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坑】尤米尼斯的老婆到底是谁?
忍不住重温了一下《历史之坑》...突然对尤米尼斯的老婆感兴趣了从漫画上看,岩明均似乎在暗示第一卷就出场、后来再次登场的芭尔妮跟男主会有点关系
巴尔妮,历史记载她第一个丈夫是波斯统属的特洛伊州总督的老婆,总督死后她嫁给了总督的弟弟门农——漫画第一卷登场的“梅枚诺”。估计漫画设定巴尔妮的第一个老公已经挂了、已经改嫁继承者梅枚诺了吧?最后巴尔妮凭借美貌勾引亚历山大(漫画中这两人岁数差了6、7岁吧),据传还生下一个儿子。总之到最后都跟尤米尼斯没关系!
此外,“苏萨集体婚礼”记载“阿尔塔巴左斯的两个女儿,其中阿塔卡玛给了拓勒密,另一个给皇家秘书欧迈尼斯(尤米尼斯)”。这“另一个”没有记录名字,但总之是巴尔妮的妹妹。
那么,岩明均干嘛特意从尤米尼斯和巴尔妮双方的视角去描绘两人的相遇情景呢??
就为了渲染妹夫和大姨子的一次浪漫的邂逅?
再看看
漫画卷4出现了巴尔妮的弟弟法鲁那巴索斯,历史上说这个人随兵败的父亲、带着姊妹以及妹夫门农投奔马其顿,结识了少年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死后他投靠了尤米尼斯。
这注定了巴尔妮跟尤米尼斯一定有重逢的一天。
至于之后,是按历史来,让巴尔妮去勾引亚历山大呢,还是在苏萨集体婚礼上跟尤米尼斯喜结良缘呢?(如果作者肯改编...)
可惜听说岩明均已经50开外了...照这连载速度,说不定等不到苏萨的大婚之夜了啊 已经做好这漫画坑的准备了,岩明均有生之年能画到基佬大帝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么?
回 2楼(frontier0025) 的帖子
他还有别的连载?! 普盧塔克說巴爾妮(Barsine)有個妹妹也叫巴爾妮,配給了尤米尼斯,非普盧塔克版本叫阿多尼斯(Artonis)。既然赫菲斯提恩都變成了副人格,巴爾妮配尤米尼斯也不是不行。 明年都不知道会不会到马其顿和希腊联军之战呢 老岩还没有超长篇的例子,但愿十几卷完结吧,这样有个盼头 引用第5楼toric于2011-12-05 21:30发表的 :普盧塔克說巴爾妮(Barsine)有個妹妹也叫巴爾妮,配給了尤米尼斯,非普盧塔克版本叫阿多尼斯(Artonis)。既然赫菲斯提恩都變成了副人格,巴爾妮配尤米尼斯也不是不行。 images/back.gif
精闢!
赫菲斯提安出場的時候我還是沒太反應過來,直到看到王妃砍了那個和他通姦的男人的側臉是按照亞歷山大的肖像畫的時候就覺得什麼都無所謂了,岩老師這次擺明了是要野史加戲說順帶原創。
這樣的話大受歡迎的尤米尼斯開后宮,王妃和兒子OX之類的情節出現的話我也不會吃驚了(啥
總之老師請搞得有趣一些吧 w
但是這譯名真的有點讓人糾結,我去翻了一下普盧塔克“名人傳”的各種英譯本,關於許配給尤米尼斯的三女兒那句是這樣翻譯的
這個是John Dryden的版本,翻譯於1683年。
http://classics.mit.edu/Plutarch/eumenes.html
For Alexander's first mistress in Asia, by whom he had his son Hercules, was Barsine the daughter of Artabazus; and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ersian ladies amongst his captains, Alexander gave Apame, one of his sisters, to Ptolemy, and another, also called Barsine, to Eumenes.
