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甲双雄——《机甲世界》与《机甲战士OL》前瞻
给大软写的前瞻,非枪稿,老外不会给我钱……随便看看吧,两个游戏都不错,都公测了可以去打打,看图的话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367db10101gfph.html
说网游市场终于掀起了一小股机甲类网游的热潮,不是没有道理的。过去我们也曾见过一些国产的所谓机甲类网游,其实它们距离3D环境下的拟真作战还有很远。但如今,真正意义上的铁甲大战已经铺面而来了。
说到机甲类网游,我们知道,最近国内市场上的《逆战》就是在套用这个概念。而放眼国外,《机甲世界》(Hawken)和《MechWarrior Online》是目前国际市场上受到瞩目的机甲对战类网络游戏《机甲世界》在开发过程中得到了1000万美元的投入,顺利从一款Xbox Live的下载作品过渡到一个大型免费网游;MechWarrior则通过风投和粉丝竞相购买的“开发包”,也积累起来了500万美元左右的投资。目前的情况是,《机甲世界》在海外内测结束即将公测,MechWarrior已公测两个月,不妨让我们揭开这两款机甲网游的神秘面纱吧!
不约而同
对于广大80、90后来说,操作机甲就是男人的一大浪漫。从《太空堡垒》开始,孩子们就幻想像动画骗里那样操作巨大的机甲驰骋在地球和宇宙之中。国产MMORPG中也曾经流行过一阵机甲风,只是换汤不换药,2D引擎、打怪升级,所以刮过一阵就销声匿迹了。而现在北美厂商手中诞生的这两款游戏,也许会让机甲游戏就此翻身。
其中,《机甲世界》今年夏天的时候已经签约给空中网代理运营,“机甲世界”是它的官方译名。上文已经提到,《机甲世界》原本野心不大,最早是小团队为了XBLA制作的对战游戏,但是它以日美结合的画风大出风头,得到了风投的青睐。MechWarrior则出自单机游戏名门,这个系列是响彻云霄的欧美机甲游戏招牌作,最早一作诞生于1988年,从1996年的二代开始,几乎每作都叫好又叫座,除了一长串官方资料片,还有粉丝制作的“机甲包”,时至今日都有无数玩家在网上厮杀。但MechWarrior系列的开发商每一代都在更换,出到四代时,开发商FASA Interactive被微软收购,此后推出了以Xbox为平台的《机甲突袭》(MechAssult),成为Xbox中期重要的第一方大作。这个开发公司的作品列表上几乎都是机甲类游戏,可以说是个相当专业的开发商,只可惜在本世代,团队陷入了衰落,在被微软解散后,他们又重新拿到了投资,要制作最纯正口味的系列续作。其实目前负责开发的加拿大公司Piranha Games制作过好几代NFS游戏,也曾是“变形金刚”的游戏版的制作公司,所以他们投身此行,还是比韩流网游厂商带有更大诚意的,关于这款网络游戏,我们通常叫它《机甲战士Online》。
不论出身如何,不约而同的是,他们都决定攀上免费游戏的大潮,挣上自己在网络游戏一行的第一桶金。
“真实系”和“超级系”
《机器人大战》里把各类机器人分为“真实系”和“超级系”,《机甲世界》和MechWarrior也可如此划分。《机甲世界》中的机器人也就四五层楼高、十几吨重,靠着和武装直升机差不多的装备在那里互相缠斗。MechWarrior则不然,《机甲世界》中最重的机甲放在这个游戏里,也比当中最小的“弟弟”轻上那么一个量级——在MechWarrior中,最大的机甲有几十米上百吨重。如果说《机甲世界》的主角是“步战机器人”,那么MechWarrior中可以操纵的单位就是“大型陆上巡洋舰”。如果说《机甲世界》描绘的是近未来环境下重装步兵的相互战斗,那么MechWarrior则是钢铁泰坦级别华丽的大乱斗了。
