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子敬
发表于 2011-12-27 12:29
kyon0403
发表于 2011-12-27 12:31
咦?最后苹果还记得以前发生的事情?
frg
发表于 2011-12-27 12:41
引用第42楼无心而死于2011-12-27 12:19发表的:
噗,首先我对于象征的判定是基于文本中心论的,所谓“一个世纪也没几个”的论调则是标准的新批评式价值判断,要知道在我们看来圣谥才是杰作——因此能做到这点的能有几人
后半段的论调是我个人对几原的揣测,所指的也是类似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UJagb7hL0E 这种的独立在审美己身之中的形式,和榎户洋司又有何干 images/back.gif
明白了,你在34楼的意思是你很专业,轮不到别人插嘴(肯定也包括我)
可惜你连我提到榎户洋司的用意都看不出?解释一件事,和完美解释一件事,和把一件作品解释为完美,当然是不同的,假设少革的重复舞台剧和企鹅罐的象征未能恰到好处都证明它们不够完美,那么拉来绝非完美的银河美少年作参考,则可以推断榎户洋司在少革与美少年的系构中都有不够完美的罗曼司写作倾向,而没有榎户洋司的企鹅罐则还剩一张超验牌,这是对于其受众如何为之脑补的推测,所以我说,“没人搬出 超验 来反驳吗?”——或者你是故意装作不屑于理会这个类比吧
白霧南
发表于 2011-12-27 12:49
建議LZ重新發一個貼,把首樓改掉
這貼就留給喜歡戰個痛的人吧
jogfi2002
发表于 2011-12-27 12:53
引用第5楼宅你妹于2011-12-27 10:21发表的:
这片猜剧情啊配对什么的完全没有意义,表达的主题从古至今已经被演绎过无数遍,观众只要静静去享受几原的演出就可以了。 images/back.gif
+1的说
引用第35楼midearth于2011-12-27 12:02发表的:
我觉得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把企鹅罐跟小圆脸拿来比较。 images/back.gif
我只是提了一句嗯,因为今年看的动画里最喜欢的就是这两部了。
确实没有想过这样说会招黑(
引用第44楼kyon0403于2011-12-27 12:31发表的:
咦?最后苹果还记得以前发生的事情? images/back.gif
这点我觉得无法证明。。百合跟苹果两人记不记得之前的事都解释不清吧?
引用第43楼鲁子敬于2011-12-27 12:29发表的:
企鹅罐表现的内核甚至还不如阉割版本的少女革命电影版,洋洋洒洒24集但真正的核心关系只有三组,说挖坑不填还是客气的,说严重点是非常散漫的制作方式 images/back.gif
少革没看过,打算有空补的。。
就像是16楼说几原将象征手法用得过头了,导致整个片很臃肿
引用第37楼七夜琉璃于2011-12-27 12:05发表的:
我说,关于“penguindrum”取苹果的意思不过是个猜测,别当官方设定就这么信了好不好⋯⋯当然这个猜测本身的确是很有道理的。荻野目苹果的名字确实是取自中文这个貌似官方有说过。只是penguindrum到底哪儿来的没官方说法。
刚看K岛上有人提2ch一直提的pictogram理论来着。
....... images/back.gif
嗯我也觉得,ピング到底指啥也没一个官方的解释
pictogram似乎挺搭边。。
没有逛日站的习惯。。求个2CH的链接,一直想看看那边是怎么讨论这番的,感谢w
无心而死
发表于 2011-12-27 12:55
引用第45楼frg于2011-12-27 12:41发表的:
明白了,你在34楼的意思是你很专业,轮不到别人插嘴(肯定也包括我)
