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平板的屏幕对灰色表现比较好的
在看彩虹色的萤火虫的时候 用14:27-16:10这段天色已晚的戏就是整个画面比较昏暗 对比了显示器DELL U2311H、ipad4、P6810和华为的手机ASCEND P1发现U2311H和P1对画面还原的比较好能呈现灰色的画面信息IPAD4和P6810都是几乎纯黑色了画面细节信息丢失严重话说P1的屏幕似乎就是P6810用的?为什么两者看起来差异那么大?现在有什么平板的屏幕对这种灰色的画面细节表现比较好的吗? 而这只是索尼的ste oled才能完美的,像三棒那垃圾的amoled还是个连lcd都不如的渣渣----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http://news.mydrivers.com/1/247/247477_all.htm
测试说ipad3算是比较好的。。综合的看 平板不是專業設備 刚才用IPAD截了张图 这张图放在电脑看倒是能看见灰色的画面细节诶而不是没有过渡的直接就是黑色P6810的截图在电脑看也能看的清但是在平板上即使亮度调到最高也只能勉强呈现 三棒的amoled能有的只是自主发光带来的够黑而已,而那灰阶是一直以来的痛.会好怎么可能嘛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制作时看黑白电平是看示波器,跟监看是不是OLED一点关系都没有。 引用第7楼Justice_jsj于2013-01-06 19:09发表的:
三棒的amoled能有的只是自主发光带来的够黑而已,而那灰阶是一直以来的痛.会好怎么可能嘛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images/back.gif
三星的amoled黑色水平連CRT都沒達到
之前評測三星的amoled黑色水平是0.03,而CRT是0.01
而索尼 ste oled是0.000001
LCD的話只能達到0.1水平 引用第7楼Justice_jsj于2013-01-06 19:09发表的:
三棒的amoled能有的只是自主发光带来的够黑而已,而那灰阶是一直以来的痛.会好怎么可能嘛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images/back.gif
三棒的OLED偏色确实是偏色(尤其是灰色在低亮度),你硬要说灰阶不好就属于成见了 骚泥的OLED能量产到手机/平板就好了 索尼的oled不是早在07年或者更早就在其pda上用过了而且还是当时商业化的最大尺寸之后还做了电视只是这有机发光材料问题多多让索尼专心研究技术上可以接受高成本的广播级去了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引用第10楼a4840639于2013-01-06 21:35发表的:
三棒的OLED偏色确实是偏色(尤其是灰色在低亮度),你硬要说灰阶不好就属于成见了
images/back.gif
按照你的意思灰色在低亮度下偏色,那就是说我拿一张256阶色阶图去看其中灰色都能偏色这也叫灰阶好那还有灰阶不好的吗? 引用第13楼Justice_jsj于2013-01-06 22:41发表的:
按照你的意思灰色在低亮度下偏色,那就是说我拿一张256阶色阶图去看其中灰色都能偏色这也叫灰阶好那还有灰阶不好的吗?
images/back.gif
别的不说至少不同色阶之间的差距比头两代iPad的表现要好
拿GS3来说,至少GS3的灰阶Delta E的成绩也还可以,比大部分LCD的机器都好,当然GS3的灰色也确实没有三儿子那样偏的离谱 引用第2楼Justice_jsj于2013-01-06 13:20发表的:
而这只是索尼的ste oled才能完美的,像三棒那垃圾的amoled还是个连lcd都不如的渣渣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images/back.gif
又开始了,烦不烦,敢说LCD比OLED黑位强?倒是把索尼那个ste用到消费级产品上试试啊?
回 6楼(might) 的帖子
问题是无论iPad还是p6810的播放器都找不到可以调对比度的 只有调节亮度的回 17楼(might) 的帖子
PVM系列什么时候变广播级的了,广播级就bvm系列一个。还有你老是拿一个人观点代表干什么?就算差也比你家amoled好,这一点就足够了 敢问王孙堂前燕,何日落入百姓家 eizo的医用产品线如何 从3代开始的ipad的屏幕总体表现在移动设备中已经很好了,算是接近校正过的技监在Rec709下的表现,LZ还是校正一下桌面显示器吧。只要片源没问题,暗部细节这种东西从来不是越多越好,不然制作时的刻意压暗就白费了。
17L引的内容自己看明白了么。这种监视器不是作为直连摄影机使用的,摄影机输出信号规格和监视器输入规格不符自然会有flicker,非要连的话加个适配器就好了,拿这输出信号没搞清楚就直连的问题来喷,有意义么?
这帖会扯到OLED就很诡异,LZ的问题跟OLED一点关系都沾不上。 引用第25楼岑于2013-01-07 22:51发表的 :
从3代开始的ipad的屏幕总体表现在移动设备中已经很好了,算是接近校正过的技监在Rec709下的表现,LZ还是校正一下桌面显示器吧。
只要片源没问题,暗部细节这种东西从来不是越多越好,不然制作时的刻意压暗就白费了。
17L引的内容自己看明白了么。这种监视器不是作为直连摄影机使用的,摄影机输出信号规格和监视器输入规格不符自然会有flicker,非要连的话加个适配器就好了,拿这输出信号没搞清楚就直连的问题来喷,有意义么?
.......
