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L]动画/漫画中,眼部描写/特写的用法。(20L老师开始讲
比如今年的动画:《魔法少女小圆》第十话的特写。是文学少女向冷无缺进化的一个转折点。http://i669.photobucket.com/albums/vv52/sakura0831/eye01.jpg
也有过往的动画:《EVA》这种单纯表示起床,一天时间的推进。不过因为真嗣平时防备心过重,所以刚睡醒时没有防备的懦弱一面,尤为有趣。不禁有“啊,这只是一个少年而已”的想法。
http://i669.photobucket.com/albums/vv52/sakura0831/eye02.jpg
井上大神对眼部的描写是相当多的。我觉得《浪客行》最精彩的,就是能从眼睛里面读懂人在想什么。早期的灌篮高手也有这么精彩的一瞬间:过人只需要一个眼神而已。
http://i669.photobucket.com/albums/vv52/sakura0831/eye3.jpg
http://i669.photobucket.com/albums/vv52/sakura0831/eye5.jpg 吉:这一招眼神假动作太神了! 我是路过来收阿黑颜和弓虽女干目艮的 伊藤润二 这么多楼了还没有人提老湿的瞳中洞天? 谷口野郎的片子一部比一部瞪得扭曲 第一张图要结合整张脸来看 这个时候难道不该举出太子忍里面那一堆时髦值爆表的各式眼睛? 引用第7楼sd4442312于2011-12-30 20:59发表的:
这个时候难道不该举出太子忍里面那一堆时髦值爆表的各式眼睛? images/back.gif
太子忍是:“如何在编不出剧情的情况下把这周的连载继续下去”的最直观教材 我最喜欢的眼神是能让对面说被这样子对待如何啊很不甘心吧啊哈哈这种。 新房是这方面的高玩吧 新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特喜欢玩眼珠特写 http://img.snpstudios.com.cn/upload/multIMG/2011_12_IMGS/03e0f07fbdbdcf7714ab2241a63dcb86.jpg 铁中二里的那眼睛
基神放五花大炮时的眼睛
回 16楼(Inquisitor) 的帖子
荒川也有很多 引用楼主sakurasan于2011-12-30 18:54发表的 动画/漫画中,眼部描写/特写的用法。 :http://i669.photobucket.com/albums/vv52/sakura0831/eye3.jpg
file:///C:/DOCUME%7E1/NCIC0S%7E2/LOCALS%7E1/Temp/moz-screenshot.pnghttp://i669.photobucket.com/albums/vv52/sakura0831/eye5.jpg
images/back.gif
用法tte
眼眉描写是动画漫画中表现表情的基干,无处不在,真的无所谓谁用得好用的坏,因为用得太多了。
标题井上这两页的精髓不在于眼睛怎么画,因为泽北用眼睛欺骗流川本就是这一页的内容,根本不能叫做手法。这一页的手法的妙处在于分格与作画效果所表现出来的静与动的切换,关键在两点,第二格与第三格的衔接,以及第三格的虚化。
注意一下第三格与第二格的相同与不同点。
相同点,两格构图类似,动作基本不变。这类分格是最经典的表达“时间经过”的手法,我想虽然没有画泽北的全身,但在读者脑内,泽北整个人肯定是静止了一下吧?尽管这个假动作可能现实中只要0.2秒,但在你读下一格之前的体感时间内,脑内的泽北其实都是定在那不动的。这是“静”。
不同点,除了眼珠位置变化表现假动作以外,最重要的是泽北的鬓脚,额头,鼻以下的下半脸都虚化了。
代表什么?代表流川在第二格到第三格之间把眼睛的焦点从泽北的脸部整体调到了泽北的眼眉处,才导致其他部分模糊。
为什么对焦了?因为泽北不动,流川才有时间去把焦点对准到泽北的眼睛。(这是生理现象,之后别贴详述)在读者脑内,至少在这个对焦过程中,泽北的头部是没有移动的,这同样带来了一个“时间经过”的效果。这也是“静”。
再注意个小细节,第三格比第二格纵向要长,也有着拉长读者脑内时间的效果。
有了这些静的要素,看第一页时,读者才会处在一种缓慢慵懒的气氛中,才有下一页的动的强烈落差造成的速度感。
实际上体感时间的静动变化,眼睛焦点的移动调整,稍微打过球的人其实都有所体验。而上面的虚化,体感时间的控制,也是漫画中的常用手法。但是把两者结合,将育比赛中的这些主观的视觉,心理变化落实到作画与分格中的,井上老师的地位不容他者追随。看过那么多体育漫画没有比得过sd的,这真的是个sense的问题。对于有这种sense的人,我们称作天才。我觉得你们该跟着我跪一下,作为对天才的崇敬。 放假了,花点时间讲讲眼睛描写吧。之前正好也看了一贴
http://bbs.saraba1st.com/2b/read-htm-tid-764337.html
说动漫中的眼睛太大不能接受云云,借这贴解释下动漫中的眼睛为什么是这么个画法。
其实从动漫史角度也能讲一下眼睛画法的变迁,不过这样会出现太多专有名词,而且很多资料我自己也只能记个大概流程,再去查太麻烦,所以就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下,方便我写和大家看。
