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宜昌:成功有一百个父亲,失败却是个孤儿
1941年: 日本海军航空兵练度极高,零式战斗机堪称工艺品,机动舰队冠绝全球,美军笨拙的战列舰、懒散的作风和落后时代的水牛野猫机根本无法抗衡。1942年: 长期作战以及珊瑚海和中途岛战役导致日本机动舰队消耗极大,但元气未伤;美军打了胜仗但战况仍呈僵持状。
1943年: 日本飞行员消耗远远大于输出,素质大幅下降,大家抨击小泽的outrange战术;美国飞行员在战争中逐渐锻炼出了高超的技巧,营救工作的完善使飞行员经验可以传承下去。
1944年: 日本熟练飞行员成了稀缺资源,神风攻击取得了一定战果却进一步加速了飞行员的消耗;美军特混舰队的数量和装备水准都领先全球一个时代。
1997年: 日本游戏冠绝全球,连3A这样的小公司都可以在技术上傲视欧美(UCG纱迦原话,不是我说的),演出堪称艺术,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细腻人性,欧美无脑游戏根本无法与之可比。
2001年: SE进军电影界吃瘪,日本游戏发展停滞不前,但FF10等作品仍然拥有巨大的海外影响力;D2EXP和无冬之夜2发售,XBOX发售。
2006年: 技术上长期停滞导致日本游戏影响力下跌,大家抨击日式勇者拯救世界的俗套剧情;欧美游戏异军突起,画面绝赞情节震撼堪比美国大片。
2011年: 日本游戏已经完蛋了,日本主角全是无脑中二BOSS全是话唠苦逼,日厂做死宅向游戏是加速日本游戏灭亡;欧美游戏已经领先日本游戏一个时代。
嗯,其实我不是来战的我是来看你们战的只是来感慨下,领先时都是优点,落后时就都是缺点。 真可笑,日本游戏领先过? 任天堂是最不像日本公司的日本公司 技术是什么东西?
画面?手感?物理引擎?演出表现力?
我还是喜欢日式游戏主角出生的小村,会说梦话的主角。 2001年推出的无冬之夜1代,2006年推出的2代不过就做烂了
另外游戏也在1997年的时候美国也很强的,只是重心不在主机上面,出了xbox以后用户层面才慢慢扩展,要比起历史,光数数米帝在从dos到win2000之间出的那些游戏无论内涵和创意日本的踩蘑菇几十年也追不上 引用第9楼karmue于2011-11-16 19:24发表的:
2001年推出的无冬之夜1代,2006年推出的2代不过就做烂了
另外游戏也在1997年的时候美国也很强的,只是重心不在主机上面,出了xbox以后用户层面才慢慢扩展,要比起历史,光数数米帝在从dos到win2000之间出的那些游戏无论内涵和创意日本的踩蘑菇几十年也追不上 images/back.gif
但无论再怎么完美剧本和塑造作品都没有“超级马里奥”作为一款ACT游戏存在有历史意义和内涵
你拿顶天算得上艺术东西跟文化比 这不是不自量力么 97年,ps,枪车球,还能再井底之蛙点吗? 当初从XBOX放弃360转投PS3就是想玩玩传统的日式游戏,结果还是一堆美式游戏,没办法,节奏决定了。
以前日式游戏的独大是因为竞争不充分吧,随着市场的扩大,美式游戏的崛起应该是必然的。
日式游戏企业太过封闭了,日本的市场也对它们太过娇惯。 精神日本人用幻觉来感概还真是有趣呢 引用第9楼karmue于2011-11-16 19:24发表的:
2001年推出的无冬之夜1代,2006年推出的2代不过就做烂了
另外游戏也在1997年的时候美国也很强的,只是重心不在主机上面,出了xbox以后用户层面才慢慢扩展,要比起历史,光数数米帝在从dos到win2000之间出的那些游戏无论内涵和创意日本的踩蘑菇几十年也追不上 images/back.gif
当然不用追,那些都已经被扫进垃圾堆了。 引用第9楼karmue于2011-11-16 19:24发表的:
2001年推出的无冬之夜1代,2006年推出的2代不过就做烂了
另外游戏也在1997年的时候美国也很强的,只是重心不在主机上面,出了xbox以后用户层面才慢慢扩展,要比起历史,光数数米帝在从dos到win2000之间出的那些游戏无论内涵和创意日本的踩蘑菇几十年也追不上 images/back.gif
太可悲了,“那些游戏”的内涵和创意需要和马尿对比才能体现出来啊。 喜歡什麽不喜歡什麽又不用跟風。歐美的菜再art不對你的口也不行不是麼?分個高下或者定個標準喜歡的遊戲還就不玩了怎麼的? 喜歡什麽不喜歡什麽又不用跟風。歐美的菜再art不對你的口也不行不是麼?分個高下或者定個標準喜歡的遊戲還就不玩了怎麼的? 当年的D版导致了认识的扭曲...不怪D版。 所以,失败是公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