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夹心 发表于 2012-3-7 20:29

汗,画力差就是画力差,还怪起体制来了
是钱少画得简单还是画力不行画得差这不一看就看得出来骗谁呢

岡崎 汐 发表于 2012-3-7 20:34

国内画漫画的有助手么?

heibanglaoer 发表于 2012-3-7 20:36

黑翼使 发表于 2012-3-7 20:45

称呼为工作室共同合作更好

xenogun 发表于 2012-3-7 20:50

迪克猪仔 发表于 2012-3-7 21:17

黑翼使 发表于 2012-3-7 21:28

国内现在也算是本土文化特色突出啦
另外和起点,和网游合作,这种模式出来的漫画质量都不错,后台大,画手们都是抢着来竞争当主笔,画面质量特别高

而且现在社会接受度也不同,以前看漫画,一个班也超不过十个,但现在都是一个班一个班的看,手机漫画都推出班级模式,可以一个班一个班的买,这样从小学就开始 培养的漫画氛围,国内漫画受众也扩大了

再过个几年,说不定就会讨论彩漫作画了……

heibanglaoer 发表于 2012-3-7 21:32

多汁多水 发表于 2012-3-7 21:34

留白

http://www.iogoo.com/AttachFile-125891



填空


http://www.iogoo.com/AttachFile-125817

jabal 发表于 2012-3-8 00:18

引用第63楼limmor于2012-03-07 17:58发表的:



现在上色上网点便多会在电脑上处理吧
而美漫中黑白漫画用网点也不算普遍

毕竟无论用蘸水笔、针笔、钢笔、毛笔或是用着哪种墨水,都有很多的技法可以描绘阴影、纹理、背景,网点就不是不可替代,即使简便性上也没有。images/back.gif


技法上你没说错,但实际生产时不可替代性挺高的,按日本的准集体作业而言,老师指定区域和种类后助手或编辑的帮贴很能帮省时间的,实际上看描写漫画家的作品,让助手帮忙存在感最强的也就是让贴网点

另外不仅是创作,网点的最大优势是印刷,美漫看的不多我说不好,但鬼子的漫画里基本没有灰色,只有网点,印刷技术的历史和成本原因,鬼子大量印漫画常用的印刷机就是黑白,单色的墨,没法直接表现灰度。
随便找本漫画翻翻远看灰色的地方眯眼看看吧,都是网点。如果作画时是电脑加的灰度或者按你说的墨水加灰后付梓前实际上还要转一次网点化,打开ps试试灰阶点阵化化滤镜就懂了。失败例的话,试过黑白打印彩稿没?那一坨坨的就是下场

美漫的话,我觉得创作习惯也有关系,不是太清楚美漫印黑白主流用啥,不过人彩色的用那么多,用彩墨堆个灰色还不玩儿似的...

回帖没看下面已经有业内回了嗯...

jabal 发表于 2012-3-8 01:11

Re:Re:回 68楼(limmor) 的帖子

引用第75楼limmor于2012-03-07 19:31发表的 Re:回 68楼(limmor) 的帖子 :

信如你所言,在讨论到日本漫画杂志时,网点就有它的必要性。

但我们又何需局限于这一点。事实上我很少看漫画杂志,之前做比较的基板多是看过的美漫和连环画成书,而其中对黑白的丰富运用便让我相信网点远非必要。

至于水墨,实际上只是作为可能性的捎带一提,因为在我看来,样本很小,而受过中国画训练的漫画家更少之又少,软硬毫不分,生熟宣不论。唔,是压根不用宣纸。而当水墨能做出色印刷时,效果就无法替代,让人想掏包购买。过两天我可以扫下《漳河水》做例。
而广义浓淡效果的“水墨”,正在扫的一本Alan's War中就有这效果,印刷效果绝不能还原原稿,但不致惨不忍睹。而其最终呈现若用网点,画面调子会变,就会破坏作者试图达到的叙事氛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4NDc3MjIw.htmlimages/back.gif

第几版的漳河水?