可惜你连我提到榎户洋司的用意都看不出?解释一件事,和完美解释一件事,和把一件作品解释为完美,当然是不同的,假设少革的重复舞台剧和企鹅罐的象征未能恰到好处都证明它们不够完美,那么拉来绝非完美的银河美少年作参考,则可以推断榎户洋司在少革与美少年的系构中都有不够完美的罗曼司写作倾向,而没有榎户洋司的企鹅罐则还剩一张超验牌,这是对于其受众如何为之脑补的推测,所以我说,“没人搬出 超验 来反驳吗?”——或者你是故意装作不屑于理会这个类比吧 images/back.gif
来,先问一下我放的youtube连接的bbc演出看了吗,觉得这演出和我之前的话有何联系呢
再者吧,你顺着我的话提出 超验 ,因着各个批评体系之间的问题在我看来就像是——当我说美国大兵步兵武装不好的时候你呼唤高达一样,不关正误实在太牛头不对马嘴,所以我怀疑你对于自己所使用的范畴并没有清晰的定位,以至于用错了套路
如果要顺着我的发言去对话的话,还是应该先去了解在我的话语体系中假设的前提Affective Fallacy,至于之后怎么偏向我是无所谓了,但需要说明的是我极度反感后结构主义以来的一些论调,所以如果你要以“作为个体的ある观众“当支撑和立场,那就别和我说了,道不同不相为谋
jogfi2002
发表于 2011-12-27 12:56
引用第46楼白霧南于2011-12-27 12:49发表的:
建議LZ重新發一個貼,把首樓改掉
這貼就留給喜歡戰個痛的人吧 images/back.gif
首楼改掉的意思是。。?
嘛他们说的我也不懂 - -那些理论上的东西,没了解过
七夜琉璃
发表于 2011-12-27 12:58
引用第47楼jogfi2002于2011-12-27 12:53发表的:
嗯我也觉得,ピング到底指啥也没一个官方的解释
pictogram似乎挺搭边。。
没有逛日站的习惯。。求个2CH的链接,一直想看看那边是怎么讨论这番的,感谢w
....... images/back.gif
有提到的部分应该都已经过期了,http://www48.atwiki.jp/penguindrum/pages/13.html 这里有实况串、捏他串、角色串所有链接的记录,数量不小⋯⋯另外这个网站本身也有很多相关的猜测和捏他,左边栏里都有链接可供参考,建议直接看这个站就好,很多2ch上的猜测之类的也会总结到这里。
newfaceryo
发表于 2011-12-27 13:03
企鹅罐的剧情我觉得绝对是扣分项。
如果几原真做成flcl这种纯靠演出的作品。我可能还真心佩服他了。
夹着一个了无新意的故事除了让人脱力没有别的感觉
夸表现形式也就算了,现在整个剧情实在是乏善可陈,居然好这么多然叫好,我只能是呵呵。
你们是不是上个世纪的少女漫画看得太少了?
frg
发表于 2011-12-27 13:04
引用第48楼无心而死于2011-12-27 12:55发表的:
来,先问一下我放的youtube连接的bbc演出看了吗,觉得这演出和我之前的话有何联系呢
再者吧,你顺着我的话提出 超验 ,因着各个批评体系之间的问题在我看来就像是——当我说美国大兵步兵武装不好的时候你呼唤高达一样,不关正误实在太牛头不对马嘴,所以我怀疑你对于自己所使用的范畴并没有清晰的定位,以至于用错了套路
如果要顺着我的发言去对话的话,还是应该先去了解在我的话语体系中假设的前提Affective Fallacy,至于之后怎么偏向我是无所谓了,但需要说明的是我极度反感后结构主义以来的一些论调,所以如果你要以“作为个体的ある观众“当支撑和立场,那就别和我说了,道不同不相为谋 images/back.gif
虽然我也很反感搬一堆术语还有外语就是为了“让你看清楚我说的话你不懂”,确实,道不同不相为谋
紫薇花
发表于 2011-12-27 13:06
看完全24集,其实我觉得企鹅罐相当傻逼……
jogfi2002
发表于 2011-12-27 13:08
引用第50楼七夜琉璃于2011-12-27 12:58发表的:
有提到的部分应该都已经过期了,http://www48.atwiki.jp/penguindrum/pages/13.html 这里有实况串、捏他串、角色串所有链接的记录,数量不小⋯⋯另外这个网站本身也有很多相关的猜测和捏他,左边栏里都有链接可供参考,建议直接看这个站就好,很多2ch上的猜测之类的也会总结到这里。 images/back.gif
