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Re: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
引用第39楼RLCABC于2011-08-10 05:19发表的 Re: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有正统光明那 .. :FC,SFC都有大战争系列。
而GBwars除了初代是IS社开发外,续作都是蜜蜂社出品。
....... images/back.gif
之前说错了,是从大战争2和火纹出现伴随着GB的推出开始决定2款作品以后的发展方向~作为2款作品的负责人成广通和加贺昭三来说当然最希望自己的作品出现在主机上获取更广泛的影响力,谁会想到掌机的市场会成为今天这个规模呢~
应该说后面游戏和时代的发展就有点计划赶不上变化了~横井军平的过世加贺昭三的出走,任天堂自身的变革,掌机市场的崛起都让当初很多计划流于形式必须做出顺应时代的改变~
------------
时值1988年,横井军平一直不遗余力推动的便携游戏主机经营计划始动,这不仅标志着任天堂为牵制竞争对手而施行的“新主机战略”全面展开,更隐含着任天堂未来经营方向将开始分化为据置机和便携机两大支柱的意味。自然,作为直接受第一开发部管辖的IS会社也需要针对于此调整开发计划,完成转型。什么作品将成为据置机主打,什么作品将会为便携机服务,成为会社内流行一时的话题。而首当其中的悬念,就全部集中在了当时IS正在紧锣密鼓开发中的两款作品-----《WARS 2》和《火焰之纹章》的身上。
早在《WARS》发售之前数个星期,关于FC版的续作计划已经被提上日程。尽管得到上司部门的肯定,但成广通及其开发小组成员却认为初作的许多部分仍可以进一步完善。这个想法直接促成了《WARS》续作计划的上呈。但与此相对的是,同属IS会社的另一作品的开发计划却早已在87年末就获得任天堂本部的通过,而它的企划人,正是被后世媒介称为“FE之父”的加贺昭三。
两款企划,如箭在弦。临时改变哪一个作品的开发计划,都可能引发想象不到的麻烦。对于主管者的横井军平来说,他实在无法仅以“从推行便携机计划的便利角度出发”为理由随便决定未来IS作品开发的方向。然而,IS会社强大的制作实力却又是推广GB,开辟新时代便携主机市场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无论从任天堂全社的战略角度还是横井军平本身的私人理由来说,都不能允许IS临阵退缩。现实状况决定了这个艰难的二选一命题必须有人为此付出牺牲。
左右犯难进退维谷,成广通于关键时刻的决定震惊四座——搭载掌机媒体的作品将是他主管的《WARS》系列——当横井军平与加贺昭三各自得到期待已久的回答时,内心除了欣慰外,恐怕也只会是百感交集了。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明白成广通为这个决定付出了多大的勇气和代价。1988年正值任天堂在家用机领域的权威愈发受到挑战的一年,NEC公司的PC-E系列主机频频亮出大动作,对第三方软件商的拉拢和扶持从来没有停止,当时的各大游戏媒体也纷纷见风使舵,在与当时FC主流渐行渐远的同时争相攀上PC-E的报道列车,更加上原本在第一次主机大战中落败的SEGA也以“新时代16位主机MD”为卖点蠢蠢欲动,形势的严峻迫使任天堂一方面加紧研究下一代家用主机,另一方面也积极拓宽潜在市场,双向发展。而此时做出登陆机种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将为该作品在面向未来过程中给予玩家的印象以及随之而来的于所在会社占据的开发比重提供依据。横井军平曾不止一次在私下表示:此刻入选家用机开发计划的作品,将很大可能在“统一机种体系”的考虑下赢得于未来于新家用主机上开发续作的权利,反之,则或许意味着再也无法重归家用机领域,成为纯粹以便携机为中心进行发展的偏门类软件。无论对哪一个制作人来说,后者的结局都是残酷且不公正的。谁会希望自己兢兢业业完成的作品始终只能作为一种陪衬或补充呢?对于成广通的自告奋勇,很多亦曾为《WARS》系列的推广付出辛劳的部属也感到不理解甚至发展为对成广通个人的攻讦,但成广通对此仅仅抱以宽宏的一笑……
