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客观地说现在各种风格和制作技术远比多年前(乃至5年前)进步不少。可以更大的发挥创作空间。
上次加叔和众人谈动画和真人影视区别分野,可惜没有继续 去年的放浪和歌牌,我觉得都是优秀动画的好例子 引用第5楼fantuanhtr于2012-04-15 10:42发表的:
我觉得现在深夜动画和现实社会脱节太多了。
圆脸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电视媒体,更多地是对新兴媒体(如推特)的利用。
靠卖BD的市场,始终是会和日本游戏一样完蛋的。
旅游动画、人文动画、时髦的玩具动画、各种广告插入等等都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 images/back.gif
死宅和现实社会脱节太多了 “不持刃面敌就不是战士”“我不承认燃油发动机意外的摩托”“连画布画纸都没有的电子绘图算不上真正的绘画”“果然嗅着墨香手捧叠卷才是不花不假的读书”……“动画的样子就是如此这般如此这般”
内容还好,但是这大主旨实在是(ry 引用第5楼fantuanhtr于2012-04-15 10:42发表的 :
旅游动画、人文动画、时髦的玩具动画、各种广告插入等等都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 images/back.gif
后面几个目前都有很好的例子和前景。没人忽视,只是很少关注而已。就算国内光玩具这块就不错(小侄女很喜欢那个什么巴拉巴拉小魔仙拿我给她的压岁钱去买全套正版DVD和人偶)
倒是觉得辰光投钱拍点文具上小动物为主的动画片,国内这块就算全了……
归根到底还是观众对象的问题,这里讨论的是太多了
PS,你们这次换得是什么头像啊…… 支持返璞归真走漫画风演出路线,草稿什么的,燃爆了. 引用第9楼hydro_soka于2012-04-15 11:07发表的:
支持返璞归真走漫画风演出路线,草稿什么的,燃爆了. images/back.gif
祝冰果大暴死,反正首播要延期,肥宅哭哭哦
回 11楼(软狗) 的帖子
噗,本区提到影评真是新鲜嘛嘛,影评人发不发笑,不知道,但是每次看到你的帖子,我就想发笑,求更多 我愚钝,不太明白什么叫“动画该有的样子”。
看到第一句话首先想到刚出的坂上的阿波罗,有点替它感到残念。
不知道LZ说的是什么奖,如果是作画方面的奖我觉得无可厚非,如果是动画综合奖我觉得有点太过了。无论是自己设计手绘原画还是利用动态捕捉,我觉得都只是工具而已,将工具做成工艺美术固然让人赞叹,但把工具当艺术本身的全部意义,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
动画毕竟仍然是一种影像表达方式,做一部动画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向观众传达制作人的想法、引起共鸣吧?对于技术上表现方式的选用,无论是偏真实系还是夸张系,都取决于监督的理解和意图。如果监督觉得偏真实系更能动人,采用3DCG、动态捕捉等先进技术有何不可?节约时间和金钱,简化工作流程,解放人力,使制作组能更专心于如何表现作品本身,如何最大限度地向观众传达自己的意图,这样的话我举双手赞成。
至于商业化流俗化噱头化,这和追求动画技术和炫技术本质上还是两码事。可以说商业噱头的增多是由艺术走向市场的必然结果,当一种艺术慢慢发展走向大众时,必然会根据受众不同慢慢地细分市场,只要有人看,就有人做。萌片肉片多是因为看的人多,就和言情电视剧一个性质,你可以追求艺术上的创新,但没必要指责他人的商业化,毕竟二者目标不同。你更不必为此指责观众丧失品味,因为动画这种东西和电视剧电影一样,在不同人心中地位不同。在你来看,动画或许是心中一块净土;但在一般人看来,动画只是一种消遣,和电视剧的唯一不同只有播放的机器不太一样;或许在更多父母看来,动画片=幼教片,是吸引孩子注意力,让孩子接受教育、消遣身心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你来说动画片的经典可能是鉴赏区评价最高的那几部片子;对一般人来数动画片就是迅雷看看、PPS上正在放的那几部;对更多孩子的父母来说,动画片就是电视上的喜羊羊、买回来的蓝猫碟片。也许大家做不到相互理解,但是作为阅片无数的漫区众,也最好理解一下普通人的想法啊。傻子那都和刚大木合体了,宅们也多多站在其它角度想想吧。
我个人以为,艺术是依附于人的,按太祖的说法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当一种艺术形式里见不到各种意义上的商业化的作品时,这种艺术也离死不远了。
===================
加一条忘记的,对动画来说想象力的确很重要,但把如何想象力表现出来却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夸张的画风、色彩、动作是表现想象力的方式,并不代表真实系就没有想象力。如何选取表达方式是监督的事,夸张系和真实系只有风格之分,并无高下之别。 引用第11楼软狗于2012-04-15 11:19发表的:
现在流行的废萌搞笑题材就正是动画应该有的样子.日本人在这条道路上走的非常正确.
