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是Android/iPhone手机能做,而iPhone/Android做不到、做不
有什么事情是 Android 手机能做,而 iPhone 做不到、做不好的?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23238.htm
用了很久知乎都没好好回答过问题,这个问题决定做个用户向的总结:每条尽量配以图片,可能更新比较慢,不过会持续更新。
玩机经历:从iOS 1 用到 5, 6只是偶尔玩玩女友手机才得以体验;android从2.2玩到4.2.1。难免有不全面不成熟或者有偏向性的观点,望 iOS 用户见谅。
正文:
1.Android 拥有更先进的应用内分享机制:
这是我舍弃iOS而全面转投 Android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Android 的内置分享功能非常好用,只要你安装的 app 有相关接口就能使用分享功能。一个实用的例子:我在tumblr上看到一张图,想要通过whatsapp分享给我好友。
android操作:点击分享,列出所有的能够使用的 分享app 和方式(蓝牙、邮件等),我选择了whatsapp, 选择了好友,bang!成功。好友收到链接,点击link,选择使用tumblr打开(如果没有tumblr 的 app 则可以使用浏览器打开移动版),直接看到这个GIF动画,并间接获取各种信息(tumblr 上是谁上传了这个图,查看同一专辑的其他图片,关注该用户的seed等)。
iOS操作:想办法下载gif(由于版权原因可能根本无法下载),进whatsapp,找到好友, 粘贴gif(发送图片),接收方收到图片,查看,进 tumblr 搜寻该用户,关注。或者使用tumblr内置分享,(需要接收方安装 tumblr 的 app 并注册并关注你)。 再举个例子:Android, 原生相机拍照--> 分享给第三方 app 做滤镜,美化和手写涂鸦,再上传微博和google+,同时使用分享键通过微信分享给若干好友。同样的操作,不夸张的说,iOS至少使用二至三倍的时间。
另外,由于 iOS 缺乏统一的分享功能,每一个 app 想要实现分享都需要重新输入用户名密码并连接授权服务器获取token。对于好几屏幕的软件的用户来说, 体验真是悲剧。
此外,根据android 的 bundle 在多 app 见的协作也是非常迷人的。iOS 上我仅仅发现了FB有类似功能,而该功能也只能用在第三方 app 的 Facebook 的登陆验证上。
根据 Google 官方指南 pure Android 章节,各种 app 都不建议使用内置分享功能。
许多国内软件使用类似 iOS 的内置分享功能, 看上去是偷了懒降低了重新设计实现的工作量,其实是吃力不讨好。点名批评微信,虽然自己在iOS上退出SDK想要实现一键分享,但是 app 做的竟然打不开url,只有转发和删除两个选项,非常搞笑。
2. 自由自在的定制launcher 和widget
如果你厌倦了 iOS 一成不变的桌面和图标,或者渴望拥有一些个性化的设计来体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品味,Android绝对是你的第一选择。推荐一个网站:http://mycolorscreen.com/
各种各样的桌面、锁屏设计绝对让你眼花缭乱,还有各种教程。只要愿意折腾,搞成什么样子都可以。
随便贴几张桌面,这种程度的定制即使是越狱了的 iOS 都很难实现。
有人说手机第一屏体现了手机的主人的个性,所以定制能不能起到好的效果主要还是看人。我的品味比较普通所以就不厚颜的把自己的屏幕帖出来了:)
3. 真•后台
许多人以为 iOS 没有真正的后台,也就是“伪多任务”, 其实不然,iOS是有后台的,不过主要适用于:
1. 自家 app
2. 通话类, voip类 (如skype)
3. gps类 (如面包旅行)
4. 音乐类 (如豆瓣fm)
5. 后台下载类(有10分钟下载限制,超时会被kill)
所以 iOS后台的局限比较多,而 Android 就没有各种限制,也就是所谓的 “真多任务”。缺点不多说了,耗电,malware,拖慢系统等等。
举个例子说说好处:
推送+后台的结合:
Pocket 是一款 read it later 软件,用于存档文章、图片以稍后观看。用户可以方便的利用浏览器书签或者插件储存文章等有空时再阅读
iOS 由于没有所谓真后台,所以软件功能有所限制,不能在用户添加完一篇新文章后马上开始下载。查看文章需要打开 pocket 应用来完成下载,因此我周围的pocket用户并不经常使用这款很不错的免费服务。