好的~有空去爬下
引用第51楼newfaceryo于2011-12-27 13:03发表的:
企鹅罐的剧情我觉得绝对是扣分项。
如果几原真做成flcl这种纯靠演出的作品。我可能还真心佩服他了。
夹着一个了无新意的故事除了让人脱力没有别的感觉
夸表现形式也就算了,现在整个剧情实在是乏善可陈,居然好这么多然叫好,我只能是呵呵。
....... images/back.gif
你的感觉也是有道理的,每个人的视角和感受都不一样
就算我开头说的,我看过的动画不多。
看得很多的人,可能就会觉得这剧情很老套云云,都是合理的
不仅动画、漫画,GAL和其他游戏也是一样的道理
无心而死
发表于 2011-12-27 13:10
引用第52楼frg于2011-12-27 13:04发表的:
虽然我也很反感搬一堆术语还有外语就是为了“让你看清楚我说的话你不懂”,确实,道不同不相为谋 images/back.gif
虽然我个人的tone很有问题
不过还是要澄清一下,基本上当我用这种可以参见于各大教材典籍的词汇而不是黑话的时候,我是真心想讨论的,而基于对方可能缺乏一定的基础这个前提,我才去表现得很academic
因为我懒得解释,所以只用可以google到的词汇,以便他人按图索骥
白霧南
发表于 2011-12-27 13:12
引用第54楼jogfi2002于2011-12-27 13:08发表的:
你的感觉也是有道理的,每个人的视角和感受都不一样
就算我开头说的,我看过的动画不多。
看得很多的人,可能就会觉得这剧情很老套云云,都是合理的
....... images/back.gif
话说我好像没有见到过说企鹅罐剧情很好的……要么是我孤陋寡闻了
这个片的剧情甚至都能简单概括为排排坐吃果果
midearth
发表于 2011-12-27 13:12
引用第47楼jogfi2002于2011-12-27 12:53发表的 :
我只是提了一句嗯,因为今年看的动画里最喜欢的就是这两部了。
确实没有想过这样说会招黑( images/back.gif
呃,不是说拿来比较有什么不对啦,只是我发现无论喜不喜欢企鹅罐或者小圆,都爱拿他们来比较。
引用第47楼jogfi2002于2011-12-27 12:53发表的 :
少革没看过,打算有空补的。。
就像是16楼说几原将象征手法用得过头了,导致整个片很臃肿 images/back.gif
如果你这里说的臃肿是指小剧场的话,那确实很大程度上是制作者在自high,但我爱看,如果是那些无所不在又似是而非的符号的话,那无视就好,反正是画面上附带的。
少革请务必去补
您的蛋掉了
发表于 2011-12-27 13:14
引用第51楼newfaceryo于2011-12-27 13:03发表的:
企鹅罐的剧情我觉得绝对是扣分项。
如果几原真做成flcl这种纯靠演出的作品。我可能还真心佩服他了。
夹着一个了无新意的故事除了让人脱力没有别的感觉
夸表现形式也就算了,现在整个剧情实在是乏善可陈,居然好这么多然叫好,我只能是呵呵。
....... images/back.gif
不能同意更多,像我这种期待最后剧情暴走的人看到结尾愣了好久,有种被坑的感觉
frg
发表于 2011-12-27 13:20
引用第55楼无心而死于2011-12-27 13:10发表的:
虽然我个人的tone很有问题
不过还是要澄清一下,基本上当我用这种可以参见于各大教材典籍的词汇而不是黑话的时候,我是真心想讨论的,而基于对方可能缺乏一定的基础这个前提,我才去表现得很academic
因为我懒得解释,所以只用可以google到的词汇,以便他人按图索骥 images/back.gif
别对我澄清,那么点日语我还看得懂,但48楼的术语和外语混用是很容易让人连搜都不想搜的,越是容易看懂的日语越是能有这效果
midearth
发表于 2011-12-27 13:20
引用第51楼newfaceryo于2011-12-27 13:03发表的:
企鹅罐的剧情我觉得绝对是扣分项。
如果几原真做成flcl这种纯靠演出的作品。我可能还真心佩服他了。
夹着一个了无新意的故事除了让人脱力没有别的感觉
夸表现形式也就算了,现在整个剧情实在是乏善可陈,居然好这么多然叫好,我只能是呵呵。
....... images/back.gif
企鹅罐的剧情虽然平淡,但起码能及格。FLCL是一部MV。
jogfi2002
发表于 2011-12-27 13:21
引用第57楼midearth于2011-12-27 13:12发表的:
如果你这里说的臃肿是指小剧场的话,那确实很大程度上是制作者在自high,但我爱看,如果是那些无所不在又似是而非的符号的话,那无视就好,反正是画面上附带的。
少革请务必去补
images/back.gif
小剧场我也很爱看ww
少革收了扔在盘里好久了- -
blueberry
发表于 2011-12-27 13:26
引用第43楼鲁子敬于2011-12-27 12:29发表的:
企鹅罐表现的内核甚至还不如阉割版本的少女革命电影版,洋洋洒洒24集但真正的核心关系只有三组,说挖坑不填还是客气的,说严重点是非常散漫的制作方式 images/back.gif
我倒不这么认为。
越是想讲个简单的、大众化(或者说俗套)的故事,为了剥开情节让观众产生自主意识去思考,就越是需要夸张的、重复的、形式感强烈的其他暗示内容。好像记得很多说几原热爱舞台剧形式,我从来都觉得优秀的作者是先创作好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主旨选择最合适表现它的形式。
不知道你说的真正的核心关系三组,是不是指桃果核心的过去、阳毬核心的高仓家,以及苹果核心的企鹅罐。其实我觉得这么分太粗糙,且不谈穿插牵引这些核心关系之间的碾碎姐和粉毛部分,三组关系之间也是彼此有着互相影响和改变的决定性意义,并不是独立线性发展。
blueberry
发表于 2011-12-27 13:34
引用第51楼newfaceryo于2011-12-27 13:03发表的:
企鹅罐的剧情我觉得绝对是扣分项。
如果几原真做成flcl这种纯靠演出的作品。我可能还真心佩服他了。
夹着一个了无新意的故事除了让人脱力没有别的感觉
夸表现形式也就算了,现在整个剧情实在是乏善可陈,居然好这么多然叫好,我只能是呵呵。
你们是不是上个世纪的少女漫画看得太少了?
....... images/back.gif
这反驳是不是搞错什么了?
两个哥哥,一个帅气勇敢一个温柔可爱,为了妹妹与命运斗争。
上世纪的少女漫画爱好者会不喜欢这剧情?
那我青春期都白过了。
无心而死
发表于 2011-12-27 13:35
引用第59楼frg于2011-12-27 13:20发表的 :
别对我澄清,那么点日语我还看得懂,但48楼的术语和外语混用是很容易让人连搜都不想搜的,越是容易看懂的日语越是能有这效果 images/back.gif
来来我试着直白点——老子是韦勒克信徒看不上个人脑补
这样够简单粗暴了吧w
无心而死
发表于 2011-12-27 13:39
引用第62楼blueberry于2011-12-27 13:26发表的:
我倒不这么认为。
越是想讲个简单的、大众化(或者说俗套)的故事,为了剥开情节让观众产生自主意识去思考,就越是需要夸张的、重复的、形式感强烈的其他暗示内容。好像记得很多说几原热爱舞台剧形式,我从来都觉得优秀的作者是先创作好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主旨选择最合适表现它的形式。
不知道你说的真正的核心关系三组,是不是指桃果核心的过去、阳毬核心的高仓家,以及苹果核心的企鹅罐。其实我觉得这么分太粗糙,且不谈穿插牵引这些核心关系之间的碾碎姐和粉毛部分,三组关系之间也是彼此有着互相影响和改变的决定性意义,并不是独立线性发展。
....... images/back.gif
平淡简单可以学安达充和欧亨利嘛
