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应对政策有P用
我的意思其实也很明白了
NINTENDO也不会和钱过不去
这种风气对他还是好处多多吧
至少是在没有大竞争对手时期的短期利益上 这种风气是谁首先掀起的。阁下先去看看这些个讨论再说――
http://www.stage1st.com/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87994&perpage=15&highlight=雷文?简化称呼&pagenumber=3
http://www.stage1st.com/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84291&perpage=15&highlight=雷文?简化称呼&pagenumber=3 看
我一定看
不过太长太长
不仔细看
我要的是一个具体的实体
难道我要怪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是要有管理体制,为了给自己牟利打破一个管理体制而又不想负责建立一个新的管理体制导致冷饭成风的厂商才是不可饶恕! PS2上的游戏不见得都值得玩,但是GBA现在确实已经被偶搁置有一年了. 那是哪个厂商呢? http://jiajucheng.com/Furniture/Images/small/kxf-A69.jpg
http://www.desksky.net/upload/4/qt/52/small/3.jpg
http://www.eatworld.org/menu/haipai1/photo/78062_90.jpg
http://games.tom.com/images/2003/news/0209/wario_01.jpg 原贴说得不够清楚?
仔细看看,拜托。 还真看不下去
太长咯
直截了当吧 你要是连这点“炒冷饭”现象如何起源,怎样生成,应对策略的基本辩述理论都看不下去,你有什么能力来和我分析炒冷饭现象的害处?
想和我讨论这个,必须要把这些看下去。看不下去,甭讨论!因为那就属于鸡同鸭讲了。论半天也没有意义。 你就不能帮忙把你要说的贴一下吗?
让我省力点 我不是贴地址了么?
你慢慢看吧,我也没催你。 别让我讲出来么
偶懒啊
因为马上要看24小时咯 GBA,我还是用模拟器来对待吧。 要是看明白了,你讲出来我讲出来有什么不同。
我可是北京人,全中国各省各市谁敢跟北京爷们比懒?笑话! 那就等明早看咯
但是我私自认为针对这个讨论
雷文兄还是表态一下的好 我的态已经表的很明显了。(只要能看明白我贴出的帖子) 你没明白我的意思 我的论点再明白不过,在目前日本这种畸形的市场造就下。无论家用机还是掌机,都是冷饭充斥的平台。谁也没资格把哪个摆的更高。
而在欧美,无论是家用平台还是掌上平台,原创的成就都是出色的。
简单与否? 欧美掌机的成就在哪里? 《玻斯王子》《塞尔达四支剑》《分裂细胞》等等不算成就?
欧美厂商开发出的GBA模拟3D引擎不算成就? 最初由 CUEL 发表
没虾米关系啊
反正现在怎么看SONY怎么不是顺眼哈哈哈
我已经改方向支持松下产品啦,当然,我不是说游戏机
...
那要看你怎么看sony的产品了...
这个牌子的东西,粘家用二字质量就别提了...
但是高端的东西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当然价格上也会... 最初由 雷文?简化称呼 发表
《玻斯王子》《塞尔达四支剑》《分裂细胞》等等不算成就?
欧美厂商开发出的GBA模拟3D引擎不算成就?
全屏马赛克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吗,还不如直接用psp做
掌机3D化的成就不是那么轻易可以抹杀。
拿PSP做有什么希奇?这就跟一个游戏在PS上实现和在PS上实现当然是PS2效果好,但你能说因为PS的3D效果不如PS2好就此认为PS的3D化“有什么意义吗”?没有PS的过程,哪里有PS2的补足?你这种说法就好象吃了六个馒头不饱再吃一个饱了就想“既然早知道最后一个能吃饱我吃前面那六个有什么意义”?你自己说有意义么?再者说,PSP的3D功能将会以什么为代价我们不知道,但掌机光靠着3D处理能力怕是无法在这个领域生存。真能像GBA那样既保证一定的3D模拟能力,又不会对其便携性造成坏得影响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玻斯王子》《塞尔达四支剑》《分裂细胞》等等不算成就?
欧美厂商开发出的GBA模拟3D引擎不算成就?
这就是所谓的成就? 若欧美厂商在掌机上如此多的原创作品不算成就,不知道家用机现在的成就又建立在什么之上? 如此多的掌机原创?
请楼上列举几个成功的我看 虽然我决定少说话,但是还是插上1句。
psp仅仅是机能的提升,和创新有什么关系???
ps2的原创比起PS如何??
ps的原创比起SFC如何??(这个最多打平手吧……SFC奠定了N多百万级系列的基础)
机能提升真的能引发创新的革命吗?
