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万能,求青春巧克力,也就是软糖·巧克力·凤梨的小说或
漫画看了很久了今天突然又想起来。不知道过去没有汉化的三本小说现在汉化了没有?我们这种看不懂日文的这一等就不知道等了几年。还有就是谁有这部电影的资源下载?网上也实在找不到。小说还是没有汉化的可能的话看来我只能去学日语了。 自己沙发一下 当年看完漫画我也有着和你一样的想法,只是至今我还没有找到这部电影的载点。 看来果然还是要去学习一下日语了 同求= =不是号称青春小说金子塔尖的作品吗。。。为啥连个汉化都没有 就是因为对摇滚乐和电影这么专业才开始看这部漫画的,它真是没有辜负我的期待。漫画里面摇滚相关的说实话我看过的最好就是这部漫画,beck双面人nana还有乐与路都没有这部有意思。beck太小清新,双面人恶搞,娜娜和乐与路其实是不是摇滚都无所谓。但是这部漫画无论是对那个年代的乐队的理解和看法还是作者对摇滚本身的态度都很合口味。
最后决定无论如何都要看一下这部小说。 引用第4楼电波stocking于2012-01-07 20:37发表的:
同求= =不是号称青春小说金子塔尖的作品吗。。。为啥连个汉化都没有 images/back.gif
我也一直在奇怪 大槻ケンジ绝对是acg爱好者 引用第9楼厄贝沙坦于2012-01-07 22:51发表的:
看午夜场电影,听摇滚,还自己组乐队写歌演出,MB 80年代的日本中学生怎么过得这么文艺清新热有存
回想自己的高中生涯简直是惨淡平庸得不值一提
images/back.gif
作者不也是因为自己过得太遂才开始真正开搞的嘛
我们现在还来得及,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引用第6楼ranranking于2012-01-07 22:36发表的:
就是因为对摇滚乐和电影这么专业才开始看这部漫画的,它真是没有辜负我的期待。漫画里面摇滚相关的说实话我看过的最好就是这部漫画,beck双面人nana还有乐与路都没有这部有意思。beck太小清新,双面人恶搞,娜娜和乐与路其实是不是摇滚都无所谓。但是这部漫画无论是对那个年代的乐队的理解和看法还是作者对摇滚本身的态度都很合口味。
最后决定无论如何都要看一下这部小说。 images/back.gif
不懂小清新这个词的定义,但beck绝对是部牛逼的漫画,对80年代左右流行乐越了解就越能体会 引用第12楼rubicon于2012-01-07 23:00发表的:
不懂小清新这个词的定义,但beck绝对是部牛逼的漫画,对80年代左右流行乐越了解就越能体会
images/back.gif
恩,简单就可以这样划分,青春巧克力是摇滚,beck是小清新。(这里没有任何褒贬的意思在里面。) 我知道小清新这个词的定义,但是不理解beck会被你定义成小清新
beck里的neta不是摇滚乐爱好者是很难看出来的.而青春巧克力的neta都加了注释
两者相比的话,beck是漫画家harold作石自己的摇滚梦,青春巧克力则是摇滚乐手大槻ケンジ基于自己经历的小说,更具真实感
一个梦想一个现实
硬要定义哪个才是小清新,我觉得后者才是,参考九把刀的电影.虽然我没看过
回 14楼(rubicon) 的帖子
恩,我明白你的意思。这里我就说一下我的观点吧,也许可能不是很恰当,哈哈。之所以说“青春”这部漫画是摇滚,beck是小清新首先是基于我的这样一个摇滚观点提出的,就是“摇滚并不是在搞音乐,一切以音乐为目的的摇滚不是真正的摇滚,是一种侨情,或者也许可以说,有时候也有些小清新”。这个观点的对错完全基于一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摇滚爱好者而定的,所以他有时是错的,比如对于,举个例子(仅仅是个例子),认为像美国的EMO是很好的摇滚乐的人就是错的;而对于认为性手枪或者像巴主席和顶楼的马戏团这样的乐队才是真正的好乐队的摇滚爱好者而言就是正确的了。而这两部漫画,先把当中的摇滚neta的使用和摇滚以外的剧情放在一边,对于摇滚乐的态度就真是上面提到的两种情况。beck是少年们踏上”音乐之路“,这个主题在我(也可能除了我以外就没有别人了)看来是很小清新的。而”青春“这部漫画并不是说是”少年们踏上了音乐之路“而是少年为了发泄情感,为了和别人不一样而干出了各种各样的事,包括搞乐队。由于这种摇滚态度并没有把摇滚推到一个相对比较高的层面(在漫画中摇滚更多的只是为了自我满足自我证明的行为),所以他是符合我之前所说的摇滚观的,所以对我来说,它显得很摇滚。
至于漫画情节上,其实也差不多,beck是追逐梦想的故事,”青春“是一部少年挣扎的故事,这里没有题材上的高低,所以也没什么好多评价的我这样认为。 认为像美国的EMO是很好的摇滚乐的人就是错的;而对于认为性手枪或者像巴主席和顶楼的马戏团这样的乐队才是真正的好乐队的摇滚爱好者而言就是正确的了。
这只是性手枪爱好者不是摇滚乐爱好者
我觉得喜欢emo喜欢pop punk喜欢metal都是喜欢摇滚乐的人,虽然这群人并不一定有交集
摇滚是成熟与不成熟的矛盾体,是很广泛的,就像刚刚所说,emo爱好者如果说emo才是摇滚其他统统都不是,那么他也只能算是emo爱好者罢了
所以,beck和青春巧克力都有摇滚精神的体现,虽然beck英国篇那少年王道漫画般的展开确实很烂 オーケン这人真是碉堡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daa6470100uwmk.html
回 17楼(rubicon) 的帖子
不是,我使用那个例子的目的并非是在于说明EMO或者性手枪爱好者是某种独特独立的群体,他们与别种摇滚形式没有交集。但是从现实状况来看,这两种群体之间的确是存在一定的分化的。EMO爱好者偏大众流行化(不论这种形式在中国是否大众化,但至少在美国已经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了),那么事实上他们多少会对poprock,poppunk,popmetal等等的音乐形式有喜好。同理,喜欢性手枪的britpunk爱好者不一定只爱britpunk,比如巴主席的农业金属,顶马的实验朋克都会喜欢。其理由不是在于音乐形式上,而是在于乐队对于摇滚本身的态度上(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听听这类乐队的歌,有些几乎毫无音乐性,像性手枪的贝司席德,他的技术比任何一个初学者还烂,但他就是被认为是史上最朋克的摇滚乐手,道理就是因为他们对乐队对摇滚的态度吸引了我们)。前后两种类型的摇滚乐队是有相对比较明显的区别的,我用这个例子也就是想要指出这个区别。因为单用一个摇滚观是说明不了什么的我这样认为。我并不想使用绝对的语言来说话,因为我觉得,虽然我们不喜欢EMO和各种POP-或者其他同样态度的音乐形式,但他们一定还是有其价值的,贬低什么的根本没有意义,哈哈。说实话,关于EMO和各种pop-的摇滚性已经争论好多年了,又一次五十还不知道六十几岁的johnny(性手枪主唱)在电视台上公然表示对绿日的鄙视之情。当然反过来攻击的例子也很多。许多金属乐手还很喜欢将自己热爱的金属划为摇滚,布鲁斯,流行以外的独立的音乐形式。(很多国外乐手的吉他书里就是这样写的)
不过我喜欢这种共存的状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