Android 上pocket的优势:
1. 任何app可以使用分享功能保存内容至pocket (上文第一点已经描述)
2. 推送后后台自动下载
(貌似手机型号和审美品味暴露了。。。)-
由于现在生活的城市拥有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落后的地铁,所以每天通勤是没有手机信号的,地铁中的 Wifi 热点也只在部分站点提供,大多数时间都是无信号状态,所以,当我需要阅读文章时候发现弹出“没有活动网络”的通知是非常蛋疼的。Android 上的pocket程序能及时在后台预先下载,当离线阅读的时候文章已经都在那里了,非常人性化。
最后分享一下我用pocket的tip,比分说我关注*****r的rss,我在ifttt上设置一个recipe, 每当*****r更新缓存到pocket,然后每当阅读玩一篇文章并存档时候,会自动保存到evernote并打上tag放入IFTTT的文件夹。
除此之外,例如zaker,google current等阅读器可以每天定时或者一定条件的预先下载阅读内容(如每晚/有wifi并且插上电源时)。既能保证预先下载又不会消耗过多电量流量,希望各种后进 app 学习。
再说一个软件:Dropbox
Dropbox 的 android 和 iOS 的app都能实现手机照片视频上传到云。不过 iOS 必须打开 app 才能上传,使得这个功能变成鸡肋。 Android 的 Dropbox 客户端可以实现即时上传,这都是在后台不知不觉进行的。每当我回家一看电脑,今天和朋友的照片视频已经出现在文件夹中了,就不断感叹科技的进步(笑)。PS:当然你可以设定 rules 让其只在wifi 网络下进行上传或者限制上传视频大小(大于一定兆数的视频不上传/不通过数据流量上传)来控制电量和流量。
iCloud 也有 photoStream功能,不过有限制:在线时间30天、由于名字不好(photostream)所以不能传video。
再推荐个软件:tawkon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tawkon&hl=zh_CN
该 app 说白了就是监视你通话方式和通话时候的信号强度,在你直接使用手机并且信号不佳的时候提示你使用免提或者耳机来避免过度辐射。界面友好,功能创新,值得尝试。
综上,android 的真后台给了许多 app 发挥的空间(当然也给了流氓软件发挥空间)。
4. 潜力无限 Google Now
有许多没有用过 Google Now 的人认为它是一个类似于 Siri 的语音控制应用;实际上 Google Now 某种程度上更类似于 ifttt-- Google 根据自己的各种服务搜集的用户信息,在它认为合适的时候 trigger 给用户提供卡片式的提示。如果说 Siri 是用户语音输入触发分钟信息,Google Now 就是各种用户数据触发的,一个被动,一个主动。使用 Google Now 的前提是你必须接受 Google 各种挖掘你的数据,对于我母亲这种对个人隐私安全性极度敏感的人(她甚至连GPS定位都不能接受)来说,这项服务是无用的。
由于设计各种我生活中的数据,所以手机就不截图了,以Google 官方图举例小部分卡片:
基于地理位置的卡片:
* 天气
* 交通
Google 能够“监视”你的任何地理位置变化并记录你在某个地点滞留的时间,经过简单的学习或者用户设置,Google Now 能在早上给出上班路线和所需时间,在傍晚之后给出当前地点回家的时间和路线。另外,Google 还检测你经常逗留的其他地点:由于我平时经常去女友那里,Google 也会在适当的时候提示我多去看看女朋友(笑)。如果你在日历中设置了带有地点的事件,也会在事件开始一定时间前(取决于交通状况)提醒你赶去那个地点。
*旅行
基于搜索数据的卡片:
* 体育
在赛前给出你关注和可能关注的球队的赛程;赛中给出即时比分;赛后给出结果和box-score或者各种数据的URL
* 股票
可以设定简单规则,收市后显示,升降幅大于百分之一时显示(AAPL)最近经常出现。
Gmail扫描类:
如果你放心大胆,可以让Google Now 扫描你的gmail,然后找出有用的信息通过卡片展示:
* 机票
显示你要进行的旅行,并且在机场给出登机牌
* 酒店
地址、导航、check in 和 check out 时间等
另外还有非常多的功能如电影、生日、步行和汽车时间等可以探索。Google 在过去几个月中将卡片数量翻了好几倍,可以预计会有更多方便的卡片涌现。如果能配合即将退出的 Google Glass 潜力真是无限!
