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aid 发表于 2012-10-31 17:57

lessball 发表于 2012-10-31 19:05

为啥我首先想到的是索尼……

onlymyotaku 发表于 2012-10-31 20:01

已经是外观党了,没压力

mcd_1985 发表于 2012-11-1 00:41

引用第26楼might于2012-10-31 12:37发表的:
没有利润,就没有技术发展
技术发展可没有终点,“我觉得XXX够了”这种话,很快会被人打脸

手机领域,苹果三星赚到钱了,所以可以开发新的CPU、屏幕、软件功能
没赚到的钱的亏本的,如索尼之流,只能亦步亦趋,堆料都慢一拍
....... images/back.gif



思路异常正确

nonmoi 发表于 2012-11-1 00:52

问题是有利润也不等于技术发展……
利润只是技术发展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而已……

Justice_jsj 发表于 2012-11-1 01:05

引用第26楼might于2012-10-31 12:37发表的  :
没有利润,就没有技术发展
技术发展可没有终点,“我觉得XXX够了”这种话,很快会被人打脸

手机领域,苹果三星赚到钱了,所以可以开发新的CPU、屏幕、软件功能
没赚到的钱的亏本的,如索尼之流,只能亦步亦趋,堆料都慢一拍

放到PC领域也差不多
品牌机10%毛利的结果就是,没有进步,互相比烂
价格是越来越便宜,质量是越来越差
进步完全靠cpu gpu的新产品带动
能发挥出cpu gpu实力,不造成过热之类bug的产品现在就能算是极其优秀了
其他部件如显示屏没有外来力量推动,那你就不要想有AMOLED这样的年年进步了
5年出5代笔记本,里面给你用一个型号的屏幕也很正常
打破这种死寂的,也只有苹果这种赚到钱的,才会搞retina images/back.gif
还真没看出来这三棒的AMOLED有啥进步,到现在还是垃圾一个。
现在我就看得到索尼技术支持的友达AMOLED到底是素质如何。应该会有点希望把三棒的AMOLED打翻在地让世人知道三棒拿个半成品就拿出来卖不算还拼命炒作的的丑恶嘴脸

might 发表于 2012-11-1 01:18

夜影痕 发表于 2012-11-1 01:39

引用第46楼might于2012-11-01 01:18发表的:

严格来说我们用的很多电子产品和部件都是垃圾,AMOLED也是一个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技术
伟大的厂家,如三星,会不断改进推动技术发展,在保持优点的同时逐渐改进AMOLED的缺点,SA改善了寿命问题,SAP、HDSA随着工艺的成熟、逐渐降低成本、使得高分辨率非P排具有商业可行性
垃圾的厂家,如SQNY,会把别人的垃圾当宝买来用,不思进取,这种垃圾厂家的归宿也就是历史的垃圾堆 images/back.gif

呵呵厚

Justice_jsj 发表于 2012-11-1 02:30

引用第46楼might于2012-11-01 01:18发表的  :

严格来说我们用的很多电子产品和部件都是垃圾,AMOLED也是一个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技术
伟大的厂家,如三星,会不断改进推动技术发展,在保持优点的同时逐渐改进AMOLED的缺点,SA改善了寿命问题,SAP、HDSA随着工艺的成熟、逐渐降低成本、使得高分辨率非P排具有商业可行性
垃圾的厂家,如SQNY,会把别人的垃圾当宝买来用,不思进取,这种垃圾厂家的归宿也就是历史的垃圾堆 images/back.gif

就三棒没技术没能力只能靠创造那史无前例的P排列还玩高分我都想笑了,索尼的OLED产品PPI最高级别是多少没记错的话都达到2K这个级别了。

至于你所谓的伟大厂家三棒的最大能力也就是个那种拿个完全可以说是不合格半成品就出来混你指望它来解决问题还是算了吧。就说这OLED技术基础好了现在OLED问题最大的的蓝色有机材料还是索尼和出光第一次把效率提高到25%以上,你所谓的伟大企业那垃圾的三棒在哪儿呢?

明日の香 发表于 2012-11-1 02:49

我就看见一堆键盘科学家在为不同厂商的技术吵来吵去

lesangel 发表于 2012-11-1 02:49

might 发表于 2012-11-1 03:06

Justice_jsj 发表于 2012-11-1 03:30

引用第51楼might于2012-11-01 03:06发表的:
这时候只要斜眼笑就好了

   images/back.gif

别光找很早以前用户预测的图片好吗?我还指望你来指点我这伟大的厂家,如三星,会不断改进推动技术发展,在保持优点的同时逐渐改进AMOLED的缺点的实证呢。
还有这位在TGS上看到的是演示机再结合其言论我觉得应该是在PSV发售之前吧?谁知道这演示机和实际产品两者面板会是一样还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还是个问题呢?