两个机甲游戏可以达到的画面素质都稳居现今网游的前列,《机甲世界》使用了虚幻引擎,强调巨幅自然场景的MechWarrior则采用了更为先进的CryENGINE 3。当然它们的配置要求也比较高,《机甲世界》的基本要求为3GB内存,2GHz以上的双核CPU,推荐配置要求460级别的显卡;MechWarrior的配置上,在显卡上的要求略低,推荐配置是GTX285,但内存要求达到了8GB!当然,无论哪个游戏,在我的GTX275显卡、4GB内存的电脑上都能以中等画质运行自如,非常稳定。在这个画质下,它们的画面效果其实也大大超过了国产的绝大部分网游。当然如果达不到这个优化的效果,这两款网游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大概也没有指望了。
这两款机甲游戏的画面都比较风格化,使用了大量的光效雾效。《机甲世界》的贴图尺寸并不很大,但画面有些像《战地3》,使用了过曝手段,很好地掩饰了贴图上的瑕疵。整体风格上抓住了近未来战斗的金属感,机甲运行时的机械声、震动感颇为身临其境,遭到攻击时座舱上的划痕历历在目,直追科幻大片的风采。
MechWarrior在画面处理上有着类似的做法。它的城镇细节其实并不如《机甲世界》,但是游戏的场景远较《机甲世界》为大,表现出的自然环境更为宏伟大气,无论是迷蒙的飘雪、透过大气折射的阳光,还是从地表喷出的火山灰,都十分真实自然。MechWarrior的画面第一眼并不如前者那么抓人,但进入游戏后就会感受到效果上的巨大差异。
总之,这些在真实性基础上的风格化处理是很值得国产同类产品学习的。
“步兵战”和“泰坦战”
让我们看看战斗的情形吧!
两款游戏都采用座舱视角,也都有热量设定,玩家发射武器和遭到攻击时热量就会提升,到了限度机甲就会停摆。虽然看视频会觉得两款游戏有那么点接近,但实际玩起来大异其趣,其根本就在于“步兵战”和“泰坦战”的区别。
大家都知道,步兵战讲究的是射击准确、站位灵活,所谓“枪法风骚,意识下流,走位淫荡”是也。《机甲世界》中虽然操作着的是机甲,但大体还属于此类范畴。战斗地图并不是很大,几分钟就能绕着走一圈,装备喷射背包后更是觉得天地只有此方大小,但游戏地图设置了许多类似于Quake与“虚幻竞技场”那样的跳跃点,高低悬殊明显,再加上这些平台带来的路径限制与视野差,就成了各路玩家辗转腾挪、实现战术和技术的舞台。《机甲世界》中除了装配机甲,还另有维修机和其他道具可用。在维修中,游戏会切换到第三人称视角,然后看到维修机器人飞上飞下运作;道具则五花八门,从默认的保龄球式的炸弹再到炮塔和护盾,无所不包。
MechWarrior的战斗则是另一番光景了。它更像《坦克世界》,上半身类似炮塔,下半身就是底盘。大家都知道,《坦克世界》里玩家追求的是车坚炮硬,越重越安全。另有一些性急的人士也会操着轻型坦克一路疾驶而过,仗着自己跑得快,别人的炮塔扭不过来。不过MechWarrior可比《坦克世界》复杂多了,毕竟它的世界里机甲可是把坦克当蟑螂踩的主儿。MechWarrior植根于TRPG BettleTech,在以往20多年的单机历史中有自己深厚的系列传统。首先,游戏操作并不是FPS式的前进后退,而是更专业的进车/倒车/刹车,雷达切换目标。武器也更多样,大型机甲完全有可能装备十几种武器,这时就需要玩家去组合它们,再将它们绑定到数字键上发射。
机甲的武器也不是口径越大越好,游戏中自有一套武器/装甲/散热的三角形模型。武器装多了,装甲和散热器就没地方放;装甲薄了自然容易挨打,散热器没了打了几炮就要跑到安静的地方去冷却。可以说,在MechWarrior的世界中,高手、低手从装配阶段往往就决定好了,一切注定,战斗只是最后决定胜负的方式。