嘛连环画毕竟只是一种格式而非形式,所以包容力很强,放什么进去都行
但考虑他的受众群,不同的表现手法还是该有个先后之分的,劳动人民最喜闻乐见还是线描
又想起程十发程老,从野猪林到葡萄到画皮,为什么画皮评价最高程老自己也最满意,实际上是程老自己作为连环画的初学者的成长和探索,才最终找到了传统技法在连环画格式中的合适姿态,这表现在blablablabla懒得写...
相对的漳河水是好作品,但这表现手法真的可以叫做连环画?我反正挺质疑。说起画与文字的搭配有七种关系blablabla,实际上漳河水这样的属于第三种那啥blablabla,表现的先进性上未必能超出宋朝的出相,出不了小说插画的范畴。嗯这个是我的偏见,看过就算...

人造天使 发表于 2012-3-8 03:01

业内帖马克。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12-3-8 03:42

逝去石剑夜 发表于 2012-3-8 04:03

cryczp 发表于 2012-3-8 09:34

引用第29楼ZATEmkVII于2012-03-07 12:19发表的:


日本几乎任何一个有点销量和知名度的作者连载,基本上都是作画越画越好的。

国内么……我翻了几本表妹的那些漫画,都算热门的了,作画一两年都是没啥进步的(剧情是我没看下不去没发言权)
....... images/back.gif


福本伸行....

GMJ 发表于 2012-3-8 11:25

Re:Re:回 68楼(limmor) 的帖子

引用第75楼limmor于2012-03-07 19:31发表的 Re:回 68楼(limmor) 的帖子 :


很有用的信息,非常感谢。

相信如你所言,在讨论到日本漫画杂志时,网点就有它的必要性。
....... images/back.gif

既然有人说到这点,那我再补充一点虽然不重要。。
就是现在国内漫画有4拼1的情况,用网点的话在做拼1的时候很大概率会花网屏悲剧掉,点间距越小的细腻网点越悲剧,但在4拼1的时候看上去不错的网点在1拼1的时候网点又显得过于粗大。。所以除了无规律的噪点网点和材质类网点我都是推荐画家们手打阴影线。。。。

GMJ 发表于 2012-3-8 11:34

Re:Re:Re:Re:回 68楼(limmor) 的帖子

引用第77楼鸡蛋灌饼于2012-03-07 19:51发表的 Re:Re:Re:回 68楼(limmor) 的帖子 :

求业内讲解下彩图是怎么解决这类问题的
应该不会像灰度这么麻烦吧(不然编辑估计得累死了吧……) images/back.gif

虽然我没做过水墨的,但以前做过广告,彩色的不会有和水墨这样的问题,以前读书的时候说是人眼对灰平衡最敏感,所以最难印刷漂亮的灰色图像。但我就实践感觉到的似乎不只是这么简单的灰平衡,虽然有印象,但还有其他的问题一起作用比如色彩饱和和色相。。不过在用进口墨水的时候会好很多。。所以应该是国产货纯度不够的关系?

对于色相,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立方体上面白色,下面2个面我可以用红蓝2色很简单的区分开,但是灰度化后灰度值可能是一样的。所以灰度的作品更难,尤其是要用只有灰度的画面看上去却给人一种有色彩的感觉。。关于这点有心理暗示的原因?

鸡蛋灌饼 发表于 2012-3-8 11:42

Re:Re:Re:Re:Re:回 68楼(limmor) 的帖子

引用第79楼heibanglaoer于2012-03-07 20:05发表的 Re:Re:Re:Re:回 68楼(limmor) 的帖子 :

其实专业的说也不是因为四色印刷机给力,而是色彩的基本特性,灰度的稿件一般印出来会偏深,打个比方,如果印厂的机器墨很重,重到80%的灰度印出来也成为了100%的黑色,那么原稿80%灰度~100%的灰度这个跨度的色彩就黑成了一团。而彩色印刷首先画面是红,黄,蓝,黑四个颜色组成的,红黄蓝印的再重也不会变成乌黑一团(除非红黄蓝三个色都以百分百的深度叠在了一起,现实情况下彩稿的黑色部分就是由红黄蓝黑四个颜色叠印形成的),所以彩稿不存在印灰度稿的这种因为油墨太重而印的一团乌黑的情况。不知道我讲的够不够清楚=v=总觉得表达的还不是很好。 images/back.gif

