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天下 发表于 2012-2-27 06:40

用Vita的生产成本数据估计了下它的研发费用和降价空间

考虑到下面的分析能让很多人一头雾水,这里先扔结论好了:PSV的研发费用及其他前期投入我的估计是4.47亿美元(备考:Sony Group 11年研发投入52亿美元);在降价后销量达到发售前预计的情况下,PSV最多能承受56.2美元的降价。
修订:想了想还是把Sales discount放进去考虑了,毕竟这一块影响很大,这里估计的是8%的折扣,也就是两版PSV索尼的销售价分别是275和229刀。另外初版计算犯了很低级的错误,把降价后新的gross margin当成了降价空间……附件的xlsx已更新

详细分析(默认有会计,公司金融和证券市场基础)

销量模型
从3DS(降价前)国内、海外以及PSV在日本国内的销量看,主机发售4周后周销量基本趋于稳定。稳定期周销量大致是首发4周总销量的4.9%,而首周销量又占了前4周总销量的60%。将索尼在三地的首发出货视作他们预测的首周销量,套进这个模型里得到Sony预测的PSV销量为首发4周总销量283.3万,此后每周13.8万台。(Sony在发售、定价前的预测)。首年949.6万台,此后每年721.9万台。
自然,实际销量没索尼想的那么好。虽然还没海外销量数据,但是按照3DS的海外、国内比例套在PSV的国内销量数据上,再多乘个1.1的系数,也能估计出PSV的海外市场前4周销量。用这个数据再套进模型里,估计的PSV实际销量为首发4周125.6万台,此后每周5.4万台。首年(发售52周)全球销量389万台,此后每年285万。
http://i251.photobucket.com/albums/gg284/edwinreyne/VGdata.png
数据都是VG来的,丫居然不提供导出功能,还得一个个手输。

从索尼发售前预测的销量计算PSV研发成本

用索尼预测的销量数据乘以每台硬件的毛利能算出PSV硬件预测的年毛利。两版硬件成本的差别估计是15美元,再加入OEM厂的毛利率(5%,富士康年报的数据,台巴子企业的报表真TM难找),得到的结果就是每台PSV索尼的COGS(主营成本)。分别是167.5和151.7美元,由此得来的毛利率分别是43.99%和39.08%。两版销售比例没资料,当作50/50了。整体的COGS是159.6刀每台,每年PSV的硬件毛利是第一年8.78亿美元,此后每年6.67亿美元。

毛利出发减去OPEX(运营费用)能得到EBIT,然后再加上折旧,减去CAPEX和WCC就是PSV项目的Free Cash Flow了。因为硬件是代工的,所以后三项可以忽略不计。OPEX和毛利的比例没找到SCE的数据,只能用Sony Group的数据近似估计。(Sony的10-K简单到了奇葩的程度)2011的数据是97%,减下来PSV项目的FCF是第一年2635.3万,以后每2003.2万美刀。
http://i251.photobucket.com/albums/gg284/edwinreyne/vita2.png
Discount Rate的计算是难点之一。Sony的10-K没有segments data就罢了,连基本的Bond outstanding数据都没。没有了SCE的数据,这部分只能用Sony的数据估计。此外Sony近几年的ROE全部都是负值,不能直接当作cost of equity来用。无奈只好用美帝股票市场的Market Premium加上日本的Rf rate来估计日本证券市场的Market Return(因为实际的数值这两年也是负的),再根据索尼股票的beta用CAPM算Sony的Expected ROE,结果是7.41%。Sony的cost of debt是用SNE上Sony的最新一期LTD的ytm估计的(maturity 2014,coupon rate 1.298%, sold at par),正好SNE上还有Sony的D/E,不客气就直接拿来用了。用WACC法计算的Discount Rate是4.54% (尼玛这么低的数sony都做不到,BOD都吃屎去好了)
http://i251.photobucket.com/albums/gg284/edwinreyne/vita3.png
有了FCF和discount rate,用DCF法就能计算出PSV硬件利润的NPV,这也就是索尼在计算PSV定价时使用的前期投入成本,包括研发和前期市场开发。4.47亿美元的数字相比全Sony Group在11年的52亿美元R&D投入来看,就算PSV开发周期有5年,每年也占用了全集团R&D费用的2%左右,不难看出PSV对索尼的重要之处。而这个数字相比PSV的硬件也非常合理,可以看出,至少在Sony为PSV定价时并不打算赔钱卖硬件。

由估计的实际销量出发对PSV降价空间的分析
把前面计算中索尼预测的销量数据换成估计出的实际销量就能得出现在PSV硬件利润的PV。结果是第一年毛利3.60亿美元,此后每年2.64亿美元;第一年FCF 1080.4万美元,此后每年792.7万美元。一样用DCF法计算,得到的硬件利润的PV为1.77亿美元,相比前期投入的4.67亿美元,亏了一半还多。

因为没有市场调研数据,这里并不能得到降价数额与销量的关系。但是,考虑到代工厂的限制,当销量达到Capacity时,再多的降价也并不能提升总利润。如果认为索尼在定价时所使用的销量数据就是代工厂的Capacity,那么这个求解问题的目标就是最大的降价幅度,而限制条件则是在降价后达到最大销量的情况下,硬件利润的PV不能低于降价前的PV。直接用Excel的solver就能得到结果,新的gross margin为36.28美元,与之对应的降价幅度为56.2刀。超过这个降价幅度,就算卖的比现在多(在capacity约束下),实际利润也会低于目前的水平。
http://i251.photobucket.com/albums/gg284/edwinreyne/vita4-1.png
分析的局限
上面两个分析里面完全将PSV项目的cash inflow等同于硬件销售的利润,而游戏权利金完全未予考虑。同时,分析中也未考虑后期的市场投入成本。前者会导致估计的研发投入过低,降价空间偏小;而后者会导致估计的研发投入过高,降价空间偏大。考虑到后期市场投入与主机上游戏title的数目、销量,即权利金收入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可以认为同时忽略两者对前述分析的影响并不会很大。

附计算用的excel工作表,前述的输入值都可以修改。事实上我对PSV首发的数量是凭记忆来的,欧版首发数量我到现在还没查到,如果有准确数字套进去修改下就可以了。

S1附件服务器坏了?怎么一直是FTP没有响应- -
http://www.mediafire.com/?fwwdacr52e4c153

oldq 发表于 2012-2-27 07:47

xu神跪下

anxior 发表于 2012-2-27 07:57

虽然看不懂,但是觉得好厉害的样子。

凝凌 发表于 2012-2-27 08:00

技术分析贴mark之!
提个问题,终端零售价里是否还有给予游戏店或者销售点的利润空间?如果是的话sony本身的销售价格是不是会更低点?

多多天下 发表于 2012-2-27 08:08

引用第3楼凝凌于2012-02-27 08:00发表的  :
技术分析贴mark之!
提个问题,终端零售价里是否还有给予游戏店或者销售点的利润空间?如果是的话sony本身的销售价格是不是会更低点? images/back.gif

理论上的确如此,但是傻逼如索尼的10-K完全没有gross sales的数据,只好把这个一并扔到后期的市场费用里面去用权利金来抵消了

如果假设10%的sales discount的话,得到的结果分别是4.2亿美元和34刀

真灭天 发表于 2012-2-27 12:49

LZ的态度和分析的过程值得学习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Vita的生产成本数据估计了下它的研发费用和降价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