索尼在PSV上会使用那三棒的AMOLED原因只有一个减少成本,因为如果PSV用用自家的STE OLED那成本索尼卖这个价不是亏到死了嘛。

我现就等索尼换对其进行技术支持的AUO的AMOLED面板,好早点抛弃三棒的这个垃圾我好再去买一台PSV呢现在看到这三棒的垃圾屏幕我就想吐

为你而活 发表于 2012-11-1 04:24

利润高才有可能推陈出新,关注细节,但是只是可能不是一定会。利润低连可能都没可能了。

PC市场很健康?PC销量连续几年走低了吧,一方面是因为移动设备的挤压,另外一方面必然跟PC升级的周期延长有关谁敢说不是?说明升级PC对用户吸引力不足。

john 发表于 2012-11-1 08:14

引用第53楼为你而活于2012-11-01 04:24发表的:
利润高才有可能推陈出新,关注细节,但是只是可能不是一定会。利润低连可能都没可能了。

PC市场很健康?PC销量连续几年走低了吧,一方面是因为移动设备的挤压,另外一方面必然跟PC升级的周期延长有关谁敢说不是?说明升级PC对用户吸引力不足。 images/back.gif

你们就知道WOW retina没有像素点了,实际上在苹果那瞎眼的16X PPI用了两年多的时候,穷逼屌丝摩托和HTC已经出了250+ PPI的屏幕,基本看不到像素点,苹果只不过用对自己最方便的一种方式把PPI上到了32X,于是在你们眼里高密度LCD就是高富帅发明的了
没关系我已经可以预料到柔性屏幕无线充电这些技术未来都会是苹果发明的,反正专利都已经在手里了

PC销量下降是最近一两个Q的事情,连一两年都没有,还连续几年呢
很大一个原因是穷,比08年还严重的经济危机让企业用户没有钱升级一千刀以上一台的电脑,这跟199美元换个手机差别大多了

而且我看手机发展到今年也基本到头了,平板么我换了iPad 3基本上没有进一步升级的欲望,当然苹果肯定会在未来的3年左右不让升级最新系统然后软件纷纷要求更新的API于是连软件都更新不了,相比之下让你5年前的电脑还能流畅跑Win8的Wintel真是太甜了

532 发表于 2012-11-1 10:34

今年几个大型的世界级照明展会都拍苍蝇,我估计真的比较蛋疼了今年

zerocount 发表于 2012-11-1 10:41

荣耀2开始订货了 1888 1g版

2g版还没信

jun4rui 发表于 2012-11-1 10:58

gsm0251321 发表于 2012-11-1 11:07

引用第22楼螺纹于2012-10-31 12:06发表的 :

没记错的话,营销或市场很多负面例子就是拿PC制造业的
另外那些什么球鞋或衣服,国内制造成本可能不过百,挂个洋名牌,就算考虑物流考虑人力考虑设计考虑库存,那些价格按你说法也是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back.gif

哟呵,洋名牌 赚取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几百倍的利润就合理了?
这话说的太搞笑了.......

letmedie 发表于 2012-11-1 16:41

引用第54楼john于2012-11-01 08:14发表的:

你们就知道WOW retina没有像素点了,实际上在苹果那瞎眼的16X PPI用了两年多的时候,穷逼屌丝摩托和HTC已经出了250+ PPI的屏幕,基本看不到像素点,苹果只不过用对自己最方便的一种方式把PPI上到了32X,于是在你们眼里高密度LCD就是高富帅发明的了
没关系我已经可以预料到柔性屏幕无线充电这些技术未来都会是苹果发明的,反正专利都已经在手里了

PC销量下降是最近一两个Q的事情,连一两年都没有,还连续几年呢
....... images/back.gif



最近几个季度PC市场低迷一个是经济危机,然后HDD厂商功不可没,本来就经济危机了,HDD价格又死涨活涨,很多想入手第二台机器的人都持观望态度了,话说现在的硬盘也真爱坏.....

SpikeCold 发表于 2012-11-1 18:27

引用第58楼gsm0251321于2012-11-01 11:07发表的:

哟呵,洋名牌 赚取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几百倍的利润就合理了?
这话说的太搞笑了.......
images/back.gif


洋品牌卖设计啊。。。比如洋牌子篮球鞋,高端产品在性能上就是高出国产。。。

木犸 发表于 2012-11-1 18:38

支持谷歌把旗舰手机价格拉低!说什么有丰厚利润才能推动技术发展,关键是要有“竞争”才会有技术发展!

KULA 发表于 2012-11-1 19:44

有啥不好意思的。。国产车都卖的和进口车一样贵!!!国产车的暴利可厉害了!!!

google.gay 发表于 2012-11-1 22:28

走山寨的路

might 发表于 2012-11-2 01:17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谷歌华为这种定价策略,后面还有公司好意思出5000+的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