成广通并非头脑发热要当冤大头,也未尝有心就此投身慈善事业。他的想法并不复杂,但对未来的考虑却十分精明老道。与加贺昭三同为制作人,成广通清楚自己的会社资历虽深,但毕竟在年龄上还属于年轻人,未来的发展道路仍十分宽广且漫长,他有足够时间发掘到更好的机会。反观加贺昭三,完成《火焰之纹章》的企划案时已年近不惑。倘若丧失了今日的机会,或许就此便再无出头之日。除制作人身份外对企业运营也有相当认识的成广通了解自己的眼光绝不该仅仅局限于自身在企业内的位置。作为个人,成广通当然很希望自己的价值获得肯定与升华。但从会社的经营角度来讲,他却明白拥有更多的品牌无疑才是提升整个会社的经济价值,并在未来赢得更多立足点与机会的保障;只有存在内部竞争,会社内的众多小组才更能充满危机意识,激发创意与活力,并促成整个企业的机制活化;只有企业拥有光明的前景,旗下的制作人才能真正长远地受益。与其他一般员工不同,作为建社者之一的成广通一开始就并非将自己仅仅定位为出卖创意与编程劳务的从业职员,而更多从经营者的角度寻求长远商业利益。他对“眼前工作何谓重心”与“个人价值如何统一于会社利益中”等问题的敏感与思考深度、广度无疑都远远超出了舞台编导出身的加贺昭三,这不仅让二人对游戏作品的设计有着截然迥异的构思,更直接决定了未来两人大相径庭的人生走向……
1990年,两款游戏按照计划分别于FC和GB上推出,结局果然为横井军平不幸言中:《火焰之纹章》尽管在发卖之初未受到重视,但由于是居于90年这个敏感时期推出(任天堂SFC主机于当年发售),很快引起正密切关注着任天堂新主机战略的《Famicom通信》(即后来的《FAMI通》)主编浜村弘一的注意。浜村弘一敏锐地察觉如《火焰之纹章》这样以讲求难度,重视筹算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作品很可能会成为任天堂未来对应新主机SFC的重要作品而投以关注。这种关注又很快转变为浜村弘一对该作强烈的个人好感。不仅对游戏内容不吝篇幅地予以报道,还数次邀请加贺昭三参加由该社举办的名制作人对谈栏目,加贺昭三一夜之间声名鹊起,而《火焰之纹章》这个名号也由此平步青云,成为任天堂为数不多面向成人市场的金牌作品之一。往后数年间,IS会社对其不惜血本的投入和开发力度——短短六年间推出四款续作(含任天堂卫星传输系统的《BS纹章之谜》)——令其它项目黯然失色;反观由成广通负责,于同年推出的GB主打作品《Gameboy Wars》虽然作品本身素质超群,且兼得众多完全可称之为里程碑式设计的惊人创意(强攻弱守的四格六相邻行动设计、索敌模式的视觉范围系统、各个兵种相互制约的相克机制等等设计直至今日还广为各种战役型游戏作品借鉴传用并发扬光大),却始终难以在声名上与各媒体成篇累椟进行炒作轰炸的《火焰之纹章》比肩。作品推出平台的偏门另类加上宣传工作的无声无息,竟使如此经典的作品在本作推出后即陷于长达七年的沉寂,险些被永久埋没!时至今日,许多日本玩家对《WARS》系列的理解竟仅以IS于2001年出品的《Advance Wars》(GBA)为起点。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当许多玩家交口称赞某些号称革新之战役型作品的“创意”与“构思”时,却根本不知它们其实早在十几年前的《Gameboy Wars》中就已经为制作者们所提出并采用了。
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有
这新闻漏洞百出,GBwars是91年发卖的,比暗黑龙晚了整整一年。之所以不被关注是因为受到伊拉克形势的影响,当时的日本对现代兵器的游戏
有抵触情绪。
而且说白了GB上也就出了那么一作而已。FE要在GB上弄个外传并不难,只是加贺不做而已。
而且GBA的日版延迟到04年才发卖。
说日本人从01开始认识也太扯蛋了。
Re: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
引用第41楼RLCABC于2011-08-10 05:55发表的 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有正统光明那样 .. :这新闻漏洞百出,GBwars是91年发卖的,比暗黑龙晚了整整一年。
之所以不被关注是因为受到伊拉克形势的影响,当时的日本对现代兵器的游戏
