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算,广义来讲,是一种艺术化了的表现形式
只是在现代成熟的,狭义的艺术观中不包括这些东西
要说广义的话就太广了,想系统化的研究只有用狭义的。至少作者本身必须意识到自己是在创作,而不是出于其他目的的记录。否则婴儿出生的啼哭都算是音乐艺术的雏形了 最初由 死毙德 发布
最后一点是共通的……什么最后都要绕到劳动上来
四年制广电专业是什么――不是纯艺术……无视掉
怀疑你学校教材是不是专门为骗钱而写的……
首先XXX是XXX的起源这种东西要大量实证并且逻辑论证其因果关系才能说明,而艺术何时产生早已无法考证,多种起源的说法属于正常情况吧,至于最后要绕到劳动上,那是为了有中国特色的XXXX服务…… 最初由 太白汤 发布
人工技术用于模仿,补充,改变或抵消自然物品的人工尝试
一般是这个解释。。。。所以单纯描写生活和打猎的那些不算艺术,人为加工应该是意识到了鬼神概念之后(早期的人为加工作品大多和神怪相关)。。。。所以艺术应该是宗教之后
人为加工出石刀石斧,要到宗教产生之后?
回复: 新写的文章,放一部分上来接受大家批判(9、12添加
我是来好好讨论的……》相信对于游戏的功利性,大家很好理解,从某种角度来说,玩游戏与工作、追女朋友等等一样,都是人证明自我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的攻击性冲动的一种变相的满足。
“游戏的功利性”的概念是“人证明自我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的攻击性冲动的一种变相的满足。”?
“功利性”的概念是?
》尼采的“权力意志”论认为在人的生命意志中,占主导地位的就是想支配他人、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欲望。
原始社会时不存在是吧……
人的生命意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什么,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过照尼采的观点,原始社会时人的生命意志中占主导地位啥都不是……
》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每个人都可以认为:“我是最出色的”。那么,证明这一点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生存的竞争或体育中的竞技。
可以认为……需要证明“人可以认为我是XXX”可能性吗……还要通过生存竞争、体育竞技这种东西?
》而弗洛伊德心理学强调,攻击即人性。
我想他想说的是人性即攻击……
实际上很多生物的X性都是攻击
所以不能说攻击即人性
》人有两种本能: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体现为生命的欲望与创造,死的本能则表现为一种趋死情结,以及人的攻击性、破坏欲、虐待欲。
关于人的两种本能(本能定义最好去查一下)的论断,是来自资料的,给个出处,是自己断想的,请给出证明。
》人类历史上连绵不绝的战争,人们一方面为自己所在的群体(部落、国家、民族)的生存,为主义、信仰而战;另一方面,在崇高的旗帜下又隐含着人性的攻击性、破坏冲动。而“电子游戏”,正好为人类的攻击性欲望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发泄渠道。
引号里改为“一部分电子游戏”,最好再指明是哪部分。另外别忘了另外那部分,游离于你的理论之外的。
》 玩游戏本来就是“带着镣铐跳舞”的活,在系统程序允许的情况下,满足玩家的欲望(当然是超越现实实际的,呵呵)。实际上每一个游戏中都存在一个GM,它制定出来的游戏规则是什么样的,我们就都得老老实实的遵循。只有遵循规则,我们才能顺利进行游戏,进而感受到游戏带给我们的乐趣,以及想要表达的主题。比如《忍》,杀阵只有九个字,你就不可能造出一个像《女忍》一样的百人杀阵来;《CS》的小手枪不能穿墙,那么你对着墙壁开上一万枪,墙壁也不会出现一个洞。(当然使用金手指、修改器除外,在游戏世界里那好像是外星人干的活)。
好象是哲学还是哪里有讲过吧,“没有绝对的自由”,你是在用那几个游戏的例子来证明这句话吗?
》游戏的系统性与奥林匹克的公平竞技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原则上说来,公平竞技精神就是有规则的竞争,重要的是要有游戏、竞争的规则。这种精神在古代的奥林匹克比赛中已经体现出来:(通过)共同参与、公平竞技、永无止境地追求超越――(达到)胜利与荣誉。不仅如此,公平的内涵,还包括作好的失败者和好的胜利者。所谓“好的失败者”,又包括起码的“认输”和高标准的“不服输”两方面。“认输”就是老老实实地公开承认失败,而不是打星际时看形势不妙就祭出作弊器;或是对战KOF输了就真人快打。“不服输”就是虚心向胜利者学习,再光明地向对方挑战,努力超过对方,但不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样往往不择手段的报复。
突然从电子游戏跳回一般游戏?
