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里的演出是什么意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bc1b04e01012f6n.html这篇文章说,演出的工作是在分镜完成后开始的
那么平时说的××动画演出好,××动画演出差,具体指什么?
演出的好坏对动画好坏的程度是决定性的吗? 在TV动画中,各集演出家相当于各集的执行导演。每集的演出效果导演都会在分镜和演出会议中指示,由各集演出家去执行和落实。
关于“演出”这个概念的解释——
“演出”这个词经常出现在片尾的STAFF名单中,也有被称为“副导演”、“director”、“animation director”的。动画演出家的工作与电影导演一样,复制剧本影像化时的指挥、监修。
首先导演咀嚼剧本,有时也会把小说或者事件写成剧本。接下来根据剧本绘制分镜图。有时除了做演出家还要负责绘制分镜图的工作,这种情况下分镜工作可以深刻的体现导演的思想。原画师根据分镜图进行layout设定(有时有专职人员负责)。在作画监督的管理下制作原画、动画,美术监督负责制作背景画。然后进行摄影、特殊效果、上色、录音、编集等工作,演出家对所有工作的完成度负责。特别是剪辑和录音对作品的完成度影响很大,演出家一般都会深入的参与。
由于TV动画一般一周播出一集,每次30分钟。1年有4个季度,1季度基本上13集。那种长度的动画肯定无法全部由1位演出家来负责演出的工作,一般由4到8位演出家轮流演出,为了统一全部的演出风格,控制整体的作业,负责检查,一般会设置“总导演”、“导演”、“系列导演”或“首席导演”这样的职务。对重要的某一集,他们会自己出手直接负责演出(一般来说,TV动画的导演只负责第一集和最后一集的演出和分镜,其他全都由其他人负责)。 引用第1楼荡漾女王于2013-02-21 00:09发表的 :
在TV动画中,各集演出家相当于各集的执行导演。每集的演出效果导演都会在分镜和演出会议中指示,由各集演出家去执行和落实。
关于“演出”这个概念的解释——
.......
我觉得在动画里所谈及的演出是一个职位,平时所说的“演出好/演出坏”其实是指演出效果的好坏,而所谓的演出效果就是包含了画面声音等要素综合在内的一个统称,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UB001君曾经说过“谈演出的都是主观厨”吧,演出这个概念比较笼统,很难用逻辑化客观化的语言向别人条分缕析的解释清楚为什么自己觉得某段演出好/不好。
基本不懂作画...有错求轻喷 以前看动画不在意这些,只看大剧情,现在如果演出差了剧情我看不进去。。
回 2楼(iczeo) 的帖子
不要把链接贴出来让大神抽我脸了。 我觉得实际语境中可以简单理解为动画的表现力,比如企鹅罐的时候,很多人就称赞其演出效果。 引用第6楼chronicle于2013-02-21 01:53发表的:我觉得实际语境中可以简单理解为动画的表现力,比如企鹅罐的时候,很多人就称赞其演出效果。 images/back.gif
就你一个没理解对题
今天是不是还有个关于一个Animator的帖子
主要是针对日本动画制作的职位分工上面的一些疑问——因为不像监督你可以翻成导演,这样大家一看就清楚,有些职位国内国外都不一定有对应的词来翻,而11区又是动画产业独树一帜,无法直观的理解也是很必然的
具体就如一楼二楼所说
我再加个简单的例子,拍电影大家都略知一二的,同样的场景同样的剧本,但是可能演员发挥不好,也可能天公不作美,导致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情况——而相对于动画来讲并不存在这些实际的影响因素,取而代之的则是例如画面的协调性以及后期特效等技术方面的工作,这时就可能需要一名专职人员来负责处理这些问题 经常听大大说书说某部作品的作画和演出好,但却没有指出好在哪些地方,当然了,只有我这些小白才需要举图说明这种程度吧。(没有问号的语气)
P.S.不知多少人像我一样觉得标题小白呢。真是够高贵冷艳的吖。(同样没有问号的语气) 引用第8楼nobody123于2013-02-21 03:13发表的:
经常听大大说书说某部作品的作画和演出好,但却没有指出好在哪些地方,当然了,只有我这些小白才需要举图说明这种程度吧。(没有问号的语气)
P.S.不知多少人像我一样觉得标题小白呢。真是够高贵冷艳的吖。(同样没有问号的语气) images/back.gif
我记得06年那会儿有张贴详细对比了当年俩热门梁春日和FSN的演出,证明前者完爆后者。还有没有人能找得到呢…… 抽象点,以最简单的方式来说就是”怎样讲故事“;
这个抽象概念的”怎样讲故事“是全部落实在具体画面或者具体台词或者具体台词和具体画面上来表达的(<—这里就决定了演出的好坏问题); 我知道啊,演出就是类似原画和监督这类的角色。
但是你翻翻帖子就知道,实际使用上,很多人都已经将其误用为一种动画的自身属性,而不是一个特定的人或职能单位
----发送自 samsung SGH-T959,Android 4.1.1 搭车求问,为什么国内引进的外国动画片还能加那么长中国stuff表…… “脚本”和“演出”之间的关系=“故事”和“怎样讲故事”之间的关系