這是Bernadotte Perrin的版本 (published 1914‑1926)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home.html
For Barsiné the daughter of Artabazus, the first woman whom Alexander knew in Asia, and by whom he had a son, Heracles, had two sisters; of these Alexander gave one, Apama, to Ptolemy, and the other, also called Barsiné, to Eumenes.
John Langhorne和William Langhorne兩兄弟1770年的譯本
http://www.attalus.org/old/eumenes.html
For Barsine, the daughter of Artabazus, who was the first lady Alexander took to his bed in Asia, and who brought him a son named Heracles, had two sisters; one of which, called Apame, he gave to Ptolemaeus; and the other, called Artonis, he gave to Eumenes, at the time when he was selecting Persian ladies as wives for his friends.
同樣是普盧塔克的版本,譯名已經有所不同。 但我又搞不清這到底是從希臘語原版翻譯的差異還是中間夾了拉丁語最後造成的翻譯差別。
最後實在沒轍了,我去找了希臘語原版的這一段;
http://www.mikrosapoplous.gr/anc_texts/texts_plut.html
Βαρσίνην γὰρ τὴν Ἀρταβάζου πρώτην ἐν Ἀσίᾳ γνοὺς ὁ Ἀλέξανδρος, ἐξ ἧς υἱὸν ἔσχεν Ἡρακλέα, τῶν ταύτης ἀδελφῶν Πτολεμαίῳ μὲν Ἀπάμαν,
Εὐμενεῖ δ' Ἄρτωνιν ἐξέδωκεν, ὅτε καὶ τὰς ἄλλας Περσίδας διένειμε καὶ συνῴκισε τοῖς ἑταίροις.
其中這個Ἄρτωνιν就是她的名字,按照希臘語的讀音規則應該是讀作[Árto̱nin], 漢譯音的話最接近的應該是“阿爾托妮”,雖然我不知道希臘譯英的翻譯規則,但從發音上來看怎麼說Barsiné也差得遠了點,所以我覺得還是Langhorne兄弟的Artonis比較靠譜。
至於為何出現了Barsiné這個譯法,我想恐怕也不是沒原因(比如轉譯),但懶得繼續查了。
樓主真是問了個為難人的好問題啊 orz
回 8楼(iwanami) 的帖子
喔,高手啊!厉害!但是真是蛮奇怪的 明明两个词读音并不接近
而且为什么20世纪的版本不去本18世纪,而是去本17世纪的译本呢...
不管怎么说,芭尔妮这形象跟历史中还是有些差距了
希望岩明均能有改编!
刚看了72话,降帆是为了提高海战灵活性,避免被烧帆吗?
回 9楼(不本意) 的帖子
後面的我還沒看,原來已經要海戰了啊,估計馬其頓首戰吃虧是必需的。海戰我沒研究,我想主因是雅典海軍主要是衝角作戰,需要靈活地在馬其頓艦隊中穿梭,這種情況下只靠划槳手操作的比較輕小的希臘戰船更有優勢,張開風帆的話會在迂迴進攻的時候成為阻力,畢竟衝角作戰經常需要在比較短的距離裡劃出類似圓形的航跡來,這種情況怎麼說帆都很礙事。
具體的我搜了一下,這裡有人討論,僅作參考
http://bbs.warstudy.com/bbs/dvbbs/dispbbs.asp?boardid=4&id=3607&star=1
另外芭尔妮的問題,我上次忘了說,我想岩老師大概是想利用這個常見的譯名相同的機會(also called Barsiné),將兩個角色合併,最後Barsiné給尤米小哥當妻子也不是沒可能。
因為她剛一出場,從對她性格和外貌細緻的描繪,外帶在這個女人都是長袍的年代給觀眾一點短裙殺必死的做法來看(你瞧第四卷的封面),怎麼看都覺得作者對這個角色傾注了很多好感。她即便不是當老婆,也肯定會是個非常重要的女主角,搞不好會是全劇最重要的女性角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