比起接近于FPS的《机甲世界》,MechWarrior中只有中轻型机甲能装备飞行背包,那些百吨重的大家伙自然不能像《机甲世界》那样,利用高机动性躲避跟踪导弹和瞬间到达、没有迟滞的激光,于是选定阵地位置、规避导弹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一次齐射完成后,玩家需要利用地形快速规避对方疾行来的导弹。在游戏中,玩家经常可以看到双方的重型机甲排成战列线互射,轻型机甲侧后出击扰乱对方防线。所以,《机甲世界》里面的战斗方式是快速机动,MechWarrior则是互相比拼心理压力的战列舰对轰。特别是在硬吃数波、几十发导弹后,敌方的重型机甲还能从硝烟中切出来步步逼近的场面,更加震撼人心。它犹如黑色死神一般,给人以巨大的压迫感。
游戏模式和收费模式
在系统上,两款游戏基本都采用了《坦克世界》式的框架,既能提升驾驶员等级,也要装备各类配件。MechWarrior已经进入公测阶段,开始推出收费机甲,而封测的《机甲世界》则提供了收费专用的零件。
在游戏模式上,除了传统的死亡竞赛,《机甲世界》还有一个Seige模式颇有意思。它是夺旗模式的变种,此模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双方要争夺一艘宇宙战舰的控制权;第二阶段,失败的那一方要尽力将这艘强大的但却不属于自己的宇宙战舰击毁。MechWarrior的模式则更接近于《坦克世界》,也就是玩家可以占领敌方基地或彻底歼灭对方。
以上二者虽然同为机甲题材,但市场定位截然不同。《机甲世界》无疑门槛更低,更容易上手,这应该也是空中网选择代理的原因。MechWarrior的玩家似乎更为核心忠诚,它几乎完美保留了单机收尾作的《MechWarrior 4》的精华,足以利用20多年的积累作支撑。但局面并不是这么简单,现在北美地区还有一款机甲游戏即将进入内测,它就是由制作过MechAssult系列的Day 1 Studios制作的《Reign of Thunder》。作为MechWarrior的旁支,MechAssult变成了第三人称,大大简化了装配过程和操作难度,但仍然保留了MechWarrior系列的“步行坦克”的操作特征。明年这3款机甲游戏就会同台竞技,对于喜欢机甲的朋友来说,3款之中必有一款会适合您的胃口吧? HAWKEN的延迟好高,玩着好痛苦……被鬼佬各种虐 mechwarrior也一样 设置太多,平衡铁定做不好,不看好 机甲战士大爱,当时4代装机甲包玩了无数次,国内能有代理就好了 HAWKEN只有4米高吧,,,轻量级, 因此对战就是hit&run 四个月前试玩了下,加速与飞行感觉不错,喜欢武装鹫狮的人估计也会喜欢HAWKEN,
相比机甲战士格单局上就感觉NB多了,不过没玩 下了机甲战士OL 但是没仔细玩...进去看了下 还完全没有氏族机甲嘛... 开发的路还长着呢,决定先不跳坑了。
《Reign of Thunder》的MechAssult风格倒是有点期待,毕竟也算是正统续作分支了。 MW3才是王道呀 机甲指挥官,1代2代都很喜欢,疯猫最爱 机甲指挥官1没有中文版看不懂 机甲指挥官1 国内奥美出正版的时候刚上初中,果断攒了一学期钱怒买...结果玩通是到了大学的事了... 等国服 两个都玩了
Hawken节奏超快,不能多打
MW Online总体来说倒像4和3的结合体
Hawken不用VPN勉强能玩玩
MW Online不用VPN的话想都别想 话说mech commander的3还不出,微软到底有没有计划啊,最爱疯猫和乌鸦组合了 要出mw的回合制网游 Long live MechWarrior! MW online 进游戏几分钟内准掉线 还是等国内代理了 两款都玩了 都是不错的游戏
个人更喜欢MW OL,投石机两门PPC齐射爆掉ATLAS脑袋爽歪歪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