明白了
原来是和墨的特性有关

个人理解,不知道对不对:黑色的浓度是没有固定上限的,各厂不同所以要调;
虽然彩墨浓度也没有固定上限,但只要用同一批彩墨,并且比例相同混合出的结果就是相近的。

munin 发表于 2012-3-8 12:28

引用第93楼逝去石剑夜于2012-03-08 04:03发表的 :

http://ac.stage3rd.com/upfiles/201203/CAC5C8A5CAAFBDA3D2B9@0384494907133.jpg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back.gif

求作品名是什么

GMJ 发表于 2012-3-8 12:30

Re:Re:Re:Re:Re:Re:回 68楼(limmor) 的帖子

引用第97楼鸡蛋灌饼于2012-03-08 11:42发表的 Re:Re:Re:Re:Re:回 68楼(limmor) 的帖子 :

明白了
原来是和墨的特性有关

个人理解,不知道对不对:黑色的浓度是没有固定上限的,各厂不同所以要调;
....... images/back.gif

其实是黑色80%以上就一团糊是因为在压力下网点扩大。。把白色的盖掉了。。。

yaoyiqun513 发表于 2012-3-8 12:48

彩漫简直是坑爹啊,还是习惯了那种黑白的,比较舒服

GMJ 发表于 2012-3-8 13:08

现在有些彩漫很奇怪,4拼一的大格子是从左向右的,但里面的分镜的是从右向左然后文字又是从左到又。。。。。

GMJ 发表于 2012-3-8 13:09

http://ww2.sinaimg.cn/large/81bba986gw1dqsbc5s87jj.jpg
现在有些彩漫很奇怪,4拼一的大格子是从左向右的,但里面的分镜的是从右向左然后文字又是从左到又。。。。。

T神教民 发表于 2012-3-8 13:43

引用第98楼munin于2012-03-08 12:28发表的:

求作品名是什么

images/back.gif

圣枪修女

jabal 发表于 2012-3-8 13:58

Re:Re:Re:回 68楼(limmor) 的帖子

引用第95楼GMJ于2012-03-08 11:25发表的 Re:Re:回 68楼(limmor) 的帖子 :

既然有人说到这点,那我再补充一点虽然不重要。。
就是现在国内漫画有4拼1的情况,用网点的话在做拼1的时候很大概率会花网屏悲剧掉,点间距越小的细腻网点越悲剧,但在4拼1的时候看上去不错的网点在1拼1的时候网点又显得过于粗大。。所以除了无规律的噪点网点和材质类网点我都是推荐画家们手打阴影线。。。。 images/back.gif


尺寸缩小后网点会花几乎是必然的啊,如果一开始就知道要用小尺寸的话选网点时就要减L数了吧...
问题是小尺寸登过杂志后是不是还要单行出大尺寸?就说调这个不该是编辑的工作么...阴影线是偷懒吧...

3000 发表于 2012-3-8 14:41

横排文字真心看不惯,把纵向的画面全都切碎了……

黑翼使 发表于 2012-3-8 14:58

引用第102楼GMJ于2012-03-08 13:09发表的:
http://ww2.sinaimg.cn/large/81bba986gw1dqsbc5s87jj.jpg
现在有些彩漫很奇怪,4拼一的大格子是从左向右的,但里面的分镜的是从右向左然后文字又是从左到又。。。。。images/back.gif

这个是作者原因吧,这个作者就是宣传说是在JUMP画漫画的,所以分镜习惯没改过来也很正常

jabal 发表于 2012-3-8 15:40

引用第106楼黑翼使于2012-03-08 14:58发表的:

这个是作者原因吧,这个作者就是宣传说是在JUMP画漫画的,所以分镜习惯没改过来也很正常
images/back.gif

jump啥作品啊...
其实作者没啥要改的啊,人家就是右往左画,排版和植字的方向错误造成问题而已...

heibanglaoer 发表于 2012-3-8 17:37

heibanglaoer 发表于 2012-3-8 17:43

munin 发表于 2012-3-8 18:09

600的图都嫌大……1200……

LuciferMustDie 发表于 2012-3-8 18:17

引用第43楼Athrun1120于2012-03-07 14:24发表的 :
一句话 不会画背景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back.gif

