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我也想有个大炮轰轰轰,这是男人的浪漫 http://mopicer.com/Service/Image.ashx?key=MjAxMTA0&f=aCLvYmc7.jpg 有很多?楼主多举点例子我想看啊
我就知道个大和号、银英、最终流放、境界线,求更多
萝卜片就不用举了,萝卜片里的巨舰大炮不是主角 因为有黑科技。
反正黑科技拍脑袋就有,全能战舰有什么上什么。基本上人类对于“力量”的理解总是2>1+1,卡洛特和贝吉塔合体远强于两个独立的人之类的。
比如我的几艘名舰,虽然左舷弹幕比较薄这个缺点一直没有什么太大改善,不过大舰,巨炮,舰载机那是一样不少的。
首先超视距远程打击跟巨舰大炮没有什么冲突。很多作品里的光束/粒子大炮也能进行超视距打击。近期看的一部SF萝卜漫画《希特妮娅的骑士》,印象还比较新,母舰开的粒子大炮打击的奇居子,都是距离超远就开炮了。
而且那些未来在宇宙空间中,光束/线、粒子类大炮不是比现实中的超视距导弹更理想么,宇宙空间不像行星表面那样是个曲面,也没有空气等让光束发生折射和损耗,直线打过去就OK,加上大部分设定上光束大炮的弹速和威力都要比实弹类要高。 导弹这些的优势就只剩下带一定的诱导性能了。而且有些SF作品里还有Homing Laser,实弹类只能躲角落划圈圈了。 押井守:日本式的感性衍生物—无敌的巨大机器人
转自豆瓣小站Animefever http://site.douban.com/108088/
译者 cliffx
译自2004年由infobahn出版的「这就是我的回答。」(『これが仆の回答である。』。
这是押井守在月刊「サイゾー」1999年12月号上刊载的谈话,从一些代表性作品的共通点入手,对日本动漫产品中的巨大人形战斗兵器现象做了一番简短的剖析。用巨大的机器人或类似的东西填补救世主的空缺,对于日本这个奇怪的民族来说,或许正说中了要害。
正文:
在日本动画史上我们可以锁定三个重要的节点:首先是「铁臂阿童木」、然后是「铁人28号」,还有「机动战士高达」。从这三部作品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日本机器人动画的正统核心思想—那就是对机器人的意识形态崇拜。
先说说「铁臂阿童木」吧。阿童木是一位「人性化的机器人」。手冢治虫画的不仅仅是一部机器人作品,我认为他还想要在作品中描绘出「战后民主主义」这种意识 形态的思潮。而「铁人28号」则与之不同,这部作品的场景跨越了战时和战后的日本,我觉得作者想要描绘的是在争斗中「越走越远最终无法控制的军队」这一主 题。铁人28号是一台遥控机器人,它的善恶与否,完全取决于遥控器在谁的手中:若被坏人拿去,它就是邪恶的战斗兵器;若被善人控制,便成为正义的化身。它 在漫画原作中被设定为旧日本陆军开发的决战兵器,在战后才被发现得以复活,这样的故事自然很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之后,在「机动战士高达」出现之前,机器人动画界曾出现过像「魔神Z」这样的作品。「魔神Z」开创了日本机器人动画史上「驾驶员操作机器人」之先河,从 此,巨大的机器人便成为了人类肉体的延伸,同时也成为「人类自我意识的扩张实体」。就这样,日本人接二连三地狂热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巨大人形机器人,有意思 的是,在海外却很少出现这种「是男人就开扎古」的作品。美国的动漫英雄几乎都是凭着一身肌肉和蛮力在打天下,问题便出现了:为什么日本动漫里的英雄/英雌 偏要窝在机器人的驾驶舱里呢?
