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篇非常有趣的对《虞美人之坡》的批评
否定动画是商品的家伙就是SB,出发点完全错误的文章- 發送自我的 iPhone 大板凳應用 还行吧,作画蛮精致的,音乐也不错,对动画新人类要求懒得太高 这文没干货啊 全是模板一般的文字 没看过也能说出来吧 我原来以为是正经的讨论贴 没想到是钓鱼贴 LZ你误我 我倒觉得这片蛮无聊的
Re:回 33楼(shamal0324) 的帖子
引用第39楼neroyuzhang于2012-07-05 16:16发表的 回 33楼(shamal0324) 的帖子 :您的大作:
[讨论]龙骑士就一SB,鉴定完毕
http://bbs.saraba1st.com/2b/read-htm-tid-714002.html
您既然能从这狗屁不通的文章里找出那么一两句有价值的玩意来大肆表扬,难道龙骑士07就一点价值都没有吗
....... images/back.gif
哟,你还真敏锐,看得出那时的我跟现在的我不同。告诉你,我现在仍然认为龙骑士07是傻逼,但我的价值观和视角已经拓宽得多,现在的我不会再发那种贴子。但只有一点没有变,就是对S1漫区充斥的犬儒主义屌丝心态的憎恶,漫区风气一日还是这样子,我一日不介意出来战
ps.需要我提醒你,翻旧账非君子所为吗 引用第34楼thez于2012-07-05 13:24发表的:
99%的狗屎文字+1%的有道理的文字,那堆砌出来的还是狗屎。至于你说的那些有价值的东西,我觉得看过片的大多数人都看得出来。用不着这么一篇狗屎文章来忽悠半天说明,把简单事情讲复杂了的就是蠢人。 images/back.gif
知道什么叫决斗吗,需要遵循繁复严格的流程,受各种规章约束,赌上的不止是性命,还有荣耀、志气。现在的情况等于是对方设好场地,召唤公证人,带好了决斗手枪赴约,你们只是躲在树后放一冷枪
既然你们那么有把握原贴主写的都是渣,既然豆瓣链接都被人贴了出来,有本事到原贴楼下去骂
你们现在的行为,除了吆喝和围观什么都不是 引用第49楼shamal0324于2012-07-05 21:06发表的:
知道什么叫决斗吗,需要遵循繁复严格的流程,受各种规章约束,赌上的不止是性命,还有荣耀、志气。现在的情况等于是对方设好场地,召唤公证人,带好了决斗手枪赴约,你们只是躲在树后放一冷枪
既然你们那么有把握原贴主写的都是渣,既然豆瓣链接都被人贴了出来,有本事到原贴楼下去骂
....... images/back.gif
越来越幼稚了。
你走路上不小心踩到狗屎了,还专门去找狗的麻烦? 引用第49楼shamal0324于2012-07-05 21:06发表的:
知道什么叫决斗吗,需要遵循繁复严格的流程,受各种规章约束,赌上的不止是性命,还有荣耀、志气。现在的情况等于是对方设好场地,召唤公证人,带好了决斗手枪赴约,你们只是躲在树后放一冷枪
既然你们那么有把握原贴主写的都是渣,既然豆瓣链接都被人贴了出来,有本事到原贴楼下去骂
....... images/back.gif
贵庚?职业?