话说 iOS 有没有类似功能,回答应该是有的:reminder 里的基于地理位置的提醒,而且暂时还没有在其他平台上发现类似功能的应用。
不过我还是保守的认为 Apple 暂时做不出类似 Google Now 一样的产品,Apple 在海量数据的处理上一直是弱势,从地图就能看出。可能的情况是 Apple 收购或者合作一群其他公司联合对抗 Google, 就像 Google 在硬件上做的那样。不过FB 或者 Twitter 会不会甘心只为 Apple 提供类似服务呢?
5. 下拉通知
下拉通知从 Android 的早期版本开始就一直存在,并在不断进化。这个杀手级的功能一度是 Android独有的,直到 Apple 收编了 Cydia 中某个仿制插件的开发者,Pull Down Notification Centre 才得以在 iOS 中同样焕发光彩。Android 4.0 ICS 以后,Google 给这个功能加上了不少元素,使得下拉通知更加实用美观。
在 Android Jelly Bean 中,下拉通知支持了通用设置功能,在手机上,可以点击时间右侧的设置进入该 Tab, 也可以使用双指下拉来触发;在平板上,在屏幕左侧的下拉被识别为进入通知,右侧下拉被识别为进入设置页。如果在iOS 和 Android比较同样的操作 --关闭WiFi:
iOS 上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Home键退出当前 App- (Home 键回到首页)- 进入 Settings - (进入 Wifi设置) - 关闭 - 双击 Home 键打开最近程序 -- 点击 App 图标等待再次进入原先的 App
* 括号内为可能需要的额外操作
Android 原生系统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双指下拉 - 点击Settings - 关闭Wifi - 按返回键盘返回 App
值得吐槽的一点是ICS以后, 虽然加了设置页面但是上面的图标仅仅是一个通向设置页面的链接,大多数都并不能直接进行修改设置的操作(飞行模式,亮度可以)。对比一些其他厂家的定制 rom 或者一些 widgets 还是略复杂了。
一些优化过的 Android 系统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单指下拉 - 点击WiFi图标
可以看到,Android 系统在快速改变设置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通知上直接进行交互操作:
Android 的通知能够直接进行交互操作,比如未接来电能够选择回拨或者是短信,闹钟/提醒可以选择小睡或者关闭,而且这个功能也开发给开发者使用在各种 App 上。
举例:截图分享
iOS 操作:
Power Home 截图 - home 回到桌面 - (home 回到第一页)- 打开照片 - 进入截图文件夹 - 找到最新截图 - 分享(有限的分享选项,见上文)- 双击 Home - 回到先前的 App
Android 操作:
音量下+Power 截图 - 下拉通知 - 点击截图下面的分享按钮 (分享后回到当前 App )
至于音乐控制等, 鉴于 iOS 双击后也有相关功能(Apple 把音乐当作主要服务,所以Music 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要比 Android 中重好多,索性 Android 的音乐通知也不赖),所以就贴个图算了:
Swipe 和 Notification 展开手势
ICS 之后,Android 的官方指南要求开发者将多条 notification 合成一条,并且加入了展开和收缩通知的功能(用户可以单指下滑一条notification以看到更多内容)。Notification 应次简洁整齐了不少。另外,对于大多数不想要的通知,简单的向左或向右即可划走。
对比下iOS的通知中心:显示和删除消息的方式并没有让人体会到苹果口碑良好的用户体验。
另外,Android 的第三方 App 能够在通知中实现天气/金融/手机状态/下载状态等各种类似于桌面 Widgets的 功能;而 iOS 只有天气等少数官方产品能够有这个权限。
Notification 或者 Notification center 绝对是一个潜力十足的地方,相信之后几年Apple 和 Google 能够在这里大有作为,将用户需要的信息更加精准的人性化的放在这里。
6. 其他 (root/nfc/无线充电/街景照相/Ubuntu for Android)
i. Root
对于这点争议颇多。抛开硬件因素不谈(Root 为了刷机,机器太慢要超频,电池太小要降频),并且假设你不使用流氓 App所以无需管理权限的话。Root 对于我能带来的真真切切的好处有以下几个(android原生 Rom):
a. XX。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事实上有时候我们需要一条安全可靠的连接来访问某些网站),总之我们需要XX。 Vρ∩ 一方面好流量而且耗电,另一方面由于是全局的所以无法设定rules,无法对于有需求的 App 和网站区别对待。Root 以后使用某些XX软件效果就好多了。
b. 破解运营商锁定的无线Tethering
c. AdBlock 无论iOS 或 Android 都有很多打着广告的免费软件,Root后能让你彻底在 Android 机器上告别那些东西。