企鹅罐的问题在于几原花太多功夫构筑作品的形上等最高层面,结果作品本身的基础不太牢固 因而变成了一个倒金字塔,在人看来自然头重脚轻显得肥大不堪
blueberry
发表于 2011-12-27 13:58
引用第65楼无心而死于2011-12-27 13:39发表的:
平淡简单可以学安达充和欧亨利嘛
企鹅罐的问题在于几原花太多功夫构筑作品的形上等最高层面,结果作品本身的基础不太牢固 因而变成了一个倒金字塔,在人看来自然头重脚轻显得肥大不堪 images/back.gif
你栗子举得很对啊。
安达充擅长四格漫画式的细节段子和神展开,欧亨利更是结局逆转一击脱退的高手,换到现今的语境里,那就是打得一手好脸。
frg
发表于 2011-12-27 14:00
引用第64楼无心而死于2011-12-27 13:35发表的:
来来我试着直白点——老子是韦勒克信徒看不上个人脑补
这样够简单粗暴了吧w
又及,对于本次对话的部分探讨,阁下不妨说说其中正误
....... images/back.gif
55楼和59楼不已经是向观众念台词么,怎么又转回来了?
你想说服我相信什么?就是去到承认你一直都没错也可以啊,我在45楼不是说了,解释一件事,和完美解释一件事,和把一件作品解释为完美,是不同的,在你我都认为作品有问题的前提下,你的严肃解释当然比我的轻浮插话完美得多,然而我这种轻浮的对手从来就没想过要对这问题解释到什么地步,无论怎么解释,作品本身都有问题,这是个令人沮丧的话题
newfaceryo
发表于 2011-12-27 14:03
引用第63楼blueberry于2011-12-27 13:34发表的 :
这反驳是不是搞错什么了?
两个哥哥,一个帅气勇敢一个温柔可爱,为了妹妹与命运斗争。
上世纪的少女漫画爱好者会不喜欢这剧情?
....... images/back.gif
我错了,我不是少女漫画爱好者我有罪。
我中学的时候看完几麻袋少女漫画以后企鹅罐这样的剧情已经腻了。
我说是就是
发表于 2011-12-27 14:07
引用第46楼白霧南于2011-12-27 12:49发表的:
建議LZ重新發一個貼,把首樓改掉
這貼就留給喜歡戰個痛的人吧 images/back.gif
这楼留来干嘛?
“大大好棒”“谢大片”?
hnneco
发表于 2011-12-27 14:08
引用第65楼无心而死于2011-12-27 13:39发表的:
平淡简单可以学安达充和欧亨利嘛
企鹅罐的问题在于几原花太多功夫构筑作品的形上等最高层面,结果作品本身的基础不太牢固 因而变成了一个倒金字塔,在人看来自然头重脚轻显得肥大不堪 images/back.gif
当一部分人觉得是最大的问题,另一部分人觉得是最大的优点。那就说明这不是问题,只是两个流派而已,短时间内,谁也无法说服谁的。艺术形式无优劣之分的。仅指形式,个体的表现力肯定会有差异。
无心而死
发表于 2011-12-27 14:13
引用第66楼blueberry于2011-12-27 13:58发表的:
你栗子举得很对啊。
安达充擅长四格漫画式的细节段子和神展开,欧亨利更是结局逆转一击脱退的高手,换到现今的语境里,那就是打得一手好脸。
images/back.gif
这两者都不是“为了剥开情节让观众产生自主意识去思考,就越是需要夸张的、重复的、形式感强烈的其他暗示内容”啊
前者的话该是类似梦野久作的瓶中地狱后者则类似舞台上大喊罗密欧为什么你是罗密欧,这都不是安达和欧亨利的特质
尤其是安达比起最后一记本垒打更重要的该是前面恬淡而让人容易代入的移情
我刚刚又想到一个例子——丸户的日常描写就没有什么脑补或者强烈,而是一种宜家的润物细无声
blueberry
发表于 2011-12-27 14:14
引用第68楼newfaceryo于2011-12-27 14:03发表的:
我错了,我不是少女漫画爱好者我有罪。
我中学的时候看完几麻袋少女漫画以后这样的剧情已经腻了。 images/back.gif
不是少女漫画爱好者没罪,讽刺上世纪的少女漫画爱好者就不太好。
