04-09 13:00发表的  :
来个明白的:
平均码率=采样深度*采样数/回放时间
显然理论上是没有上限的, 实际值取决于采样设备, 回放设备和你的耳朵. 所以你究竟想问什么?人耳能听出的上限?采样的上限?回放的上限?

后两者没有固定值, 而第一个是玄学 images/back.gif

算是第一个吧。
玄学的就不考虑了,普通人能听出的上限是多少?

直接点就是,“好”到什么程度,再增加质量,普通人也听不出来“更好”来。

Jet.Black 发表于 2013-4-9 13:35

引用第8楼冰凌火焰于2013-04-09 13:30发表的:

算是第一个吧。
玄学的就不考虑了,普通人能听出的上限是多少?

直接点就是,“好”到什么程度,再增加质量,普通人也听不出来“更好”来。 images/back.gif

人耳范围20-20000HZ,

所以采样率超过40K就可以了。

16BIT 44100KHZ 的 CD的质量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耳朵的能力。

天乃冥 发表于 2013-4-9 14:11

耳朵范围20~20K,超过20K的我们俗称超声波,听不到了。所以一般音频标准也就这个范围...

但是听不到不代表感受不到,超过20K时,身体的五脏六腑还是能感觉到变化。

Jet.Black 发表于 2013-4-9 14:19

引用第10楼天乃冥于2013-04-09 14:11发表的:
耳朵范围20~20K,超过20K的我们俗称超声波,听不到了。所以一般音频标准也就这个范围...

但是听不到不代表感受不到,超过20K时,身体的五脏六腑还是能感觉到变化。 images/back.gif

所以有说法是,玄学最后拼的是五脏六腑而不是耳朵。

并且拼五脏六腑必须用音箱,耳机使用者全部悲剧。

lwa190212 发表于 2013-4-9 14:36

有的震动不一定听得到,同时也不一定感觉不到,但我觉得这部分声音也只有长期使用下换了环境做对比才能勉强感觉到,什么一耳朵的事基本都是心理感觉把→_→

kmh 发表于 2013-4-9 14:41

身体感受是耳机党的死穴

Jet.Black 发表于 2013-4-9 14:50

引用第12楼lwa190212于2013-04-09 14:36发表的:
有的震动不一定听得到,同时也不一定感觉不到,但我觉得这部分声音也只有长期使用下换了环境做对比才能勉强感觉到,什么一耳朵的事基本都是心理感觉把→_→ images/back.gif

不要说换个环境了,椅子移动10厘米,头转动20度很多普通人都可以听出区别

这和超声波次声波什么的可能真没一点关系。

osk666 发表于 2013-4-9 15:11

Jet.Black 发表于 2013-4-9 15:19

引用第15楼osk666于2013-04-09 15:11发表的:
虽然说人耳通常听不了20k以上的声音,
但以前为省空间转歌的时候,
不知道为什么只要转22k的音乐,音质就差了很多。 images/back.gif

要转44K的啊,怎么可以转22K的

lwa190212 发表于 2013-4-9 15:24

引用第14楼Jet.Black于2013-04-09 14:50发表的:
引用 引用第12楼lwa190212于2013-04-09 14:36发表的  :有的震动不一定听得......

我全程都只是在说超声波和次声波

----发送自 samsung GT-I9300,Android 4.0.4

夏目玲子 发表于 2013-4-9 15:2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7%87%E6%A0%B7%E5%AE%9A%E7%90%86
“如果信号是带限的,并且采样频率高于信号带宽的一倍,那么,原来的连续信号可以从采样样本中完全重建出来。”
人耳22kHz,所以采样率44kHz封顶
不过目前最高2.8224 MHz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96%E6%A8%A3%E7%8E%8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7%8F%E5%8C%96_%28%E4%BF%A1%E5%8F%B7%E5%A4%84%E7%90%86%29
量化精度(采样深度)越大,还原回去的波形越平滑,所以是越大越好了,没有上限的
同时也没有医学实验表明人耳对声压的分辨率是多少
平时CD采用的16bit,大约0.0015分贝一个量化阶距
耳朵好能听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分贝的差别的话,100分贝内用106bit够了,当然有可能出现200分贝的情况,所以采样率用107bit,再近似一下,128bit吧,这样就是5.87e-37分贝差别了

声道上个8声道,正好和bit byte抵消了

于是,码率为
2.8224 M*128 *8/8 = 361.2672 MB/s
无损压缩一下砍一半 180MBPS

Jet.Black 发表于 2013-4-9 15:52

引用第18楼夏目玲子于2013-04-09 15:26发表的:
量化精度(采样深度)越大,还原回去的波形越平滑,所以是越大越好了,没有上限的
同时也没有医学实验表明人耳对声压的分辨率是多少
平时CD采用的16bit,大约0.0015分贝一个量化阶距
耳朵好能听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分贝的差别的话,100分贝内用106bit够了,当然有可能出现200分贝的情况,所以采样率用107bit,再近似一下,128bit吧,这样就是5.87e-37分贝差别了
....... images/back.gif

