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伟=王骏生--- 纸包不住火,换个id还是一样!
不得不承认
这绝对是个非常成功的马甲…… 大家的谈论让我受益非浅
其实能认真的研究一个游戏
确实是件很有趣和有意义的事
但时间是有限,不可能什么都玩
这时看别人的评论是重要的依据
技术总走在我们承受力的前面
很多很多的游戏都很遗憾的从眼前飘过
要现今的自己玩sfc上的一些作品
总是沉不住气,没法耐心体会
评论的作用对我来说更多是了解个大概,留个印象吧
Meltina,你的话我很赞同
对于我喜欢的作品
看到批判的评论我也非常的不爽
这样说来,评论的一半目的是分享和讨论
另一半则是给未玩的玩家的新鲜作料吧~~~
个人意见~~~ 好看就行。 最初由 超哥 发布
具有中国特色的业界评论文章--- 一通狗屎,p用没有的东西!
东星--- 没事别去tose卖命,偶越来越相信这点!
叶伟=王骏生--- 纸包不住火,换个id还是一样!
赫赫
曾经有一次
电软的一期杂志上有一篇文章
封面上写着作者是叶伟
里面的作者却是王俊生
这次就可以看出来了
虽然电软后来“澄清”,说是工作失误
但好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最初由 Meltina 发布
《游戏批评》的本质是追求客观的评论我不知道,在我看来“游戏批评”这个字眼很容易就让我联想到后者,而我之前说过的话就是这么回事,只是从这个题目联想到网络上一些大家有目共睹的事件而已,说是一个借题发挥还差不多,也并不是完全瞄着这个杂志;退一万步说,回到杂志的内容是否真正的追求客观还是我说的意淫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真相是如何,相信读者也有目共睹,自己定夺吧。批评是为了提高大众鉴赏水平?真的是那样的吗?如果他们做的那些事情真的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那还真不错。煞有介事地告诉读者“sony故意放个套子,让square钻进去、慢慢把他掏空;square拍ff电影,是sony有意设的陷阱”,这样歪曲事实,就是为了提高“鉴赏”水平?
不管客观不客观
他们的文章还是能影响一大批没有主见的年轻人
想来,现在的大多数热血的“反任斗士”应该也都是当初被电软的文章所影响的
连我也差点被影响
幸好最后坚持了自我……
赫赫 没办法…………大部分评论的目的就是给人洗脑…………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