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布全是真的,不过很有趣的是撒来撒去令别人忙不过来,岩菱是最先布的了-_-无盲点,毒也的确不是很有效但也是很好的牵制手段,主要是原为会剧毒的PM太多了,要地菱毒菱要对天也是可以的,有“重力”,因为有毒菱在,火+毒战术就变方便一些,只是不太灵活,还是有取舍的啦 天啊怎么到哪都能看到讨论PM战术这么高深难懂的东西 我觉得正因为在比赛之前能够看到互相的6只PM,并需要从中选出3只,所以战略就变得更重要了。
比如说有些PM只是放在队伍里就能让对方感到威胁,而对方在选择出场PM的时候自然会有所戒备。
比如说空蝉放在队伍里的话,对方自然会派出能够克制它的PM出场。而实际对战的时候不派上空蝉,反而派出可以克制那些PM的成员的话,就可以打对方个出其不意。
而且通过对方的队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出对方的配招或手持道具甚至出场顺序和作战。
我觉得并不是因为3v3导致撒菱失去作用,而是因为6v6强化了撒菱的作用(如果到了每战必撒的程度,反而让对战陷入模式化)。
菱的作用在3v3中主要体现在破坏气合タスキ上,同时还可以限制对方交换PM。
使用方也可以采用哈欠、吼叫、破灭歌等方式强制对方交换。
当然,上面说的手法6只的时候也可以,不过不能说3v3的时候不需要撒菱。
至于惊喜感……这个我真的不觉得看到对方突然派出个PM的时候有什么惊喜。
反而在3v3的情况下,在对方派出过前2只,而最后一只正体不明的时候,可以根据对方之前的战略推测出最后一只是刚才见过的4只中的某一只,这个时候的互相牵制和互相预读也是很考验经验的。
“先读可行性大减,当然联防可行性也大减了”
不好意思,请问这个先读和联防是什么意思?
先读和我刚才说的预读(読む)是否一个意思?
我不太熟悉国内的对战术语,所以不太清楚这两个词的意思。
总之,我虽然不怎么对战,但看了很多实况之后,还是更喜欢日本的3v3规则。
嘛,个人爱好而已。 先读就是你的预读
联防就是靠不同属性互补PM的轮转实现盾效果
页:
1
[2]