公平竞技=有规则的竞争?
好的失败者和坏的失败者判断的标准是?
认输――好的失败者
使用作弊器――坏的失败者
边认输边使用作弊器呢?好坏失败者?
有教无类有教无类……要不要从集合、逻辑那里开始补课……八折…… 作为一个穷苦的LU
我只图可以从游戏中得到纯粹的感观愉悦就满足了.
至于什么研究,留给CU去做然后俺看看,发些小白理论,被骂骂,消磨一下时间就可以了.
至于牵扯到竞技类的,我承认自己是这方面的白痴,也就不参与了. 最初由 ROTO 发布
jjx,不用把时间浪费在狗屎身上,化粪池会好好宽待它的
作为一个GTJ我要有有教无类的精神……
我的职业精神…… 最初由 ilxy25 发布
是带三个表吧?强,哈哈哈
不是
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哲学世界观 先让楼主把自己的中心论点一二三四地列出来 否则根本不知道要说什么 最初由 KillingAngel 发布
先让楼主把自己的中心论点一二三四地列出来 否则根本不知道要说什么
你可以帮他归纳一下,然后就会发现…… JJX你还真写011
楼主已经奔特了 ROTO和史莱姆冷静,楼主也请注意用语和你的签名 我想他想说的是人性即攻击……
实际上很多生物的X性都是攻击
所以不能说攻击即人性
这有点钻牛角尖的味道,个人的解读不同吧
充要条件……有些东西不能反过来说的。
――――――――――――――――
攻击性表现死亡的本能,不是表现生存的本能?或者既表现生存本能,又表现死亡本能?
》而“电子游戏”,正好为人类的攻击性欲望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发泄渠道。
这里我觉得是指全部,这是我们玩游戏的内在驱动力
《DDR》、男人撑过20秒(我没玩过这个游戏,不过既然名字是撑过,想来不是有攻击性的)等……
我玩游戏是因为我想了解这个游戏,不是为了发泄什么…… 弱符号性非理性美学与强符号性实用主义美学及其作为道德载体的属性分析
科学家说,所谓音乐就是噪音的随机组合。
综合各种音乐,或许真的如此(打个比方:让一百支不同的乐曲同时在耳边响起)
作为非理性美学典型的音乐创作,往往带有非常强烈的个人色彩,其属性大可归于自发性自私创作,所表达的也是自由思想。作为弱符号性非理性美学内容,音乐的符号表现能力是非常弱的,否则也不会有“古典音乐非常难入门”之一说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音乐不是一个好的语言信息载体。
当然历史上或现今也不乏强符号性实用主义指引下的音乐作品。典型的如“革命样版戏”,但这种戴上实用主义所必须的强符号镣铐的东西最终结果必是千篇一律,不堪入目的。
强符号性实用主义美学因其明确的目的性决定了以其为指导的作品不是带有政治性就是带有功利性,往往出于一种主动的责任心而创作,而且选用易用的艺术体裁如文学、诗歌、戏剧等语言艺术来表达,即使用相对困难的绘画艺术时,也要大量采用典型的明确符号来表达其思想。
由此可见,弱符号性非理性美学是超脱于道德之外的,以其为指导的艺术作品也是不适合作为道德载体的。
而强符号性实用主义美学指导下的艺术作品其最成功之处就是作为道德载体而存在吧。
分清两者关系并据此分析现代艺术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特别的,对于文字来说作为一种逻辑的符号化的产物在未被道德化之前的存在是自含美学要素的。但一旦道德化之后,就失去了美学内涵,使得非理性的文字只能作为垃圾而存在。 乐音振动频率固定的物体引发的人耳能听见的波
音乐乐音按照特定规律排列
个人YY…… 《DDR》、男人撑过20秒,为人类的攻击性欲望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发泄渠道?
》这里我认为你我表述的对象不同,我是指的人类潜意识的活动“本我”,你
》所说的想了解,应该是属于自我控制的意识“超我”
就是说虽然我认为我玩电子游戏是因为我想了解游戏,但是说到头还是为了满足我的攻击性欲望? 楼主签名已经编辑,不要在这个问题上多作无谓争执 》好像在争执“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没有结果的问题
石制工具和宗教不是鸡和蛋的关系……
按照XXX的理论,第一把石制工具被打磨出来标志着猿人进化成人
因此按照XXX的理论来说,石刀石斧是与人类同时产生的
而宗教呢?