你要看清形势,这基本上只是个犬儒发同化论坛,外带一些发泄功能。 我倒是觉得喷的人都要带点干货再喷,
这么明显的钓鱼贴你看不爽直接沉了不也很好么? 引用第33楼shamal0324于2012-07-05 13:04发表的:
看了这文我把这片下来看了
顶楼虽然堆砌名词乱引时事故作玩世不恭的痕迹太重,实际上也没掌握什么理论运用什么方法,但他能指出宫崎骏老作品的魅力在于直指人心深处对善和美的追求,能看出学生运动、战后淳朴民风描写这些看似“怀古”的内容实质是迎合一部分有怀旧情结的观众,这文就还有其价值
这贴里面我只顶两个人,一是原贴作者,二是觉得这文有趣的楼主,这两个人至少感觉够敏锐,好好读点书,坚持思考,过几年必有所成。其他的人?一群没有思考,只懂挑最基本的刺的愚昧生物。喷起来很爽是吧?继续喷吧,过了十年你们也只是喷子
....... images/back.gif
“……当此类生物后天移植到体表的雌性生殖器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大量的腺体会向空气中散布出信息素,这是一种求偶的信号。不过对其他大部分生物来说,这都是一种散发着恶臭的有害气体。因此路过的生物会踢起土块,或者喷出唾沫,对它进行攻击。只有少数同类能够理解这种气味内复杂的含义与深邃的趣味,它们不远千万里地跋涉而来,用全身的力量和器官将装满了雌性生殖器的同类托起,直达云端,其他生物碰触不到的高处。”
“这种行为,叫做顶。” 虽然这片子根本不值得写这么多字来喷,但这喷得也太奇葩了吧。。。。果然有趣 也不能说不在理,但理论、思想、方向全都是抄来的老调重弹。就算不懂的人一眼看上去也会有一窍不通的感觉……我还不如找找以前动漫贩上登的文章呢…… 第一篇
高田勋+宫崎骏+押井守-宫崎吾朗=我的观感
文/3000
在走进池袋的电影院之前,又一次有人给了我不同的信息。有没看过动画的人,都看出来“动画好像是分层画的”了;但也有人告诉我她“看得都哭了”。而我在买票时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票好像很好买”。一个中型放映厅,一天放满6场,但上座率基本上也就是5成不到的样子,更看不到排大队买票的人群。我还记得自己当年从《地海传奇》的放映厅出来看着外面烈日下排队购票者的心情呢,看来这次对吾朗大家还是非常谨慎的。
而当这次我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我给同事发了条短信——“《虞美人》这电影这么好看啊!”老实说,我已经很久没有这种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看进去的经历了。画面中的人笑我跟着笑,画面中的人哭我跟着哭,画面中的人幸福或悲伤时我也乐得合不拢嘴或愁得拧眉毛……以至于我都开始忽略那些明显的剪辑不流畅、人物和背景脱离的动作、外行人都能觉得奇怪的作画错误了。我个人最喜欢的吉卜力电影,抛开《千寻》和《幽灵公主》这两个怪物不说,其实是写实但是又不苦逼的《听到涛声》和《侧耳倾听》。而《侧耳倾听》中有一些部分我非常不喜欢,很多年后我才知道,那些地方都是宫崎骏的影响。说白了,我是不喜欢在动画片中看到Fantasy的人——这一点好像和绝大多数观众相反啊……在我看来,如果《侧耳倾听》不被宫崎骏弄那么多幻想元素进去,就真跟《听到涛声》有得拼了。可宫崎骏最擅长的这种模式化的动画电影商业片模式,决定了他不可能,也学不会抛弃魔幻风格,去拍一部“真人演也没问题”的人情剧出来。这方面可以说是高田勋和押井守的强项,也许现在还应该加上一个宫崎吾朗?影片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个快乐的高田勋(人情剧),加上一个通俗的押井守(抗争剧),再来个不痴迷于幻想的宫崎骏(喜剧)拍出来的。所以这片子里面搞笑的地方你觉得像《平成狸合战》,动感情的地方像《福星小子美梦成真》,剧情开合的地方像《千与千寻的神隐》,真搞起对抗押井守就又登场了……另外由于在《听到涛声》中也同样担任人设的近藤胜也担任了本片的人设,所以影片的真实性大为提升,背景也尽可能地还原了1963年时横滨和东京的样子,事无巨细纷繁复杂,再也没有出现《地海》时那种舞台剧一样单薄的效果。再加上片中大量插入了60年代风格的歌曲,确实让喜欢老片的人产生“怀念”的感动。我跟一个朋友说起我喜欢《虞美人》的时候,她甚至直接评价为“那是因为你喜欢1963年那个时代吧?”也可见大家对本片的场景气氛还原还是比较认同的。