有抵触情绪。
而且说白了GB上也就出了那么一作而已。FE要在GB上弄个外传并不难,只是加贺不做而已。
而且GBA的日版延迟到04年才发卖。
说日本人从01开始认识也太扯蛋了。
....... images/back.gif
amicom Wars ———————1988————FC————任天堂
Gameboy Wars ———————1990————GB————任天堂
Gameboy Wars Turbo ————1997————GB————HUDSON
Gameboy Wars 2 ——————1998——— GB©———HUDSON
Super Famicom Wars ————1998——— SFC————任天堂
Advance Wars ———————2001——— GBA————任天堂
Gameboy Wars 3 ——————2001——— GBC————HUDSON
Advance Wars 2 ——————2003——— GBA————任天堂
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有
http://www.nintendo.co.jp/n02/dmg/gwj/index.html任地狱官网清楚写着1991年5月21日発売。
英文wiki能比官网权威?
英文之所以写90,是因为倒是任地狱确实计划在90年尾发卖,后来
因为伊拉克问题推迟了半年。
就算不推迟,也比4月发卖的火纹晚的多。
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有
按照预定计划是90年内发卖,因为国际问题往后推迟到第2年才发卖,并非游戏本身的完成度导致的~这能说明任天堂内部没有像文章那样根据掌机和家用机不同的特性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第1作是作为家用机FC发卖的,后面除了98年SFC有一作外都是按照掌机这个发展方向来的~
火纹像你说的那样做个外传不难,只是加贺不愿意做,这个说的太苍白了~加贺走了才搬上了GBA~
这文章追根究底的话还不是根据日本的各种文章来的~除非你能提出更多更可靠能证明你自己的观点,要不然你几句话无法比那个文章提出的观点更有信服力~
顺便 ,说很多日本玩家不代表所有日本玩家,有不少是从GBA开始认识和知道这个系列又不是很奇怪的事~GBA2作在我看来确实是改天换地的一种感觉~
"从GBA开始这个作品才算真正意义上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沉迷以及了解"(这句是我自己的看法,日本有些玩家也并非没有这种看法)
火纹很多人是从GBA 3作开始接触的也大有人在~
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有
GBA发卖之前加贺就已经离开了,当然是走了才搬上GBA。GB上只有一作GBwars是出自IS社,从何看出系列发展方向?
而且SFC上有加贺开发的SFCwars就足以说明人家有在出家用机。
90年底和90年四月又不是同期。
92年有零售商协会要求任地狱重版FCwars,足以说明该系列的人气。
推出GB也不代表牺牲。
错误百出的野鸡文章还谈什么信服力。
你说的很多日本玩家只是你自己的臆测而已,就算那些日本
玩家是从GBA开始接触,也应该是04年日版发售。
你觉得会有很多日本玩家会特意去买个英文版来接触一个没听说过的游戏?
Re: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
引用第33楼时空之旅于2011-08-09 19:08发表的 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有正统光明那样 .. :GB不是机能的原因吧,是当初IS有个内部约定,超级大战争在掌机上发展,火纹在主机上发展~所以当时大战争上了GB,而火纹就上了FC~这样就可以保证资源的分配,要都上主机以当时IS的规模来说可能力不从心~
在加贺之前都是这样贯彻的,貌似走了之后时代也不同了,倒也没这么严格规定谁上主机谁上掌机这种要求和提法了~ images/back.gif
-_, 关键是你这个火车从哪里跑出来的??