以前的HTC没有不Root的时候;不过最近的两台 Nexus 设备都没 root,一是人肉XX了所以暂时没有a需求,再者运营商又不锁tethering,三是 App 开始慢慢使用捐赠去广告版,或者找一些 App替代国内流氓公司的绑架产品。所以暂时没有需求了,看看还有没有新的功能能激起我root的兴趣。
关于安全问题,Root必然不安全,一些游戏和支付软件都是要求机器不Root才能使用的。但是Android比较好的地方是有Root 权限管理器,不像 iOS 5当时打开一网站,滑动解锁,然后就越狱了然后你的隐私就灰飞烟灭了。对于Root我的观点是一般用户能不 Root 就不要Root,有特殊需求(XX、热点、通话录音等)的可以考虑下。
ii. NFC 也是个有潜力的货色。传数据(iOS连蓝牙传数据都不行,更别说nfc+蓝牙/WiFi了),和外设匹配已经做的不错。但其他方面目前还没普及,至少英国是这样,前段时间说伦敦地铁可以用 NFC 代替交通卡了,后来又取消了,估计是怕高峰时候由于某些人在堵在哪里研究手机NFC怎么开而影响交通。iPhone5 之前盛传要搭载 NFC 不过结果还是使用了落后的二维码, 光靠Google 加上一票一盘散沙的队友要普及估计要一段时间,国内应该还要更长时间。
iii. 街景照相
Photosphere 貌似用了Google 街景的技术,白天拍出来的照片特别好,还能合成出小星球效果(以前用三脚架+单反玩的),晚上的话只能拍静态远景了,效果没有白天的好。iOS 官方的全景没有360度功能, 推荐一个app: 360 Panorama,虽然感觉效果还不错,但是综合素质的确和Photosphere有点差距。
iv. Ubuntu for Android
官网连接 http://www.ubuntu.com/devices/android
简单说就是在 Android 上再跑一个Ubuntu,这应该不算 Android 的一个现有的优势,因为这个项目好像还没有成品。但是它的巨大价值让我不得不在最后提到它。手机硬件现在突飞猛进,甚至能够匹敌若干年前的台式机,作为一个普通使用者来说 Ubuntu + Chrome + 一些常用软件足可以应付大多数情况。Android 作为一个野心博博的系统,登录所有平台应该是其目标之一,应次未来可能也会对于外接显示器和键鼠做桌面操作的优化。 Ubuntu for Android 能否成功就看是它先占领市场还是 Android 率先进化。 气死人了,来写一篇《什么事情是android不能做,而iphone能做的》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23244.htm
lagfroger:我就说一样,高质量的APP
13*60:苹果可以叫苹果,他不能。苹果可以有乔布斯,他不能。这就够了
china_ran:谢谢支持顶!我的理解没这么复杂。。
android功能最强大,自由度最高,软件适应性最好,对硬件配置要求较高,尤其对CPU要求高,对GPU要求尚可
WP系统优化最好,最流畅,对硬件需求最低,目前软件数量较少,虽然常用软件都已经足够用,但游戏数量与其他两系统没法比。
IOS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功能不完善但也够用,系统优化一般般但也算不上高损耗,软件版本分裂目前是个大问题,但苹果有铁腕政策来驱动开发者完成多版本适配,只是时间问题而已。系统对硬件要求较高,尤其是对GPU要求很高,但对CPU要求尚可。
et520:iPhone的弱点在续航还不够强。。。。
超人老爹:支持!我也是用了两年多的安卓机 第一次用ios系统的ip5 用惯了安卓 再转过来用ios 完全没有安卓的自由度高 甚至想用用习惯了的百度输入法和360(内有来点归属和垃圾信息拦截)都没有……只有天天等待越狱的消息……甚至有时候想起来别人说苹果手机就是个能打电话的游戏机这句话 我还深深的相信了……
不过安卓玩了这么久 真的刷机也刷累了 用了ip5 再也不用去考虑刷机 不用到处找刷机包 不用到处找美化 也不用内存卡 扣电池了 我刚买的联通合约版的苹果 以后如果有机会 我还会再兼入一款魅族mx2 作为安卓机 我觉得mx2设计的还是非常人性化的
hvpord:我的iphone5从买来一个月从未重启过,因为从未死机,也没有什么需要重启,现在最好的安卓机也做不到这点,安卓的功能确实十分强大,但它输在“用户体验”上。
smartho:用了那么多年安卓,真心劳累~自由度高,经常意外关闭,软件生态真心恶心,虽然上边说的软件很好,但是就那么几个而已~多任务,带来的杯具就是,软件装多了,一开机,后台起n个服务,把机子都拖蛮了,整天杀进程,很多服务是杀了进程再自己起的,除非你卸了~自由度高,权限大,导致开发者随意操作系统,软件之间冲突之类问题唉啊~自己感受而已,我可能比较弱,不懂玩安卓~
peerlessk:
当我在DQ拿出我的android手机打算扫二维码的时候,被店员很客气的告知,这二维码不是给android用的,顿时我就觉得,用android的都是黑人么,种族歧视有木有!用了一年android,它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花哨,华而不实。
刷 ROM 、拔电池、死机等等,怎么能叫调侃,这就是大部分android的现状,完全抛开性能弱点不提,从头到底尽是搬一些第三方应用来比较,足见安卓严重依赖第三方应用来提升系统实用性,由此带来的下载第三方应用时的不安全性大增(且不讨论android应用市场里那些成群结队的杂牌军),而ios系统本身自带许多日常需要的功能,谁用谁方便!
