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野之宣的《2001夜物语》这漫画该不该较真?
今天终于看完了放了很长时间的星野之宣第一卷,感觉虽然是部设定比较严谨的科幻小说,但是看完的印象就是作者花了一卷的功夫用很详细的语言讲述了一部对宇宙无限YY的“科学”脑补剧,可以吐槽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而且就是因为对剧中的设定解释得太详细,让我在看漫画的时候产生了很多疑问。1.宇宙风车的规格如此之大,而且又极为脆弱,虽然作者自说自话地把事故原因解释为操作人员与小行星带太过接近,不过当初在设计这个设施的时候就没有考虑,作为一个长期运行的完全自给自足的设施,既然经不住沙粒的冲击,那这么一个脆弱的大家伙如何避免陨石或者其他碎片的冲击?
2.最开始说在查明有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之前是不会让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但是飞船上那个孩子是怎么回事儿?不是说好的彗星一炸了人体就承受不了那个速度了么,而且相对论也说在光速运行的状态下时间是静止的,那这群孩子的成长是怎么办到的?再者,他们应该是历经了几百年才到达塔伍星的吧,那飞船自身能挺过几百年?
光看第一卷我觉得作为一部科幻作品除了叙事方式上有些特殊的浪漫以外也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求各位大大解惑。 1.宇航是个高风险的活动。任何细节都会出问题。太阳风车本来就是拿来探测陨石带资源的。可能靠的近在情理中。漫画里可以看出是小陨石直接击穿玻璃造成事故。这是个软肋。成员组的人RP实在不好。目前这地方被打倒直接翘了
2.纯粹是没看清剧情的问题。从前后剧情看孩子是飞船即将到达乌塔行星时候开始受精出来的(个人认为是减速阶段)
人是不能承受陨石爆炸加速度。但精子和卵子可以。所以加速后的飞船在没找到类地行星之前是不会让孩子出来的。飞船一直在巡航。宇宙播种计划是人类在没法飞出太阳系之时的一个绝望举动。
第一卷只是个开始,后面慢慢看。大量伏笔会出来
其实星野之宣的2011直接借鉴黄金时代大量作品。很有那时候科幻的乐观精神。虽然细节值得商榷(就以宇宙播种计划为例,干嘛只是找一对夫妇的DNA。明显生物学有问题)。看的就是科幻与科学精神的赞歌。上次看到这么纯粹歌颂此类精神的就是超时空接触了
回 3楼(cyberalogo) 的帖子
求名字。新野之宣其他作品看下来还真感觉怪怪的。和2001比有点差距。按当初正经侠帖子里其他人的话说就是猎奇漫…… 引用第1楼哈里.谢顿于2012-03-21 23:35发表的:
1楼 发表于: 2012-03-21 23:35
1.宇航是个高风险的活动。任何细节都会出问题。太阳风车本来就是拿来探测陨石带资源的。可能靠的近在情理中。漫画里可以看出是小陨石直接击穿玻璃造成事故。这是个软肋。成员组的人RP实在不好。目前这地方被打倒直接翘了
2.纯粹是没看清剧情的问题。从前后剧情看孩子是飞船即将到达乌塔行星时候开始受精出来的(个人认为是减速阶段)
人是不能承受陨石爆炸加速度。但精子和卵子可以。所以加速后的飞船在没找到类地行星之前是不会让孩子出来的。飞船一直在巡航。宇宙播种计划是人类在没法飞出太阳系之时的一个绝望举动。
第一卷只是个开始,后面慢慢看。大量伏笔会出来
其实星野之宣的2011直接借鉴黄金时代大量作品。很有那时候科幻的乐观精神。虽然细节值得商榷(就以宇宙播种计划为例,干嘛只是找一对夫妇的DNA。明显生物学有问题)。看的就是科幻与科学精神的赞歌。上次看到这么纯粹歌颂此类精神的就是超时空接触了
第二个确实是我没看清剧情。
不过风车那里我还是不明白,风车的叶片长达10公里,加上中间的操作舱,那么这个风车的直径肯定超过了20公里,叶片又是由厚度只有1/100000厘米厚的铝膜构成,那这种东西根本防不住任何类似于时速数千公里的颗粒冲击吧。作品中是沙粒是撞在了操作舱上,但是如果再来个碎片撞叶片呢?用这么一个低强度的庞然大物来探测小行星带,如何耐得住其他冲击?
不过就像标题说的,我似乎不该较真?
回 7楼(cg63657524) 的帖子
太阳帆结构很简单。以前看的NASA计划里的风帆实际就是喷铝的塑料膜。体积大无所谓打几个洞。利用太阳风(光辐射压力?)风压持续加速真的太便宜了。只要核心仓那块够强就可以(实际上漫画里也太坑跌了)作品中那个不沙粒。起码应该是小石头级别的,但很多地方值得商榷。虽然小行星带虽然东西多。但也蛮空的(目前好几个飞行器,比方说伽利略探测器)横穿过去什么问题都没有。问题是漫画里的飞行器体格也算大家伙。怎么也敢飞进去 引用第7楼cg63657524于2012-03-22 13:09发表的 :
第二个确实是我没看清剧情。
不过风车那里我还是不明白,风车的叶片长达10公里,加上中间的操作舱,那么这个风车的直径肯定超过了20公里,叶片又是由厚度只有1/100000厘米厚的铝膜构成,那这种东西根本防不住任何类似于时速数千公里的颗粒冲击吧。作品中是沙粒是撞在了操作舱上,但是如果再来个碎片撞叶片呢?用这么一个低强度的庞然大物来探测小行星带,如何耐得住其他冲击?
.......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back.gif
10km对宇宙来说已经小到不行了好不好
半径10km小行星相撞的概率比东线战场上两颗子弹相撞的概率高不了多少,甚至还要更低 太阳系小行星带密度是非常稀薄,尘埃间距离都是数千公里,而且在40亿年前就稳定下来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