本片的原作,是1980年高桥千鹤的同名漫画。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宫崎骏偶然看到侄女的这本漫画,为其中的故事性和戏剧性所吸引,甚至拉上押井守来讨论怎样将其改编成动画电影。原作中描写的是70年代中学生的搞笑又苦逼宛如琼瑶剧一样的故事,而宫崎骏这次在将其电影化时,做出了大刀阔斧的修改。首先,就是在男女主人公的感情之外,增加了一个核心冲突——拉丁楼的存废。“拉丁楼”,源自“拉丁区”,是法国巴黎的教学区,在60年代的学生运动中名声鹊起,是法国街头堡垒斗争的象征。1963年的中学生会这样命名自己的社团楼是很典型的时代思维。而关于拉丁楼存废的学生抗争活动,又很符合那个时代的社会潮流。谢天谢地,这次宫崎骏没把这部分硬塞进去的东西做成《豪尔的移动城》中那场战争一样莫名其妙的东西。拉丁楼的设计,以及拉丁楼中居住的社团成员们,以及围绕拉丁楼的故事本身,都非常讨人喜欢。以至于很多对影片的批评意见,都来自“为什么不以拉丁楼为核心呢?”其次,就是对原作中会破坏男女主人公恋爱主线的部分进行了大幅度修剪,本来男主人公是因为打麻将赌钱所以要贪污社办的资金,这种内容在片中毫无意义,所以肯定没了。另外虞美人庄有个男性房客叫北斗,对海很有吸引力,这又会分散影片的核心注意力,所以片中的北斗干脆是个豪爽干练的大姐姐了。种种改编都为了突出两个核心——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以及年轻学生们的斗争。这两个主题其实可以合成一个词,那就是“青春”。这部作品其实是一部讴歌青春的电影,日本电影已经很~~久没有拍摄过这种正面(而不是以喜剧,或者暴力剧的方式)讴歌青春的作品了。所以在我这样喜欢“老味道”,看见“青春”俩字鼻子就发酸的人看来,真是一道等了好久的大菜啊!虽然确实掌勺的师傅手艺不怎么精通……
开玩笑时,我们也会猜测,这个片子之所以好看,是不是因为宫崎吾朗其实没干太多重要的事情呢?反正从分镜上来看,吾朗的分镜仍然没有连贯感,就是一张张彼此割裂的画面按顺序摆放在一起。连贯性和动感估计都得靠动画师和原画师自己去猜和自己把关了吧?没准吾朗起到的甚至还是个要做减法的负面作用?
说到宫崎吾朗的负作用,就像首映式上老宫发飙说的一样,这是外行才会犯的错误。吉卜力从来都不是日本技术水平最好的公司,他们只是曾经有过日本要求最严格的导演。所以当导演以一个纯粹外行的身份来领导团队时,很难对技术掌握真正插上嘴。比如闹得沸沸扬扬的“膝盖门”问题。那是女主人公海在走出拉丁楼时的一个画面,一个她走下拉丁楼外台阶的动作。我们人类在上楼梯时,膝盖是会向前高高抬起来的,而下楼梯时则不会,是大腿带动小腿整条腿向前下方迈,然后后腿弯曲跟上,这时前面的腿是不会高高抬起的。而作画恰恰在这里给画反了,让松崎海在下楼梯时不停地向前高高抬起膝盖,高到都把裙子撑起来一个突起了。这样一来画面上的错误就变得非常明显,女主角一边下楼梯,裙子底下正面的方向就一边有东西在不停地隆起……老宫当时看到这个画面是心中的那股恶心,我也能理解,肯定会当场发飙吧。
虽然说了许多问题,但整体来看,这部风格复古的青春电影,我还是认可的。也许很多观众都会觉得这样的作品拍成真人剧就好了,搞什么动画片嘛。但我就是想看到吉卜力拍摄这样的动画片啊!这才是我期待中吉卜力应有的表现——该是时候告别宫崎骏了吧?走出将来属于自己的路吧!吾朗,近藤,还有吉卜力的年轻人们,学会不搭理老前辈的揶揄,用自己的方式去拍片吧!不过吾朗要想真正入行,估计还得再画上个十几二十年才行吧……这期间,也许能看到吉卜力的变化和成长吧!
原载于《24格》总71期 第二篇
吾朗的山坡
文/ESP
男,本刊编辑,现居东京,刚从新宿搬到吉祥寺居住。学习的间隙里经常开车跑遍日本的名山大川。
穿过我家门口200米长的商店街向北,就是玉川上水了。江户时代,这条河是东京主要的上水通道,现在当然是废弃了的。河岸边茂盛地长满姿态粗野的杂草和灌木,以至于从水道边不足一米宽的泥土小径上,就几乎看不到河面。相比起东京的其他许多条清澈幽静的河流,玉川上水显得太过荒僻和粗疏。在夏日猛烈的阳光和让人无法不察觉到的鸟兽行迹下,这条河甚至带来恐怖的气氛。
然而这恐怖对我却是合适的。沿泥土小径骑车向西北半个小时,树木就高大了起来,树下积年的落叶散发出特殊的森林的气味,蝉鸣的音量也变得刺耳。然后,如果你有森林动物的敏锐视觉的话,就可以透过树影看到巨神兵黑褐色的后脑勺。那正是适合怀揣稍稍忐忑的心情到达的地方,龙猫的城堡,三鹰之森,吉卜力的美术馆。
到现在为止,我都认为吉卜力美术馆是宫崎吾朗最好的作品。热爱自然,高中时代沉迷于登山,大学选择了森林工学为专业,毕业后进入绿地设计事务所,作品有很多是湖畔的公园。直到30岁,铃木敏夫给他看了父亲的美术馆构想图,那之后7年一直在为建设这个美术馆工作。宫崎骏当然是伟大的,他是在二维世界中无所不能的大神,但是让吉卜力美术馆从三鹰之森褐色的土地中成长起来的,并不是龙猫的魔法,而是儿子吾朗7年的心血。可是怎么想起来去拍动画了呢?