对了,VA面板黑色水平表现比IPS好
那么有VA面板的平板吗 25楼真的不是误导? 你觉得哪一句是误导呢?
如果觉得“暗部细节”越多越好的话给你一个例子:
你说的这部片我随便下了一个渣画质版,截了一帧做了简单的一级较色
原片:
http://api.photoshop.com/v1.0/accounts/46d365ae5c1c4ac5b2332f6231e0a3de/assets/e33565884df74ff8a18eaa7ef99c7540/renditions/1024.jpg?md=1357578294000
较色后:
http://api.photoshop.com/v1.0/accounts/46d365ae5c1c4ac5b2332f6231e0a3de/assets/c2247b93039a4197abae89d70d333e94/renditions/1024.jpg?md=1357578162000
毫无疑问较色后的“暗部细节”更多,但是符合原片中的夜戏氛围么?
实际上很多夜戏都是用日光环境下的素材调出来的(特别是实拍),要暗部细节可以调出一大堆,问题那些细节都是制作者不想展示给你的,观看者追求更多的暗部细节一点意义都没有,只要保证观影条件符合规范和片源没问题就行了,至于这个动画片源有没有问题我就不知道了。
————
回26L,不知道,我觉得普通环境光下使用的移动设备没必要纠结黑位表现问题。
应该纠结黑位表现的是暗室环境,放映室之类。 引用第19楼might于2013-01-07 08:12发表的:
恩,售价几万的oled显示器对于高端洋气的sony来说只是日用低端品啦,就算毛病再多、频闪到没法看也没关系,反正也没几个傻子去买,也没人评测,不会影响索尼传说中的十几万几十万的oled广播级显示器的口碑的。
因为技术的索尼几万块都造不出能用的oled,所以三棒子的便宜的amoled一定是假的、差的,理据服。 images/back.gif
我说不管怎么样索尼从2004年的PEG-VZ90的3.8寸当时世界最大量产OLED面板产品,到2007年世界第一款使用OLED面板电视的XEL-1再到2011年的BVM-E系列的OLED视监,之前的虽然也有使用OLED面板的PVM-740但是那玩意差一级尺寸也太小就不算了。
索尼以实际行动证实了自己是一步步走向OLED面板的大型化,档次一个比一个高价格也是一个比一个惊人。
至于三棒呢貌似前年就开始吹自己的OLED电视但是今年还没有上市,反正这几天CES就要开了倒是可以看看棒子能不能把这玩意吐出来。 引用第29楼might于2013-01-08 01:22发表的 :
就知道有人会出来装内行洗地,所以故意留了个梗
过了几个月,索尼发了个通知,所有出问题的显示器可以送厂返修,有临时解决方案
....... images/back.gif
跟你装业内有意思?麻烦你把你引用的第一段直译出来看看,跟你所谓的刷新率太低导致闪烁有一分钱关系?
闭着眼睛黑还留梗呢,233。
————
顺便搜了一下你的原文来源:
http://www.negativespaces.com/blog/2011/11/1/sony-pvm-1741-17-oled-monitors-follow-up.html
再问一次你看懂了么? 暗部细节不够的显示设备用来做后期会死人的,自以为把暗部细节压掉了,结果在别人显示器上还在,这是最惨的了——我就闹过这种笑话
回 32楼(might) 的帖子
不知道怎么喷了就扣帽子,不断引用自己看不懂的东西打自己脸还满嘴脑残,无脑黑就这水平么敢先把前面的问题答了么,不管是你新引用的内容还是你之前的引用内容,和你嘴里“刷新率太低导致闪烁”有一毛钱关系?
你新引用的内容和我前面说的信号不符有区别么?你不断引用来自抽是为什么
24P flicker是什么意思你到底看懂了么?
你新引的原文标题是PVM Flicker Free Enhancement
这段你怎么不引?
The new feature is called "Flicker Free". Flicker Free will can be selected so
you will experience no smear and some flicker, or no flicker and some smear.
Flicker Free is assignable to an F key so it can be selected right from the
front panel.
提供升级以支持更低帧率的信号输入,这跟你前面喷的有一毛钱关系?连广播级都不是的监视器升级固件支持到电影标准的24P直连,你还要怎样?
还在这里自定义返厂维修
这帖扯什么OLED就已经是在搞笑了,你以为制作时不看示波器,光靠看监视器决定黑白电平的?
能说的都说了,要继续无脑喷的话就算了。
回 34楼(岑) 的帖子
其实这帖一开始扯到OLED还不就是人家就是想告诉我们在2011年索尼发布BVM-E系列OLED新基准级监视器之前,不管是你是使用LCD还是CRT的BVM系列产品的导演监督所想展示给观众作品的色彩都是错误的,完全是愧对于现在的使用OLED一切产品其中还包括三棒那问题多多的AMOLED面板回 35楼(might) 的帖子
你还是先告诉我连广播级都不够格的监视器拿去直连24P的电影机是想干嘛吧。顺便给我科普下,是不是地球上连广播级都不够格的摄影机全都能拍24P的?属于一般专业制作的拍24P要在哪里放?
你以为你扯的那些电影是用什么监视器做出来的,广播级都不到的监视器么?
至于拿显示器和监视器比谁能谁不能,你还是自己玩好了,真没什么好说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