如果不这么比喻的话,没几个人能弄懂演出到底是指的啥。同样的剧情,用不同的演出方式表现出来,效果也截然不同。
就拿东映和京都的两版《Kanon》来说,其中小狐狸消失的那一段。东映版将这一段当成彻底的悲剧来做,泽渡真琴是在大雪纷飞的雪夜,表情上充满着痛苦,在相泽佑一宽阔的脊背上,崩坏成一团雪花,彻底魂飞魄散而去。。。京都版在做这一段的时候则显得非常克制,夕阳西下的坡道上,风轻轻地吹着,佑一君一边倾诉衷肠,一边与小狐狸做着最后的玩耍,真琴渐渐地困了,表情却十分地平和,阖上双眼的那一刹那,铃铛跌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声响,这一刻,小狐狸终于从这个名为“泽渡真琴”的梦中醒来,回到了自然的怀抱。
这两种演出方式放在各自的片子当中各有其道理,东映版《Kanon》的剧情安排中,真琴的离去是一连串悲剧的巅峰,而在京都版里,小狐狸的故事则只是悲剧的开始。演出好不好,必须要看是否契合动画本身,不存在“此演出就一定比彼演出更胜一筹”这种说法。 LS说的已经是脚本改编的区别了
要说演出区别,应该是梁春日二期无止境的八月,每一集近乎只有演出区别
按译言翻译的这篇gainax讲义来看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353971/323597
演出的工作主要对应的就是剪辑
剪辑
在所有材料录制完成后,进行整理、拣去失败与不使用的纪录内容,大致裁出节目需要的影像部分(称为粗剪)。这个阶段并不对影像特别加工,只是挑选汇整内容而已。
其次将选出的材料依照节目的制作概念衔接内容。此时会调整材料状态、加入特效、转场效果等。视需要会文字标题、解说。
影像剪辑完后,配合内容加入声音。包含背景音乐、效果音、录音好的台词等。
那麼還有一個コンテ有甚麼分別 我印象中的演出也是比较类似于17L的观点。
举个例子的话,之前有看过一个介绍,忘了是吉卜力的哪个作品了(也许是龙猫)。在分镜里(絵コンテ)只是一格门口的画面,有个女孩进门。
但是怎么实现进门这一串动作呢,可以走可以跑,可以畏畏缩缩可以横冲直撞。演出家跟据女孩的活泼好动的性格设计了一串动作,她一边小跳,一边还带了个旋转地进了门(具体忘了)。
就像真人电影一样,换了个人你可能看到的完全是不一样的表演了。(比较夸张的比如穆赫兰道里面,一模一样的一段台词,可以演得剑拔弩张也可以演得哀怨缠绵)
另外我一直觉得演出这个活,动画里也不一定都是有专人担任的,导演也会插嘴,原画师也可能发挥,是吧? 引用第15楼外语太次郎于2013-02-21 09:16发表的:
LS说的已经是脚本改编的区别了
要说演出区别,应该是梁春日二期无止境的八月,每一集近乎只有演出区别
按译言翻译的这篇gainax讲义来看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353971/323597
....... images/back.gif
刚刚仔细看了一下。演出分为【分镜】和【处理演出】。前者应该就是指演技的部分(就是我印象中的那种狭义?的演出概念),后面的是编辑和音响的部分?
第一段最后一句这样翻译可能比较顺"(分镜和处理演出多是不同的人担任的)处理演出做到一定程度后,就算分镜是别人画的也会觉得“这是我自己的动画”。" (http://www.gainax.co.jp/staff-info/0006.html)
这篇之前因为觉得和原画没有什么关系走马观花地看过去,现在觉得:
虽然不像写实片那样有影响力,但若编集地好,动画看起来就会令人感到难以置信的浅显易懂而且有趣。这是只要有所经验就很容易明白的问题,而对于那些总是以镜头为单位来想象动作的动画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你会深切感受到自己作为动画人究竟是怎么画出那些没用的原画的。 马越:“演出”这个职务是什么样性质的,相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长滨君能不能详细说一下呢?
长滨:这个……挺难说清楚的,要说到演出这个职务,首先一般来说是做分镜的工作,根据文字剧本,把故事的流程、画面的构成划分成分镜表。然后会由原画的人员根据分镜表画成一张一张的原画,而演出就必须负责向原画解说,要怎幺画?为什么哭、为什么笑之类的。 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做好,不管分镜表做得再怎幺好,放映出来的效果也不会好的,这一阶段是演出最重要的一环。之后就是检查画好的原画,做些修正的指示。而后在配音的时候要去做一些音效上的要求。直到整个影片完成剪接为止,都要靠演出的监控。一般大概都会以为这些是监督的工作,其实监督所负责的是去整合每一集的各个不同的演出。例如在哭的时候,有些作品会泪洒如雨,有些作品是淡淡的只流下一行眼泪,而我们作品要达到什样的效果,要表现出什么样的风格--这才是监督的工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