真爱梗怎么可能会腻,那是根植在情感萌芽期的路标方向,只不过会随着年龄增长对外部表现形式有新鲜和复杂化的追求罢了。
blueberry
发表于 2011-12-27 14:29
引用第71楼无心而死于2011-12-27 14:13发表的:
这两者都不是“为了剥开情节让观众产生自主意识去思考,就越是需要夸张的、重复的、形式感强烈的其他暗示内容”啊
前者的话该是类似梦野久作的瓶中地狱后者则类似舞台上大喊罗密欧为什么你是罗密欧,这都不是安达和欧亨利的特质
尤其是安达比起最后一记本垒打更重要的该是前面恬淡而让人容易代入的移情
我刚刚又想到一个例子——丸户的日常描写就没有什么脑补或者强烈,而是一种宜家的润物细无声 images/back.gif
你应该记得安达充的小段子里经常会出现同样的人物正面画面,然后最后一个画面突然变化这种表现,还有明显的起承转合四格风格,这些都是夸张重复和形式感的表现。欧亨利也是一样,比如《二十年后》这部作品同一个地点、三个角色、几乎是纯对话构建出作品,几乎跟舞台剧本差不多了。
《瓶中地狱》和莎士比亚当然也是,但是程度不一样。其实一开始我们把动画、文字、漫画、舞台剧等不同形式混杂在一起讨论就等于天然默认谈的是“故事”的表达风格。
我认为简单的故事需要重工,而几原也是这么做的,至于多重、怎么重,更多和观众的欣赏口味有关了。
无心而死
发表于 2011-12-27 14:33
引用第73楼blueberry于2011-12-27 14:29发表的:
你应该记得安达充的小段子里经常会出现同样的人物正面画面,然后最后一个画面突然变化这种表现,还有明显的起承转合四格风格,这些都是夸张重复和形式感的表现。欧亨利也是一样,比如《二十年后》这部作品同一个地点、三个角色、几乎是纯对话构建出作品,几乎跟舞台剧本差不多了。
《瓶中地狱》和莎士比亚当然也是,但是程度不一样。其实一开始我们把动画、文字、漫画、舞台剧等不同形式混杂在一起讨论就等于天然默认谈的是“故事”的表达风格。
我认为简单的故事需要重工,而几原也是这么做的,至于多重、怎么重,更多和观众的欣赏口味有关了。
....... images/back.gif
是这样的,我觉得我举的例都属于对于故事本身结构的构造,而几原则属于对故事的修辞的构造
后者更类似诗学,而不是出于故事动机的修饰
hhhhyg18
发表于 2011-12-27 14:35
我觉得企鹅罐这个关于“爱”的可以说最朴素的主题是现在非常应该表现也很难表现好的。
之所以有些人觉得这个主题俗,或者说故事烂什么的,我觉得他们只是看到了“这个世界需要爱”这个简单的信息本身,而这个主题因为被太多作品高明或不高明地表现过,显得没有新鲜感,让一些人觉得无聊。
如果监督只是平铺直叙地告诉你我们的世界是个“冰之世界”,人和人之间需要关爱,然后套一个少女漫画式的你爱我我爱她的故事,谁都会觉得这太矫情了,如果再来点说教,就可以直接上教科书,最后总结出个主旋律中心思想了。你看有人都直接总结出来是个排排坐吃果果的的故事了
我觉得现在不少对企鹅罐持批判意见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企鹅罐好就好在不能把主题抽离表现手法之外单独讨论,这个表现手法或者说监督的风格是完全为了使这个主题更打动人心,更能提升主题素质而用的。
当然我也觉得前段有一些剧情显得有点累赘,我准备近期再从头看一遍,如果这些剧情对人物塑造什么的有帮助就又另当别论。
总之,如果是因为作品风格原因不喜欢的话我无话可说,有人喜欢朴素平凡的,有人喜欢企鹅罐这种抽象感性点的,但因为风格自己不喜欢就说是渣片这个不能接受= =
blueberry
发表于 2011-12-27 14:41
引用第74楼无心而死于2011-12-27 14:33发表的:
是这样的,我觉得我举的例都属于对于故事本身结构的构造,而几原则属于对故事的修辞的构造
后者更类似诗学,而不是出于故事动机的修饰 images/back.gif
你不是吧……
大段大段的“回想”、粉红公主这个角色的设计作用、分角色中心的故事展开(同一事件不同角度重复描述),都只是修辞?