有,一般认为是3dB,悲催吧。

所以你的推导失败了。

天气姐姐 发表于 2013-4-9 16:23

不考虑玄学的话,itunes plus aac不就够了吗?

osk666 发表于 2013-4-9 16:29

xhghost 发表于 2013-4-9 18:18

天乃冥 发表于 2013-4-9 23:43

3db那个是功率上升1倍,声压级提高3db,和耳朵分辨率没太大关系

耳朵灵敏度一般还是按等响曲线来算

但也可以去测,不怎么准就是了

现阶段发烧主要媒介还是cd,但这玩意标准老规格又旧,很容易达到极限,剩下的提升全靠砸钱+脑补

音频这东西,还是别折腾,lz你觉得听起来舒服就好,民用级没验收标准的……真有需求就得从建声开始搞了

Jet.Black 发表于 2013-4-10 00:07

引用第23楼天乃冥于2013-04-09 23:43发表的:
3db那个是功率上升1倍,声压级提高3db,和耳朵分辨率没太大关系

耳朵灵敏度一般还是按等响曲线来算

但也可以去测,不怎么准就是了

现阶段发烧主要媒介还是cd,但这玩意标准老规格又旧,很容易达到极限,剩下的提升全靠砸钱+脑补

音频这东西,还是别折腾,lz你觉得听起来舒服就好,民用级没验收标准的……真有需求就得从建声开始搞了
....... images/back.gif

为什么没关系。

分辨阙值(Differential Threshold),属于基本概念,也是个曲线没错,一般认为不讲究可以当做是3dB

http://www.sfu.ca/sonic-studio/handbook/Differential_Threshold.html

CD的规格远远超过人的听力了,道理很简单吧。

cmg1987 发表于 2013-4-10 00:09

Jet.Black 发表于 2013-4-10 00:32

耳朵灵敏度怎么可能没人去测,这种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人耳容易分辨出的是3dB,1000Hz左右的据说可以到1dB。这是对纯音来说。复杂的音乐当然还要打折扣。

所以16bit 44.1KHz 对付 3dB能听到20KHz的耳朵是很厚道了。

另外,其实当年飞利浦做CD的时候准备用14bit的,因为他们研究表明14bit对付人类耳朵都绰绰有余。

天乃冥 发表于 2013-4-10 00:35

fenrir 发表于 2013-4-10 07:35

我耳朵木,只要是从CD转出来的256Kbps以上的aa3,就听不出跟原CD的区别了

刚果王子 发表于 2013-4-10 07:36

24bit或者32bit带来的是更大的动态范围,现在普遍的解码器能够支持到110db而16bit的cd只能到98db,而专业处理母带的解码也基本上是按动态范围划分档次。
即使是320k的mp3,在20khz的损失依旧很小。很多玄学设计都做了高频滚降以带来更好的听感,监听领域则会有低切,切掉低频,听的更清楚。
有兴趣可以去看看专业的ad/da,动态范围在130db以上的无一不是贵到飞起,玄学领域有各种坑,专业领域则可信的多

----发送自 ZTE ZTE V970,Android 4.0.4

Jet.Black 发表于 2013-4-10 07:44

Jet.Black 发表于 2013-4-10 07:50

1 等响曲线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7/Lindos1.svg/400px-Lindos1.svg.png

2 声压分辨阙值曲线

http://www.sfu.ca/sonic-studio/handbook/Graphics/Differential2.gif


俩曲线就算长相也完全不一样。

lockheedmartin 发表于 2013-4-10 08:41

lzh1993 发表于 2013-4-10 18:57

老美有在潜艇里用过stax的静电耳机

Realplayer 发表于 2013-4-10 19:01

討論到這地步,還不是玄學?

voluspa 发表于 2013-4-10 19:27

voluspa 发表于 2013-4-10 19:27

HyperIris 发表于 2013-4-10 19:35

lzh1993 发表于 2013-4-10 21:28

耳朵听不到的 身体可以感受到的 有这嘴炮的时间去蹭听几次就知道了

Jet.Black 发表于 2013-4-10 23:00

引用第38楼lzh1993于2013-04-10 21:28发表的:
耳朵听不到的 身体可以感受到的 有这嘴炮的时间去蹭听几次就知道了 images/back.gif

所以,玄学终极目标讲究的是身体感受。

结论,耳机是异端,必须死。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不考虑玄学和专业领域,音频的码率的上限能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