宫崎家是还有另外一个儿子的。名叫宫崎敬介的次男,毕业于日本四大艺术名校之一的武藏野美大,现在是小有名气的版画家。如果铃木敏夫非要根据血统选择一个继承人的话,更具备艺术训练的次子不是更好?
《来自虞美人之坡》是吉卜力少有的类型。60年代海边小港少年少女的青春故事,不怎么幻想,不怎么大自然,也相当的不童真。可这其实是适合吉卜力的类型。如果幻想,大自然和童真都出现在这个故事里,我相信一定会比现在好看得多。
有一个瞬间,我似乎看到了一点意思。场景转到了一座摇摇欲坠的学生会馆,那里是女学生的禁地,传说装满了各种宅气冲天的奇怪男性社团。可是当女主人公带着娜乌西卡式的勇敢表情闯入后,我们却并没有太多收获。什么嘛!很普通啊!历史,哲学,文学部,一群平凡的臭男生而已,简直是浪费了我们的好奇心。是想象力的界限,还是用功不够?如果吾朗能像建设吉卜力美术馆一样用心建设这座会馆该有多好!
要成为吉卜力的继承人最需要的是什么?热爱自然,热爱儿童,竭尽所能完成一项艰巨工作的恒心,对每一个细节精雕细琢的偏执狂精神。这些吾朗都不缺乏。或许是因为这个,铃木敏夫才选择了他,而不是看起来更有艺术天赋的弟弟。
吾朗可以把父亲的构想图,魔法一样变成耸立在森林边缘的城堡。他并不缺少才能,他只是缺少学习和训练,他还没有掌握那个能够把思维幻化成色彩的咒语。《虞美人》并不成功,但是许多人开始相信他终究会学会这个咒语的。他的父亲说道:小子,我不会让你随便就赶上的。这至少说明,父亲已经把他当作对手看待了。让大神当作对手看待吗!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我再次到访吉卜力美术馆,是为了帮助跟我一起去看了《虞美人》的那个女孩重拾对于吉卜力的敬意。而我自己收获的,好像是对于吾朗的敬意。一个能够建造起这样奇妙建筑的男人,他的终点不应该是《虞美人》。
原载于《24格》总71期 引用第11楼Dya于2012-07-04 03:16发表的 :
我很久没有见过一篇这样的文章了:每寸表面都是逼,但每一个又都装歪了,充满了自以为是的论调但无论是论据还是论点都充斥着让人匪夷所思的错误,简直像是上个世纪百度还没发明时代的人穿越过来后写出来的。
楼主你是怎么找到,怎么读完,怎么觉得它有趣,又是怎么想到转来S1的,你当时的心情能向我解释一下吗?