动画片只适合做夸张搞笑题材,其他题材大多都可以用一个雷字形容。
有句话叫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可以改成 动画片一玩深沉,影评人就发笑。 images/back.gif
拜托这是动画片,扯这个干嘛……影评人?和美食家略有雷同,看看料理鼠王对美食家的揶揄 引用第13楼andhyc于2012-04-15 11:27发表的:
不知道LZ说的是什么奖,如果是作画方面的奖我觉得无可厚非,如果是动画综合奖我觉得有点太过了。无论是自己设计手绘原画还是利用动态捕捉,我觉得都只是工具而已,将工具做成工艺美术固然让人赞叹,但把工具当艺术本身的全部意义,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
....... images/back.gif
貌似是奥斯卡动画?我瞎猜的 我觉得动画最重要的是想象力。充满想象力的场景、充满想象力的表现方式 这正是动画区别于真人影视的地方。
引用第8楼哈里.谢顿于2012-04-15 11:05发表的:
后面几个目前都有很好的例子和前景。没人忽视,只是很少关注而已。就算国内光玩具这块就不错(小侄女很喜欢那个什么巴拉巴拉小魔仙拿我给她的压岁钱去买全套正版DVD和人偶)
images/back.gif
阿宅的战斗力果然只有 引用第13楼andhyc于2012-04-15 11:27发表的:
加一条忘记的,对动画来说想象力的确很重要,但把如何想象力表现出来却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夸张的画风、色彩、动作是表现想象力的方式,并不代表真实系就没有想象力。如何选取表达方式是监督的事,夸张系和真实系只有风格之分,并无高下之别。images/back.gif
不知道你所谓“真实系”界定在哪里。如果是指用CG建模、真实还原光影等方式令场景看起来真实,这种风格也是技术力的体现,值得称道。但请在构图和分镜上大胆些。如果整体看起来的跟普通电视剧没两样,“想象力”只体现在故事上,那大把电影电视等着完爆你。 引用第17楼迷茫君于2012-04-15 12:07发表的:
我并不是在讨论技术与艺术的天秤平衡。而是批判过分追求形式化与类型化后的空洞表演与不值一提的价值体现。 images/back.gif
那我也说得很明白了呀,您觉得过分形式化空洞化造成一堆烂片,带坏了风气,但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动画的常态、大众的口味啊。
就像一提起电视剧,大家想到的不外乎那几个类型,一般人也觉得看那几种类型就够了。当然如果有突破的作品,肯定会招来好评,但这不是大众评价的水准线,而是水准线以上的东西。
您的水准线,显然要比一般把动画当作消遣的人要高啊,所以会有这么多的不满
不知道你所谓“真实系”界定在哪里。如果是指用CG建模、真实还原光影等方式令场景看起来真实,这种风格也是技术力的体现,值得称道。但请在构图和分镜上大胆些。如果整体看起来的跟普通电视剧没两样,“想象力”只体现在故事上,那大把电影电视等着完爆你。
我本来想反驳一下您的,但恕我愚钝,思考了很久我也没法说出“构图和分镜大胆”和“充满想象力”的关联程度究竟有多大,更不清楚到底怎样算大胆,电视剧和电影的表现方式究竟和动画有多少区别,动画需要怎样独特的表现方式……
所以我还是同意您好了 引反驳坤哥的话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间终究是有墙的 终究把动画使劲的往真是系靠拢 那就失去了动画的韵味...