最近同事给她亲爱滴母亲买了一部android手机。结果呢,你猜,忙得她够呛的。先得刷机,洗刷刷洗刷刷,刷哪个省电,刷哪个犀利,还要root,折腾,保修没了,还要抽奖,一个失误家里马上多一块板砖,阿姨一把年纪,要是年轻几岁绝对能做技术宅;刷完机要下载应用,要不然一百样不能做啊,豌豆荚,91助手,好吧,随便你用什么,总算是把手机整的像个“人样”了,接下来还要精简,系统自带的垃圾应用一大堆,看着不爽,不行,得删,还不能乱删,删错接着洗刷刷,又折腾;刷完机了,精简完了,舒坦了吧,用着用着这个功能不会,那个功能不会,唉,乱七八糟一堆问题,折腾不起;好不容易教会了,总该安心了吧,死机,抠电板,哎呀,阿姨退休以后可以去当手机修理工了,中低端的机型一不小心就这样了,防不胜防啊;再回想买手机的时候,奸商口口声声说这手机哪哪好,咋咋溜,奸商会告诉你,android的机器用起来绝对没他说得那么溜吗,要是不这么吹,还卖个毛手机啊?谁用谁知道啊!奸商推销iphone都不需要编词的有木有!
机器人,矮要承认,挨打请站稳~ あんたじゃ役不足だぜ! 看到root我喷了 ppt和word里的公式。。。ios一生黑 模拟器? 通话录音ios想都别想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我觉得1楼那堆评论才是亮点 当我在DQ拿出我的android手机打算扫二维码的时候,被店员很客气的告知,这二维码不是给android用的
有这个就够了啊,买手机当买苹果,别的都是二等公民 点入来前在想会不会是cb上那两篇文章,进来后果然是
坐等战上10页
那么,我说两个,爱疯能连爱腾死,机械人能当u盘 点入来前在想会不会是cb上那两篇文章,进来后果然是
坐等战上10页
那么,我说两个,爱疯能连爱腾死,机械人能当u盘 ios播片,老大难了
----发送自 Motorola A953,Android 4.1.2 android最大的优点是安全性,很难想象ios和wp像android这样玩会变成什么样子。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水果和猴机天天战,你们累不累啊。。。。。 从标题到内容都是一股子知乎味 格式不对啊,CB上不应该是这样吗
《有什么事情是 Android 手机能做,而 iPhone 做不到、做不好的?》
驳《有什么事情是 Android 手机能做,而 iPhone 做不到、做不好的?》
驳《驳<有什么事情是 Android 手机能做,而 iPhone 做不到、做不好的?>》 >>机器人,矮要承认,挨打请站稳~ あんたじゃ役不足だぜ!
这教科书式的误用槽点,太温馨了…… 引用第15楼zlzhcqblf于2013-01-25 14:35发表的:
格式不对啊,CB上不应该是这样吗
《有什么事情是 Android 手机能做,而 iPhone 做不到、做不好的?》
驳《有什么事情是 Android 手机能做,而 iPhone 做不到、做不好的?》
驳《驳<有什么事情是 Android 手机能做,而 iPhone 做不到、做不好的?>》 images/back.gif
因为这是知乎出品 不root的安卓比ios好不到哪里去
越狱后的ios,主楼说的安卓很多功能ios也都有
所以说这俩系统有啥好比较的,就是一回事,互相抄
我用着安卓手机和ipad平板,都是root/越狱过的,用起来脑子不用任何切换,直接换用 引用第11楼qwased于2013-01-25 13:43发表的:
ios播片,老大难了
----发送自 Motorola A953,Android 4.1.2 images/back.gif
请装xmbc 果机不能换电池 引用第22楼jun4rui于2013-01-25 16:06发表的:
ipad4求装XBMC! images/back.gif
方法一:出了收个ipad3
方法二:等~~~~~~~~~~
神马 猴能换电池?
