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很好吃 发表于 2010-7-28 16:28

NTR什么的,我国古代就有了

书非借不能读也

onizuka0929 发表于 2010-7-28 17:03

我以为说吕布

6thglass 发表于 2010-7-28 17:11

我国古代什么都有

9616777 发表于 2010-7-28 17:20

蕃茄王Itan 发表于 2010-7-28 18:02

waelaZed 发表于 2010-7-28 18:05

上下五千年表示现在人类这些个东西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别说ntr,当年连搅基都有,不然貂蝉为什么把吕布ntr了

everlution 发表于 2010-7-28 18:10

古代连专门培养娈童的技术都有, 还有什么不能有...

ramiel 发表于 2010-7-28 19:22

妻不如妾,妾不如...不如...

索兰塔.织 发表于 2010-7-28 19:29

鞋非破不能穿也

asuka. 发表于 2010-7-28 20:07

本帖最后由 asuka. 于 2010-7-28 20:20 编辑

http://www.haowanqq.com/FACE/081212/2008120914593666.jpg

巴尔干炮 发表于 2010-7-28 20:10

基督之敌 发表于 2010-7-28 20:11

宋人爱女好小,有言曰:“十三好,十四妙,十五美,十六过,十七憔,十八老!十九二十卖人了!”

XD001 发表于 2010-7-28 20:57

水浒祝家庄扈三娘嫁王矮虎也算吧,而且未婚夫祝彪还是年轻勇武的富家公子,跟黑矮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河蟹很好吃 发表于 2010-7-28 21:31

本帖最后由 河蟹很好吃 于 2010-7-28 22:00 编辑

清人有一个《吴下谚联》,是另一种说法,好像就是这个谣言的源头:王安石儿子死后,他给儿媳在后院另盖了一个房子居住,可能是担心儿媳红杏出墙,经常去监视,儿媳误会了,在墙上题诗说:风流不落别人家。王安石见到后,用指甲把这句诗给扣掉了。因为是石灰墙,所以说是扒灰。其实,这种事情,都是想当然罢了。《吴下谚联》释其由来云:「翁私其媳,俗称扒灰。鲜知其义。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镪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得厚利。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其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
   
另故事说,有一次王安石走过儿媳的房间,看见儿媳睡在透明纱帐的床上,眼球不由得为之而发光。王安石毕竟是诗人,于是在充满灰尘的墙上写了一句:“缎罗帐里一琵琶,我欲弹来理的差。”写完后躲在一旁观察儿媳的动静。儿媳看到公公在外面鬼鬼祟祟的,于是出来看公公在墙上写了什么,一看到公公留下这样的词句,当即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于是在公公的诗句后续上了一句:“愿借公公弹一曲,尤留风水在吾家。”王安石看见儿媳的话后,正在暗自高兴,没想到这时儿子出现了,于是赶紧用袖子去擦拭墙上的字迹。儿子奇怪,问老父在做什么,王安石说,在扒灰。又专家考证说,扒灰一词不是出于王安石,而是出自大学士苏东坡先生,但是故事情节大同小异。


据说,苏轼的儿媳非常崇拜苏轼,经常趁着苏轼外出,偷偷到他书房参观。有一次她照例偷偷跑去书房参观,时值春日,春困难耐,竟不知不觉的睡着了。恰好这时,苏轼回来了,被逮了个正着,匆忙之中她不小心打翻了案上的香炉。苏轼丧妻久矣,又见儿媳如此美貌,不禁用手指在案上打翻的灰里面题诗:“青纱帐里一琵琶,纵有阳春不敢弹。”儿媳看到后又喜又羞,题道:“假如公公弹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恰好此时,有客来访,苏轼忙将案上的诗句擦掉。客人早已看在眼里,从此“扒灰”这件事就这么流传开了。

DGIL 发表于 2010-7-29 00:10

搞了半天。。直接说吧!后面弹了那琵琶没?

gjd198692 发表于 2010-7-29 00:47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吧

蓝莲安 发表于 2010-7-29 01:08

不就是绿帽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NTR什么的,我国古代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