就算是使用动态捕捉 你本体上少了动画本有的夸张于修饰 结果可能是自己踩自己尾巴 真不真 假不假的存在 引用第19楼oib于2012-04-15 12:32发表的:
想自由,不能大卖,以影响有影响的人为荣耀
不是所有看动画的都是道友 images/back.gif
引用第13楼andhyc于2012-04-15 11:27发表的:
我愚钝,不太明白什么叫“动画该有的样子”。
看到第一句话首先想到刚出的坂上的阿波罗,有点替它感到残念。
不知道LZ说的是什么奖,如果是作画方面的奖我觉得无可厚非,如果是动画综合奖我觉得有点太过了。无论是自己设计手绘原画还是利用动态捕捉,我觉得都只是工具而已,将工具做成工艺美术固然让人赞叹,但把工具当艺术本身的全部意义,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
....... images/back.gif
+1
说的非常好
于我看来,2次元正是可以屏蔽及忽略现实中的无关要素,集中体现想要表达要素的工具 引用第20楼andhyc于2012-04-15 14:15发表的:
我本来想反驳一下您的,但恕我愚钝,思考了很久我也没法说出“构图和分镜大胆”和“充满想象力”的关联程度究竟有多大,更不清楚到底怎样算大胆,电视剧和电影的表现方式究竟和动画有多少区别,动画需要怎样独特的表现方式……
所以我还是同意您好了 images/back.gif
就以坂道上的阿波罗举例好了,主角与干太郎在天台上相遇时强烈的明暗对比,之后打斗时快速转动的镜头,还有回忆用几张定格画面,这些在真人影视就很少见。就算有类似的镜头,其表现力也大打折扣。动画就该把这方面的优势发扬光大,而不是追求像临摹照片那样的“真实”。 题外话,不觉得fz就是使劲在往真实系方向靠么 引用第24楼midearth于2012-04-15 15:42发表的:
就以坂道上的阿波罗举例好了,主角与干太郎在天台上相遇时强烈的明暗对比,之后打斗时快速转动的镜头,还有回忆用几张定格画面,这些在真人影视就很少见。就算有类似的镜头,其表现力也大打折扣。动画就该把这方面的优势发扬光大,而不是追求像临摹照片那样的“真实”。
除了艺术化的渲染表达,夸张手法的发展同样受到各个时期动画制作技术限制/可能性的影响。我觉得那种向真实的靠拢也是因为动画技术进步后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进而产生的尝试。并且,因为依然不能忽略那种限制,我们能看到的试验作事实上并不多吧?至于到底哪部分可以推进,哪部分应该丢却,哪部分需要保持,现在就下定论,似乎还太早。
至于主楼说的,模板化的空洞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在市场反馈之下塑出的产物。而即使想要观赏快餐式作品的人更为数众,对好故事本身的诉求,或是对片言只语中体现的深刻的渴望,也总是个未曾熄灭的导向标。只要明白创作群和观赏群的互动和反弹——例如主楼——仍在继续,就可以稍稍放宽心,将表现手段和模板的喧宾夺主视为交替进化之中的一个阶段。新的角色模板会逐渐融入旧模板当中,带来更多可能的组合和故事;新的技术也会随着被应用次数的增多,与故事愈渐磨合。
而在这两者之外,更加重要的一点:若是希望自己发出的不仅是牢骚,而能产生微小却是真正的影响力,那么除了为自己所冀望的作品叫好,更有现实意义的是使之叫座啊。
楼主在主贴里定义的并非动画的本质,而是楼主的本愿。而且,虽然激进,却也未免有点保守了。 我其实完全看不懂楼主在说啥,能否配合具体例子描述? 能赚到钱的就是好动画该有的样子,赚不到钱的都是反面教材 再去看一遍阿凡提的故事 MARK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