从猿人转变为人的一瞬间就出现? 我好象没有批驳过XXX关于人类诞生的观点
另外我也没认同,我只是说了,按照XXX的人类诞生理论来看,………………
你可以不认同XXX的人类诞生理论,继续你的论述,逻辑合理就成
或者,给出宗教比石具早的例子
另外,巫术和宗教的区别……
哪位有空的帮忙用GOOGLE搜索“宗教”“起源”……
下去写教案了 -__-断章取义。。。。此加工非彼加工 人工技术用于模仿,补充,改变或抵消自然物品的人工尝试
这种加工至少得是在模仿的基础上的
把石头打造成刀斧,模仿什么了? 人工技术用于模仿,补充,改变或抵消自然物品的人工尝试
》这种加工至少得是在模仿的基础上的 最初由 jjx01 发布
人工技术用于模仿,补充,改变或抵消自然物品的人工尝试
》这种加工至少得是在模仿的基础上的
标签怎么写的 咩标签?看论坛帮助 最初由 jjx01 发布
咩标签?看论坛帮助
我是说你刚才怎么写的tag 被我拍了快照了 最初由 jjx01 发布
人工技术用于模仿,补充,改变或抵消自然物品的人工尝试
》这种加工至少得是在模仿的基础上的
抵消也一样,也得有被抵消的自然物啊。。。。。
回复: 新写的文章,放一部分上来接受大家批判(9、12添加
最初由 ilxy25 发布东西方文化在游戏中的不同体现
宗教是第一种文化。在英文里,culture(文明)一词就源于cult(礼拜、祭仪、信徒)。宗教是人们基于对未知世界的无知与恐惧而寻求自我安慰的笃信精神状态。宗教的本质就是这种抑制理性思维的非意识状态(unconsciousness),以此获得精神上的安宁与自由。可以说:人之所以为人首先在于其有信仰。
艺术是第二种文化。艺术起源于宗教,其本质是催眠术(hypnotism),是为达到宗教的非意识状态服务的。艺术形式化之后从宗教中独立,从情感和技术两个维度开始了对美的价值追求。
“宗教是一种文化”,如果不对文化做无聊而严格的界定的话,基本赞同。但是论述“宗教是第一种文化”的那么一大段字,实有勉为其难、偷天换日之嫌。首先宗教和文化,仅仅凭着一个不过1500来年的语言就认定其关联合适吗?人类历史表错意、将错就错的例子并不稀奇,从对一个词源的考证,而推来推去,牵强了。当然持这种观点的人的确不少,权威也不少,可这并不意味着此种观点是能足以解释宗教的起源,足以说明宗教和文化的关联,何况这种推论实在值得讨论。偷天幻日是指最后一句话,不知道是自己总结的,还是引用而来的,确实有把信仰、宗教、意识混为一谈的事实,这就使得这句话不伦不类,使得本来就苍白的论述更加的无力。
“艺术起源于宗教”,虽然艺术的起源是多源的,可就是没有宗教这一源头。山顶洞人的项链,万年前法国岩穴画,它们的作者是因为宗教虔诚而艺术吗?特别是岩穴画,在那么一个梦寐的时代,作者们到底是为了更方便添饱肚子从生产的纯现实的角度创作了那些画来,还是为了自己所虔诚的宗教而去创作的呢?的确,梦寐时代的一切说起来都特别混,但却最能说明很多源头的东西。
不管东西,都是博大精深的。至少在这个问题上,引用西学的推论,就不能不考虑宗教对西方理论界的历史影响,就不能不考虑西方的理论环境和社会习惯。否则,把特征当成其本质,那么或许后面的理解与推断还是挺有价值的,但却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出发和开头。如果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还是不要过分追根溯源的好,扯得远还追不了。更何况这个问题也用不着那么砸锅卖铁。
换一下写作的立场和角度吧,“东西方文化在游戏中的不同体现”这个题目不需要那么多理论和推理,多一些现象和事实,选得精当排得恰当,不同自己就会明显起来的。
总得来说,写了得这几段骨软肉薄,文章还是丰满得好看^^
如果楼主有何意义,请pass过我这高小学历者的胡言乱语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