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2.sinaimg.cn/large/45aaa008tw1dx6u64oz2pj.jpg 引用第38楼SUNSUN于2013-03-02 10:44发表的:
你这就是扯淡了,画连环画练白描比较废功夫是没错,我可没听说过制版时是1:1,就算是旧上海刻木版都不是1:1的好么 images/back.gif
原稿通常很小倒是真的,鼎鼎大名的罗伦赶考,印象中差不多32开。 不是比漫画差多少 还是现在这些商业漫画比连环画差多少 短短几张图包罗万千艺术性内涵 甩漫画几条街 以前扫的些零碎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043/6967045759_6ebc690cb2_z.jpg
http://bbs.saraba1st.com/2b/read-htm-tid-789595.html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200/6809663730_1f9f85e8a5_o.jpg
http://bbs.saraba1st.com/2b/read-htm-tid-787909.html
http://farm9.staticflickr.com/8387/8519898323_880b8fde14_c.jpg
http://farm9.staticflickr.com/8233/8519898569_2ad5f9947e_h.jpg
http://farm9.staticflickr.com/8231/8519898097_30fcd8a0ee_c.jpg
http://bbs.ngacn.cc/read.php?tid=4347847
http://bbs.ngacn.cc/read.php?tid=4375464
http://bbs.ngacn.cc/read.php?tid=4855197邦锦美朵去年又出了20开 深圳彩美印的 效果比40开好了很多 连环画就和连环画比。 引用第6楼终极答案42于2013-03-01 23:58发表的:
就流行程度而言,和现在小学生流行的其他任何东西都差不多,人人手上都会有那么几本,大家彼此互相交换或着一起看的情况时有发生
成套的就属于比较奢侈的高级品,基本上需要考100分大人才会给买,谁有一套就会被众人羡慕+乱借,最后整套书落得七零八落收集不齐的凄惨下场
就画工而言,走的大多是国画工笔的路子,每一副画面作画都十分精细,文字只是附带,所以每页画面里掺杂着大量的信息,完全是以“画”来和读者交流(富坚老贼这种文字派泪目了)。如果是国外的名著故事,作者还往往会将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加到画面中去,就这点而言,要远胜现在的大部分日本漫画。更可怕的是,在那个没有扫描仪也没有电脑PS的年代,每一副连环画的画面就是作者们在等比例大小的纸张上画出来的!也就是说,在11区漫画家们已经很习惯在A2大小的纸张上画东西的时候,咱们们的连环画作者前辈还以搞微雕的手法在巴掌大的纸张上画出等同于一张A2纸信息量的东西…………
但因为多是仿照古典小说插图而作,所以缺少现代日本漫画中经常运用的诸如分镜、视角等原属于电影的表现手法。画面的立体层次感也很差(或着太强,达到山水画的等级)。需要注意的是,连环画流行的末期,出现了将电视电影里的画面直接拍照下来再编辑成书的“摄影版”连环画。这些书里每一页的分镜构成一点也不逊色于如今的日本漫画。这证明老一辈画家们并非没有运用分镜的天赋,纯粹就是没用过而已。 images/back.gif
好久没见到每段都是胡说八道的文字了,红字笑死我了 东映三国志动画直接照搬三国演义连环画
http://tieba.baidu.com/f?kz=640016778 引用第45楼loli炮于2013-03-02 16:06发表的:
不是比漫画差多少 还是现在这些商业漫画比连环画差多少 短短几张图包罗万千 艺术性内涵 甩漫画几条街 images/back.gif
能理解你急切证明的心情,但好东西也经不起你这样吹上天.艺术性确实是有不少大师作底子,但你非要说从几张插画里看出内涵来,甩啥啥几条街,我只能对你说:再努力看看,你还能看到反标呢. 杨家将的连环画,小时候好喜欢。 家里成套的就剩下红楼梦了,跟宝贝似的,老爸都不让多翻
小时候从老爸那儿继承了不少红色小人书,不过都没怎么看
翻的最多的反倒是套东周列国志的 家里以前有一整套的西游记连环画,超精美,后来搬家弄丢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