上一贴提到流川的眼睛自然聚焦到泽北的眼睛处,这是个生理现象。人在观察他人时,一般而言视线焦点大部分时间集中在人的眼眉处,这个叫做saccadic eye movement,中文不知道叫啥,反正这里是指视线移动轨迹,之后简称SEM。简单的说,看人时SEM经过脸部最多,其次是手,看脸时SEM经过眼睛最多,其次是嘴。
这其实并不是个本能的现象,除了我们需要靠脸对人识别外,还有人类几百万年来形成的依靠脸部动作传达感情,也就是所谓表情这一交流方法所带来的影响。
看表情就得多看脸,而脸上,变化最丰富,传达最多感情的莫过于眼睛一带,然后是嘴。全身则次于脸是手。而SEM之所以演化成这个分布的原因,就是为了配合人与人交流中不同部位所表现出来的信息量的不同,哪儿信息量大就多看哪。当然,这是人类的性质所造成。狼社会的话,我估计SEM看的最多是嘴,孔雀社会是屏。
脑科学有个图,根据人类各个部位接受外界信息量的不同将那些部位放大或缩小,也就是所谓的homunculus脑中小人。而对于人眼中的他人形象,同样根据信息量的多少对各个部位的面积进行加权后,可以绘制一个眼中小人。这个概念比较新,图不好找,我亲自挥毫。
p_w_upload/mutiupload/0_10016_e581b476dba26d3.jpg?ra=0.847842149877459
画笔画不好,头其实该更大一点,胴体该小些。但基本的位置关系应该体现出来了。手大于小臂大于上臂。胴体无关轻重。大腿小腿基本齐平,但脚反而没人注重,因为踝关节以下基本没法动。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所谓“平均人”看平均人时的眼中小人,实际上不同身份的人看不同的人,这个配比会发生变化。最简单的例子,加上性的意义后,男人的眼中女人的胸臀加权,更为上升的脸部加权,以及阴毛减权(个人意见)。女人的眼中男人的鼻加权,四肢长度加权,手指长度加权。而漫画家画人时考虑到自身性别,以及读者群的性别层次分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会受到自己的眼中小人以及漫画家所认为的读者的眼中小人的影响,而对画风造成改变。现在你们明白为啥男性向漫画中的女性角色的某些部位为何常有夸张,而少女漫画中的男人们往往鼻梁坚挺,四肢颀长了吧。再来个例子,后宫漫画的男主往往的描述是普通少年,亚撒西以外没有特征,OK,亚撒西的话加权到表情,也就是眼睛,于是他们往往身材矮小腿又短,但是眼睛总是大大的。而相反的,早年黄色游戏常有的男主前发遮眼,则是因为游戏男主为了玩家的代入感,本身不需要表现太多感情,所以才给眼睛减权。但除了包括这个在内的特殊情况,动漫作品中需要给眼睛减权的情况很少,这便是动漫作品中人眼睛大的第一个理由:在人认知他人的生理现象中,眼睛占据了巨大的信息量。
题外话,由上可知,动漫的眼睛画法是对脑内形象的直观表现,典型的表象派。不过之前提到那个眼睛贴不少同志回帖说大眼睛好抽象啥的,你们其实不懂啥叫抽象吧!
这里提到了表现,这贴谈的是眼睛描写的第一步,人对他人眼睛的认知,获得信息的过程。下一贴就要谈对于获得信息的表现了,困了,明天继续 mark来听讲课 mark,听课 不知何时才能开始解释 为什么日本动漫中 眼睛是这类画法 SBL帖的又一正面应用 感谢20L奆奆讲课~ 后排膜拜下加叔... 来听课 坐下听课 JB大人真神人也 坐下来听课~ 搬板凳听课。
其实我挺喜欢高桥留美子福星中期那种眼睛画法。
动画版的拉姆人设不是不能接受,只是觉得太平庸了(依现在的眼光)。 mark 又要学新姿势了
不过虽然说眼睛所表达的感情最为丰富但是在漫画中过分表现其大小,失调的脸部各器官的比例不也会让人感到很困扰么 脑中小人在神灵狩里提过很多遍啊 哈哈哈哈,看了第一张图后,我的键盘被水淹了。 学习了 坐等大大上课 虽然道理我早就想明白了,但从来不知道怎么用语言组织,20L大大太厉害了,膜拜.
为什么越年幼的女孩眼睛画的越圆越大,其实跟我们在现实里看小孩的关注点也是相关的,小孩子最可爱的地方就是那双充满了求知欲探索着周围一切事物的眼睛,清澈又专注. 引用第37楼无毒水母于2011-12-31 17:34发表的:
虽然道理我早就想明白了,但从来不知道怎么用语言组织,20L大大太厉害了,膜拜.
为什么越年幼的女孩眼睛画的越圆越大,其实跟我们在现实里看小孩的关注点也是相关的,小孩子最可爱的地方就是那双充满了求知欲探索着周围一切事物的眼睛,清澈又专注. images/back.gif
其实这个不准确了,眼球是人体一生中成长幅度最小的器官,眼窝的成长率也很低,相对小脸就很明显。
所以小孩眼睛大那不是啥关注后的错觉,那是真大...
至于小孩那是不是求知欲不好说,专注肯定是谈不上的。
之前提到了,看人多看眼是个社会性质造成的生理现象,所以没长大的小孩自然是还没习惯这个的,看人眼睛的频率会低于成年人。
常说小朋友眼珠子滴溜溜的转,其实就是这个原因,你看她眼睛时她在看你腰上的肥肉然后看你的手机,所以显得老在看别处,显着老在探索啥的了 好贴!mark!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