再说了初期推广GB无论是从开发、移植套件还是游戏开发都是IS的任务,怎么成了Wars系列在掌机上发展了?
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有
http://bbs.saraba1st.com/2b/read-htm-tid-232036.html文章就是自己坛子的。。。。。 其实那时候很多都是错漏百出,却因为当时信息不发达被当作了正确罢了。。。。
-_,不过那段时期日本都是FE那种风格的东西多,你要现代兵器的话,远远还不如机器人好打广告,虽然现在也差不多。
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有
FE风格的东西多是因为FE红了争相效仿导致的。跟风在11区还是很流行。
其实把FE扔GB的话因为是黑白的,确实表现力会损失很多,大战争
倒是无所谓。
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有
这倒不是。。。。抛开Tactical方面的来说,偶觉得开始FE无论从设定还是画面来说都和日本大人气作品DQ相类似,后面FE依然还是这种剑与魔法的Fantasy。
表现力的话,无论是圣剑还是梦见岛都不会比FC差多少,个人觉得主要还是从游戏方式来说Wars比FE更加适合掌机。
Re:Re: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
引用第46楼chakane048于2011-08-10 07:31发表的 Re: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有正统光明那 .. :-_, 关键是你这个火车从哪里跑出来的??
再说了初期推广GB无论是从开发、移植套件还是游戏开发都是IS的任务,怎么成了Wars系列在掌机上发展了? images/back.gif
http://bbs.saraba1st.com/2b/read-htm-tid-232036.html
文章就是自己坛子的。。。。。 其实那时候很多都是错漏百出,却因为当时信息不发达被当作了正确罢了。。。。
-_, 不过那段时期日本都是FE那种风格的东西多,你要现代兵器的话,远远还不如机器人好打广告,虽然现在也差不多。
回忆起的文章细节~说是IS内部约定这个提法有所欠妥~
关于文章的真实性如何,如果谁能找到高战开发的一些文章完全推倒这篇文章那我完全认同你说的观点~要不然市面上在没有其他高战开发的内幕文章前我只能选择已存在文章的这个真实性~要不然你也无法完全否定这篇文章一点真实性都不存在~不能凭你一句话就否定了吧~要不然谁也写一篇同类的文章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引用第45楼RLCABC于2011-08-10 07:19发表的 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有正统光明那样 .. :
GBA发卖之前加贺就已经离开了,当然是走了才搬上GBA。
GB上只有一作GBwars是出自IS社,从何看出系列发展方向?
而且SFC上有加贺开发的SFCwars就足以说明人家有在出家用机。
....... images/back.gif
求高战日版各作的销量~
求更让人信服非野鸡的文章~如果有让你觉得信服的文章的话~
如果仅仅凭你这几句话来证明你的观点实在是无法信服~
如果你能像上面给出一个官方发售日期网页之类的东西来证实你的观点我完全可以认同你提的~
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有
能给我一个更可靠的资料我就完全认同你的观点~要不然你也是在没有任何资料来证实自己观点的情况下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做反驳~
我不会在无视存在可靠资料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观点~
但要靠几句话来作为反驳的论点恕我难以认同和接受~要不然以后涉及到这里文章和资料在争论其真实性都是各凭一张嘴谁也说服不了谁,如果有可靠的资料那放心我也不是那样认死理的~
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有
我要证明什么。我早就说明了IS并没有把Wars系列只出在掌机。
理由很简单。
1.出过SFCWars,尽管是特殊贩卖方式。
2.GBwars仅有一作是IS社出品。
这些都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至于你所应用的文章。
“1990年,两款游戏按照计划分别于FC和GB上推出,结局果然为横井军平不幸言中”
1990年GBwars并没有按计划发售,这就是明显的错误了。