如果说英雄人物总是和根源文化中潜藏的本民族特有的愿望紧密相关的话,那么我觉得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战后日本的科学技术万能思想。看着电视机占领 起居室、冰箱也逐渐在厨房普及开来……人们便很容易对科学技术产生盲目的崇拜,认为科技能够拓展人类生活的未来和可能性。而毫无疑问的是,同一时期手冢治 虫的作品对这种科技立国信仰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我却认为,日本人的巨大机器人信仰,其根源还是在于他们脑袋里的那种「日本式的原始情结」。
日本民族总是相信,某种「单一而又巨大强悍的物事」才是日本的希望和救星。这种拜物信仰的终极偶像便是超级战列舰大和号,这艘巨舰至今仍活跃在各类架空战 记和动漫作品中。从这个观点出发回头再看看日本机器人动画的发展史,从「魔神Z」到「机动战士高达」再到「新世纪福音战士」,那些巨大的人形战斗兵器无非 就是大和号战列舰一代又一代的转世罢了。
为什么在日本人制作的机器人动画中,主人公驾驶的机器人都是用于测试的样机?为什么敌方每次派来的机体都不一样?为什么这些作品总是被个别王牌机战斗力压倒一切而决定胜败的「决战兵器制胜思想」所支配?
若是放在现实环境中,这个指导思想无疑是非常幼稚的,显然这类作品的主创人员根本不关心什么叫合理量产和工业体系。但是,无论在战前、战时还是战后,这却真的是日本民族的真实心象。
我认为日本民族这种原始的感性情结正是催生出巨大机器人作品的根源。在这样一种感性的驱使下,日本人在战后的科技发展时代仍苦苦寻求着「战舰大和号的替代品」,那些巨大的机器人不正是在这种需求之下应运而生的吗?
此外,可以说「机动战士高达」是这种替代品的最终决定形态;更进一步地说,「新世纪福音战士」则是对这一最终形态的补足和极致发挥(而主创人员也给了它一个非常恰当的称呼:泛用人形决战兵器)。
顺带一提,我曾经通过「机动**」来对抗这种作为「民族情感替代品」的巨大机器人,尝试着制作出一部还机器人以「纯粹工业制品」定义的作品,但我失败了。很显然,日本人仍然需要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神话般的机器人上,而这类作品的血脉也必将延续下去。
原载于月刊「サイゾー」杂志1999年12月号 对于粗大圆柱状物体的生殖崇拜? 巨大 is everything的道理你不懂麼 不是因为11区还在认为他们二战是因为舰不够巨炮不够大么 太空时代导弹一无是处.激光武器拦截效率面前导弹真心只能拿来做发动机. 其实感觉巨舰大炮没有大规模坦克群冲击来的爽快...
有没有这方面描写的呢 因为被rpg打成狗的多炮党只能在历史跟幻想中寻求安慰 大炮,是因为现在阶段的科学所能达到的结果还是矛大于盾吧。就算是现实各个大国间的均衡也是维持在互爆的前提下的。
巨舰的话,太空中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在太空或宇宙这样的大环境下,如果只给你普通客机那样的空间塞那么多的人,就算生态各方面能够维持成员的心理也会在短时间内崩溃的。这个是纯心理学方面的事了。
个人观点。 因为这类作品里往往都有护盾技术,在未来火力如此强的情况下,加厚装甲本身是极其不可靠的,防护罩自然是唯一手段,而更大的舰体能塞得下更大的反应堆,防护罩功率和火力输出也会因此水涨船高。而且宇宙真空下没有体积限制,自然可以做的很大,而且未来战斗少不了空间下降作战,大型战舰也可以兼顾运兵船的作用
这种情况下巨舰大炮自然是极其合理的了 还有高达里如果没有米粒废掉雷达和通讯,把战斗强制拉入视距内,ms也只会被舰队视距外打靶 大炮巨舰明明是浪漫的古典战术...未来战争搞大舰巨炮理由很简单,宇宙军是海军,而宇宙里只存在海军...