N的GBA的软饭的确是多,这点即使是Nfan也不会不承认。(虽然家用机也不见得少)但是以此来说N滋长复刻风未免过分。起码现在的NDS主机的理念就是个创新的理念,也给其中的软件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平台。 PSP是不是创新我不说
但是他的机能特性有不少值得注意的东西 数据指标都是空洞的,《Death,Jr.》的表现已经很好的说明了PSP强大的硬件机能。但除了这些外在的表现外,PSP拥有一些或许更值得我们注意的特性。
16:9的屏幕。“宽屏幕设计将极大的影响游戏进行方式”Coobes指出。很多人也许会忽略这一元素,但可想见的是。我们将在游戏中提供给我们更广泛的视野、更充裕的可游戏空间、更丰富的图形用户界面。而3D第一人称游戏的一个大问题――晕旋现象,也有望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决,因为造成这一负面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传统4:3的画面显示与人类真实可视范围的差异。
UMD碟片。盗版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游戏产业,SONY在吸取了PS和PS2的教训后,将会完全控制这一完全独立的媒介的生产。SONY将不会给游戏开发者提供UMD的写入设备,游戏开发者将使用DVD-R来进行游戏的调试工作,然后同样利用DVD-R将游戏最后的原代码提供给SONY进行加工制作为可在PSP上运行的UMD。SONY希望这一措施将有效的抵制游戏盗版问题。
物理引擎。强大的处理能力带给游戏的不只是漂亮的图象效果。在GDC2004上已经得到证实,在近期在PC上红得发紫的引擎Havok可以在将来被运用到PSP上。Havok引擎已被运动到PC上的《MAX PAYNE2》、《Painkiller》、《HALFLIFE2》以及PS2平台的《阿童木》等游戏上,其出色的物理表现将给游戏带来翻天覆地的革命。 最初由 dongdong-remix 发表
PSP是不是创新我不说
但是他的机能特性有不少值得注意的东西
强的机能当然也是创新的条件之一,不过也要看厂商愿不愿意了。
实话说近期日本能坚持创新的厂商不多了。(现在被很多人骂的CAPCOM绝对算一个,成功的鬼武者、鬼泣、JOE、怪物猎人、rockmanEXE、rockmanZERO、逆转系列,不怎么成功的玻璃蔷薇、钟楼3、PN03等……)
越过俺的尸体画面虽然比起同期同机种上的游戏差不少,也就是说并没有享受到什么机能的照顾,但是隔这么久还是有人愿意研究。而保镖这个现在看来画面还是不错的游戏,却实在乏人问津了。
所以个人觉得事在人为,机能毕竟是外因,还得日本厂商们觉悟才是。
给NDS作游戏的第三方愿不愿创新谁也不敢打包票,但是起码N发出了鼓励创新的信息,希望他们能以capcom为例吧! 这个,不知道阁下认为掌机游戏怎样是成功(是获得好评价还是获得好销量)。
如果仅以销量的获利来说,诸如《Boktai》《龙珠》《Duel Masters》都算是相当成功的。
而PSP,不知道除了添加了几M内存,使用了几套光媒,放上了几个无助于游戏运行的花哨功能外还有什么可值得注意的新东西,而且这些所谓的“新东西”是可以创造出崭新不同的掌机娱乐方式还是仅仅只能完成一些技术上的进步。N64的《马里奥64》真正定义出3D游戏的标准,不能为同期任何游戏所企及,这叫做运用机能创造出完全不同于以往2D游戏世界的娱乐方式。而FF10对FF8的进步是量变的必然。只完成了技术上的进步,但理念上的转变一点都没有,不知道PSP的出现相对于GBA是前者会多一些还是后者会多一些? 一个想做点创新然后很失败的作品就因为画面好
现在就是这个下场啊……亲爱的美梦工厂你怎么不就把保镖做得优秀点,或者干脆把画面做烂点吧~哦,不不,那样的话别人还是有话可以说的了~ 最初由 dongdong-remix 发表
一个想做点创新然后很失败的作品就因为画面好
现在就是这个下场啊……亲爱的美梦工厂你怎么不就把保镖做得优秀点,或者干脆把画面做烂点吧~哦,不不,那样的话别人还是有话可以说的了~
NONONO~
我不是说画面。
用画面来比较只是说他们对机能的利用率。
即使是PS2上,如果完全没有发挥它的机能的游戏也不好意思拿来作对比吧!
一个是没有怎么发挥PS机能的游戏,一个是(至少在当时)将PS2机能发挥的不错的游戏。
这样该明确了吧!
所以说没有创新的意识和一定的实力的话,机能高也是白搭。
是SQ的《保镖》吗?还是其他的?
好象SQ的《保镖》的最终销量是近40万。不知道就这个作品的开发成本来说算是比较成功?比较失败? 楼上的楼上应该没明白我的意思回复: 是SQ的《保镖》吗?还是其他的?
最初由 雷文?简化称呼 发表好象SQ的《保镖》的最终销量是近40万。不知道就这个作品的开发成本来说算是比较成功?比较失败?
该是小有盈余吧。但是从口碑来看起码创新这点不算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