而后面的什么杂志介绍,从此沉沦之说更是无从谈起。
至于Wars影响力不如FE,和出在掌机家用机毫无关系,题材
限制而已。
还有之前某句话被曲解了。
我说的是加贺不做,不是说不愿意做,意思差很多的。
Re: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
引用第52楼RLCABC于2011-08-10 08:43发表的 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有正统光明那样 .. :我要证明什么。
我早就说明了IS并没有把Wars系列只出在掌机。
理由很简单。
....... images/back.gif
如果只是因为文章对于发售时间这一点有错误那我承认,但就像国外,wiki上对于该作发售时间有一定错误也证明这篇并非文章靠一个人想当然的随便说一个时间导致的~也有可能是查阅国外相关资料的时候是按照国外的那个资料写上去的~这个对于写文章的人来说应该多查证之后确定无误再写上去不应该犯这种错误~这点我不坚持自己的观点去做什么辩解~
但是对于火纹和高战最初的规划是否包含有掌机和家用机不同的方式,那抱歉,你提出来的是你自己观点,没有任何可靠的文章证明厂商没有这样的规划~不能证实官方在企划的时候没有像文章说的那样有所考虑~
你提出的观点也是你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试图说服别人认同你的观点~但我需要更可靠的证据来证明~
SFC的高战我也可以理解成厂商是尝试在主机上试水,试试该作在主机上的反响来判定是否继续在主机上制作的可能性~后面放弃了主机平常也可以说厂商认为该系列在掌机上的发展最合适~
火纹我也可以认为是在GBA上试水看反响,发售之后口碑和销量都让厂商感到满意,觉得掌机发展该系列能带来更广泛的影响~(GBA在当时的影响力也确实无法让人忽视的地步了)
不管后面喊谁来代工外包,版权在厂商手里面,塞尔达,银河战士等任天堂的作品也由其他厂商来做过,这不能说明什么~
我自己也提个自己的看法,厂商对于某款作品的发展是在掌机还是主机当然有规划,但不妨碍后期出一款作品在另外一个机子上尝试看反响~如果反响好那势必不同平台一起发展,如果反响不好还是继续原有平台的规划~
厂商毕竟是灵活的,我倒也不是就认定之前有过规划该作在某个平台发展就永远不变了,之前有过规划也许规划又变了也很难说~但你不能完全否定厂商有过这些想法吧~
DQ正统续作当年公布之前何尝有人想过会在掌机上出正统续作,都认为正统续作是属于主机的~这种变化也是要考虑在其中~
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有
ファミコンウォーズ, FC, 88.08.12, 36万本http://homepage2.nifty.com/kamitoba/report/company2/ncllist.html
已经比晚发售FC上的FE销量高了,加上前面是哦的因为中古都买不到需要再版,第一作品不算大众吧也积累到小众粉丝了,日本怀旧厨那么多,不会夸张到「当许多玩家交口称赞某些号称革新之战役型作品的“创意”与“构思”时,却根本不知它们其实早在十几年前的《Gameboy Wars》中就已经为制作者们所提出并采用了」,更何况AW1+2的发售日和销量也都可以抽脸了。 而后来SFC上的RPG风潮,整个行业都剑与魔法Fantasy吃香的情况下,宣传不力没人捧新作也不多的情况可想而知。 而推广一个现代兵器的战争游戏,在日本来说,后面Advance Wars的话就卡通很多了…… 而推广甚至说投入制作与否才是整个系列发扬广大的因素,而对于Famitsu主推的FE系列来说,可想而知。 而最后拖拖拖的Super FC Wars也被推到了几乎没人关注而且连卡带都没有的地步了。
不说其他加贺和火纹青太多了,文章虽然有根据,但是难免会在很多地方上有偏差。 而一上来就跑火车这本身就没想法了。 IS社主页根本也不是说开发游戏的,更多的是配合硬件的开发套件等为主,而国内论坛基本上都是把IS和火纹加贺联系到一起去了。。。。。 或者说加贺火纹青被和Fami滨村已经左右了太多思想了,而本质上很好玩Wars系列关注度根本就不可以比较的。
而你这些人物传记满嘴跑火车的问题以前也说过很多次了,Wars不火不是因为其素质不高,而仅仅是推广和媒体导向问题。 因为911就把高战发售推了3年,日本有时候其实也是很可笑的。 加贺把自己看得太重,而IS社在本社的地位也不能算是一个游戏开发社。而且很多排档都被本社左右着,制作人郁郁不得志的高水准游戏,尤其是776的各种条件得不到最后只能出走,确实是令玩家感到悲催的。 而偶觉得,Wars这种根本就不受人待见的,才是最令偶感到悲催的,还好后面爸爸国名利双收,不用继续没落了。
而IS作为本社重要的硬件开发,开发套件相关部门,其中成广通那段时间背后的工作,玩家关注的又能有多少?