现代战争背景下的大舰巨炮作品没见到过 日本人受当初的军国主义影响和军队的大炮巨舰主义余毒,所以只会写大战舰
欧美科幻可没这么写... 宇宙海贼王香帅,超视距精确打击 引用第21楼D-游骑兵于2013-02-13 15:07发表的:
日本人受当初的军国主义影响和军队的大炮巨舰主义余毒,所以只会写大战舰
欧美科幻可没这么写... images/back.gif
欧美以宇宙为背景的硬科幻还是避不开大舰体的,那些批这科幻外衣的视觉片不谈。
宇宙航行是一个长时间纬度的事,一个狭小的空间必然面临生态循环,生命维持,等各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大的就是乘员心理方面的问题。
长时间的孤独旅行,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果在空间上还处于很狭小黑暗的空间里,乘员很容易得心理疾病而崩溃。
宇宙舰艇的大小规模万米为单位和十万米为单位,在宇宙的背景下其实并没有什么多大区别,
唯一的因素是船体大了之后以现有的航行推进技术燃料和加速度会比较难办,不过也只是从现有技术考虑。
科幻作品中用的最多的曲率驱动的话,船体重量本身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的。
空间折叠什么的过于科幻暂时不谈。 超视距战斗是观念进步,而不仅仅是不同的战斗方式这么简单 引用第24楼sablish于2013-02-13 15:24发表的:
欧美以宇宙为背景的硬科幻还是避不开大舰体的,那些批这科幻外衣的视觉片不谈。
宇宙航行是一个长时间纬度的事,一个狭小的空间必然面临生态循环,生命维持,等各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大的就是乘员心理方面的问题。
长时间的孤独旅行,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果在空间上还处于很狭小黑暗的空间里,乘员很容易得心理疾病而崩溃。
....... images/back.gif
有大战舰和用大战舰互打是两码事儿啊
欧美的科幻偏现实一点儿,基本上不会出现两边隔老远开炮对轰系列
星际迷航
星际之门
巴比伦5号
一般通俗的宇宙战,看看里边就知道了 引用第26楼D-游骑兵于2013-02-13 16:53发表的:
有大战舰和用大战舰互打是两码事儿啊
欧美的科幻偏现实一点儿,基本上不会出现两边隔老远开炮对轰系列
星际迷航
星际之门
....... images/back.gif
其实在技术无限的超级文明之间的战斗根本不可能是用大炮互轰这么老土的方式。
只有科技和文明都还在初级时才会有这样的情况。
所以其实现在90%以上的作品不过都是批着科幻外衣的大炮巨舰的浪漫而已。
不过,抛开巨舰不说,真正超过时代眼光的局限把大炮这个元素玩得吸引人的我只发现凡尔纳的那部《从地球到月球》。
写完后想起来再补充句,地球大炮里的情况算不算另一种意义的大炮呢…… 没错日本人就是"幼稚"
比如很多动画里一水的宙斯盾级驱逐舰出来摆排场,但动画里竟然让舰队在可视范围内齐放炮攻击目标。 引用楼主高扎古于2013-02-13 12:13发表的 为何多数作品的现代或未来战争都钟情于搞巨舰大炮主义? :
连许多未来战争都要莫名其妙的搞巨舰大炮主义,难道是因为超视距的精确打击不容易写得热血?
又或者说是因为没有现实战争作为具体参照物?毕竟像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都是相当不对称的战争,战况可谓是一边倒,真正势均力敌的现代常规战争还没有看见过…… images/back.gif
在光学望远镜可以轻松看到数光年外的行星的前提下“超视距”打击毫无意义,而空间战斗本身特性又决定了大才是唯一之美。 引用第31楼白武男于2013-02-13 20:01发表的:
还有当成零式战机用的F22 images/back.gif
因为超视距打击不好看,狗斗更适合影视表现 引用第32楼starash于2013-02-13 20:09发表的:
在光学望远镜可以轻松看到数光年外的行星的前提下“超视距”打击毫无意义,而空间战斗本身特性又决定了大才是唯一之美。 images/back.gif
宇宙战关键是时间延迟,根据现有科技想象光秒级别以上的战斗完全不靠谱 引用第35楼reader于2013-02-13 22:11发表的:
宇宙战关键是时间延迟,根据现有科技想象光秒级别以上的战斗完全不靠谱
images/back.gif
延迟什么的才不管呢。
降低光速用来防御,降低维度用来攻击。你看多时髦~~~ 和空战动画为什么都是狗斗一个道理嘛,视距内的战斗才好看啊,还没看到敌人就莫名其妙的被锁定炸掉了,谁要看啊 引用第32楼starash于2013-02-13 20:09发表的:
在光学望远镜可以轻松看到数光年外的行星的前提下“超视距”打击毫无意义,而空间战斗本身特性又决定了大才是唯一之美。 images/back.gif
没错,你可以看到数光年外的行星,但可惜的你看到的景象都是这个行星在数年以前的状况了…… 宇宙时代的话,更大的舰体可以装载更强大的引擎,获得更高的加速能力,舰载机和导弹很可能面对自己速度还没对面战舰快的局面,那战斗当然是超视距的大炮巨舰对轰。这和大气圈内的海战是两码事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