去掉这些合并,12话就可以搞定,但我肯定不会喜欢看了。
frg
发表于 2011-12-27 14:43
引用第76楼blueberry于2011-12-27 14:41发表的:
你不是吧……
大段大段的“回想”、粉红公主这个角色的设计作用、分角色中心的故事展开(同一事件不同角度重复描述),都只是修辞?
去掉这些合并,12话就可以搞定,但我肯定不会喜欢看了。
....... images/back.gif
但是,我也觉得你们又会把话题绕回到是不是故事本来就复杂得不尴不尬这一点,然后建议搞精简
无心而死
发表于 2011-12-27 14:45
引用第76楼blueberry于2011-12-27 14:41发表的:
你不是吧……
大段大段的“回想”、粉红公主这个角色的设计作用、分角色中心的故事展开(同一事件不同角度重复描述),都只是修辞?
去掉这些合并,12话就可以搞定,但我肯定不会喜欢看了。
....... images/back.gif
嗯,我觉得比起对故事的讲述,这些分支更注重抒情层面
比如变态爷爷那段
dtb83
发表于 2011-12-27 14:52
这片的前半和后半可说是泾渭分明 前半主要用悬念来架构 后半则是用神秘 悬念是观众和人物知道同样的信息 神秘是观众知道的比人物少 悬念情况下最能产生移情能量 也最容易让人投入剧情(本年最好的应用是石头门) 所以前半叙事给人感觉非常流畅 后半利用神秘/惊奇来架构 于是追着看的人纷纷感叹:虽然看不懂 但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但是神秘/惊奇作为悬念里的第三流手法 如果用其作为整体结构 最忌讳的就是用“原来如此”封闭叙事 这种叙事没有由发现引发突变 则自身不足以撑起这类有着宏大背景的叙事 “原来如此”引发的必然是“不过如此”的轻蔑 企鹅罐的背景可以说是宏大 但情节组合而成的因果却只不过是妹妹由我来拯救这样一个老掉牙的小小故事 而这一小小故事可以放置在任意朝代任意国别之下不显突兀 时空背景与情节并没有达成一个互动关系 情节首先就丧失了其存在性 它纯粹就是一个空泛的套路 缺乏质感 这样就使得几原邦彦的演出和象征更像是在炫技 同时也能满足某些观众的要求:他们需要隐晦的象征和深奥的意义
hhhhyg18
发表于 2011-12-27 14:56
引用第74楼无心而死于2011-12-27 14:33发表的:
是这样的,我觉得我举的例都属于对于故事本身结构的构造,而几原则属于对故事的修辞的构造
后者更类似诗学,而不是出于故事动机的修饰 images/back.gif
说后者类似诗学同意。
就像诗不能用散文化的语言还原一样,企鹅罐也不能用朴素平凡的故事去讲一个简单明快的主题。
lxiang
发表于 2011-12-27 15:21
少革那是青少年心,现在变成中年心了,从选取的描述的目来看力量就下来了。
事实上故事本身不是他要表现的内容,就像把一堆漂亮的碎片拼成一个不完整的镜子,要只看镜子当然不是什么有意思的玩意,但是实际要看的是内容是镜子反射到墙上的光影。
鸿上光生
发表于 2011-12-27 16:54
..后面要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