Re: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
引用第54楼chakane048于2011-08-10 09:24发表的 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有正统光明那样 .. :ファミコンウォーズ, FC, 88.08.12, 36万本
http://homepage2.nifty.com/kamitoba/report/company2/ncllist.html
已经比晚发售FC上的FE销量高了,加上前面是哦的因为中古都买不到需要再版,第一作品不算大众吧也积累到小众粉丝了,日本怀旧厨那么多,不会夸张到「当许多玩家交口称赞某些号称革新之战役型作品的“创意”与“构思”时,却根本不知它们其实早在十几年前的《Gameboy Wars》中就已经为制作者们所提出并采用了」,更何况AW1+2的发售日和销量也都可以抽脸了。 而后来SFC上的RPG风潮,整个行业都剑与魔法Fantasy吃香的情况下,宣传不力没人捧新作也不多的情况可想而知。 而推广一个现代兵器的战争游戏,在日本来说,后面Advance Wars的话就卡通很多了…… 而推广甚至说投入制作与否才是整个系列发扬广大的因素,而对于Famitsu主推的FE系列来说,可想而知。 而最后拖拖拖的Super FC Wars也被推到了几乎没人关注而且连卡带都没有的地步了。
....... images/back.gif
你这个观点我倒是能接受~
其实说到那篇文章吧,来源也应该是日美相关的文章报道~要说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从无到有胡编出来的我觉得作者还没这个能力~
人物传记也许都是真实和虚构一半一半吧,哪怕是当事人自己写或者口述也很难做到绝对客观和公正~
这篇也许在叙述人的这方面多少带有一些虚构的成分和夸张的描述,但叙述事件这一块我觉得也是根据业界存在的各种资料得来的~
Re:Re:Re:Re: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
引用第38楼Pluto_Shi于2011-08-09 23:18发表的 Re:Re:Re: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有正统光 .. :1/2/64
每个1000yen
images/back.gif
有PCE和MD上的游戏么?
Re:谈起火纹,暮然回首N64上尽然没有火纹,如同当年DC没有
因为发售时间的错误导致后面所谓同期人气比较就是一个空谈。至于前面的所谓企划,GB一作而已,真的说明不了什么。
你非要扯进蜜蜂社,蜜蜂社是自动联系任地狱要求制作的,而且GBC那作还是在
GBA的美版出来后,风格也差不少。
另外,蜜蜂社是有计划出Wars64,不过因为开发难度大中止了。
我之前已经说过,FC的初代曾经有零售商联合要求再版的消息,足以说明人气不低。
而SFCwars那种随书搭卖的方式根本谈不上试水,根本就是很难买到,纪念作的意味。
而因为伊拉克问题延期了半年,足以说明这种题材当时很敏感,自然不可能大肆宣传,而
FE就没这方面问题。剑鱼魔法一向是日本人喜闻乐见。
你那种叫狡辩,IS到底时候是有过这种规划的可能基本无所谓。
或者我说的直白点,GBwars91年发售,到蜜蜂社97年接手。
中间有6年空白,真想出出个FE根本不是问题。
日文wiki对成广通这个人就没什么描写,只说是IS创业者之一,封印制作人。
并且参与过Wars系列而已。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