----发送自 Nexus 7,Android 4.2.1 android更类似于linux的那种,普通用户体验到的确切来说是无限的可能性。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引用第19楼adrftgyh于2013-01-25 15:35发表的 :
不root的安卓比ios好不到哪里去
越狱后的ios,主楼说的安卓很多功能ios也都有
所以说这俩系统有啥好比较的,就是一回事,互相抄
....... images/back.gif
不root的安卓已经比越狱后的ios还要开放自由,只是仍然有一些用户想要功能但是谷歌没有想到,所以用户不得已需要root权限去修改系统,所以谷歌尽量在更新中加入这些功能让用户不需要root也能用到。4.1以后不root很多事情也可以完成。4.1把以前大量需要root权限的功能原生系统尽量自带了,可见google一直在接受用户的提出的意见并加以改进。那非关键的内置应用都是可以停用的,通知栏弹得广告只要长按这条广告都能进入应用属性界面选择不显示通知,这些功能现在都是不需要root就能实现的;后台费电的话开发者工具里也能设置后台程序数量限制;4.x也自带了移动数据流量限制,而且每个使用移动数据的app都有限制背景数据的功能仅在wifi下连接网络,4.2也原生的加入了下拉通知栏快速设定开关这种原本第三方rom集成的功能。不像现在的苹果,别人升级都是越升越成熟,输入法难用,itunes同步不够人性化这些和日常使用息息相关提了又提的问题重来不去正视,而自顾自的搞华而不实的语音助手,错漏百出的地图。竟然还能意气用事把一个内置的成熟的地图服务强制换成一个beta版让用户为他付费测试手机数据,并且不给用户选择之前成熟版本的权利,就好像假如有一天美国政府突然告诉国民明天谁再和中国有贸易来往就枪毙谁一样荒诞。
-------------------------
作为一个用户,我愿意选择一家会听取我意见加以改进的系统;而不是一个把我当傻逼,告诉我我的部分需求是错误的,不需要的,然后教育我怎么正确使用它的系统 爱疯的全键盘输入法挺好用的,但是想不通,你既然连手写中文也给了,为啥不给九宫格呢… 引用第29楼螺纹于2013-01-25 19:00发表的:
爱疯的全键盘输入法挺好用的,但是想不通,你既然连手写中文也给了,为啥不给九宫格呢… images/back.gif
ios的中文输入法肯定不是中国人设计的,,常用的标点符号藏在2级菜单里,打个逗号要切过去切回来,你妹的设计师打字重来不打逗号吗?3.5寸和4寸屏带鱼就应该老老实实九宫格或者双键全键盘,最奇葩的是ios的手写,不能全屏手写,在一个小尺寸屏幕上在画一个一半大小都不到的小框,还必须按笔画顺序,写完一个得点确认一个,还不能划线删除写错的字,这么反人类的中文手写输入法我第一次见到,也就笔画还勉强可以用,我用iphone的时候刷论坛连回帖都懒得回。 itunes讓我黑一輩子蘋果 pp助手和itools是真神器 老生常谈了,也没看出啥新的观点啊
哦,google now算一个 怎么没看到iOS的好处? 我最近拿肾玩一个鬼子卡片游戏。
这游戏时不时要更新数据包。更新时不能按home去做别的事,且不能按电源要保持屏幕常亮。 引用第33楼john于2013-01-25 19:28发表的 :
沙盒机制不允许应用之间进行通信,所以从输入法程序为浏览器程序输入文字无法做到
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为了安全性 images/back.gif
纯扯淡, 输入法跟沙盒没任何关系
还有, 为了安全性怎么就成了冠冕堂皇了 输入法是因为涉及权限太多吧,猴机装输入法不也会列一大堆,当然大部分人是不会看也不会在意的...
然后,这时候猴机用户的“我有A和B可自由选择,你只有A,哪怕A是好的,有B难道不是优点吗”理论又开始运作了
不过这句话没错就是了,我只能庆幸WP的输入法还挺好用的,除了不能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