+65535

萌大好 发表于 2012-3-8 18:23

heibanglaoer 发表于 2012-3-8 18:58

胸前的雨林 发表于 2012-3-8 19:12

橫排的字看起來不舒服……可能是我的習慣問題吧……

迪克猪仔 发表于 2012-3-8 19:24

limmor 发表于 2012-3-8 19:52

Re:Re:Re:回 68楼(limmor) 的帖子

引用第90楼jabal于2012-03-08 01:11发表的 Re:Re:回 68楼(limmor) 的帖子 :

第几版的漳河水?

嘛连环画毕竟只是一种格式而非形式,所以包容力很强,放什么进去都行
但考虑他的受众群,不同的表现手法还是该有个先后之分的,劳动人民最喜闻乐见还是线描
....... images/back.gif


看画面效果自然是最新的50开小精,做得着实不错,令人爱不释手,雷人团队确实有眼光。其他版本我压根没有,就图片看到的而言,外文版装帧设计很不错,不过收不起。

我只是凑事的冒牌连友,年轻所以眼里没那么多条条框框。线描王道不假,不过我觉得多数老连友不过是阅读习惯造成了审美眼界狭窄,真要让他们品评线描又未必能说出什么来。80年代众多线描精品,只是与他们阅读习惯不同,哪怕获奖作品也统统被评为“跑马”。最让我不可思议的是《今夜有暴风雪》被认为是典型“跑马”之作,可在我看来那是冯远倾力的心血之作,几笔之间那种边疆雪野清冷孤寂的感觉尽显,绝非传统的线条,却能跨越时间和认识的障碍让人细细品读下去。
而非线描的创作不能得到传统连友的广泛欣赏,有时艺术上的优劣一望便知,销量却远远不及,只能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至于何种形式称得上连环画我就难以说清。上图下文无疑是最常见的模式,有时候就极似如今所谓“绘本”,然而其中也不乏个例图中有文字泡。到后期更受到国外漫画即“连环漫画”影响,而有着一页数图,画格排布的变化,90年代后那些“故事画库”“名人故事集”类的连环画,不少都可以归为漫画。而那些偏架上绘画的连环画,有的画幅甚少,甚至没有脚本,就和组画没有区别。

所以何谓连环画,在我看来既难以定义,在它已消亡的今天也没必要去区分。和漫画一样,我喜欢这种叙事性绘画。而其中不乏艺术创作的精品,让我能够体会欣赏佳作的快感和“以前NB过”的有面子。更希望如今漫画创作者中于绘画上有追求的,能够从中学习和汲取营养,给如今这刻板单调又不纯正的漫画表达带来点新东西。

《漳河水》我认为就属值得欣赏的精品,水墨作品在连环画中就不算多,吴静波此作既没有学院式的中西结合那种刻板写实,也不似通常写意作品的曲高和寡,而是有着通俗的美与中国画的意境之雅,再考虑创作年代,实在是难得佳作。

heibanglaoer 发表于 2012-3-8 20:23

jabal 发表于 2012-3-8 21:24

Re:Re:Re:Re:Re:回 68楼(limmor) 的帖子

引用第109楼heibanglaoer于2012-03-08 17:43发表的 Re:Re:Re:Re:回 68楼(limmor) 的帖子 :


四拼一的网点花网实在是没办法的事情了。普通原稿只要1200DPI的位图模式印刷就不会花网。其实和网点的L值关系不大。很多作者投稿的时候都是300DPI的灰度模式或是600DPI的位图模式。多年的经验证明只要1200DPI的位图,网点都能印的很漂亮,而同样L值得网点,600DPI就会花网。顺便一提,渐变网比较容易花网。这是很多漫画作者都不知道的,只有经验丰富的作者和编辑才会知道。 images/back.gif

关于渐变的花是不是因为光降%没降L啊...或者是机器不够灵敏没法匀速地微调?

老ID忘了 发表于 2012-3-10 11:23

昨晚试过画那种5个小时都画不完一页    一个人画一集会死的吧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漫画的作画缺点(不谈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