谢谢。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back.gif
猜一下,他的想法可能是——“写一篇对动画电影的评论文都时时刻刻绷紧批判自己呆着的苦海炼狱的神经,真感人,真有趣。” 引用第5楼cyberalogo于2012-07-03 21:19发表的 :
借机会问一下,片中说男主角的生父是在向朝鲜战场运物资时被炸死的,炸他们的究竟是朝鲜军队还是志愿军。 images/back.gif
是被朝军水雷所伤。其实这部分情节是非常严谨而且非常有代表性的,只有日本人才能看懂其中的另一条故事线。
朝鲜战争时美国要求日本承担一部分运送任务,但日本奉行不参战政策,所以表面上断然拒绝,但在私下里却允许私人招募照常进行,只不过对外不承认其存在。比较著名的就是日本的秘密扫雷艇大队,曾经有两艘扫雷艇触雷沉默,造成死亡1人,受伤8人。但日本政府拒绝承认其存在,对这些死伤者不予置评。而且民间也涌动着一股“参战就参战,参战却战死,把国家和人民重新拖进战争的局面,给大家添麻烦”的2B思想。造成这些在朝鲜战争补给线上战死的日本人被日本全社会迫害的现象。
当时民间传说有很多其他在各方面协助美军的日本工作人员都得不到国家承认,其中就包括为美军运送物资的LST船队,也就是泽村雄一郎参加的运输队。当时LST船队招募日本人以私人身份参加,工资很高。由于松崎家突然有了四个孩子,所以身为一家之主的泽村雄一郎就以船长的身份参加了LST船队。他的工资能够勉强支撑起三个孩子以及风间俊的奶粉钱,直到他触雷身亡。泽村雄一郎身亡后,作为他家庭成员的松崎良子马上开始受到政府的管制和社会舆论的迫害,艰难度日之后不得已才回到了当年私奔而出的娘家。
这就是德丸理事长在听到LST三个字之后重复了几遍,似有所思地对松崎海说“那你妈妈一个人抚养你长大,吃了不少苦啊!”的原因。 噗,果然仅仅只有“自己已经脱离了炼狱苦海,从此不用跟你们玩HELL模式”这么一点点优越感的海外小爬虫,才会觉得这么一篇文章如此有趣了。连蝙蝠都不是的海外小爬虫,连自已这点优越感都没法在白皮面前秀,只能反反复复在使用母语的论坛上说“我在能看到真相的地方所以IQ天然+50”,我也觉得这种现象很有趣。 以为发个钓鱼帖看看论坛的回帖就能“以小见大洞察人性”,然后幻想自己一副“人类学研究”的高姿态简单粗暴地给别人帖上标签来获得俯瞰众生的快感,嗯,真是精神自慰的好方法。
我觉得楼主这种行为非常有趣,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相比其他人的回帖,我相信楼主的言行以后有更大可能“成为一份很有趣的人类学研究标本” 正经侠看来还是没反应过来,精神外国人就是觉得这篇文好,来寻求共鸣或者求战的,可不是通常的钓鱼。当然了,一看到情况不妙,精神外国人会高贵冷艳地表现出他自称的素质,鄙视一圈人以后下次再找机会跳出来。
精神外国人还是不明白,写这篇文章的人不是想评论动画也不懂动画,而是在抒发自己的政治牢骚和一知半解的文科词汇,而想讨论虞美人动画本身的S1ER多数反感的就是这一点。如果精神外国人觉得“拆呢”这几句话这么能骚到你的痒处,干嘛不用你流利的英文去跟白皮奉献你对中国现状和中国政治的态度来博得他们喜欢,反倒来准备为一篇在这没有什么人会喜欢的政治牢骚动画评论与人辩论?到现在为止,你的高贵冷艳和你引以为趣的文字都没博得多数看到这文章的人认同吧?
回 68楼(礼央破流堂) 的帖子
我倒是觉得您对这篇文章的过度解读和这篇文章本身一样傻逼。没别的,不针对任何人,就事论事。 别激动嘛,开个玩笑
大家开心开心嘛,上个论坛打打嘴炮何必认真呢 你看,我删了哟 哇,好可怕 引用第66楼kpf190于2012-07-07 09:54发表的:
这算是迫害?不顾二战伤痛和和平宪法,为了金钱利益执意参入朝鲜战争,这种王八羔子死不足惜。
吾郎不过是延续了宫崎老屁眼一心要把日本人装扮成战争受害者的光荣传统而已。 images/back.gif
因为让他们参加LST运输队的人和迫害他们的人是同一批人…… 引用第62楼瑟尔穆于2012-07-07 08:51发表的 :
又浮上来了?那就回答一下前面某些同学关于"为何有趣"的问题吧
images/back.gif
这篇东西,就是一个自以为是文痞的人,用自己貌似略懂的东西去套一个自己不懂的东西,抄一些老掉牙的观点,包装上一堆胡说八道的名词,再塞进去一些低俗无聊的玩笑,起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粉饰成一篇小学语文老师都觉得不太好懂的所谓评论。身为亚文化的传播者和浸淫者,这种各行各业跑马圈地,饿鬼投胎一样消费亚文化的方式我们见得不要太多哦……而尤以各种消费吉卜力的傻逼文章为甚。
我觉得,LZ之所以会觉得这篇屎一样的东西里有个能吃的玉米粒而有趣,正是因为他不觉得这种屎一样的行为恶心,反而很向往,觉得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